江苏省xx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1 压强期末复习 苏科版
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下第十章《压强》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附练习

《压强》全章复习与稳固【学习目标】1.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2.知道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3.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4.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5.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6.知道大气压现象,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7.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简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压力1.定义: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
2.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3.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要点诠释: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图乙所示。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图甲所示。
要点二、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
3.公式:SF P P ——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 ——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 ——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
1Pa=lN/m 2,其物理意义是:lm 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要点诠释:1.形状规那么密度均匀的物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与质量和受力面积无关,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2.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红线切去黄色局部,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
〔1〕甲图中沿竖直方向切,压力变小,压强不变;〔2〕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变小,压强变大;〔3〕丙图中沿斜线方向切,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要点三、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复习 课件

单元总结提升
(4)对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盛水容器,要注意区分液体对容 器底的压强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前者是液体的压强,后者 是固体的压强。前者经常应用p=ρgh来计算,后者经常应用p =FS来计算,其中F的大小等于液体和容器的总重力。
(5)大气压强是因为气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大气压强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该鸡蛋的重力是多少? [答案] (1) 0.55 N
单元总结提升
(2)请说出使鸡蛋下沉的可行方案。 [答案] (2) 向量筒内加水并搅拌,直到鸡蛋下沉。
[解析] 鸡蛋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液V排g=1.1×103 kg/m3×10 N/kg×5×10-5m3= 0.55N。 鸡蛋处于悬浮状态:F浮=G,鸡蛋的重力为G=0.55N。
单元总结提升
► 类型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判断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① 比较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② 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或气体)密度的大小。
例4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找到一支长为L的平 底试管,在试管中放少许细沙,刻线A在平底试管的中央,小明 将平底试管放到水中,试管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跟试管 相平处记下刻线B,如图10-T-6所示。如果在试管上方作用一 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1,可以将试管提升到水面与刻线A相平;如 果将平底试管放到某种液体中,需对试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 压力F2,才能使液面跟刻线A相平,量出AB=14L。
单元总结提升
由此,小明计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设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
3F1+F2 2F1
ρ水
单元总结提升
针对训练 5.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中,张聪同学将鸡蛋放入装 有密度为1.1×103kg/m³盐水的量筒中,如图10-T-7所示,鸡 蛋恰好能处于静止状态,测得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是5×10-5m³。 (g取10 N/kg)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10.1压强复习教案苏科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10.1压强复习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10.1压强复习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10.1压强复习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压强课题一、压强复习执教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用具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知识点:1.压力是指力。
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即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区别2.压力作用效果与、有关。
压力作用效果用来表示。
3.叫压强,压强计算公式是 ,变形公式单位是 1Pa的含义4.增大压强的方法是。
练习:概念复习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2。
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迅速跑开 B.单脚站立 C.双脚站立 D.趴在冰面上挪开3.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正常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当他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是Pa。
4. 普氏野马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我国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曾发现普氏野马饮水时在沙地上留下的一些足迹,深度达1.2cm.通过实验测得要使该沙地达到相同的深度(四蹄着地,,压强为9×104Pa,并由此估算出,一匹成年普氏野马的质量约为360kg.(1)在沙地上实验时达到相同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成年普氏野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多少?它的一个总结分析蹄印的面积大约为多少?(g取10N/kg)5.如图3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多少?B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作业;补充习题、随堂练板书1.压力是指力。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知识点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知识点
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知识点
压强:
(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复习精品

• ⑴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 有关,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2分)
• ⑵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的关系。(2分)
• ⑶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2分)小明同 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 压力大小不变。(2分)
重点1、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 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图形 大小 方向
F=G
F1
F1
F=G+F1 F=G-F1
F1 F=F1-G
F1 F=F1
F<G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
竖直向上
水平向左 垂直斜面向下
只有放在__水__平__面上时,F=G
练习2:课外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 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右上图所示的探究方案(乙、 丙图中的砝码等重)。
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 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
是(C ) A、1/2 p
B、 p
C、2 p
D、4 p
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 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
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 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变化情况是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 C. F变小,p、f变大 D. F、f不变,p变小
S2=4×600cm2 =2400cm2 =0.24m2
求: p1, p2 解: 由题意得:
F1 p1= S1=
450N 0.0009cm= 2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压强和浮力一、知识点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区别于重力。
(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是压力产生的效果。
压强公式:P=F/S ,式中p 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 帕=1 牛/米压力F 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 单位是:米2增大压强方法:(1)S 不变,F↑;(2)F 不变,S↓(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4.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 牛/千克;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6.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7.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8.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 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760 毫米汞柱=1.013 1 5 ×10^ 帕=10.34 米水柱。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9.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10.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压强和浮力复习苏科版

第十单元 压强和浮力一、知识梳理概念: 作用在物体 的力压力 性质:压力是由物体发生 产生的,它是 的一种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概念:物体在 上受到的压力。
它是表示压力 的物理量。
定义式: (公式中S ,单位 ) 单位:N ∕m 2 或 Pa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 或 的大小 特点:由于液体有 ,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大小: (公式中ρ表示液体的 ,单位 ;h 表示 ,单位 )测量:(U 形管)压强计大气压存在(著名实验)— 半球实验1标准大气压 = Pa (相当于 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的变化:随高度增加而 。
应用(举例):钢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水;吸盘挂钩等 流体压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
应用:喷气飞机靠机翼产生 力 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 托的力测量浮,G —物体在空气中重力;G ,—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示数) 大小⑴若F 浮>G物体的浮沉条件 ⑵若F 浮= G ,则物体 ; (F 浮= G )⑶排 (举例:轮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液(举例:盐水选种)(改变物体的浮沉)) 【说明】对于浸没在液体中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物体,也可以通过比较ρ液和ρ物的大小判断物体的沉浮⑴若ρ液 >ρ物时,则物体 ; ⑵若ρ液<ρ物 时,则物体 ; ⑶若ρ液=ρ物 时,则物体 。
二、重点、难点分析1.如图,一重50N木箱置水平地面上静止,木箱受到的和木箱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与木箱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木箱对地面压力是N。
2.如图,物体置斜面上静止,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3.如图,用30N的力将一重50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物体静止,则墙面受到的压力是N,物体受到的摩檫力是 N。
若重力增大到60N呢?(物体仍保持静止)2.关于公式p = F/S的说明。
【对应练习】4.水平地面上放置一重20N面积为0.5m2的木板,木板中央放一质量8kg棱长是0.1m 的正方体金属块。
专题复习提升训练卷(10.1压强)—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专题复习提升训练卷(10.1压强)-20-2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选择题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B.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物体接触面,有时不垂直物体的接触面C.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有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D.压力就是重力2、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雪地车轮上安装较宽的履带B.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C.打孔机上安装很尖的钻头 D.剪刀刃做的很簿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是()A.压路机碾子质量大B.房屋地基面积大C.飞镖的箭头尖D.载重汽车的轮子多4、如图所示,是人们在购物时偶尔会用到的一种小提手,它能防止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则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A.减小对手的压强B.增大对手的压强C.减小对手的压力D.增大对手的压力5、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砖,每块重19.6N,边长分别是20cm,10cm,5cm,如图所示,那么A对B的压强是()A.3.92×103Pa B.1.96×103Pa C.3.96Pa D.9.8×103Pa6、如图是某品牌智能手机在A4纸上的照片,该手机大约为3只鸡蛋重,则对水平纸面的压强约为()A.12000Pa B.1200Pa C.120Pa D.12Pa7、底面积为0.2m2,重为400N的金属块放在面积为400cm2的水平桌面上,金属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A.1 Pa B.2000 Pa C.4000 Pa D.10000 Pa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若沿如图所示中的虚线截为相同两块后,再重叠在一起,则前后两次()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1C.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2D.受地面的支持力之比为1:29、两个正方体物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质量相同,体积之比是8:1.这两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8:1B.1:8C.1:4D.1:210、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和密度|对点试题精选|考点1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知道质量其他常用的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
1.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它的卵有1.5 kg,合________g;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的卵只有0.35 g,合________mg;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合________g/cm3。
2.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若该塑料瓶随“神舟十号”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下列实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由热变冷的铝锅B.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C.铁球被压成铁饼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考点2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包括测量结果的读取和记录)。
1.使用托盘天平前必要的操作有:A.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小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某金属圆锥体的质量,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一个50 g、一个20 g的砝码,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圆锥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2.在“用天平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K4-2所示,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测出100枚回形针的质量为m,则一枚回形针质量是________,还用到此方法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图K4-23.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的是(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处在零刻度线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线位置的游码向右移4.小星同学用天平称量一个小苹果的质量时,用了一架准确的天平,其砝码盒中有质量分别为10 g、20 g、20 g、50 g、100 g、100 g、200 g的砝码7个,估计小苹果的质量为150 g左右,测量结果为145 g,则他加减砝码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加100 g,再加20 g,加20 g,再将游码移到5 gB.先加100 g,再加50 g,退50 g,加20 g,加20 g,再将游码移到5 gC.先加100 g,再加50 g,退50 g,加20 g,加20 g,加10 g,退10 g,再将游码移到5 gD.先加50 g,再加100 g,退50 g,加20 g,加20 g,再将游码移到5 g考点3 能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出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一般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1.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g,空瓶质量为14 g,容积为30 cm3,酱油密度为________g/cm3。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图乙中测小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 gC.由图丙量筒的示数可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 kg/m33.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上,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2)小明这种测量方法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接着又测定某液体密度。
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计算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K4-6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 3。
(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 3。
(4)小方设计了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 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 ;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m 2-m 1V 。
则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酱油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考点4 理解密度的概念;能正确使用其定义式ρ=mV 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1.小明爸爸到献血站一次献血400 mL ,质量为420 g ,则人体血液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2.某钢瓶内装氧气密度是8 kg/m 3,在一次气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kg/m 3。
3.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50 g ,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70 g ,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310 g 。
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 3。
(ρ水=1.0 g/cm 3)4.某实验小组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了如下数据。
根据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________。
实验次数12345.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测得瓶和水的总质量为500 g;装满酒精时,测得瓶和酒精的总质量为420 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测定瓶和液体的总质量为580 g。
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则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小明有一个小铝球,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小铝球是否空心,当他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利用身边的天平和杯子,测出了这个小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小铝球是否空心。
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杯子的质量为100 g,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80 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54 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地放进装满水的杯子,测得总质量为204 g。
(ρ铝=2.7×103 kg/m3,ρ水=1.0×103 kg/m3)(1)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体积。
(2)请你计算出小铝球的密度。
(3)判断该小铝球是否空心,如果是,空心部分有多大?|中考试题精练|——————————————————————————————————·一、填空题1.[xx·贵港]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______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________夹取。
2.[xx·海南]6 月4 日的《海南日报》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 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 g。
110 g=________kg。
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m3,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3.[xx·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xx·益阳]一件200 kg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________kg,体积是________m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5.[xx·安顺]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K4-7所示,玉镯的质量是________g。
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 cm3,玉镯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6.[xx·毕节]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的密度ρ1=________kg/m3,而阳阳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测得的小金属块的密度为ρ2,则ρ2 ________(选填“>”“=”或“<”)ρ1。
7.[xx·吉林]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55 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 cm3,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采用这种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
8.[xx·济宁]小可为测量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________mL。
(ρ水=1.0 g/cm3)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测量数据238.7 g151.3 g 227.3 g二、选择题9.[xx·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10.[xx·湘潭]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很多,“轻”说明“碳海绵”()A.密度小B.体积小C.硬度小D.弹性小11.[xx·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12.[xx·东营]阅读表中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 1.0×103冰(0 ℃)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13.[xx·枣庄]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t/℃01234ρ/(kg·m-3)999.84999.90999.90999.901000.00t/℃5678ρ/(kg·m-3)999.97999.94999.90999.85A .水在4 ℃时密度最大B .水的温度在0~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C .水的温度在4~8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14.[xx·烟台]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