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反失业

合集下载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论我国失业及其治理对策

一、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

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

”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成因(一)总量性原因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

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二)劳动力素质原因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

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

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

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就要从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

人到中年失业的感悟

人到中年失业的感悟

人到中年失业的感悟1. 人到中年失业了,这感觉就像一直在航行的船突然没了方向,我不就像那在大海上漂泊的孤舟吗?以前上班的时候,总觉得累,总盼着能休息,现在好了,彻底休息了,反而心里空落落的。

就像那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不知道该往哪儿飞了。

例子:你说我以前咋就不知道珍惜工作呢,现在好了,没工作了才知道着急。

2. 中年失业,哎呀,那可真是一场噩梦啊!这就好比你精心搭建的城堡,一下子被人给推倒了。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在公司挺重要的,没想到说没就没了。

这世事咋就这么难料呢!例子:咱隔壁的老张不也是嘛,突然就失业了,他得多难受啊。

3. 人到中年失业,真的太无奈了!就像被生活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脸火辣辣地疼。

以前为了工作付出那么多,现在却什么都没了,这不是白忙活一场吗?例子:我那些年加的班,熬的夜,都白费了呀!4. 中年失业,那滋味,真不好受啊!就像走在漆黑的夜里,找不到一点光亮。

我该怎么办呢?再重新开始,谈何容易啊!例子:你看人家小王,失业后很快就找到新工作了,我咋就不行呢。

5. 人到中年失业,简直是晴天霹雳啊!这不是像你正开心地吃着饭,突然碗被人抢走了一样嘛。

以前觉得稳定的生活,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例子:我现在都不敢跟家里人说我失业了,真愁人啊。

6. 中年失业,心里那个慌啊!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想想以后的日子,压力山大啊,我能不着急吗?例子:孩子上学要花钱,家里开销那么大,我这可咋办呀。

7. 人到中年失业,真的是欲哭无泪啊!这不是跟你正跑着呢,突然腿折了一样嘛。

未来的路好像一下子都被堵死了。

例子:我现在每天都在想怎么找工作,头发都掉了一大把。

8. 中年失业,这打击也太大了吧!就像你精心呵护的花朵,突然枯萎了。

以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这多让人不甘心啊!例子:我以前还梦想着能升职呢,这下可好,工作都没了。

9. 人到中年失业,那感觉真的太糟糕了!就像你正高兴地唱着歌,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一下子从云端掉到了谷底,这落差也太大了吧!例子:以前同事们都挺羡慕我呢,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联系他们了。

现当代失业理论及失业治理政策概述

现当代失业理论及失业治理政策概述

基本框架
一、劳动力供求理论 二、失业的概念、计量和影响 三、西方失业理论概述 四、失业原因与类型 五、西方国家失业治理政策的经验借鉴
一、劳动力供求理论
(一) 劳动力供给
1. 劳动力供给函数:LS=F(f,z,y,t,h,l,e,w)
F=人口的规模和结构 z=愿意工作劳动力的比例 y=收入水平 t=工作周长度 h=工作周期与节假日数 l=劳动强度 e=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 w=实际工资 “替代效应”:如果实际工资高,闲暇和接受教育等活动的机会成本就高 , 人们就宁愿放弃闲暇和接受教育等活动而趋向于参加劳动,劳动力供给 就会增加。 “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实际工资提高,人们的收入相应增加,生活就 越好;生活越好,人们就越宁愿少工作而多休闲,劳动力供给 就会减少。 这两种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很大一部分会相互抵消,因而 对劳动力供给的净效应是很微小的。因此,作为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之和的劳动力供给弹性较小。
2.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速度、活跃
程度、水平高低、产业结构、企业规模、资本有机构成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1.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W
W0 E Ld 0 L0 L
LS
L=劳动力数量 W=工资率 LS = 劳动力供给曲线 Ld= 劳动力需求曲线 E=工资和就业的均衡状态点 W0=均衡工资 L0=劳动力供求均衡量
4. 评析:
并未真正承认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失业” 理论,充其量只是对失业原因的表象解释而已。 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政府仅充当市场 经济的“守夜人”,“无为而治”。 降低工资办法也存在着片面性。
(二) 凯恩斯学派的非自愿失业理论
1. 三类失业:摩擦性失业(市场制度本身决定)、自愿失业、

广西反失业的思路与对策

广西反失业的思路与对策

平方 公里 1 97 。经 济发 展相 对滞后 , 9. 人 劳动力 资
源丰 富 , 就业 压力大 。 1 7 白 9 8年 到 1 9 8年 , 9 广西劳 动力资源由 17 8 3万增 加 到 3 8 0 6万 人 , 净增 1 1 23 万人 。 , 2 经济 体制转 型 , 量 隐蔽性 失业 显性 化 。 . 大 3
刘 g -
( 广西体 育 高等 专科 学枝 党委 办套 宣 ,广西 南宁 5 0 1 ) 3 0 2
[ 摘
要 ]本 文通 过分析 当前 广西 失业 问题 的成 目 以及 入世 后广 西的就 业 形势 , 出了广西反 失业 提
的 思路 与 对 策 。
[ 键词 ]经 济转 型 ;入 世 ; 业 ; 业 关 “ 失 就 [ 中国分 类号]F176 2.7 [ 文献 标识码 ]A [ 章编 号] 10—4 420 )20 6—3 文 044 3 (0 20- : 国加 入 WT 将 会使 中 国获得很 大 的效 中 O 率 收益 。在 2 0 0 5年 , 国实际 GDP和社 会 福利 收 中 入 将 分 别 提 高 15 9 5亿 元 和 1 9 5 5亿 元 , 当 年 占 GDP的 1 5 和 1 2 。从 1 9  ̄ 2 1 年 同 年 均 . . 98 00 GDP增 长 率将 比“ 世 ” 人 前提 高 近 1个 百分 点 , 可 使 21 0 0年 实际 GDP与 1 9 年 相 比约提 高 l 。 95 3 据 测 算 , P每 增 长一 个 百分 点 , GD 可增 加 8 5万个 就业 机 会 , 以要继 续充 分发 挥 积极财政 政 策 的作 所 用, 促进 经济增 长 。从 广 西 1 8  ̄2 0 年 G 90 0 0 DP增 长 与从 业人员 相关 比较研 究发 现 , 广西经 济增 长 速 度 “ 五 ” 间逐 步 回落 且 有 下 滑趋 势 , DP增 长 九 期 G 率 由 “ 五 ” 末 的 l . 下 滑 为 “ 五 ” 末 的 八 期 53 九 期 82 。 . 在经济增 长 速度放 慢 的 同时 , 就业 结构 也有 所 变 化 , 业压 力逐渐 加 大 。1 9 就 9 9年 末 , 国有 企业 下 岗人 员 达 l . 8万 人 , 1 9 27 比 9 8年 增 长 7 . ; 90 城 镇 人 I登记 失 业 人 数 l. Z [ 1 6万 人 , 登记 失 业 率 为 33 , . 比全 国城镇 人 口登记 失 业率 高 0 2个 百分 . 点 。从 广西宏 观经 济运行 情 况来 看 , 济发 展速度 经 减缓, 结构调整 进展 不快 , 固定 资产 投资增 速放慢 , 外 贸 出 口和 利 用 外 资 降 幅 较 大 , 民 收人 增 长缓 农 慢, 就业压 力 增大 , 些 问题 与 困难 都 与经 济 增 长 这 放 慢 关系极大 。 因此 , 解决 广 西就 业问题 , 先要保 首 持 较 高的增 长速度 。

失业理论题库44论述题

失业理论题库44论述题

14.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

(金融联考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答:(1)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从而使劳动大军中的一部分没有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现象。

失业可以划分为自然性失业和经济性失业,充分性就业是指不存在经济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具体来说,失业可以分为:①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空缺职位,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相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②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

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

季节性失业也被看作一种“正常”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讲,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失业,一种是增长不足型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需求的短期下降造成的,而增长不足型则属于需求跟不上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⑤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使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用所造成的失业。

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2)就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一个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就意味着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国民收入会达到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

中年失业反思总结范文

中年失业反思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经步入中年,却遭遇了失业的困境。

回首这段经历,我深感痛心,但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在此,我将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总结。

一、认清现实,直面问题首先,我必须承认,中年失业是我自身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我,由于长期从事单一行业,对新兴行业的发展变化了解甚少,导致我在面对新的就业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我要反思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过于依赖现有的工作,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在失业后无法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二、反思自身,提升自我1. 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面对失业的困境,我深刻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于是,我开始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学习相关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失业期间,我一度陷入消极情绪,对未来感到迷茫。

但经过反思,我意识到,只有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于是,我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3.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在失业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还让我在精神层面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三、总结经验,展望未来通过这次失业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市场需求。

2. 做好职业规划,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

3.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境。

4. 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我将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为重返职场做好准备。

同时,我也将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努力拼搏。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现状反思

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现状反思
究对象多以初 中毕业生 ,即 1 6岁作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起始年龄 。
【 参考文献】
国外对这一失业群体简称 NE T族 ,NE T' E “ E ’ 发源于上个世 8 0年
代的英国 , No n E u ao ,E ly n rTa nn ” 是“ ti d ct n mpome to ri ig 的缩写 , i n 指既没有正式工作 , 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 , 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 训, 必须依靠家人为生 的青年人。
理论和方法创新 , 而不应遵循 以前的思 维和方式 , 教条主 义
群体 , 他们大学 、 高中 、 中甚 至更低学 历毕业或者肄业后处于准失 初
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 工作经历 , i各种 “ 面t e 制度真空” 并 日 , 生搬硬套 , 削足适履 。这样我们才能和 “0后” 9 大学生和谐 业状态 , 益成为中国未 来失业人 口的主体 ,从而必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和 相处 , 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 谐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 我国 目前对有关新失业群体的研究中 , 其研
1 基 本 的概 念 、
“ 失业 ”群 体这个概 念最早是 由清华大学 的孙立平 教授于 新
04 所谓 “ ” 指年轻的意思 , 新 , 失业 指未 就业 , 故而又被 途和命运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者应该在 20 年提 出的 , 称为“ 镇新成长劳动力中的失业人群” 城 。总概之是指一个社会失业 思想上 、 实践 中与时代 同进 步 , 站在时代 的前列 , 不断推进
思想道德教 育工作 ,学校应建立一套健全的校园信息传播 两年沉积的未就业 高校毕业生约有 40万人 ,0 9 8 20 年需就业的大学 系统 , 完善网络规 则 , 加强信 息化校 园的综合管理 和控制 。 生高达千万人 。因此以大学生为主的“ 新失业群体 ” 日益构成 中国 正 与此同时 , 发挥校园广播 、 刊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功能 , 未来失业 人 口的主体部分 , 动力市场上的大学生 “ 要 校 劳 新失业群体” 就

自然失业率名词解释

自然失业率名词解释

自然失业率名词解释自然失业率指的是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有存在的失业主要是由于个人因素引起的一种失业水平。

它反映了宏观经济结构中的信息,包含了涉及失业者个人离职、下岗、毕业失业等因素。

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是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中提出的。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经济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自然失业率存在且稳定,因为劳动力市场上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临时性失业状态,包括寻找新工作,或者由于个人因素而没有参与到工作中等等。

自然失业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构成:1.摩擦性失业:指的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和调整的延迟所造成的失业。

这包括个人寻找新工作的时间和过程,以及个人与企业之间的配对的耗时。

2.结构性失业:指的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失业。

这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

例如,某个产业的需求减少,或者技术进步导致一些岗位的消失,都会导致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指的是由于季节性需求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例如,农业和旅游业等行业在某些季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在其他季节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这样,在季节性需求下,失业率就会有所变化。

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是相对稳定的,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不同部门的运转情况和结构变化。

了解自然失业率的水平能够帮助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以及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

此外,了解自然失业率还有助于政府制定就业政策。

当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增长,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

相反,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政府可以适度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加剧。

总结起来,自然失业率是表示经济长期均衡状态下存在的一种稳定的失业水平。

它包括了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等因素,反映了经济体各个部门的运转情况和结构变化。

了解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对于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年代中期反失业政策
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
1996年上海最先对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的纺织、机 电两行业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其他城市随 后建立。 1997年,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和优化资本结构、减
人增效结合起来。
199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 通知》
90 年代中期反失业政策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 通过增发国债(1998年1000亿元,1999年600亿元),扩 大政府投资规模。
货币政策
• 取消贷款额度限制,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民间投资 和居民消费。
90 年代中期反失业政策
三.扶持民营经济,增加就业供给
党的十五大将民营经济终于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
分”,并在1999年被正式载入宪法。
1998年开始多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采取措施,改善对中小企业的 信贷服务。
国家经贸委开始给予私营企业外贸出口权。
证监会同意让非公企业上市。
1997年全国工商系统通过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先后安置下岗职 工达200万人。
年份 国企下岗人数 (万) 城镇登记失业 人数(万)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300
360
564
891
1151
1254
1150
420.1
476.4
520.0
552.8
570.0
571.0
635.0
城镇估计失业 人数(万) 城镇失业率 (%)
570.1
656.4
城镇登记失业率
年份 城镇失业 人数(万)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393.9
420.1
476.4
520.0
552.8
570.0
571.0
635.0
失业率(%)
2.3
2.6
2.8
2.9
3.0
3.1
3.1
3.1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92~1999
中国城镇实际失业率估算8029源自8.511451197
1230
3.41
3.71
4.28
5.14
5.86
6.10
6.2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9)
90 年代中期失业高峰原因
体制改革深化 • 亏损企业破产 • 富余职工失业
产业结构调整 • 旧的岗位消失 • 新的岗位未出现
宏观经济政策的 偏差 • 紧缩财政 • 紧缩货币 • 投资方向偏差 • 工资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