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范文-狼与中国历史--读《狼图腾》有感
看狼图腾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看狼图腾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看狼图腾的心得体会【篇1】狼,在汉人眼里,是天下最坏最凶恶最残忍的动物。
但是,当我看了《狼图腾小狼小狼》之后,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狼的看法。
主人公陈阵一直想养一只狼,一来可以摸透狼的习性帮助打狼,二来可以等小狼长大后配狼狗。
陈阵经过老人的指点和杨克一起带了二条狗——二郎和黄黄上山掏狼崽去了。
他们见一只母狼进了一个洞,就以为里面有狼崽,就想去打母狼,然后好掏狼崽。
谁知道里面一只狼崽也没有。
原来母狼在山包上发现了人影,突然改变了线路,把他们骗到了空洞。
还装了真的一样与两只狗拼命,好像是在舍命护犊子。
狼的凶残让他们恐惧,狼的智慧却让他们震惊。
最后靠黄黄灵敏的鼻子找到了真洞。
找到了7只狼崽。
陈阵留下了一只,其它6只被送到了腾格里。
为了养活小狼,陈阵用母狗的奶来喂养小狼。
小狼一进狗窝就占有了母狗伊勒两个最大的奶头。
把肚子吃了圆滚滚,把正在一边吃奶的小狗一个个挤倒,就这霸道充分体现了狼的竞争能力和凶残、顽强的性格。
小狼慢慢长大了,陈阵为了小狼不咬伤羊、狗、人,就给它小狼小狼开饭了”时候,小狼就会窜出来吃饭。
在搬家之时,陈阵只能把小狼关在笼子里,不然谁也拉不动。
小狼的脖子被牛车拉出血来。
半夜,小狼的狼嚎声嚎出了狼的野性。
为了不再让小狼受苦,陈阵只好把小狼打死。
每次翻开此书,我的心与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
天兽人草合一,哪个动物没有了,都会带来灾难。
狼,一只为自由而奋斗的.动物,是蒙古人最尊重的动物,狼身上的许多高尚的品德,是我们汉人需要学习的,我们恨狼,不接触狼,让狼的很多优点被我们抛弃,而蒙古人天天与狼“共舞”在与狼奋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狼的优点,这一定是游牧民族比华夏民族更胜一筹的原因!如果我们华夏民族真的有龙图腾也有狼图腾,那我们会更加坚强,更加独立,更加有勇气!我觉得我们学生要向狼学习:有一个学习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向这个方向前进。
学习狼的团队精神,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与身边的伙伴共同进步看狼图腾的心得体会【篇2】今天,我又读了《狼图腾》,情节十分动人。
狼图腾读后心得(精选5篇)

狼图腾读后心得(精选5篇)狼图腾读后心得【篇1】读《狼图腾》这本书还是三年以前的事了。
一天,我的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曾向我推荐这本书,他说,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事后他还送给我一本《狼图腾》,盛情难却,读吧,可是读着读着我还真的喜欢上这本书了。
《狼图腾》这本书起码有三个看点:一是,对狼的研究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二是,狼的团队精神与狼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三是,姜戎的写作手法。
狼的存在历史不比人类晚,传说古代狼曾与人通婚,生下狼孩残暴生猛。
古突厥和蒙古族的祖先传说是一条苍色的狼。
读了《狼图腾》这本书,说句真心话还要感谢人家姜戎,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来到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对狼的研究、突厥人和蒙古族文化的研究融合在一起,有新意。
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后来到了痴迷的地步,最终“玩”成了一种文化。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临国所破,尽灭。
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只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就连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仙李白他都做了深入学习与研究,说李白身上就有突厥人的血液,这从他两个子女的名字就可以得到证实。
他的儿子叫“颇黎”,这在汉字无法解释,其实这是突厥语“狼”的译音。
李白的女儿叫“明月奴”,月是意译,奴是音译。
而李白本人长的眼睛正是突厥的眼睛特征。
见该书第264页—孟驰北《草原文化与人类历史》。
佩服,姜戎对草原文化的研究。
作者姜戎对知识的渴求,专心致志做学问的态度,大胆实践的精神,对于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我认为应该好好地学习与借鉴。
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头脑中已形成教书育人、一切为了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大目标,只要我们都能以人家作者姜戎这种作学问、研究学问的精神,大胆实践,把人家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不会困惑,埋怨,生命定会涣发出光彩,就能作成我们自己的事情。
接下来,我想从羊性与狼性来探讨狼性的优点。
羊性情温顺敦厚,胆小如鼠,逆来顺受,不善打斗,遇到危险就是跑,即使是它的孩子被抢走。
读狼图腾感想

读狼图腾感想读狼图腾感想(通用12篇)读狼图腾感想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狼图腾感想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读狼图腾感想篇1狼,在历史有着无数洗不净的罪恶,许多成语都是来形容狼的无恶不赦,比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贪鼠窃等。
人们一提到狼更是闻风丧胆,可谓是谈狼色变。
曾经的我也对狼有极大的偏见,认为狼是邪恶的化身,可自从读过《狼图腾》这本书后,对狼反而有一种深深地敬佩感。
《狼图腾》这本书是历史上迄今唯一一本描绘、了解、研究蒙古狼的千古奇书。
书中讲述了北京青年陈阵插队到蒙古草原做知青,并在草原与狼搏斗、与狼斗法、捉狼、养狼的事情。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情节紧张而又激烈,并不失悲伤之情。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激动地心情难以平复,就好像是享受了一顿精神盛宴,进行了一次生命洗礼。
这本书已把我拉入了那个曾经绿意盎然的额仑大草原。
我敬仰狼,佩服狼,是因为狼的狡黠与智慧,狼的军事才能,狼坚强不屈的性格,狼的视死如归,狼的集体合作感,狼的家庭责任感这无不透露出狼高尚的品格。
如此之多的原因中,最为显著的便是狼的军事才干和坚贞不屈的性格。
狼的军事才能可谓是无人能比。
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排兵、进攻、突袭、包围都十分精密,考虑周全,面面俱到,想要还真是难。
狼在战斗中巧妙地运用了大自然中的环境,随时随地都头脑冷静,沉着镇定。
一个个都是战术精湛的军事家。
狼坚贞不屈的性格让我最佩服。
千百年前,狼和狗本是一家人,经过千百年的驯服,狗已变成了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可它们失去了野性,多了一些懒性。
而狼,就不同了,它们桀骜不驯,千百年的变化,它们的野性依然挥之不去,它们为自己是狼而感到鄙夷。
所有的狼,都有着一个观念:我是狼,心中不可有傲气,但绝不可无傲骨。
回过头,再看看我们自己。
懒惰、懦弱,生活在温室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称王称霸,出门便胆小如鼠。
我们应改变这个现状,独立生活,培养独立性,变得勇敢,变得坚强。
2024年《狼图腾》读后感例文(三篇)

2024年《狼图腾》读后感例文蒙古人敬狼,他们死后都会举行天葬仪式,渴望升上腾格里(天)。
狼是腾格里的宝贝疙瘩,腾格里就护着狼,所以,当人们要把狼赶尽杀绝的时候,腾格里便帮着狼报复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狼图腾》,我永远无法忘记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冲击感。
那种感觉很奇妙,它使我对狼充满了恐惧、敬佩、惊讶与向往。
我并没有看过真正的狼,但是每当我看到《狼图腾》封面的那一双直勾勾的狼眼时,心里便会不由得发麻,那种恐惧又加深了一层。
我想,真正的狼眼一定比书上的跟令人恐惧,因为狼烟的深邃、如刀子般的尖锐是照相机所不能涉及的。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体验了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狼的至尊崇拜;目睹了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仪式;感受了那让人闻之胆颤的狼嗥。
蒙古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物,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
它们也明白,在草原上,要想吃到猎物,就得有耐心,有毅力。
黄羊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连狼都不及它。
有时候,一条狼为了追一只黄羊,都能追得吐血。
但是,黄羊依然是狼的食物来源,这就源于狼的耐性。
通常来说,在白天,一条狼盯上一只黄羊,先不动它,一到天黑,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这会狼也不动它。
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趴在不远处死等。
天一亮,黄羊憋了一夜的尿,跑不动了,狼瞅准机会就冲上去猛追,这样,猎物便到手了。
狼所具有的这般耐性,令人叹服,也值得我们学习。
正如书中毕利格老人所说的“天下的机会只留给有耐性的人和兽。
”蒙古人敬狼,他们死后都会举行天葬仪式,渴望升上腾格里(天)。
狼是腾格里的宝贝疙瘩,腾格里就护着狼,所以,当人们要把狼赶尽杀绝的时候,腾格里便帮着狼报复了。
2024年《狼图腾》读后感例文(二)《狼图腾》是中国作家姜戎所著的一部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于2004年出版后迅速风靡全国。
本书以护鸟人的视角,通过描述草原上狼群与护鸟人的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无穷的智慧。
狼图腾心得优质文章(通用4篇)

狼图腾心得优质文章(通用4篇)狼图腾心得优质文章篇1“狼是自由的象征、智慧的代表,是草原的主人,也是蒙古草原人心中最最崇敬的动物。
”狼作为一种反面角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残忍、凶恶、罪大恶极的形象。
安徒生的《小红帽》就把狼过于凶恶化了。
但《狼图腾》打破了先例:在活跃于草原深处的额伦牧场,两位知青打破了蒙古人的先例,将蒙古人既崇敬又痛恨的狼作为己养,气坏了当时老一代牧民毕格利。
-时期的过度开发与打狼行动,将美丽的额伦草场变为荒漠,天鹅湖也成了一片小小的水池。
那些外来的人们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狼在蒙古人心中有着多么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位置。
他们崇敬狼,又每年捕狼、掏狼崽。
因为狼每年冬天捕杀危害草原的黄羊,又给人们送去了“年货”。
正如知青陈阵所说:“蒙古人崇敬狼而又捕狼,真令人费解!”我们农耕民族为什么被列强欺负?作者也表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汉族所崇拜的龙图腾,是从狼图腾转变过来的,但我们的龙与狼截然不同。
狼,自由无拘、平易近人、骁勇善战;而龙,专权专制、一人独舞、不切实际,这才是造成我们汉族软弱的根源!《狼图腾》,一本震撼心灵的好书,诠释了草原狼的野性、自由、智慧。
狼图腾心得优质文章篇2昨天我终于看完了《狼图腾》这本书。
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
这本书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
书中说: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
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
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
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
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
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
读《狼图腾》心得体会(优秀10篇)

读《狼图腾》心得体会(优秀10篇)读《狼图腾》心得体会篇1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而蒙古族的图腾却是狼。
“狼”这个字在人们心中是不好的,坏的人叫做“大灰狼”,不识好坏的人叫做“狼心狗肺”,几个做坏事的人叫做“狼狈为奸”……蒙古族的图腾为什么是狼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了这本书中。
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叫陈陈的知青,来到蒙古后,迷上了蒙古狼,然后亲手掏了一只小狼崽。
他们在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随着小狼年龄增长,性情也越来越猛烈。
在上级要求下,陈陈只得给小狼套上铁链,拴在小木桩上。
秋季到了,要搬家,小狼死也不让人拽着走,而要自己自由地行走。
它四只脚死死地抵住地面,脚掌磨烂了,喉咙被铁链勒烂了。
我终于感受到了草原狼刚毅不屈的力量了。
万年以来,倔强草原民族的精神图腾,它具有让人感到敬仰的力量。
多少人,期盼能像草原狼一样顽强地追求自由,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抗拒。
以至于牧民死后,也期盼自己的灵魂能得到自由和尊严。
再细细往下读。
冬日到了,小狼对自由有着更加强烈的追求了,老是围着木桩打转,以便发泄自己的旺盛生命力,让我的激情都被点燃了。
后来小狼因为追求自由而被铁链勒得半死不活,最后,陈陈让它充满尊严地死去——战死。
小狼的灵魂终于得到了解脱。
读到这,我才知道: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唯独蒙古草原狼不可牵。
小狼没有了亲情、生命的羁绊,只是一味地追求自由。
我现在才发现,狼才是“不自由,勿宁死”的种族。
他身上不屈的精神让我感到神圣、不可侵犯和深深敬佩。
一头草原狼如此,一个蒙古族也如此。
成吉思汗,额森,也先,不都是刚毅坚强的汉子吗?狼图腾,草原魂。
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
读《狼图腾》心得体会篇2为什么游牧民族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农耕民族却以破坏自然作为自己生存的代价呢?《狼图腾》这部作品是从多个维度来讨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性格关系的。
我谈一谈在“人与自然”这个维度上的读后感受。
从“人与自然”方面看,《狼图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内蒙古靠近中蒙边境的一个旗,蒙古人民过着几千年来不变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狼图腾的读后体会【5篇】

狼图腾的读后体会【5篇】狼图腾的读后体会精选篇1说到狼,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在我们的记忆中,狼是凶猛的恐怖的狡猾的.动物,应该没有人像喜欢小猫,小狗那样喜欢狼吧?关于狼的成语,基本都是贬义的,如: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还有那些关于狼外婆的故事,关于狼来了的故事等等,看着这些成语和这些故事,让我们觉得狼是一种世上最惹人厌恶的动物,直到读了《狼图腾》才改变了我对狼的看法。
如果你还对狼有敌意,不妨看看这本《狼图腾》吧!狼根本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相反,从狼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可贵的东西。
狼图腾的读后体会精选篇2自古以来,狼不断饰演着一个善良狡猾的脚色,甚么朋比为奸、恶毒心肠,仿佛只要狼这个字眼才干更好的解释“坏”的寄义。
而《狼图腾》却纷歧样,它不经过人们临时构成的成见来对待狼,而是描画了一个独占魅力,一个虽聪慧但没有狡诈,一个奇妙让人惊讶的草原精灵。
方才拿到书的我,已经被书封面上的那双幽幽的眼睛,深深地动撼住了:那是一双何等冷的眼睛,绿莹莹的,射进去的眼光像锥子同样,让你禁不住打了一个寒噤。
你似乎从此中看到了草原深处的机密,以及它那种生成的深不成测以及强人的能力。
封面的玄色似乎给它盖上了一层迷雾,但那双眼睛倒是那末明晰,那末亮堂,那末让人感触一种压榨感……这本书报告了如许一个故事:一个年老的汉族知青——陈阵正在蒙古的额仑草原,跟从睿智、崇尚腾格里以及狼图腾的毕利格白叟以及一些孤陋寡闻的蒙前人,正在这个山美水美之处,垂垂地崇敬上了狼图腾。
窥视狼群打猎、见地狼群狙击羊群、挖狼洞、养狼崽、面对了狼多难……这些让陈阵浮光掠影的工作渐渐扳转了临时对于狼的没有良印象,他似乎瞥见了一个英勇、聪慧、固执、忍受、慎重、有冒险肉体的一个仿佛无形却有形的魂灵。
这魂灵让他沉迷,让他不断的探究狼的微妙。
当他瞥见干练的狼王率领南征北战的狼群,百步穿杨的狩获少量的猎物时,他被狼群的轶群聪慧所吸收,也被狼群各种奇异的行为所困惑;当他瞥见狼群堕入一个个困难的困境,却涓滴没有害怕、没有畏缩,反而群策群力配合处理坚苦,他又为狼群特殊的构造才能以及聪慧而赞赏。
狼图腾读后感范文(6篇)

狼图腾读后感范文狼,这种动物,原来在我心里只是一种凶狠的野兽。
“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这一些成语无一例外地在贬低狼。
可当我读了《狼图腾》后,我对狼的看法就发生了改变。
狼,在额仑草原被奉若神明,被视为一个民族的图腾。
当地的牧民要在死后进行“天葬”,即被狼吃掉。
他们相信这种做法能使自己的灵魂升上腾格里(天)。
一开始我感到十分吃惊,狼在我们民族不是狡猾、残忍的象征吗?怎么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呢?当我读完后,这个谜团终于解开了。
原来草原民族的这种做法不无道理。
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反而,它是一种十分智慧的动物。
它们会利用各种地形来进行打围,成功率很高。
它们懂得食物不可一次性吃完,要留一些才能让明天也丰衣足食。
它们会把食物储存在“雪湖”中,十分有远见。
它们的毅力很好,有耐心,为了一顿饭常常会花上一两天来等待时机。
千百万年,狼成为了草原霸主。
它们这种强悍、智慧、勇敢的精神受到了草原人民的崇拜,成为了草原人民心中的图腾。
然而,书中以包顺贵为首的农耕民族的介入,打破了额仑草原千百万年的平衡。
他们只看到草原狼猎食家禽,就肤浅地认为草原狼对人类只有害,没有益。
于是,他们大肆地杀狼,用枪打,用车追,用火烧。
一只只狼倒在了血泊中。
老牧民感到痛心,但那些农耕人却引以为荣,变本加厉地捕杀狼,最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
令人惋惜!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狼其实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正如书中的陈阵就从自己饲养的小狼身上悟出了很多道理。
这些精神力量是从书本上难以学来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学到它们。
总的来说,《狼图腾》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好书!狼图腾读后感范文(2)近来在看《狼图腾》这本书,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日子了,是讲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知青在蒙古草原的生活。
也许没有经过知青的生活,对这些生活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看他们的文章也仅仅停留在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上,并无怎样深究。
这次翻开《狼图腾》,却是觉得自己是跟着作者遨游蒙古大草原,随着作者的描述,更深的了解到草原这个生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知你可曾听过,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一匹狼缓缓走上高坡仰天长嚎的声音,那是如此悲怆、凄凉、悠长而似乎余音不绝,不禁让人感到诡异而又毛骨悚然,前人将这种声音与“鬼哭”声并列诞生了一个成语——“鬼哭狼嚎”,可见这种声音多么“难听至极”。
不仅如此,“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话语间,已将“狼”这种生物贬得一文不值,弃之如敝履一般。
然而,几千年来,在游牧民族的眼里,狼却是他们心中崇拜的图腾。
在远古时候,人类为了保证稳定的食物来源学会了豢养家畜,但不幸的是,相对于大多数居于中原的农耕民族来说,分布在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的先人们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并且只能“逐水草而居”还要处处提防狼这个草原上最大的敌人。
而从远古牧民开始在草原上第一次试着放牧牛羊开始,狼与游牧民族之间便注定了会是没完没了的争斗。
为了生存,他们与狼相互搏杀,狼偷羊,人打狼,持续了数千年。
直到今天蒙古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殊的传统:尽管他们杀狼却不用狼皮,掏来的小狼崽也要通过“抛上天空”的方式使他们魂归腾格里,落在地上的只是他们的肉体。
而草原牧民的人死后都将尸体弃于荒野,让狼来处理,在牧民眼里狼会飞,会将自己的灵魂带上腾格里……智慧的草原牧民已经懂得了与狼相互依存。
在与狼为邻的过程中,游牧民族的人们不得不身穿短衣马裤以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活轻便,不然在迅猛、来去自如的狼群面前,所有的牛羊可能就会被屠杀殆尽。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大胆改革,向当时为农耕民族赵国军力大增,灭中山一国,败楼烦、林胡二族,继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当牧民们学会使用套马杆,狼学会了夜里偷袭,牧民们紧跟着学会了夜战与游击战。
狼夜里偷袭,牧民们不得不和猎狗一起“下夜”,守护在羊圈周围。
人开始了“下夜”,草原狼们便开始了深夜在接近羊圈的周围一直嚎叫,干扰牧民们的休息,趁人打瞌睡的时候,再次进行偷袭,接着牧民们也学会了疲劳战。
可当人们修起高大的石圈,草原狼们竟然不可思议的会利用一只狼做垫背让其他狼踩着跳过去的方式进去吃羊,草原上传说蒙古狼“会飞”的传闻即是来源于此。
在中国历史中,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居于中原的农耕民族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生存隐患,也是最为统治者所头痛的事情,不然在秦始皇时期,为何要在派大将蒙恬率30万余众北却匈奴的同时,役万夫修筑长城,而不惜因此民不聊生,毁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不幸的是,就像羊圈的石墙一样,长城这座石墙也是挡不住游牧民族的入侵步伐的。
他们早就他们游牧民族的特有的草原狼一样学会了“飞”的本事,元朝成吉思汗,带领着世界上最凶猛、最智慧、最善战的蒙古草原狼训练出来的军队,虽仅十几万,但是却能够横扫欧亚,建立世界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纵观历史,农耕民族的人们从远古到现在渐渐成熟,可是却也使人们的思想慢慢腐朽,堕落,他们变得像羊群一样胆小,怯懦,与此同时,曾经不可一世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为了维护统治,面对占据绝大多数被统治的农耕民族,慢慢的也不得不入乡随俗,开始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田园式生活。
为了安全,他们为自己又建立了一个又高有大的羊圈——“闭关锁国”。
可是,这却抵挡不了“西洋狼”与“东洋狼”的入侵脚步.
于是,历史的舞台上又开始上演那熟悉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