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观后感范文-初中作文
《2012》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2012》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2012观后感范文(一)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2012》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展现了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各地遭受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灾害的时候人类做出的种种表现和发生的各种情景。
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与生命相比,一切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在紧张的环境中大家都在想如何逃生,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不但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且还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世界末日的降临。
虽然此刻还没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可是关爱我们的家园----地球,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我们小学生,该怎样来呵护我们的地球呢?我们应当节俭每一滴水。
坚持做到随手关好水龙头,从饮水机倒水,喝多少倒多少,做到没有剩余的、浪费的水。
进取寻找生活中其他节水的小技巧,让水循环使用。
譬如:拖地的水我们能够拿去浇花;洗脸的水能够拿去洗衣服;我们还能够把衣服集中一齐洗,这样一样能够节俭水的消耗量。
我们应当节俭每一度电。
在这个时代里,电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我们每一天在电灯下学习,工作;我们每一天用电话来传递讯息;夏天,我们吹电扇;冬天,我们开空调。
这些我们都需要用电。
电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必须要做到不开“无人灯”,合理使用家用电器。
更应当广泛寻找并实践节俭用电的小知识,小窍门。
我们应当节俭每一张纸。
纸是从木头变化而来的,节俭用纸,就是节俭树木。
而纸和树木对我们都有很大的用处,树木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用纸写字,计算时,你又是否想到过那些有过沙尘暴的地区都是因为缺少树木而带来一次又一次灾害。
我们应当坚持做到作业纸双面使用,多用手帕少用纸巾,把旧教科书送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应当节俭粮食。
古人李绅写古诗《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他这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果实。
观《2012》有感作文

观《2012》有感作文观《2012》有感作文1一声声惨叫,大地再一次撕裂身体,房屋塌陷;一声声哭喊,海水再一次来袭,人类无处可逃;一声声呼唤,火山在一次爆发,大地陷入绝境……没错,我知道这只是一部电影,但如果真的会有末日,这将是最真实的写照。
可恶的人类啊,这都是你们一手造成的,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念就是摧毁一切,霸占一切,大自然再也不会容忍鱼儿住在臭水沟,树林变成沙漠,珍异动物逐个儿消失,大量资源被开采……最后只剩人类独在!可悲的人类啊,在大难来临时,你们是显得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堪一击。
丑恶吞噬了你们的灵魂,伪装撕开了你们的面具……自私夺取了你们的人性。
假如真有“亚特兰蒂斯”号。
谁又会像当中的印度博士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放那些绝望的人们进船呢!又有谁,能像他一样挺身而出呼吁大家团结,置生死不顾,去排除一切困难拯救他人。
可怜的人类啊,看看你们所做的一切,地球已不负重荷,人类就要失去美丽的家园。
现实中的人类肯定没有影片中那么幸运,赶快伸出你们的双手,拯救自己吧!观《2012》有感作文2桃花是瘦的。
黛玉《葬花吟》说:“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瘦得如一朵桃花。
红颜多薄命,因为红颜太瘦了,这种骨感,虽然很美,但也是经不起岁月的,冷雨一打,就零落了。
不零落,也凌乱了,如红楼里的那些女子,才高貌美命薄,剧未終,却早已一片狼藉,落红遍地。
桃花是有恨的,此恨有关风和月。
每一个桃花梦,都是令人沉醉的,有着自己的伤和痛。
可以脉脉含情不离不弃,也可以忽远忽近若即若离。
桃花是一种忧伤的糜丽,江南江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桃花,从南到北依次开过去,几千里的时空。
古代和现代都有桃花,从古到今依次开过来,几千年的时光。
中国是个桃花的国度,离开了桃花,就没有了诗。
离开了桃花,也失去了风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世界上最风流的一章,远离世外,一个仙境,如在梦中。
中国的帝皇,都致力于把自己的皇家园林,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那被称为“东方梦幻艺术”的圆明园,就是清代帝皇的桃源之梦。
2012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2012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推荐文章现代悬疑刑侦剧《破冰行动》观后感5篇范文热度:现代悬疑刑侦剧《破冰行动》观后感,《破冰行动》剧评5篇范文热度:电影杨善洲的观后感范文5篇热度: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5篇热度: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范文五篇热度:2012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国大片,反映空前灾难的电影,让人们看过以后,有很多感触。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2012电影观后感刚看完最近刚上映的电影《2012》故事讲述的是人类遭到毁灭时的情景以及人类在此极度危难之下所做出的种种想法和行动。
而作为一个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
仅仅只能做到的就是!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那份感触记录下来。
看过这片之后不会再想其他的影片一样,归于一个系统的说人类的各种精神或抑制,它所包含的是一种启示,告诉人们在这样的一种无法抵御的事情面前,各种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信仰、不一样身份的人所经历的事情。
末日将至的前期(大约3年前也就是2009年),然而最先得到消息的确是各国的领导(当然这是肯定的,毕竟领导我们的人,是透过民众选举出来的,代表我们每个人所产生出来的)然而故事中所讲述的是领导将其对社会的隐瞒。
(在那里我先说的是这并非一概的能够说是政府的阴谋,一群贪生怕死之辈,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告诉大家实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人你会庄重而严肃的告诉大家世界末日来临,并且我们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灾难吗?!)因此个人认为不好透过表面来看待事情的本身(也就是主观思想),其实事情的本身就带有不可避免的抉择。
就这样!灾难将至的影子不断在显现,各国地区开始发现地表大面积,人们却依然活在“政客”们的语言之中。
如这句这是故事在加州岩层断裂并且导致毁灭的前1分钟时,政客代表人所说的话!:“我们有理由坚信,世界末日不会到来,此前发现的各个地表断裂已明显舒缓了板块移动的张力。
因此我们。
”接下来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处是哭喊声,就在这些哭喊而无助的声中,加州毁灭了!(看到电影的景象的时,不知读者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感觉是身为同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存了下来,又多了一些时刻来看待或思考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而另一方面,连我自己都无法表达当那些政客连话都没说完就已经成为废墟中的一份子时自己心里的感触。
2012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2012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2012》电影观后感篇一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去看了一遍《2012》。
整部电影讲述的是人们在面对世界末日的来临,是如何去迎接灾难的到来,紧张的让人发抖,一幕幕出现的`片断,让人想起几年前,也有一部很好看的戏,记述着大地震的情景,两部戏相对来看,情况差不多,但看点是来自不同国家拍摄的,不同的表现方式,创意方面还是不够,尤其是诺亚方舟的一段,原来不能离开地球,就只能潜到水中,在片尾后一群人从水仓中走出来,迎接新世界的到来,没有新意,既然已经地球毁灭了,还要留在地球上呢?如果我是导演,我会把结束写成人类搬迁到外太空,是人类的进步,使人们有办法离开危险的地方。
但愿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实现这一梦想,把电影还原成真实,是否是人们的希望呢?《2012》电影()观后感篇二在我看《2012》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当我看完《2012》这部电影的的时候,我深受震撼。
我会像其他人一样,脑子里不时浮出一番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地球真的`会毁灭?玛雅人预言真的会实现?太阳真的会与地球形成一条直线吗……这都让我很恐惧。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印度科学家们发现了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
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
而最后,制造好“方舟”,拯救人类的是中国,我为中国和亚洲感到骄傲!在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叫杰克逊,而他在发现灾难来临时,立刻带上自己的家人,开汽车,开飞机,历尽艰难万险来到中国,在一个造“方舟”的工人的帮助下进入了方舟。
可是却因此给“方舟”造成了损坏,差点害死了全船人。
于是杰克逊冒着生命危险与儿子一起齐心协力解决了故障,让大家都得救了。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犯的错需要我们去承担!”我很佩服他在这种危急时刻选择了知错就改,勇于承担。
我最喜欢一句话“我们是一家人,我会留下来和你们一起度过难关!”不错,这就是美国总统在危难时候说出的话语。
《2012》观后感15篇(最新)

《2012》观后感15篇上映了很久,终是去看了。
全片不炸裂又难掩的泪点,平和而又热烈的情感,在影片最后的那句“就让荧幕,留住我们的芳华吧”深深含蓄。
影片开始时何小萍一个不规范的敬礼,将她稚嫩却又理想的期待表达的淋漓尽致,也给之后纷至沓来的悲伤而失望的生命深深讽刺。
这正是何小萍的芳华,也是许许多多战斗英雄的芳华。
是刘峰带着何小萍来的文工团,年年的标兵却因为冲动的一抱,将往日善良积蓄全部透支被下放到西南边境,而何小萍也因为对集体的失望,宁愿被埋没也不愿再对往日的光荣梦想卑躬屈膝,而被处理到了军医所。
从小受尽欺负的她也终于在战争的阴影下,文工团的不屑中,刘峰的远走而进入了精神病院。
影片中那句,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拾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何尝不是对芳华另辟的蹊径。
除去华丽外衣,遍地的虱子。
有位哲人说,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
被时代遗忘固然悲哀,但人性的美好,却犹如一抹温暖的亮色,让人重拾对生活的勇气。
所以哪怕刘峰最后流落到在社会底层,退伍后的老婆跟人家跑了。
哪怕何小萍终于变得风尘仆仆,不复青春,不复年华。
影片最后他们相依的情景,何尝不是对生活真挚的热爱。
一个人若是贫乏的时候不快乐,哪怕富足了也一定不会快乐,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
而就有这样的人,在生活的绣花针下,土匪般的囚笼困囿下,他依然收藏着醇厚的酒,潜留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笑对生活。
那句说烂了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就是对所有保管了烂漫童心的人最好的加冕。
影片看的很长,也很短。
想说什么,却说不出什么。
但无论受众是谁,我们都需要好好反思过往岁月,打捞起寂灭太久的美好人性。
我们需要一场泪雨洗刷掉我们身上的浮躁,洗涤除我们麻木的情感。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一场芳华,大醉又何妨。
和所有的影片一样离不开对人性的描写,比如做为男猪脚的老板惟利是图,又害怕承担后果。
比如猩猩看守所的那个职员,总以为人类就高高在上,可以控制一切。
《2012》观后感

《2012》观后感《2012》观后感1四个花季少年,本应在最好的年华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突然之间却被一场无情的灾难推入无边的暗夜,所有的美好戛然而止,那一刻,大地在颤抖,山河在呻吟,顷刻间家园尽毁,亲人离散,那是尘世间最大的痛啊!当阴霾散去,多吉的妹妹,就像一朵还未开放却已枯萎的花骨朵,身着红裙静静地躺在龟裂的大地上,她的身旁,是一串湖蓝色的手珠,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灾难到来时,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的无助与无奈,不由得让人心碎。
当洪水如猛兽般吞噬村庄,涂炭生灵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底哀叹:灾难无情啊,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所有的家人顷刻之间离你而去,那种决绝与无望,真会让人觉得死亡反而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活着的每一秒,都是煎熬!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四个不同的面孔,却因为有着相似的命运而相聚在了博飞中学高二十五班,那是党的温情关怀,是灾后重建的阳光,但四个花季少年却关起了心门,眼神里写满了绝望,沉浸在痛苦里不能自拔,是啊,哀莫大于心死。
如果心找不到栖息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虽然身处窗明几净的致远教学楼,可他们的心里却千疮百孔,鲜血淋漓。
幸好两位天使般的老师适时的出现了,他们如春风化雨般,走近孩子们的内心,在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霾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孩子们的痛苦,他们感同身受,他们深知,强行斩断他们与过去的连结,一味告诉他们逝者已矣,生者坚强的道理,只会加深他们的痛苦,所以必须回到原点,回到痛苦开始的地方,和不堪回首的过往握手言和。
虽然这会再次撕裂他们尚未愈合的伤口,但只有彻底的告别过去,他们才会眼里有光,更加笃定地心向未来。
当看到每一个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的天气里,这些孩子在角落里无助地缩成一团,浑身发抖,绝望的哭喊,似乎又一次跌入了痛苦的深渊。
我的心都碎了,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啊,他们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多希望最爱的人陪在身边,告诉他们:“别怕,有我在!”可命运却给了他们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精选美文观《2012》有感15篇

观《2012》有感15篇今天下班回到家女儿就把她写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这篇作文拿给我看,并嘱咐我要写读后感。
耐心看完全文后,思绪纷飞,时间倒退,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我的学生时代。
那时的我就像女儿一样虽然不知道未来有多远,但一直有梦想,也从未放弃过对它的信仰,只不过梦想一直在改变而已。
这不仅使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两兄弟,住在一幢高层公寓的80楼。
一天,他们去郊外爬山,回来时发现停电了!电梯没指望了,他们只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往上爬。
到20楼时,他们累了,就把行李包放下了。
卸下包袱后,两人继续爬。
40楼——60楼——80楼,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嗬,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呢!这个故事暗含着一个人的人生历程。
二十岁之前,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沉重的登山包。
二十岁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好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一路走下来,直到老之将至,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
是什么呢?是钥匙,是人生的关键!理想、抱负都留在了二十岁,成了前尘往事。
虽然看完女儿的整篇作文也不知道她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也无所谓是什么,但只要她有梦想就好。
人,有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使你不惜一切代价去做得更好,而这种动力的源泉即是对梦想的不竭的热情。
人生本来就是在追求一个梦。
我想对女儿说的是:天鹅在展翅高飞前,要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翔,若助跑线长度不足,天鹅就难以实现拥抱蓝天的理想。
久而久之,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而丧失飞的本能。
梦想也是这样,若没有足够的积蓄和准备,那么成功就只是一个奢望和幻想。
眼下,她正站在梦想的起跑线上,要紧的是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信,也许在不远的明天她将驾驭未来,也许,一切都只是执著的付出,等待收获。
但她可以肯定地对我说:我的未来不是梦!窗外,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2012》观后感300字

《2012》观后感300字【最新版4篇】篇1 目录1.影片《2012》的概述2.影片的视觉效果与音效设计3.影片引发的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4.对影片的评价与感想篇1正文影片《2012》是一部描绘地球末日题材的科幻电影,讲述了在 2012 年,由于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地壳变动,地球面临毁灭,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求新的家园。
影片以其壮观的视觉效果和紧张的音效设计,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世界末日所带来的种种惊险与挑战。
影片的视觉效果与音效设计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电影中展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场景,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崩塌、洛杉矶城市的陷落以及最后诺亚方舟的拯救等。
这些画面通过精湛的特效技术呈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这个即将毁灭的世界。
此外,影片的音效也做得相当出色,无论是地震、海啸还是火山爆发,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然而,除了视觉与音效的冲击外,影片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
但同时,影片也展现了人类在危难时刻顽强求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面对即将毁灭的地球,人们并未放弃,而是倾尽全力寻找生存的希望。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深思。
总的来说,虽然影片《2012》是一部商业片,但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音效的享受,更让我们对人类的命运有了更多的思考。
篇2 目录1.影片《2012》的概述2.影片中的视觉效果与特效3.影片的故事情节与主题4.影片引发的思考与启示5.总结篇2正文影片《2012》是一部描绘世界末日题材的科幻灾难片,自 2009 年上映以来,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该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地球即将毁灭的预言,人类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逃离地球的故事。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视觉效果与特效。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运用了先进的视觉效果技术,营造出一种逼真的末日景象。
影片中的洛杉矶城遭遇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世界末日带来的恐慌与无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观后感范文
2012观后感范文
刚看完最近刚上映的电影《2012》故事讲述的是人类遭到毁灭时的情景以及人类在此极度危难之下所做出的种种想法和行动。
而作为一个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
仅仅只能做到的就是!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那份感触记录下来。
看过这片之后不会再想其他的影片一样,归于一个系统的说人类的各种精神或抑制,它所包含的是一种启示,告诉人们在这样的一种无法抵御的事情面前,各种不同的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身份的人所经历的事情。
末日将至的前期(大约3年前也就是2009年),然而最先得到消息的确是各国的领导(当然这是肯定的,毕竟领导我们的人,是通过民众选举出来的,代表我们每个人所产生出来的)然而故事中所讲述的是领导将其对社会的隐瞒。
(在这里我先说的是这并非一概的可以说是政府的阴谋,一群贪生怕死之辈,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告诉大家实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人你会庄重而严肃的告诉大家世界末日来临,并且我们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灾难吗?!)所以个人认为不要通过表面来看待事情的本身(也就是主观思想),其实事情的本身就带有不可避免的抉择。
就这样!灾难将至的影子不断在显现,各国地区开始发现地表大面积,人们却依然活在“政客”们的语言之中。
如这句这是故事在加州岩层断裂
并且导致毁灭的前1分钟时,政客代表人所说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末日不会到来,此前发现的各个地表断裂已明显舒缓了板块移动的张力。
所以我们。
”接下来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处是哭喊声,就在这些哭喊而无助的声中,加州毁灭了!(看到电影的景象的时,不知读者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感觉是身为同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存了下来,又多了一些时间来看待或思考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而另一方面,连我自己都无法表达当那些政客连话都没说完就已经成为废墟中的一份子时自己心里的感触。
是因为政府的无能导致了人间的悲剧?还是说政府本身也是其中的受害者?这点无人能回答!真的!无人能回答!)补充:此时主角和家人还活着,其实我感到的并不是滑稽,因为确实很多美国大制作的电影主角是“不死之身”我感到的是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活着比什么都好”这句话在这时说如同圣经里的真理一样不可磨灭!
接下来大灾难的前兆结束后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了,南北磁场变化,各大洲板块崩裂下沉,海平面发生大型海啸等等都预示着人类的毁灭已经到来了。
“思想”转会5年前,当美国政府第一个知道这件事请以后第一个做出的判断就是“方案”于是开始联络各个国家参与此次行动(最终有46个国家参加了,在这点上我就想说剩下的国家为什么不参与,就因为他们国家的经济不够强悍,【在这里再补充一下最后活下的人都需要购买一张“票”而这张票的标价是10亿欧元】所以他们没有活下来的资格么,
可是连我自己也在同一时间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有时候确实会发生改变,不能因为为了救这些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的人们而影响到更多的人。
取舍生命:总是最难抉择的事情),于是找到了世界上最大劳动力的国家来承担拯救世界危机的重担。
没错那个国家的名字就是Z国(在这里无法打出次过的名字所以拼音首字母作为缩写)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我是Z国人我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仔细想想的确只有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劳动力以及种种条件满足了这项重任的承担责任。
就这样5年的时间过去了,诺亚方舟计划就在基层人民不知道的情况下开始了。
直至世界末日的到来它也终于问世于世界之中。
最后它所承载的是希望,同时也是回忆以及悲伤。
当影片最后打出的一个时间时感悟也由此成为连成在了一起。
0001年12月27日,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又是不同的时代,“我们”不是创造世界的造物主,但我们确是亲生经历世界被毁灭并且被重新创造的见证者,我们所迎来的是昔日之光——同样的光芒,却不同的时间所散发的光芒。
我们要学会创造,并且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在这里见证,我们要在这里留下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