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word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word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正面战场的几次重要的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贡献及其重要性,要正确评价正面战场。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设问,学生分组探讨互助学习,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出示图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李宗仁的图片:教师:说起李宗仁,总让我想起台儿庄战役。

在这场重要战役中,伟大的中国人表现出了英勇的气概,他们浴血奋战,最终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不朽的神话。

今天我们就学习相关的历史。

1.教师针对以上内容设计以下讨论问题,并请学生代表回答。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结果:(1)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说明了:(1)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抗战。

(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

(3)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

通过学习以上三次战役,你能体会到中国官兵在抗日战争中的哪些精神?可以投影助学资料:……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qiāng),无一被俘投降。

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回忆录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教师讲解时要充分肯定正面战场的作用,但也要点到它的不足之处。

简单介绍一下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军队抗战,而脱离人民群众,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说的。

全面抗战路线:相比较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并发表《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无答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学习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学习难点】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的评价。

【学习过程】:环节一:夯实基础,巩固落实知识点1台儿庄战役经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保卫大武汉经过: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重创日军。

结果: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

知识点3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年12月,日军对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积极。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环节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环节三:精讲点拨,突破疑难1、有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内战时期2.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这与抗战后期国民党的哪一抗战态度有关( )A.反对内战,联共抗日 B.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C.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寇不抵抗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环节四:学以致用,巩固拓展1、“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这一首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2.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武胜县三溪初中导学案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1)(2)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阅读教材,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知识点1台儿庄战役1.背景(1)日军占领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2)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经过: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日军冲入台儿庄内,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保卫大武汉4.概况:1938年6月,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

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5.主要战役:在江西,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6.结果:由于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趁机占领。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7.意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阶段。

知识点3第三次长沙会战8.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9.经过: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史实及意义,体会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2.了解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理解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带来的后果。

3.正确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重点难点】1.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一、台儿庄战役:1.背景:(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_______。

(2)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入,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_________,再合攻徐州。

2.指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

4.结果: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被迫撤退,此次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5.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_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1.武汉会战:(1)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2)双方兵力:日军40多万,中国军队100万人。

(3)过程: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4)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战役。

①战术特点:_____________,分割包围。

②结果:击毙日军3000余人(5)结果: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6)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国民党的败退:(1)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

(2)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3.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陷后。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力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时间、指挥者、意义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3.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材料二: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
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1)材料一体现了在抗战中中国军民的哪些精神?该事件发生于哪次会战之中?这次会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沦于敌手的原因是什么?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7、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总结提升
材料一: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 了阵地。
1、找出武汉会战爆发的时间、主要战役、结果。
2、找出武汉会战影响。
知识点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找出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的时间、经过、结果。
2、豫湘桂战役爆发的时间和结果。
合作探究
材料一:他命令集团军司令孙仲连,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法,军法处置。孙仲连回答:“绝对服从命令,整个集团军打完为止!”孙仲连率部死守台儿庄。
学习难点:理解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后果
任 务
要 求
总结反馈
自主预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梳理
(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大小字图文结合,在课本上勾划,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
知识点一:台儿庄战役
1、找出台儿庄战役爆发的时间、地点、指挥者、经过和结果。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知识点二:保卫大武汉
材料二: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守军奋勇抵抗。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无答案)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约2分钟)
播放《血战台儿庄》视频
领导台儿庄战役的将领是谁?在正面战场,他在台儿庄指挥的战役对抗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还组织了哪些战役?中国军队是如何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约12分钟)
1、引导分析正面战场的战役有哪些?
2、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3、蒋介石下令炸毁花园口黄河大堤的认识
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
5、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1.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2.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约8分钟)
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遇到障碍作好标记。教师提出)
1、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战役有哪些?
2、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经过
3、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意义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
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年月
年级科目
初二历史
课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编号
020C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大会战的史实,以及它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
◆通过学习重要战役,理解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发挥的重大作用。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的感人事迹,体会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传统。
结果
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长沙会战
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时间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4(2019自贡)若名作家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敬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ル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駒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B】
重难点分析
各环节操作思路
板书设计
课后教学反思
以及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
A.杨虎城B.李宗仁C.林彪D.彭德怀
5.(2019成都)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虎门销烟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义D.台儿庄战役
10.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李宗仁D.彭德怀
11.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13. 2013年12月26号,安倍晋三在执政一周年之际,不顾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家反对,参拜了供奉有东条英机和广田弘毅等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发表评论。
(1)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120年前的甲午年中国海军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在该战争中面对日本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3分)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D.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5.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 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6.下列图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
7.《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诗词来源于生活。“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上述诗句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和英雄人物是()
A.百团大战彭德怀B.淮海战役陈毅
C.台儿庄战役李宗仁D.渡江战役毛泽东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而李宗仁更是以偏师弱旅战胜骄狂不可一世之日寇强敌,更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精诚团结、拼死抵抗、艰苦奋战,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事迹,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8.”倭妈似虎狼,犯我台儿庄。燹戮燃仇愤,危亡挺脊梁。精诚赢大捷,忠勇固金汤;血海尸山上,旌旗猎猎场。”该诗词中歌颂战役的历史地位是()
A.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大捷
B.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C.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
9.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资料,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件,此事件最有可能是()
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之机,占领。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激发学生保家卫国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2.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结论:(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探究二】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
结论: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3.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军团长楚云飞联合作战的情景只能出现在:()
A.北伐战 争中B.长征途中C.抗日战争中D.解放战争中
4.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2)列举古代中上,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3分)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屡次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请列举一例。(3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正确对待中日关系。(3分)
六、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2.归纳法是历史探究学习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事实你能推断出探究的主题是()
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渴望和平,民主团结
2、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预习感知
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12.1938年春,日军进犯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日军补给,日军被歼一万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这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大捷D.淮海战役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