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馈原理

合集下载

天馈方案范文

天馈方案范文

天馈方案天馈方案1. 引言天馈系统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传输无线信号的关键作用。

它连接了天线和无线设备,承担着信号传输、增益调校等功能。

本文档旨在介绍天馈方案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以及优化方法。

2. 天馈系统基本原理天馈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馈线将天线与无线设备相连,并在馈线中传输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天线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馈线传输到无线设备。

此外,天馈系统还起到了防雷、防腐蚀、隔离环境等作用。

3. 天馈系统常见类型天馈系统根据馈线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3.1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是最常见的一种天馈系统类型。

它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外护层组成。

同轴电缆在传输功率大、距离远的情况下表现出色,但在高频段衰减较大。

3.2 平行线平行线由两条平行导线组成,中间通过绝缘物隔开。

平行线在低频段表现良好,但在高频段存在较大的串扰和衰减。

3.3 光纤光纤天馈系统利用光信号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但光纤天馈系统的设备和维护成本较高,适用于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场景。

4. 天馈系统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天馈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一些优化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馈系统优化方法:4.1 选择合适的天线天线是天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天线可以提高系统的接收和发送性能。

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天线的增益、方向性、频率范围等参数。

4.2 减少馈线长度馈线长度越长,信号衰减越严重。

通过减少馈线长度,可以降低衰减损耗,提高系统性能。

4.3 隔离干扰源天馈系统容易受到干扰源的影响,如电源线、电气设备等。

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措施,可以减少干扰源对天馈系统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天馈系统的连接状态、绝缘状况等,并及时维护和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结论天馈系统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连接了天线与无线设备,起到了信号传输和增益调校的重要作用。

天馈线技术原理、分类与选型

天馈线技术原理、分类与选型
波长
天馈线技术原理、分类和选型
250
天线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波传播
振 子
电场
磁场
电场 电波传输方向
磁场
电场
天馈线技术原理、分类和选型
251
天线的工作原理
当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 形成电磁波的辐射;
如果两导线的距离很近,导线中 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动势互相 抵消,因此辐射很微弱;
如果将两导线张开,由于两导线 的电流方向相同,辐射较强;
天线的性能参数
机械参数
Mechanical properties
尺寸
重量
天线罩材料
外观颜色
工作温度
存储温度
风载
迎风面积
接头型式
包装尺寸
天线抱杆
天馈线技术原理、分类和选型
256
天线的方向图
天线辐射的电磁场在固定距离上随角坐标分布的图形,称为方向图。用辐 射场强表示的称为场强方向图,用功率密度表示的称之功率方向图,用相 位表示的称为相位方向图。
天线方向图是空间立体图形,但是通常用两个互相垂直的主平面內的方向 图来表示,称为平面方向图,一般叫作垂直方向图和水平方向图。就水平 方向图而言,有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之分,而定向天线的水平方向图的形 状也有很多种,如心型、8字形等。
天线具有方向性本质上是通过阵子的排列以及各阵子馈电相位的变化来获 得的,在原理上与光的干涉效应十分相似。因此会在某些方向上能量得到 增强,而某些方向上能量被减弱,即形成一个个波瓣(或波束)和零点。 能量最强的波瓣叫主瓣,上下次强的波瓣叫第一旁瓣,依次类推。对于定 向天线,还存在后瓣。
通过天线阵子的组合并改变其馈电方式把能量集中到某一方向。增益是天线的重
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天线在某一方向能量集中的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第8章 天馈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第8章  天馈系统

吸顶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天线的一种,主 要用于室内信号覆盖。 壁挂天线:室内壁挂天线应用场景类似于吸 顶天线,因此同样必须具有结构轻巧、外形 美观、安装方便等特点。


八木天线:具有增益较高、结构轻巧、 架设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栅状抛物面天线:由于抛物面具有良好 的聚焦作用,因此抛物面天线集射能力 强,直径为1.5m的栅状抛物面天线,在 900MHz频段,其增益即可达G=20dBi。
8.2 馈线
馈线是在发射设备和天线之间传输信号的导 线。 信号在馈线里传输,除有导体的电阻性损耗 外,还有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 这两种损耗随馈线长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 提高而增加。 因此,应合理布局、尽量缩短馈线长度。
移动通信常用馈线类型有1/2″、7/8″、 5/4″3种。 其中7/8″馈线主要用于长度大于20M的 馈线,但当900MHz系统的馈线长度大于80 米时,采用5/4″馈线;当1 800MHz系统的馈 线长度大于50米时,应采用5/4″馈线;1/2″ 馈线主要用于天线与7/8″馈线、7/8″馈线与 设备的发射单元的链接。
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 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 一般要求天线的驻波比小于1.5,驻 波比是越小越好,但工程上没有必要追 求过小的驻波比。
4.天线带宽
将天线的谐振频率点附近的一段频段, 定义为天线带宽。 天线的频带宽度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 种是指在驻波比SWR≤1.5条件下,天线的工 作频带宽度;另一种是指天线增益下降3分贝 范围内的频带宽度。
天线振子是构成天线的最基本单位。 当导线上有交变电流流动时,就可以 发生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力与导线的 长度和形状有关。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作对称振子。 每臂长度为1/4波长、全长为二分之一 波长的振子,称半波对称振子,如图8-2所 示。

天馈线测试仪基本原理

天馈线测试仪基本原理

天馈线测试仪的重要性
01
保障通信系统稳定性
天馈线系统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
的稳定性。通过使用天馈线测试仪,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
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02
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天馈线系统的性能对信号传输质量有重要影响。使用天馈线测试仪可以
精确测量天馈线的电气性能参数,从而优化信号传输质量,提高通信效
对天馈线测试仪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 展望:随着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天馈线测试仪的应用前景将 更加广阔。未来,天馈线测试仪将朝着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 向发展。在技术上,新型的测量方法和算法将被应用于天馈线测试仪中,以提 高其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天馈线测 试仪将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不同的天线类型,实现智能化测试和管理。
测试程序
用于控制测试流程和参数设置,实现自动化 测试。
用户界面程序
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测 试操作和结果查看。
数据处理程序
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关天馈 线的性能参数。
系统管理程序
对整个测试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天馈线测试仪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硬件接口
天馈线测试仪与被测天馈线之间 的连接接口,如SMA、N等不同
天馈线测试仪基本原理
目录
• 引言 • 天馈线测试仪的基本原理 • 天馈线测试仪的组成结构 • 天馈线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 天馈线测试仪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天馈线测试仪主要用于测量天馈线系 统的性能参数,确保其正常工作。
背景

中波广播天馈线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维护-最新资料

中波广播天馈线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维护-最新资料

中波广播天馈线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维护中波广播自诞生以来,始终肩负着“将反动有害的声音压下去,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的历史使命,在我国声音广播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要将广播信号传播到千家万户,仅仅只有发射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天馈线系统将发射机送出的高频调幅信号发送出去。

结合在中波台工作的实际经验,在此与同行探讨中波广播天馈线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一、中波传播的特点中波传播兼有长波和短波传播的某些特点。

它既可以沿地球表面绕射传播,也可以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

通常中波广播波长在569.8m-186.7m 之间,工作频536.5KHZ-1606.5KHZ 之间。

该频段的无线电波主要依靠地波传播。

因此,中波广播的特点是信号稳定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而且收音机价廉便携,是广大农牧区广播无线覆盖的主要方式。

二、天馈线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原理1、馈线馈线的作用是用来传输高频能量,连接发射机与天线之间的重要设备。

馈线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其元件的工作频率和特性阻抗,在允许的频率范围内,馈线上任何一点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一常数,即特性阻抗。

中波馈线都是不对称的结构形式。

按馈线的特性阻抗来分,常见的有250Q、150Q、75Q和50Q等几种,我台使用的是75Q馈线2、匹配网络匹配网络的作用是使馈线系统和天线的阻抗达到匹配。

一般情况下,天线输入阻抗为一复数阻抗,并不正好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

馈线终端需与阻值等于馈线特性阻抗的负载相接才是行波状态,传输效率才最高。

因此,在馈线和天线之间必须加一个匹配网络,以便将天线的复数阻抗经匹配网络转换为馈线的特性阻抗。

以我台639KHZ和909KHZ双频共塔的匹配网络为例,其原理示意图如下:3、天线发射天线是将发射机输出的高频已调波能量变为电磁波能量,高效、低耗地向空中传播的装置。

中波主要依靠地波传播,地波属于垂直极化波,因此,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必须是垂直天线。

理论上,天线高度为0.53入时具有抗衰落作用,发射效果最好。

天馈线原理

天馈线原理

天馈线原理
天馈线是一种用于传输微波频率信号的特殊传输线路。

它主要由内导体、外导体以及绝缘材料组成。

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离,形成了一条能够传输电磁波的通道。

天馈线的工作原理与常规的电缆有所不同。

由于微波频率的特殊性,天馈线中的电流主要是通过电场耦合传输的,而非常规电缆中的电流通过导体的导电性传输。

这种电场耦合传输的方式使得天馈线可以在高频率下传输信号而不会发生明显的信号衰减。

在天馈线中,内导体被用作信号的传输介质,其内部的电场可以传输信号。

而外导体则主要起到屏蔽的作用,阻止外部电磁干扰对信号的影响。

为了确保天馈线的性能和传输效果,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需要注意。

首先,天馈线必须具有足够的屏蔽效果,以防止外部干扰的进入。

其次,天馈线的绝缘材料必须具有低损耗和低介电常数的特性,以减小信号的衰减和传输损耗。

此外,天馈线的尺寸和结构也需要根据信号频率进行合理设计,以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

总之,天馈线的原理基于电场耦合传输,通过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形成一条传输电磁波的通道。

它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和传输特性,在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网络天馈系统原理和设计要点

无线网络天馈系统原理和设计要点

32° (eg)
Peak - 10dB Peak
Peak - 10dB
水平半功率角和垂直半功率角的关系 G=32600/水平半功率角*垂直半功率角 天线增益=10*log G
零点填充
零点填充:基站天线垂直面内采用赋形波束设计时, 当固定在一定高度的天线照射在一有限的水平面区域 内,天线的垂直方向图表明由于有旁瓣零点的存在, 在需要覆盖的区域就有可能产生盲区问题。
为了使业务区内的辐射电平更均匀,下副瓣第一零点 需要填充,不能有明显的零深。通过垂直平面的余割 平方赋形波束设计,可以消除主瓣下方的零点,从而 使所需覆盖区域有相等的接收信号电平。该技术也称 为零点填充技术。
高增益天线由于其垂直波束宽度较窄,尤其需要采用 零点填充技术来有效改善近处覆盖。
上副瓣抑制
天线控制原理
单极子工作时呈圈饼形。
俯视图
侧视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线控制原理
极子一般组合成列。
单极子
接收端产生1mW的功率
几个极子排成一列 接收端产生 4 mW 功率
增益 = 10log(4mW/1mW) = 6dBd
信号集中
天线控制原理
极子列的侧面放置一块反射板。
天线 (俯视)
“全向天线” 接收端产生4mW 功率
天线的前后比在一般情况下当然是越大越好,但是在某些特定的 条件下也并不绝对是这样,比如,以两扇区的定向站连续覆盖高 速公路时,由于大多数用户都是快速移动用户,为保证切换的正 常进行,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大,否则可能会由于两定向小 区交叠深度太小而导致切换不及时造成掉话的情况。(同时要考 虑塔型因素)
波束宽度(水平半功率角和垂直半功率角)
水平半功率角

天馈介绍及维护

天馈介绍及维护

天馈介绍及维护天线主要用来接收UE发射过来的上行信号和发射基站输出的下行信号。

天馈系统除天线外的其它部分主要用来传输天线和基站之间的射频信号,其中塔放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了一定的放大。

另外天馈系统对基站还有一定的雷电保护作用,天馈系统中的避雷器将非常大的雷电流导通到地,从而大大减小了到达基站的雷电流。

天馈介绍及维护天馈系统是指在机柜机顶和天线之间,传输射频信号的设备(包括天线)。

基站天馈系统示意图1天线调节支架抱杆( 50~114mm)3接头密封件绝缘密封胶带,PVC绝缘胶带GSM/CDMA板状天线4接地装置主馈线(7/8“)9室内超柔馈线2室外馈线6走线架8防雷保护器5馈线卡7馈线过线窗基站主设备天馈介绍及维护3G基站可与2G基站共用天线,各自使用独立馈线,实现共天馈。

天馈介绍及维护3G基站可与2G基站共用天线和馈线,实现共天馈。

天馈介绍及维护RRU和天线安装于同一抱杆上的接地情况馈线长度小于5M无需接地馈线长度大于5M一点接地天馈介绍及维护RRU和天线不安装于同一抱杆上馈线长度小于5M一点接地馈线长度大于5M两点接地天馈介绍及维护馈线长度小于5M需两点接地馈线长度大于5M需三点接地天馈介绍及维护天馈系统检查馈线馈管排列整齐美观。

按照规范要求粘贴馈管、跳线标签,标签排列应整齐美观,方向一致。

馈管无明显的折、拧现象,馈管无裸露铜皮。

馈管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馈管半径的20倍。

安装后的馈管固定夹间距应均匀,方向应一致。

馈管入室的室内、室外部分馈管应保持0.5米以上平直,避雷架两侧应有0.3m平直。

馈管布放不得交叉,要求入室行、列整齐、平直,弯曲度一致。

天线的安装位置应与设计相符。

天线应在避雷针保护区域内(逼雷针保护区域为避雷针顶点下倾45度范围内)。

天线支架与铁塔连接要求可靠牢固。

馈线密封窗的密封套上的注胶孔应朝上,密封窗板应安装在室内一侧(新馈窗无此项)。

所有室外跳线接头处均应作防水密封处理;且跳线应做避水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长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1.2 无线电波的极化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其电场方向是按一定的规律而 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无线电波的极化。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天线?
把从导线上传下来的电信号做为无线电波发射到空间…... 收集无线电波并产生电信号
b la h
B la h b la h b la h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2.5 天线的功能: 控制辐射能量的去向
顶视
侧视
在地平面上,为了把信号集中到所需要的地方,要求把 “面包圈” 压成扁平的。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对称振子组阵能够控制辐射能构成“扁平的面包圈”
一个对称台振子
假设在接收机中有1mW功率
在阵中有4个对称振子
在接收机中就有4 mW功率
视为一个四端网络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同轴线变化为天线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2.1 对称振子(半波振子) 两臂长度相等的振子叫做对称振子,也叫半波振子。
波长 1/4波长 1/2波长 1/4波长 1/2波长 振子
一个1/2波长的对称振子 在 800MHz 约 200mm长 400MHz 约 400mm 长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2 超短波的传播
无线电波的波长不同,传播特点也不完全相同。目 前GSM和CDMA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UHF(特高频) 超短波段,其高端属于微波。 2.1 超短波和微波的视距传播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率很高,波长较短,它的地面波 衰减很快。因此也不能依靠地面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 它主要是由空间波来传播的。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直视距离和发射天线以及接收天线的 高度有关系,并受到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 由简单的几何关系式可知 AB=3.57( HT 1/2 +HR 1/2 )(公里)
A 发射天线高HT
RT
O'
RR
B 接收天线高HR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2.2
电波的多径传播
电波除了直接传播外,遇到障碍物,例如,山丘、 森林、地面或楼房等高大建筑物,还会产生反射。因此, 到达接收天线的超短波不仅有直射波,还有反射波,这种 现象就叫多径传输。 由于多途径传播使得信号场强分布相当复杂,波动很 大;也由于多径传输的影响,会使电波的极化方向发生变 化,因此,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增强,有的地方信号场强减 弱。另外,不同的障碍物对电波的反射能力也不同。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多径传播与反射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用分集接收改善信号电平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2.3 电波的绕射传播
电波在传播途径上遇到障碍物时,总是力图绕过障碍物, 再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超短波的绕射能力较 弱,在高大建筑物后面会形成所谓的“阴影区”。 信号质量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仅和接收天线距建筑物的距 离及建筑物的高度有关,还和频率有关。 也就是说,频率越高,建筑物越高、越近,影响越大。 相反,频率越低,建筑物越矮、越远,影响越小。 因此,架设天线选择基站场地时,必须按上述原则来考虑 对绕射传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努力加以避免。

电波在传播途径上遇到障碍物时,总是力图绕过障碍物,再向前传播。 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
解答
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其电场方向是按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
这种现象称为无线电波的极化。无线电波的电场方向称为电波 的极化方向。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垂直于地面,我们就称它为 垂直极化波。如果电波的电场方向与地面平行,则称它为水平 极化波。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当天线的工作波长不是最佳时天线性能要下降 在天线工作频带内,天线性能下降不多,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在 850MHz 1/2 波长振子最 佳
在 820 MHz
在 890 MHz 天线振子
在 820 MHz 1/2 波长 为~ 180mm, 在890 MHz 为~ 170mm 175mm对~ 850MHz 将是最佳的 该天线的频带宽度 = 890 - 820 = 70MHz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2.7 前后比
方向图中,前后瓣最大电平之比称为前后比。
后向功率
前向功率
以dB表示的前后比 = 10 log
(前向功率) (反向功率)
典型值为 25dB 左右
问题
无线电波的概念是什么?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 解释无线电波的绕射现象? 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的区别是什么?(请图示)
解答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 相互垂直的,同时这两者又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可用式 λ=V/f 表示。在公式中,V为速度,单位为米/秒;f 为频率,单位为赫芝;λ为波长,单位为米。由上述关系式不难看出, 同一频率的无线电波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时,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波 长也不一样。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2.3 天线的方向性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电磁波的 能力。对于接收天线而言,方向性表示天线对不同方向 传来的电波所具有的接收能力。天线的方向性的特性曲 线通常用方向图来表示. 方向图可用来说明天线在空间各个方向上所具有 的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能力。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小结
本章介绍了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其中主要包
括的内容有:无线电波的概念、无线电波的极化、天线 的概念、天线的极化、圆极化波、极化损失、极化隔离、 超短波和微波的视距传播、电波的多径传播、电波的绕 射传播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该对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特性有
一定的了解,掌握这部分和天线相关的知识。同时,通 过课后习题的学习,可以对这部分的知识加以巩固。
电磁波的传播
振 子 电场
磁场 电场 电波传输方向
磁场 电场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无线电波的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 可用式 λ=V/f 表示。在公式中,V为速度, 单位为米/秒;f 为频率,单位为赫芝;λ为波长,单 位为米。由上述关系式不难看出,同一频率的无线电波 在不同的媒质中传播时,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波长也不 一样。
天线方向图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2.4 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带宽)
无论是发射天线还是接收天线,它们总是在一定的 频率范围内工作的,通常,工作在中心频率时天线所能输 送的功率最大,偏离中心频率时它所输送的功率都将减小, 据此可定义天线的频率带宽。 有几种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指天线增益下降三分贝时的频带宽度; 另一种是指在规定的驻波比下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对称振子上的场分布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2.2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和馈线的连接端,即馈电点两端感应的信号电压与 信号电流之比,称为天线的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有电阻分量和 电抗分量。输入阻抗的电抗分量会减少从天线进入馈线的有效 信号功率。因此,必须使电抗分量尽可能为零,使天线的输入 阻抗为纯电阻。 输入阻抗与天线的结构和工作波长有关,基本半波振子, 即由中间对称馈电的半波长导线,其输入阻抗为(73.1+j 42.5)欧姆。
1.4 圆极化波
如果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的方向是旋转的,就叫作 椭圆极化波。旋转过程中,如果电场的幅度,即大小保持不 变,我们就叫它为圆极化波。向传播方向看去顺时针方向旋 转的叫右旋圆极化波,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叫做左旋圆极化波。 垂直极化波要用具有垂直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水平 极化波要用具有水平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右旋圆极化波要用具有右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 而左旋圆极化波要用具有左旋圆极化特性的天线来接收。当 来波的极化方向与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向不一致时,在接收过 程中通常都要产生极化损失。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1.3 天线的极化
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就是天线的极化方向
垂直极化
水平极化
+ 45度倾斜的极化
- 45度倾斜的 极化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双极化天线

两个天线为一个整体,传输两个独立的波。
V/H (垂直/水平)
倾斜 (+/- 45°)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天线知识介绍
无线产品课程开发室
引入
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内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 速的领域之一,天线是用户终端与基站控制设备间 通信的桥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通信 系统中 , 它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推动 了天线概念的变革和技术的创新。能否对移动通信 中天线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全面掌握天线相 关的知识,无论是对产品的安装和维护、网络规划 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天线传输线的概念介绍 第四章 基站天馈系统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导线载有交变电流时,就可以形成电磁波的辐射,辐射的能 力与导线的长短和形状有关. 当导线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就大 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通常将上述能产生显著辐射的 直导线称为振子。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对以下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1、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2、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介绍 3、关于天线传输线的概念介绍 4、基站天馈系统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无线电波和超短波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天线传输线的概念介绍 第四章 基站天馈系统
第二章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