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妊娠少女现状分析及对策
关于少女早孕的现状调查和危害分析

关于少女早孕的现状调查和危害分析一、现状调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问卷调研,我收集到关于青少年早孕和人工流产的国内外现状如下:(一)当前青少年早孕现象情况国内外统计1.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500万婴儿是20岁以下少女分娩(占所有出生的10%),在最不发达国家,青少年分娩比例超过17%,在中非则达到24%2.美国每年有100多万少女怀孕,几乎40%的少女都在20岁以前怀过孕。
喀麦隆一项调查表明,少女怀孕(24%)是女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而奈及利亚10%的青春期少女至少怀孕过一次。
3.在英国,性泛滥状况导致未成年人怀孕率飞速上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1年,未成年人怀孕数为38439,到2002年上升到39286,差不多增加了1000。
15-17岁有性行为的女孩子中,怀孕的比例是4.2%。
4.我国,早孕少女中年龄最小的14到15岁,初中生占多数。
一般年龄集中在17岁到20岁之间,15-17岁的女孩子中,怀孕的比例是4.2% 怀孕少女的平均年龄为17.5岁,最小12.5岁,最大19岁。
5.今年新学期开学,上海少女意外怀孕求助热线的统计提醒:该热线3年多来先后救助2000多名少女,帮助她们解决因早恋引起的早孕难题,其中近八成为“校服情侣”,主要由“三大族”构成:初中生占10%,高中生占20%,职业学校生占45%,年龄最小的竟是只有13岁的小学生!(二)当前青少年人工流产的现状国内外统计1.全球每年青少年非计划妊娠至少导致2百万不安全流产,全世界10%的流产者为15岁~19岁的少女。
77%的青少年妊娠以人工流产告终。
在学生(12岁~24岁)中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少女妊娠期以非法人工流产告终。
2.在我国,90%的有婚前性行为的妇女选择了人工流产。
1991年对150例未婚女青年的人流调查发现,小于20岁者占71.3%,年龄最小者14岁。
3.2001年-2003年,青少年引流产比例有逐年升高的势头,20岁以下青少年引产比例高于流产比例,未婚青少年两次以上引流产比例较高。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主要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和推荐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保健服务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和提高服务质量。
在实施方案和方法方面,建议采取多种手段,包括建立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应加强政府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服务状况。
未来应当加强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保健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提出建议,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共同努力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服务水平。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实施方案、结论总结、展望、建议、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在城市中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
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群体面临着特殊的保健服务需求和挑战。
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在城市中获取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困难程度较高,甚至存在被忽视、被边缘化的情况。
在中国,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值得关注和探讨。
目前,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投入,但由于资源分配不均、服务地点不足、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及时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和推荐措施,对于改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流动人口孕产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口结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流动人口孕产妇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健康保健服务的支持,容易面临孕产期并发症和健康风险,对其身体健康和生育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少女妊娠处理方式探讨

少女妊娠处理方式探讨少女妊娠是指妊娠发生在女性10~19岁的年龄段,已被许多发达国家列为人类健康的难题。
近年来,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少女妊娠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
本文从医学角度探讨少女妊娠的处理方式。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3~2007年在本院就诊的不满20周岁的妊娠少女465例,其中人工流产81例,药物流产372例,晚期妊娠分娩12例,分别占同期人工流产的8.17%,药物流产的15.81%;初次妊娠329例,二次妊娠98例,三次以上妊娠38例。
合并宫颈糜烂116例,各类阴道炎242例,尖锐湿疣8例,梅毒2例。
15~16岁16人,17~18岁82人,19~20岁367人。
1.2 处理方式:对合并阴道炎、尖锐湿疣、梅毒进行治疗后,根据孕周采取不同措施。
1.2.1 停经49d内B超排除异位妊娠者,予米非司酮首次50mg,当晚服1片,以后每隔12h服1片,第3天晨服米非司酮1片后1h在医院口服米索片600mg,留院观察4~6h。
不全流产者及时清宫。
有药物禁忌及停经50~70d者,空腹口服米索600mg或阴道塞米索片600mg,1h后,宫颈局部麻醉下或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
1.2.2 停经71d到14周以内者行药物流产+钳刮术联合法,服用米非司酮片150mg,方法同前,第三天上午空腹口服米索400mg或阴道后穹隆置入米索片400mg,3h后未能排出胎儿胎盘组织且宫缩减弱者可加服米索400mg,仍然无效或阴道出血较多时,则行钳刮术,此时宫颈软化,胎盘与宫壁剥离易于将整个孕囊钳出。
胚胎自行排出者行清宫术刮净残留胎盘及蜕膜组织即可。
停经14周以上者转上级医院引产(本院未开展引产术具体数据未统计)。
1.2.3 妊娠达晚期的少女,因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发生早产。
事实婚姻下的妊娠少女,缺乏孕期保健意识,常伴营养不良、胎儿体重偏低。
入院时往往已临产,多能经阴道分娩,不应轻易选择剖宫产。
少女妊娠现状分析和护理干预

少女妊娠现状分析和护理干预摘要】目的了解昆山市少女妊娠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减少少女意外妊娠发生和为怀孕少女提供安全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昆山市终止妊娠253例14~18岁少女妊娠情况。
结果 253例少女终止妊娠,外来流动人群231例,占91.3%;初中及以下学历197例,占77.9%;无业人员占51.8%;结论加强外来流动人群关爱和管理,在学校、社区、企业中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活动,减少少女意外妊娠发生和为已孕少女提供安全有效终止妊娠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少女妊娠终止妊娠青春期性教育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16-02少女妊娠也称青春期妊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界定,青春期年龄为10~19周岁[1]。
在我国少女妊娠多指13~19岁青春期少女。
近年来,由于西方性解放观念对青少年影响,我国少女妊娠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由于我国独特社会、文化背景和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少女怀孕后以人工流产作为妊娠结局,少女分娩比例只占所有年龄组分娩总数1.3%[2]。
少女妊娠对家庭和谐、少女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害,我国少女妊娠率达到3%,并以每年6.86%的速度递增[3]。
为了解昆山市少女妊娠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减少少女意外妊娠发生和为怀孕少女提供安全有效终止妊娠护理干预措施,本人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昆山市终止妊娠的253例14~18岁少女妊娠情况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昆山市终止妊娠的14~18岁少女,共有253例。
1.2 方法采用统一的“负压吸宫、钳刮手术记录表”和“终止妊娠手术登记表”,由专人负责记录信息。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2.1 少女终止妊娠户籍分析少女妊娠主要发生在流动人群中,具体详见表1:表1 少女妊娠户籍分析表分类例数本地外地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少女妊娠 253 22 8.7% 231 91.3%2.2 少女妊娠学历分析少女妊娠学历分布依次为小学、初中、高中,具体详见表2:表2 少女妊娠的学历分析表分类例数小学初中高中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少女妊娠 253 109 43.1% 88 34.8% 56 22.1%2.3 少女妊娠的职业分析少女妊娠职业分布依次为无业、企业打工人员(简称工人)、服务业、学生,具体见表3:表3 少女妊娠的职业分析表分类例数工人服务业学生无业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 少女妊娠 253 102 40.3% 17 6.7% 3 1.2% 131 51.8% 2.4 少女妊娠的妊娠史分析少女妊娠史中再次妊娠较多,严重危害少女的健康,具体详见表4:表4 少女妊娠的妊娠史分析表分类例数首次妊娠再次妊娠例数构成比% 例数构成比%少女妊娠 253 62 24.5% 191 75.5%3. 问题3.1 外来流动人群是少女妊娠危险人群少女妊娠主要发生在流动人群少女中。
少女妊娠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少女妊娠的原因调查及对策背景近年来,少女妊娠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未成年女性怀孕。
少女妊娠对女孩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应引起重视。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少女妊娠的原因和对策,促进少女性健康。
原因分析性教育不足受传统观念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许多少女对性知识了解不足,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学校教育方面,性教育课程不够完善,导致部分少女自行了解性知识,存在误解和偏差。
家庭问题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很大。
家庭矛盾、离异、父母丧失、家暴等因素,容易使少女产生心理问题。
无人关注、自暴自弃、寻求安慰等行为往往导致处境更加困难。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
网络、媒体等浪潮,使少女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侵袭,导致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
文化娱乐活动中的暴力色彩,性别歧视和不当言论也不无影响。
缺乏道德规范在当今社会中,缺乏道德规范已成为不争事实。
因此,许多少女对于道德规范了解不足,难以抵御负面影响。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少女妊娠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家庭教育父母亲要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性和构建健康的性观念。
家庭要营造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关心和支持。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性教育,包括提供正面性健康知识和构建正面价值观。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保护自己,防止不必要的性行为。
政府管控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广告、文化和娱乐产业的管制和监督,加强媒体引导,规范社会道德建设。
公众教育公众应加强对少女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强性健康知识和安全意识。
帮助和扶持少女,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结论少女妊娠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从教育、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预防。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少女妊娠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为少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

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如今的青少年越来越早熟,越来越早地开始尝试性爱,但由于不太懂得保护自身,青少年怀孕者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介绍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
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调查报告(1)根据**县卫计系统数据统计,我县20**年20岁以下的婚前女性生育小孩的有177人次, 2015年186人次,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0岁以下婚前女性近400人次(采取药物流产的人数无法统计),年龄最小的13岁,且有很多是重复流产,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县妇联本着关爱女性健康的宗旨,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给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原因1、家长监管缺失。
当前我县很多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了孩子监管主力军,对孩子的早恋现象发现迟钝、发现了也不懂得正面管教,甚至听之任之。
2、性教育缺失。
当前我县各中小学很少开设性知识教育课程,一些青少年模仿影视剧的情节发生性关系,却根本不懂得避孕措施,导致意外怀孕。
3、危害性认识不够。
当前很多医院打出“无痛人流”的广告,很多青少年受广告影响,对人工流产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危害性认识不够。
二、当前怀孕者呈低龄化趋势的影响1、重复流产导致不孕不育女性数量增加。
研究显示,在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中有88.2%的人做过流产手术,经历过重复流产的女性在正常生育时发生习惯性流产的机率是无流产史者的2.5倍,早产率是5.44倍。
2、低龄怀孕是导致女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
很多女学生在怀孕后感觉在学校抬不起头,怕受人讥笑,自身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采取了辍学的行为。
3、低龄怀孕生育者对小孩的扶养教育难。
20岁以下的低龄怀孕生育者,自身心智发育不成熟,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没有抚养教育能力,很多年青父母生下小孩后丢给爷爷奶奶,不履行扶养监管的义务。
三、几点建议1、加大校园性教育宣传力度。
在校园开设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课程,让青少年正确认识性,在青春期健康成长。
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家庭功能的调
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未婚妊娠少女是指未结婚但已经怀孕的女性,这一现象在社会中日益普遍。
未婚妊娠对于少女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家庭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了解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环境、家庭功能情况对于帮助这些少女理解自己的困境,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
1、了解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2、探讨未婚妊娠少女的家庭环境、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为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提供建议和指导。
研究内容:
1、调查未婚妊娠少女的基本情况;
2、测定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家庭环境、家庭功能等;
3、分析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
4、制定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使用匿名方式发放问卷,选取目标群体进行调查和访谈;将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质性分析,综合考虑未婚妊娠少女的家庭环境、家庭功能等因素,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为未婚妊娠少女提供帮助。
研究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环境、家庭功能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政府、家庭、学校等机构提供参考和建议,同时为未婚妊娠少女的心理健康提供精准的干预方案。
构建苏南地区县级市流动人口孕期保健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构建苏南地区县级市流动人口孕期保健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摘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孕产妇保健管理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因其特殊性存在很大的难度。
本文就均等化服务理念下流动人口孕期保健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均等化服务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355-01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沿海地区城镇中,这部分人群多数来源于农村,接近40%为女性,其中80%年龄在20~40岁之间,正值生育年龄,可能在暂住地妊娠、分娩,是孕期保健服务的重点对象[1]。
太仓市是位于苏南地区的县级市,拥有健全的以居住地管理为基础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孕期保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实行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管理模式。
虽能基本满足本辖区居民的孕期保健需求,但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其孕期保健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她们的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
1、流动人口孕期保健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1 太仓市户籍人口46万,流动人口43万。
大量农民工家庭收入微薄,以及流动人口在怀孕期间绝大部分停止工作,家庭收入相对较低,而孕期保健服务收费较高等原因,造成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对孕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不高。
1.2 太仓户籍人口孕产妇95%均享受免费的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查。
而流动人口孕产妇随着强制婚检的取消,孕期保健作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二道防线,显得尤为重要。
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对孕期保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高血压、早产,更谈不上对出生缺陷和致畸因素认识,如一些先天缺陷和先天梅毒等。
因为流动人口流动的特殊性,往往不能在固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得到系统规范的孕期保健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南地区妊娠少女现状分析及对策
陈羿君1杨茹2金丽华3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昆山市计生委;3.昆山市妇幼保健所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未婚妊娠少女人数增多,年龄降低,终止妊娠者比例上升。
少女妊娠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研究表明少女妊娠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妊娠少女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受到社会传统社会婚姻道德观念的影响。
因此,对妊娠少女的性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妊娠少女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也与日俱增。
其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以及受西方传媒及其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保守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国青少年在性问题上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这就导致青少年的性行为问题不断增加(黄锟,陶芳标等,2006),婚前性行为、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等现象日益增多,且初次流产或引产的人口都呈低龄化趋势(吴丽萍,陈萍等,2008),未婚生育这种状况也经常发生,而近几年来少女妈妈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王建东,2010)。
据联合国2001年的报告,世界上每年有1.32亿婴儿出生,其中有1400万为少女母亲所生,这个数字约占总妊娠人数的10.6%,并且其中多数少女为非意愿妊娠,这就导致了每年约有440万的少女流产(吴丽萍,陈萍等,2008),2004年我国
也有学者做出了相关统计,表明在我国未婚青少年女性妊娠约占妊娠总人数的24%(转引自王建东等。
2010)。
青少年的性行为极具增多,低龄化趋势也越发明显,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导致未成年人意外妊娠率以每年6.8%的速度递增(陈晓敏等,2009)。
从这些数据看来,少女妊娠已然成为全球性的公共问题。
它值得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
部分少女因经济拮据不能及时采取终止妊娠手术,导致孕龄增大不能实施人工流产手术,需要引产甚至导致胎儿出生造成未婚妈妈,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和儿童的健康成长。
甚至部分少女怀孕后不敢告诉家人,也不敢到正规医院终止妊娠,私自堕胎或到所谓有“隐蔽性”的黑诊所进行非法的不安全人工流产或分娩,严重危害母婴安全。
许多关于妊娠少女心理状态的研究都显示出,妊娠少女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受到社会传统社会婚姻道德观念的影响,她们往往表现出抑郁、焦虑、乃至躯体化疾病(席晓玉,2001)。
青少年女性过早怀孕或生产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例如她们消极的心理状况以及她们自身的经济条件,一部分也是由于这些少女自身的人格就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下。
除了这些心理与物质方面的因素。
少女妊娠的发生也与其缺乏相应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社会价值观以及其家庭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朱爽芝,2009)。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少女的非意愿妊娠主要是由于她们缺乏相应的避孕知识与避孕意识。
而妊娠少女性知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知识获
取途径的缺乏、获得知识不全面或不准确上。
这主要是由于在我国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下,家长、学校及社会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普遍采取回避的态度,而青少年获取性知识则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等,这就使得青少年很难获取准确的生殖健康信息与帮助(朱爽芝,2009),并且,传统的健康教育中并没有足够的性知识来提供给这些少女们。
由此可见。
少女妊娠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性知识的缺乏,除此之外,据调查多数青少年持有对性较开放的态度以及不确定的性态度(俞红,2003),同时由于各种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少女自暴自弃、缺乏自尊的性态度也会使得她们过早的经历性行为并怀孕(张月英,2007)。
目前国内外关于妊娠少女的研究,多是从身、心、社会等多方面探究青少女怀孕问题,并认为青少女生育因身心皆未成熟,不仅在个人、产下的婴儿健康、家庭、社会、经济、教育、生殖等方面均有不利的影响。
且青少女怀孕比成年妇女有更多问题及压力。
因此,寻找合适、有效的方式了解青少女怀孕的原因并某种程度上减少其再度怀孕的机率是研究者所应寻求的方向。
团体咨询作为感染力强,效率高,省时省力且效果容易巩固的一种咨询方式,在国外已应用于未成年怀孕者,但目前我国少有以团体咨询的方式关注妊娠少女这一特殊群体。
成长性团体(又称发展性团体)为最常见的一种团体咨询,90年代后进一步受到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
发展性团体辅导主要通过团体
内的讨论,以及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团体成员共同探讨成长发展中关心的问题,增强自我意识,加深对他人的认识,继而开发身心潜能促进人格成熟,较强调自我觉察、自我发现、自我认定和发展个人潜能,将个人内在作为焦点之一。
导致青少女过早发生性行为甚至怀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性知识缺乏,性态度与自我概念存在某些不合理因素,故而基于理性情绪训练理论的成长性团体咨询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佳方式。
经文献搜集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少有关于妊娠少女的研究,仅台湾地区有少量关注怀孕少女相关问题的研究。
如周培宣(2000)对未成年未婚妈妈生育决定历程进行了探讨,牛亿先(1998)分析了影响未成年怀孕母亲生育后复学之家庭、经济与社会规范因素,另有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未成年怀孕女性性别角色发展等。
但这些研究多为探讨少女选择未婚怀孕的原因、了解其家人对青少女决定未婚生育或终止妊娠的影响及看法,进而发展出适切的临床照顾及健康教育计划,以影响其态度并减缓未婚青少女生育率。
未有从认知方面探讨青少女的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及其对自我概念的看法,了解青少女未婚怀孕及造成其心理压力的最主要原因,从根本上降低未婚少女怀孕率。
因此对于低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女的性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都应当给予极大关注的问题。
在青少年性教育过程中,父母、老师及医务人员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此外,在妊娠发生的情况下,政府相关单位应给予正确的指导和
帮助,提供更多保护身心健康的渠道,以灌输正确的性知识,提升其自我概念认知度,使其在面对性行为时能适切的抉择与判断,从根本上减少其再次妊娠率。
可见,对未婚妊娠少女的性教育的问题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黄锟,陶芳标,高茗,李光友.中专女生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J].2006.
吴丽萍,陈萍,修美燕,王雪燕,刘秀连.北京市妊娠少女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护理学报[J].2008.王建东,马伟芬,徐霞萍.36例少女产妇性知识性行为情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J].2010.
朱爽芝.青春期少女非意愿妊娠146例临床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J].2009.
陈晓敏,温帼卿,许春荣.柳州市少女妊娠现状调查.中国妇幼保健[J].2009.
席晓玉,王素红,席永涛.未婚人流患者性心理状态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1.
俞红,吴清.中专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J].2003.
张月英.少女妊娠的原因调查及对策.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J].2007.
Cowley,Carol,Farley,Tillman.A
dolescentGirls'AttitudesToward。
regnancy:TheIm。
ortanceofAskingWhattheBoyfriendWants.JournalofFamily。
ractice.2001.作者简介:陈羿君(1968-),女,汉族,台湾高雄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管理、教育心理,苏州大学。
※项目基金: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少女妊娠者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及自我意识成长之干预研究,项目编号:KS1136。
34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