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字词知识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基础字词知识总结

中学语文必修二字词总复习一、字音部分二、词语部分荷塘月色一、词语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怯渺茫霎时宛若脉脉酣眠参差斑驳峭楞楞倩影梵婀玲妖童媛女鹢首徐回棹纤腰敛裾嬉游消受独处琐屑踱步二、词语说明弥望:充溢视野,满眼。

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似乎饱含深情的样子。

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故都的秋一、词语混沌混水摸鱼潭柘寺皇城人海一椽驯鸽落蕊落寞啼唱嘶叫歧韵颓废散文钞廿四桥普陀山鲈鱼一叶知秋:望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

比方发觉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3、近义词辨析(1)嬉:嬉戏玩耍。

如“嬉笑驽骂”。

嘻:笑的样子或声音。

如“嘻嘻哈哈”。

(2)班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如“树影班驳”。

错落:指不同事物在空间上交织纷杂的样子。

如“苍松翠柏,错落有致”(3)匀称:指分布或安排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

和谐:指协作得适当,协调;或指和谐、融洽。

(4)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赞扬、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

(5)霎时:极短时间;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6)萧索:缺乏朝气,不喧闹。

如:萧索的晚秋景象。

萧条:孤独冷落,毫无生气。

如:景象萧条。

经济衰败。

如:经济萧条。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如:秋风萧瑟。

形容冷落;凄凉。

如:门庭萧瑟。

萧疏:萧条荒芜,是书面语。

如:万户萧疏。

稀疏;稀稀落落。

如:白发萧疏。

(7)颓败:衰落、腐败。

如:荒芜颓败的景象。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如:颓废的生活。

颓靡:颓丧,不振作。

如:士气颓靡。

颓丧:心情低落,精神委靡。

如: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颓唐:精神委靡;衰颓败落。

如:老境颓唐。

(8)固执:坚持己见,不愿变更。

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

如:固执己见;虽则我愤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照旧不放走它。

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情愿接受簇新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愿变更,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变更,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简单。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第一章大气环流与天气选择题1. 以下有关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两极温差的存在B. 世界上所有气流都是呈横向分布的C. 在同一地区,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常常同时发生D. 气流的方向是相对不变的【答案】A2. 高空急流的形成条件是()。

A. 向上运动气流较强B. 区域内温度差异小,直接产生地转偏向力C. 大范围纬向气流形成了一个宽广的高压纹型,不断地把气流向南或向北垂直纬向转移D. 形成于夏季【答案】B3.以下不属于热带风暴的现象是()。

A. 集中的强降雨B. 多发生在副热带地区C. 中心风速在12级以上D. 中心附近气压很高【答案】D填空题4.地球的4个大气圈依气温降低而分别命名为()。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界面层(也可写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部层)5. 大气成分组成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约为()。

【答案】0.04%6. 商业性质最强的热带风暴为()。

【答案】台风第二章水资源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浅层地下水的是()。

A. 泉水B. 雨水C. 河水D. 湖水【答案】 D2. 用土壤田间持水量基础数据测定水资源量的方法属于()。

A. 注水或井调B. 物理调查C. 数量平衡调查D. 多功能调查【答案】B3. 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大B. 资源分布不均,南短北长C. 资源利用中主要以农业为主D. 不存在缺水地区【答案】B填空题4. 常用的粗略估算水资源量方法有注水或井调法、比例法和()。

【答案】使劲抽干法5. 我国第一个进行南水北调的工程是()。

【答案】京杭运河6. 直接利用地下水,将地下水开采后用管道输送到城市供应水的方式是()。

【答案】地下水直接供水方式。

高一必修二数学复习笔记

高一必修二数学复习笔记

高一必修二数学复习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二数学复习笔记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把握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会让你轻松面对数学考试。

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

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编制:高海霞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对应性练习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2.最新报道,科学家又发现了某元素的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111 B.161 C.272 D.4333.23592U可作核反应堆的燃料,23592U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A.92 B.143 C.2355D.3274. 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检测到放射性原子13755Cs,下列关于13755Cs的说法正确的是A.13755Cs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55 B.13755Cs和13355Cs互为同素异形体C.13755Cs放射性是化学性质 D.13755Cs的放射性对人体产生危害5.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氟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 C DA B C D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A.核外电子数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He是重要的核原料,月球上含有大量的He原子;一个He原子的质量数为3,含有1个中子;那么,H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 C . D .答案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称为周期....;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称为族...;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Ⅰ同周期比较:Ⅱ同主族比较:Ⅲ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对应性练习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族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大3.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碳原子形成的大分子,其导电性是铜的1万倍;N5可以做烈性炸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4C的质子数为14B.N5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C.金刚石和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D.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小4.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D .稀有气体元素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 .该元素的名称是铁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C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D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e 6.已知下列元素的半径为:A . ×10-10mB .×10-10mC .×10-10mD .×10-10m7.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与Q 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M 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L 、Q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8.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单质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元素非金属按X、Y、Z的顺序减弱9.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酸性有强到弱的顺序:HClO4>H2SO4>H3PO4B.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镁碱性强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D.最外层电子数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10.6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元素B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周期________族;2请判断H3AsO4、H3P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3PO4用“>”“<”或“=”表示3请判断HCl、H2S的稳定性强弱:HCl_______H2S用“>”“<”或“=”表示11.6分有A、B、C、D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4、3、6、7;A原子的次外层有2个电子,B、C、D原子的次外层都为8个电子;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以上某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造漂白粉,请写出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12.8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A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E 的单质为淡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1请写出A、E元素的名称:A ,E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3写出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5B、C、D、E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答案10.14,ⅦA 2< 3>11.1碳元素,铝元素, 硫元素 ,氯元素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12.1氢元素;硫元素 2 3NaOH+AlOH3=NaAlOH44共价键离子键 5Na>Al>S>O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SiH4<PH3<H2O B.酸性:H3PO4>H2SO4>HClO4C.碱性:NaOH > MgOH2> AlOH3 D.金属性:Na > Mg > Al2..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Z<Y<XC.单质的氧化性:X>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相等3.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B.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D.从硅到氯负价从-4到 -14.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P、S、Cl、F四种微粒半径逐渐减小B. HF、HCl、H2S、PH3四种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小C. HClO4、H2SO4、H3PO4的酸性逐渐增强D. F、Cl、S、P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5.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试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一定是活泼金属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Z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D.Y单质一般情况下是固体答案6.在原子序数为 1-18 号的元素中,用适当的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气态氢化物是 ;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含氧酸是 ;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 ;答案:Na HF CH 4 NaOH HClO 4 AlOH 37.现有4种元素A 、B 、C 、D,已知Aˉ核外有18个电子;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 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B 原子比D 原子多2个电子层;D + 核外没有电子;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B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多5个; 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画出C 和D 原子及A 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1氯Cl 、铝Al 、氩Ar 、氢HAr H Cl - 8.三种主族元素A 、B 、C;A 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是族序数的2倍,C 的族序数恰是它周期数的2倍,该元素能与氢结合形成许多种类的化合物;A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的相同;B 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是它的周期序数的3倍加1;A 与B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 有两种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 和 ;并指出A 、B 、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A 在第 周期, 族;B 在第 周期, 族;C 在第 周期, 族;答案:CaF 2、CO 、CO 2,第4周期第ⅡA 族,第2周期第ⅦA 族,第2周期第ⅣA族;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8种元素,填写以下空白;7分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周期2 C F Ne3 Na Mg Al Si Cl1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2N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Mg与Al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4SiH4与HF中,较不稳定的是5与水能发生剧烈反应的非金属单质是6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1 Na 2 3 Mg 4 SiH4 5 F2 6 CO2+2OH-= CO32-+H2O。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提纲(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提纲(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提纲(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3、两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

4、单元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

◇【知识整合】一、新航路的开辟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1)、必要性(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动机)。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

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暴风角)。

②、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③、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1)、对世界: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①、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高中语文必修2总复习(默写字词文言).doc

高中语文必修2总复习(默写字词文言).doc

高中语文必修2复习(一)背诵《荷塘月色》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风过处,送來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子出水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层层的叶子中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又如,又如。

《诗经》21、氓之蚩蚩,O ,来即我谋。

22、桑Z未落,O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o 士之耽兮,。

,不可说也。

23、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O24、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我心伤悲, O《离骚》25>长太息以掩涕兮,O26、亦余心Z所善兮,O10>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

11、,余不忍为此态也!不吾知其亦已兮,01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孔雀东南飞》27、,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O28、腰若流纨素,O指如削葱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古诗三首》29、涉江采芙蓉,,釆Z欲遗谁?。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儿何。

譬如朝露,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 0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我有嘉宾, _________________ 0明明如月, ____________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越陌度阡,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

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框架第一章函数与导数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1.1 函数的定义1.1.2 函数的性质1.1.3 函数的图像与性态1.2 基本初等函数1.2.1 幂函数1.2.2 指数函数1.2.3 对数函数1.2.4 三角函数1.2.5 反三角函数1.2.6 三角函数的诱导函数1.3 函数的运算1.3.1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运算1.3.2 复合函数1.3.3 反函数1.4 函数的图像与性态1.4.1 函数的单调性1.4.2 函数的奇偶性1.4.3 函数的周期性1.4.4 函数的对称性1.4.5 函数的图像与性态1.5 导数的概念1.5.1 导数的定义1.5.2 导数的几何意义1.5.3 导数的计算1.6 函数的导数1.6.1 函数的导数1.6.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1.6.3 函数的运算与导数的运算法则1.6.4 反函数的导数1.7 函数的单调性和曲线的凹凸性1.7.1 函数的单调性1.7.2 曲线的凹凸性1.7.3 曲线与切线1.8 函数的应用1.8.1 极值与最值1.8.2 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1.8.3 函数的图像与导数1.8.4 函数的应用实例第二章三角函数2.1 角度与三角函数2.1.1 角的概念2.1.2 弧度制2.1.3 三角函数概念及其性质2.2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态2.2.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图像 2.2.2 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与变换2.2.3 三角函数性质2.3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3.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3.2 和差化积2.3.3 倍角公式2.3.4 万能角2.4 三角函数的应用2.4.1 角的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2.4.2 应用题解析第三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3.1 数列的概念与表示3.1.1 数列的定义3.1.2 数列的通项公式3.1.3 数列的图像3.2 等差数列3.2.1 等差数列的性质3.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3 等比数列3.3.1 等比数列的性质3.3.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3.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4 递推数列3.4.1 递推数列的概念3.4.2 递推数列的性质3.4.3 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3.5 数学归纳法3.5.1 数学归纳法的概念3.5.2 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方法 3.5.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第四章平面向量4.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4.1.1 向量的定义4.1.2 向量的性质4.1.3 向量的表示4.2 向量的运算4.2.1 向量的加减法4.2.2 向量的数量积4.2.3 向量的数量积几何意义 4.2.4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4.2.5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 4.2.6 向量的线性运算4.3 平面向量的应用4.3.1 向量的基本运算4.3.2 平面向量的应用4.3.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4.3.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应用第五章解析几何5.1 平面直角坐标系5.1.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5.1.2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5.1.3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5.2 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5.2.1 参数方程的概念5.2.2 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的相互转化 5.2.3 参数方程的规律5.3 直线和圆的方程5.3.1 直线的一般方程5.3.2 直线的参数方程5.3.3 圆的一般方程5.3.4 圆的参数方程5.4 圆锥曲线的一般方程5.4.1 椭圆的一般方程5.4.2 双曲线的一般方程5.4.3 抛物线的一般方程5.5 空间直角坐标系5.5.1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5.5.2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性质5.5.3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应用第六章空间解析几何初步6.1 空间直线和空间平面6.1.1 空间直线的方程6.1.2 空间平面的方程6.1.3 空间直线与空间平面的位置关系6.2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6.2.1 点、直线、平面6.2.2 圆锥曲线及其特性6.2.3 空间几何体的视图6.3 空间向量的运算6.3.1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6.3.2 空间向量的叉积6.3.3 空间向量的三线共面第七章立体几何初步7.1 空间图形的投影7.1.1 三视图与剖视图7.1.2 图形的投影7.1.3 空间图形的展开图7.2 空间图形的计算7.2.1 空间图形的体积7.2.2 空间图形的表面积7.2.3 空间图形的计算7.3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7.3.1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7.3.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7.3.3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第八章概率初步8.1 随机事件与概率8.1.1 随机事件的概念8.1.2 随机事件的性质8.1.3 概率的概念8.1.4 概率的性质8.2 条件概率8.2.1 条件概率的概念8.2.2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8.2.3 定理的概率计算8.3 事件间的关系8.3.1 独立事件8.3.2 事件间的关系8.3.3 事件运算法则8.4 随机变量8.4.1 随机变量的定义8.4.2 随机变量的分布8.4.3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8.5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应用8.5.1 样本空间8.5.2 概率模型的应用8.5.3 概率的应用实例以上是数学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复习整理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复习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复习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复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复习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复习篇一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职能(1)什么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表现为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其中,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冶金业——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繁荣时期。

铁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制瓷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工匠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明代的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

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多种彩瓷。

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

纺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至少在五六千年前)。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

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两代都在那里设有官局,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丝织品。

古代商业的发展:西汉“开关梁”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

唐代长安城内有坊、市之分。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那时还出现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我国最早银行雏形)和类似后世的汇票的飞钱。

唐代后期,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

南宋时,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

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时期,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南方)和晋商(北方)。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雍正帝也都强调该政策。

重农抑商的含义: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发展。

重农抑商的影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影响: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②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东南沿海地区;代表: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P25短暂春天:民国初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商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曲折发展:从1927~1936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战爆发前的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民族工业的萎缩: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1946年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奋力拼搏,但历史证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共八大内容: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这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内容:①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②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随后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率先开始的地区:安徽、四川等省。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方面,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创办经济特区:1980年,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同年,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3月,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其中,属于江苏的有连云港、南通。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从1985年起,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中共十四大上(1992):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中共十五大上(1997):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留美的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民国建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仪式也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轮船: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但又被列强垄断。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打破了这一垄断局面。

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飞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的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

电讯: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到甲午战争前夕,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20世纪初,上海崇明开设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大众传媒的变迁:报刊: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此后,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等,发挥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

电影:1905年,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时代;《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风云儿女》。

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

五、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终于到达美洲。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了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开辟新航路的意义: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荷兰: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在非洲、亚洲、美洲抢占了广大的殖民地,如:好望角、台湾、新尼德兰等。

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之路;17世纪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海上霸权和北美殖民地;18世纪通过“七年战争”最终打败法国,夺得法属北美殖民地,取得在印度的优势,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

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被称为“蒸汽时代”。

重要发明: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气机,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资产阶级依靠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工业生产,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