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光合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
3.熟悉光合作用中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等关键知识点。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的收获。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总结和分享,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4.拓展延伸:布置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c)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4.教学拓展:
a)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b)组织学生参加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开展环保行动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c)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如化学、物理等,进行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方程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以及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要求:实验设计合理,步骤清晰,数据准确,结论合理,实验报告撰写规范。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材料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1. 请你描述实验一、二、三。 2. 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二氧化碳和阳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水
光照 叶绿体
有机物 (储存能量)
+ 氧气
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 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结构及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
实验讨论:
1.
(1)脱色的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
(2)遇碘变蓝是什么物质的特性?
(3) 说明了什么问题?
淀粉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
变蓝 不变蓝
2.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3.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表皮
叶
片
的
结
构
叶肉
上表皮
(气孔少)
下表皮 海绵层
(气孔多) (细胞排列疏松,含较少叶绿体)
栅栏层
(细胞排列紧密,含较多叶绿体)
叶脉
(具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思考:
在叶片结构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儿?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 能量。所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
含有
叶绿体
含有
叶绿素
吸收
光能
进 行
有机物
制造
光合作用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总结:光合作用给植物提供能量,让绿色植物生存下来。
植物通过它制造呼吸,以供氧气来维持生命。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光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光合作用的作用意义

光合作用的作用意义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发生在叶绿体中,其中叶绿素是关键的色素,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葡萄糖等物质。
二、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1.氧气的释放:光合作用中生成氧气,促进大气氧含量的维持,对地球上的生物体系起到重要的氧气供应作用。
2.能量的传递:通过光合作用,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动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有机物质的合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支持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4.影响大气中的碳循环:光合作用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助于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5.保护环境: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健康。
三、光合作用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1.食品生产: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提供了人类所需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来源。
2.生物能源:光合作用是生物质能源的基础,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生产生物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药用植物:光合作用使植物产生大量的有益化学物质,许多药用植物的产生和有效成分都依赖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4.环境改善:人工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有助于人类身心健康。
四、结语光合作用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生化过程,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作用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光合作用简单解释

光合作用简单解释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自养生物的生命活动之一,是地球上生命得以维持和繁衍的重要途径。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素细胞内,其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中心。
在叶绿体中,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将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碳水化合物。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通过光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离子,释放出氧气,并产生一些高能物质。
暗反应则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利用光反应中产生的高能物质和二氧化碳,进行卡尔文循环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过程之一,它不仅为自养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也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因此,光合作用不仅是生物体内的一个生命活动,更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命在地球上持续存在的基础之一。
总结: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质的过程,通过两个阶段的反应来完成这一过程。
光合作用不仅为自养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也为地球生物系统提供了氧气,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中考九年级生物第7课时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2 重点突破
· 重点1 光合作用的重要实验 · 重点2 呼吸作用的重要实验 · 重点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归纳总结
重点1 光合作用的重要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绿叶在光 下合成淀 粉
叶片遮光部分遇 光合作用的产物之
碘不变蓝 一是淀粉,光合作
叶片见光部分遇 用的条件是光
实验步骤 ③酒精脱色
图示
实验处理及分析 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将叶 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将小 烧杯置于盛有水的大烧杯里,水浴 加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脱色);处理后,酒精呈绿色,叶 片呈黄白色
实验步骤 ④清水漂洗
⑤滴加碘液 ⑥观察现象
图示
实验处理及分析
用清水去除叶片上的叶绿素及酒精
步骤三中[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目的是使叶片内的叶绿素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 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正确。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没 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遮光的部分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步骤四的现象可以说明淀粉是光 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D错误。
7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立体高效种植,提高__光__能____利用率。 (2)大棚种植时,适当提高棚内___二__氧__化__碳___的浓度,以提
高农作物产量。 (3)增强光照强度,延长_光__照___时间,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考点2 呼吸作用【必考】 1 呼吸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__氧__气____,将有机物分解成_二__氧__化__碳___和 __水______,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 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啥意思呀

光合作用是啥意思呀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最终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存的重要过程,也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氧气,维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激发电子,从水中释放氧气。
–光合色素通过光合酶水解水,释放出电子和氢离子。
–光合色素的激发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ATP和还原型辅酶NADPH。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ATP和NADPH为碳酸酯同化提供能量和电子。
–二氧化碳通过卡尔文循环还原成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具有以下意义:•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支持植物的生长和生存。
•释放氧气,维持地球上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
•形成化石燃料的前体,影响地球历史和气候变迁。
光合作用不仅对植物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
可或缺的意义。
保护环境、保护植物多样性、有效利用光能资源以及研究和开发光合作用机制,都是人类持续发展和生存的关键。
光合作用表达式初一生物

光合作用表达式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中进行,需要光能的供应和辅助酶的参与。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化学方程式中的光能是指光合作用中光的能量,它的来源是太阳。
太阳光中的光子通过叶绿体的叶绿素分子吸收,激发了叶绿素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一个较高的能级上。
这些激发的电子经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最终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ATP和NADPH。
光反应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激发电子从水分子中释放出来,生成氧气和高能电子。
这些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能量,最后被用于合成ATP和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电子,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这个过程中,需要鲜明的光照,以及一些辅助酶的参与。
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呼吸的必需物质,而葡萄糖则是植物的能量来源。
同时,光合作用还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温室效应。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重要过程。
它是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基础,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光合作用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16—p117
实验1: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步骤:
暗处理 耗尽原有 的有机物 设置 对照 部分遮光 酒精隔 水加热 冲洗 碘液 染色 冲洗 观察
大烧杯:水(防止酒精燃烧) 小烧杯:酒精(溶解叶绿素)
实验结果: 遮光的部分仍为黄白色,而未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 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 阴暗、适宜温 ,乙组 光照充足、 。 同样多株韭菜 适宜温度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 黄白色 绿色 甲组植株______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例10: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 答问题: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甲与乙 甲与丙 。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 细木条会重新猛烈燃烧 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 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
清水
例9:图中甲装置的水槽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水槽里装 的是清水,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装置甲、乙暗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 射;几个小时后分别摘下甲、乙装置中的一片叶片进行检验。 (1)本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2)取自甲、乙装置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后要滴加 碘液 来检验 是否产生 淀粉 ,结果甲中的叶片仍为黄白色,乙中的叶片呈蓝 色.由此说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3)观察放置一段时间的甲、乙两装置的烧瓶内壁上,会发现一 些小水珠,这说明植物在进行 蒸腾 作用。
初中生物会考第一轮复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 水 +二氧化碳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淀粉)
实验探究: 1、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3、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吗? 4、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5、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吗?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例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 确顺序是 B ①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 ③将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盖的叶片取下并去掉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④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p122—p123
实验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氢氧化钠
清水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3: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吗?
p123
现象:金鱼藻放出气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4: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例1:(09临沂)将暗处理后甲叶片的主叶脉切断,乙 叶片C处两面均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置于阳光下,四个 小时后,将甲乙两叶片同时取下,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发现B.D部分变蓝色,A.C部分未变蓝色。该实验证明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D A.水和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阳光 B.叶绿素和阳光 D.水和阳光
例18:(09年长沙)请将下图补充完整。
例14:(10年长沙)下图甲是某农场建立的生产反季节蔬菜的现 代化温室,乙是该温室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
(1)由图乙可以看出,从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温室内二氧化碳 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逐渐减少 。在这段时间内,植物体有机物的含 量会 逐渐增多 。 (2)在滴水成冰、日照短暂的冬季,现代化温室为植物的光合作 用提供了适宜的 温度 、充足的 光照 以及水、无机盐、空气等 条件,从而使人们即便在冬天也能吃上鲜嫩的蔬菜。 (3)温室中部分果蔬常常由于传粉不足而导致结实率较低,你建 议的解决办法是 进行人工授粉或放养一些有利于传粉的小动物 。
例13:(08长沙)某小组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环境条件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阴暗、低温 同样多株韭苗 乙组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同样多株蒜苗
栽种在以上环境中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 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 3 中变量有______________ 个。
例12.(2013)植物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 同。有人把等量的紫罗兰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 和2号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 小时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的颜色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 大小、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目的是 排除其他因素 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可知, 红 光条件下,紫罗兰光合作用更 强。2号容器中,氧气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在黄光条件下,紫罗 兰 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 。(2分) (或“呼吸作用更强”等)
A B D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5: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吗?
白斑叶:无叶绿体 绿叶:有叶绿体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例2:植物制造有机物的生理过程是 A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例3:构成植物叶片的下列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有 B ①叶肉细胞 ②保卫细胞 ③透明的表皮细胞 ④叶脉中的筛管细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例4:(06长沙)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 化是 A A.合成有机物 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 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 储存能量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①光照强度: 增强光照、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密植 ②二氧化碳浓度: 通风透气,施有机肥可增加其浓度 ③温度: 增加昼夜温差 例11:(07福州)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 面积的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用了 C A.有机物 B.土壤中的水分 C.太阳光能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考点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1、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例15:(10济南)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 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D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例10: 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后, 移植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 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 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②将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观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 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光照是光合 _________ _ 作用的必要条件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 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2)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增强光照、通风透气 (至少答出两条)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例16.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 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例17.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 3千克的柳 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 土壤重量减少0.057千克,柳树重量增加74 5千克。柳 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 D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例10: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 究活动。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 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 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 (2)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则该实验装置可探究的问题 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此时还需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等量清水 。 (3)若用碘液检验玉米幼叶在光下制造了有机物,实验的第一步 需要将实验装置放到 黑暗 处一昼夜;在向叶片滴加碘液前,需 将叶片放入盛有 酒精 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例6: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叶中叶绿素 的是( B )
A
B
C
D
例7: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 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D ) A.自来水 B.沸水 C.肥皂水 D.酒精
例8: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 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变量有 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 。 (2)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能变成蓝色的是 ADF 。 A、甲叶未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