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泉大语文课件下载
思泉大语文每课教学要求

思泉大语文每课教学要求思泉大语文是中国著名的语文培训机构,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思泉大语文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以下是其常见的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建立起对语文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前需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个清晰的目标。
2. 课前预习学生需要在上课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包括阅读课文、查找生词、复习相关知识点等。
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与教师互动,提出问题和深入探讨。
3. 课堂讲解教师需要充分准备并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易懂,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者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练习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习题,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进行自我评估。
5. 互动探讨课堂互动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互相启发和提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集体探讨和合作。
6. 点拨指导点拨指导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实时纠错和反馈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促进其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灵活的指导和回答。
思泉大语文每节课的教学要求是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它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灵活地评估和调整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生活效益。
(整理)思泉大语文1-6年级的目录之欧阳家百创编

思泉语文课程目录欧阳家百(2021.03.07)一年级上册:第01课:第一课阿凡提的故事第02课:小猪变形记第03课:成语故事数字篇第04课:没头脑和不高兴第05课:史记(一)第06课:三十六计第07课:史记(二)第08课: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第09课:假话国历险记第10课:神奇校车一年级下册:第01课:《三字经》【上】第02课:《三字经》【下】第03课:《小鳄鱼GUJI-GUJI》第04课:《爱心树》第05课:《我家是动物园》第06课:《朝代歌》[上]第07课:《朝代歌》[下]第08课:《小阿力的大学校》第09课:《长袜子皮皮》第10课:《木偶奇遇记》二年级上册:第01课:汲取《增广贤文》中的智慧结晶第02课:时间—妙趣科学第03课:百家姓第04课:小小朗诵家第05课:弟子规第06课:想看海的青蛙第07课:《论语》第08课:《夏日历险》第09课:《蚂蚁与西瓜》第10课:《左传》第11课:《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第12课:《环游世界做苹果派》二年级下册:第01课:听听先秦的声音第02课:《爷爷一定有办法》第03课:伊索寓言第04课:字词大比拼第05课:高空走索人第06课:淘气包马小跳第07课:一个孩子的诗园第08课:学学唐朝的文化第09课:读读明清的小说第10课:有那么一天第11课:老鼠的梦想第12课:魔法师的帽子第13课:小王子第14课:和我一起玩第15课:基础知识总动员三年级上册:01三年级上第一课王勃与初唐四杰02三年级上第二课王高适与岑参03三年级上册第三讲唐文学王昌龄与王之涣04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王维与孟浩然05三年级上册第五讲唐文学李白06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杜甫07三年级上册第七讲古埃及文明08三年级上册第八讲文明古国文学导希腊神话09三年级上册第九讲文明古国文学导印度史诗10三年级上册第十课圣经故事11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讲文明古国文学导读山海经12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西方寓言13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4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写作人物百态15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片段作文四季变化16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天气变化姜天一17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喜怒哀乐18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视听触嗅19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课间活动20三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我爱我家郭华粹三年级下册01三年级下册第一课韩愈02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柳宗元03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刘禹锡04三年级下册唐代文学第四课白居易05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李商隐与杜牧06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孟郊与贾岛07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国民间故事08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外国民间故事09三年级下第九课西方童话--姜天一10三年级下册第十课中国童话11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儿童文学之情感12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儿童文学之绘本13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儿童文学之冒险14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童话主人公15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故事新编-姜天一16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色彩系列17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修辞系列-郭华粹18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小家庭欢乐多19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礼仪之邦郭华粹20三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我的世界地图四年级上册:01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李煜02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柳永03四年级上册第三课晏殊04四年级上册第四课范仲淹05四年级上-宋代文学-第五课:欧阳修06四年级上-宋代文学-第六课:王安石07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苏轼08四年级上-宋代文学-第八课:秦观09四年级上—欧洲文学导读—第九课:但丁10四年级上册第十课塞万提斯11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莎士比亚12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笛福 13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卢梭 14四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哥德 15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雨果16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大仲马17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漫画式外貌描写18四年级上-基础描写技法-第十八课:夸张式动作描写19四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个性化寓言描写20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幻觉式心理描写21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人物描写22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读后感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假如我有一棵七色花四年级下册:01四年级下册第一课李清照02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陆游03四年级下册第三课辛弃疾04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岳飞05四年级下册第五课周邦彦与姜夔06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关汉卿与马致远07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王实甫 08四年级下册第八课巴尔扎克09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福楼拜10四年级下册第十课莫泊桑11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狄更斯12四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勃朗特三姐妹13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英国三大诗人14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法布尔 15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凡尔纳16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叙事顺序与叙事要素17四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记叙文的线索18四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先抑后扬19四年级下-叙事章法与特色作文-第十九课:记叙文设置悬念20四你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回环21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开山十讲之定格五年级上册:01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诗经02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楚辞03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汉乐府04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曹操05五年级上册第五课陶渊明06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嵇康与阮籍07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南北朝民歌08五年级上册第八课六朝文言小说09五年级上册第九课鲁迅10五年级上册第十课现代诗歌11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茅盾 12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巴金 13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老舍14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曹禺15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徐志摩16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冰心 17五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动静结合写场面18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点面结合19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同衬与反衬20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动静结合写夏天21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秋天与冬天22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与名人对话23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小标题大故事五年级下册:01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孔子 02五年级下册第二课:孟子与荀子03五年级下册第三课:老子与庄子04五年级下册第四课:韩非子与墨子05五年级下第五课:鬼谷子06五年级下第六课:《左传》与《战国策》07五年级下第七课:司马迁08五年级下第八课:司马相如与汉赋09五年级下第九课:海明威10五年级下第十课:欧·亨利11五年级下第十一课:马克·吐温12五年级下第十二课:高尔基13五年级下第十三课:托尔斯泰14五年级下第十四课:普希金15五年级下-第十五课19-20世纪外国文学导读-第十五课:川端康成16五年级下第十六课《泰戈尔》17五年级下作文第十七课-《在岁月的港湾垂钓-虚实结合》18五年级下作文第十八课: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19五年级下作文第十九课:科幻作文20五年级下作文第二十课:游记21五年级下第二十一课:镜头剪接法22五年级下作文第二十二课恍悟·换位思考与穿越时空23五年级下作文第二十三课:恍悟·机遇与成功六年级上册:01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一课:三国演义02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二课:水浒传03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三课:西游记04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四课:红楼梦05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五课:儒林外史06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六课:聊斋志异07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七课:文明古国文学汇总08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八课:文艺复兴文学汇总09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九课:现实主义文学汇总10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十课:浪漫主义文学汇总11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十一课: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举例12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十二课:外国文学汇总补遗13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三课:记叙文写作之思路创新14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四课凤头豹尾与过渡15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五课:给材料作文16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六课:基础说明文写作17六年级上作文第十七课:基础议论文写作-姚老师18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八课:书信体叙事、日记体叙事六年级下册:01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一课:先秦文学汇总02-03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二、三课:两汉文学汇总04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四课:唐代文学汇总05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五课:宋代文学汇总06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六课:元明清文学汇总07-08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七、八课:中国现代文学之诗歌散文篇09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九课:中国现代文学之戏剧篇10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课:中国现代文学之小说篇11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一课:中国现代文学之重点国学家举例12六年级下—第十二课:中国当代美文欣赏之诗歌篇13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三课:中国当代美文欣赏之散文篇14六年级下-综合主题作文-第十四课:文史大知识串联15六年级下-综合主题作文-第十五课:寻找天才16六年级下-综合主题作文-第十六课:我爱北京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阅读技巧及答题规范7讲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基础字词8讲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文学常识8讲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写作技巧4讲新初一衔接班课程01新初一衔接班-第一讲:《曹刿论战》与叙事性散文02新初一衔接班-第二讲:汤姆索亚历险记及外国小说03新初一衔接班-第三讲:初中近现代散文名家及名篇阅读04新初一衔接班第四课给材料作文05新初一衔接班-第五讲:《水经注•三峡》与游记散文06新初一衔接班第六课现代小说07新初一衔接班第七课茶馆08新初一衔接班第八课情感作文09新初一衔接班-第九课:作文讲评与古诗词四首10新初一第十课阅读训练编外课程编外课程中国近代文学名人--沈从文古代文学---讲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讲义古代文学---四书选读讲义六年级编外课程半命题作文三年级编外课程大小系列三年级编外课程:彼得潘三年级编外课程:那列狐的故事三年级古代文学系列Ⅴ-之汉字五千年四年级编外课程纳兰性德五年级编外课程:毛泽东。
思泉大语文

思泉大语文
少儿游戏学习
思泉大语文少儿游戏学习是一款为孩子们提供语文学习互动游戏的学习系统,它包括四大功能:
1、卡片记忆:根据孩子的年龄、课程水平自动推荐适合的语文记忆,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拼字游戏:以拼接形式结合文字、图形、流行歌曲等,让孩子们在学习当中玩耍,避免学习无趣,加深对词语正确拼写的记忆。
3、句子练习:学习句型结构、句子成立以及句子完成等逻辑思维,辅以实物真实模型,让句子表达更加贴近现实,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4、说课演讲: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课程水平,让孩子更准确的掌握语文的词汇和句型,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良好地提升自信心。
三年级思泉语文李白第一课

4、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2
-
3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
今行 安路 在难 ?,
行 路 难 , 多 歧 路 ,
4
一生豪迈不羁,高傲脱俗。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中国文坛最为飘逸浪漫的伟大诗人。
-
5
玉真仙人词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
主玉 真 公
6
李白与杜甫
《寄李太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名声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
-
7
饮中八仙之六李白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李 白 与
长安市上酒家眠。
杜
天子呼来不上船,
甫
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臣是酒家仙。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思泉大语文体系
三年级 秋季 第二课
【古】李白(下)
司教者: 魏钦文 2017年 9月 16日
-
1
1、李白,字
号
号
。
,又
2、李白和
、白居易号称唐代三
大诗人。但他和另两位诗人的创作风
格却截然不同。
3、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
,
。”
两句看似写景,但景中情深,李白对朋
友的一片深厚情谊尽在不言之中。
冬天的风 思泉大语文

冬天的风思泉大语文如果说夏天的风是懒懒的,能勾起人们对夏天所有的美好回忆——阳光、沙滩、冰淇淋;那么冬天的风应该是冷酷的,让人一接触就想返回到被窝去,最多——勾起对梦乡的回忆。
冬天的风是可恶的。
每个夜晚,它都在窗外大吼大叫,让漆黑的夜愈发吓人,让每一个渴望睡眠的人聆听它的高歌后辗转难眠。
在每个清晨,它又迫不及待地钻进人们的被子里,衣袖里,裤腿里,让人们感受着冬天的温度,它摇晃着人们,让每个人都瑟瑟发抖。
所有见到它的人都避的远远的,裹紧自己的衣服,拒绝迎接它。
冬天的风是自私的。
它把人们关进封闭的小屋子里去,呼吸肮脏浑浊的空气,把外面广阔的天地据为己有。
它霸占了外面的世界,呼啸着令人们望而却步。
人们总是嘟嘟囔囔地骂着这该死的风。
冬天的风是可怜的。
风也不喜欢冬天,它也会怕冷的,也喜欢温暖的地方,例如门缝、裤脚等。
或许没有人们带来的温暖,风是要冻死在寒冷的冬天的。
人们说春天的风带来生机,夏天的风带来回忆,秋天的风带来凉爽,可却总把冬天的风拒之门外。
它只能游荡于寒冷的冬夜,时不时发出阵阵叹息,它也是风,却总受不到人们的欢迎。
冬天的风是孤独的。
它把人们赶进温暖明亮的房间里,自己承受着冬天的寒冷。
或许风也不喜欢冬天,冬天太冷了。
它也不喜欢依靠着人来取暖,这样会让他们也受寒的。
于是它把人们赶进屋子里,可人们却偏不听风的劝阻,还要责怪风阻止他们的活动。
冬天的风独自在深夜里行走着,它向前驰骋着,呼啸着,孑然一身。
它在等一个春天,那时候人们对它也就没了那么多偏见,它改一个名字,叫春风,那时候会有万物因它复苏,会有春雨随它潜入夜,会有人打开窗户迎接它,然后洋溢着笑容,说:“春天到了。
”尽管风并没有改变什么,但它已经变得被人们所喜爱。
也许风也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它,对冬天会有那么多不满。
人们隔着厚厚的羽绒服拥抱,聚成一桌吃火锅,围在一起看电视……这些都是关于冬天的美好回忆。
而寒冬里的温暖,往往更容易让人感动。
人们总在抱怨冬天时的诸多不如意,想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愿去适应。
思泉语文的浪淘沙其七

思泉语文的浪淘沙其七
浪淘沙·其七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赏析
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湖。
钱塘江,又称为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第三句以“须臾”承
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
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
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整理)思泉大语文1-6年级的目录 (2)

思泉语文课程目录一年级上册:?第01课:第一课阿凡提的故事第02课:小猪变形记第03课:成语故事数字篇第04课:没头脑和不高兴第05课:史记(一)第06课:三十六计第07课:史记(二)第08课: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第09课:假话国历险记第10课:神奇校车?一年级下册:?第01课:《三字经》【上】第02课:《三字经》【下】第03课:《小鳄鱼GUJI-GUJI》第04课:《爱心树》第05课:《我家是动物园》第06课:《朝代歌》[上]第07课:《朝代歌》[下]第08课:《小阿力的大学校》第09课:《长袜子皮皮》第10课:《木偶奇遇记》二年级上册:?第01课:汲取《增广贤文》中的智慧结晶第02课:时间—妙趣科学第03课:百家姓第04课:小小朗诵家第05课:弟子规第06课:想看海的青蛙第07课:《论语》第08课:《夏日历险》第09课:《蚂蚁与西瓜》第10课:《左传》第11课:《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第12课:《环游世界做苹果派》二年级下册:第01课:听听先秦的声音第02课:《爷爷一定有办法》第03课:伊索寓言第04课:字词大比拼第05课:高空走索人第06课:淘气包马小跳第07课:一个孩子的诗园第08课:学学唐朝的文化第09课:读读明清的小说第10课:有那么一天第11课:老鼠的梦想第12课:魔法师的帽子第13课:小王子第14课:和我一起玩第15课:基础知识总动员?三年级上册:01三年级上第一课王勃与初唐四杰02三年级上第二课王高适与岑参03三年级上册第三讲唐文学王昌龄与王之涣04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王维与孟浩然05三年级上册第五讲唐文学李白06三年级上册第六课杜甫07三年级上册第七讲古埃及文明08三年级上册第八讲文明古国文学导希腊神话09三年级上册第九讲文明古国文学导印度史诗10三年级上册第十课圣经故事11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讲文明古国文学导读山海经12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西方寓言13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4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写作人物百态15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片段作文四季变化16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天气变化姜天一17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喜怒哀乐18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视听触嗅19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课间活动20三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我爱我家郭华粹?三年级下册01三年级下册第一课韩愈02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柳宗元03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刘禹锡04三年级下册唐代文学第四课白居易05三年级下册第五课李商隐与杜牧06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孟郊与贾岛07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中国民间故事08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外国民间故事09三年级下第九课西方童话--姜天一10三年级下册第十课中国童话11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儿童文学之情感12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儿童文学之绘本13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儿童文学之冒险14三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童话主人公15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故事新编-姜天一16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色彩系列17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修辞系列-郭华粹18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小小家庭欢乐多19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礼仪之邦郭华粹20三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我的世界地图?四年级上册:01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李煜02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柳永?03四年级上册第三课晏殊04四年级上册第四课范仲淹05四年级上-宋代文学-第五课:欧阳修06四年级上-宋代文学-第六课:王安石07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苏轼?08四年级上-宋代文学-第八课:秦观09四年级上—欧洲文学导读—第九课:但丁10四年级上册第十课塞万提斯11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莎士比亚12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笛福?13四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卢梭?14四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哥德?15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雨果16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大仲马17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漫画式外貌描写18四年级上-基础描写技法-第十八课:夸张式动作描写19四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个性化寓言描写?20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幻觉式心理描写21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人物描写22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读后感23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假如我有一棵七色花?四年级下册:01四年级下册第一课李清照02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陆游?03四年级下册第三课辛弃疾04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岳飞?05四年级下册第五课周邦彦与姜夔06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关汉卿与马致远07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王实甫?08四年级下册第八课巴尔扎克09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福楼拜10四年级下册第十课莫泊桑11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狄更斯12四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勃朗特三姐妹?13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英国三大诗人14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法布尔?15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凡尔纳16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叙事顺序与叙事要素17四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记叙文的线索18四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先抑后扬19四年级下-叙事章法与特色作文-第十九课:记叙文设置悬念20四你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回环21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开山十讲之定格?五年级上册:?01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诗经02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楚辞?03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汉乐府04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曹操05五年级上册第五课陶渊明06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嵇康与阮籍07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南北朝民歌08五年级上册第八课六朝文言小说09五年级上册第九课鲁迅10五年级上册第十课现代诗歌11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茅盾?12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巴金?13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老舍14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曹禺15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徐志摩16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冰心?17五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动静结合写场面18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点面结合?19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同衬与反衬20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动静结合写夏天21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秋天与冬天22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与名人对话23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小标题大故事?五年级下册:?01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孔子?02五年级下册第二课:孟子与荀子03五年级下册第三课:老子与庄子04五年级下册第四课:韩非子与墨子05五年级下第五课:鬼谷子06五年级下第六课:《左传》与《战国策》07五年级下第七课:司马迁08五年级下第八课:司马相如与汉赋09五年级下第九课:海明威10五年级下第十课:欧·亨利11五年级下第十一课:马克·吐温12五年级下第十二课:高尔基13五年级下第十三课:托尔斯泰14五年级下第十四课:普希金15五年级下-第十五课19-20世纪外国文学导读-第十五课:川端康成?16五年级下第十六课《泰戈尔》17五年级下作文第十七课-《在岁月的港湾垂钓-虚实结合》18五年级下作文第十八课: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19五年级下作文第十九课:科幻作文20五年级下作文第二十课:游记21五年级下第二十一课:镜头剪接法22五年级下作文第二十二课恍悟·换位思考与穿越时空23五年级下作文第二十三课:恍悟·机遇与成功六年级上册:?01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一课:三国演义02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二课:水浒传03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三课:西游记04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四课:红楼梦05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五课:儒林外史06六年级上-明清文学-第六课:聊斋志异?07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七课:文明古国文学汇总08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八课:文艺复兴文学汇总09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九课:现实主义文学汇总10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十课:浪漫主义文学汇总11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十一课: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举例12六年级上-外国文学汇总-第十二课:外国文学汇总补遗13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三课:记叙文写作之思路创新14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四课凤头豹尾与过渡15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五课:给材料作文16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六课:基础说明文写作17六年级上作文第十七课:基础议论文写作-姚老师18六年级上-叙事章法与主题作文-第十八课:书信体叙事、日记体叙事六年级下册:??01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一课:先秦文学汇总02-03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二、三课:两汉文学汇总04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四课:唐代文学汇总05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五课:宋代文学汇总06六年级下-中国古代文学汇总-第六课:元明清文学汇总07-08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七、八课:中国现代文学之诗歌散文篇09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九课:中国现代文学之戏剧篇10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课:中国现代文学之小说篇11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一课:中国现代文学之重点国学家举例12六年级下—第十二课:中国当代美文欣赏之诗歌篇13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三课:中国当代美文欣赏之散文篇14六年级下-综合主题作文-第十四课:文史大知识串联15六年级下-综合主题作文-第十五课:寻找天才16六年级下-综合主题作文-第十六课:我爱北京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阅读技巧及答题规范7讲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基础字词8讲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文学常识8讲小升初考试题型讲座写作技巧4讲新初一衔接班课程?01新初一衔接班-第一讲:《曹刿论战》与叙事性散文02新初一衔接班-第二讲:汤姆索亚历险记及外国小说03新初一衔接班-第三讲:初中近现代散文名家及名篇阅读04新初一衔接班第四课给材料作文05新初一衔接班-第五讲:《水经注?三峡》与游记散文06新初一衔接班第六课现代小说07新初一衔接班第七课茶馆08新初一衔接班第八课情感作文09新初一衔接班-第九课:作文讲评与古诗词四首10新初一第十课阅读训练?编外课程?编外课程中国近代文学名人--沈从文古代文学---讲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讲义古代文学---四书选读讲义六年级编外课程半命题作文三年级编外课程大小系列三年级编外课程:彼得潘三年级编外课程:那列狐的故事三年级古代文学系列Ⅴ-之汉字五千年四年级编外课程纳兰性德五年级编外课程:毛泽东。
思泉语文乐乐课堂雪梅

思泉语文乐乐课堂雪梅雪梅卢钺〔宋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卢梅坡,宋诗人。
生卒年不详。
“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
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
这里只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此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
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评章”即评价。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
“三分”形容差得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泉大语文课件下载
本节课重点介绍唐朝的两位诗人李白、杜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白话译文: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