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课内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组练习一1、《山中访友》中作者拜访的老朋友指的是山中的一切 表达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课文第五自然段,既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的深厚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又采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法,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 这句话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表现了作者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二、1、《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以奇异的 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 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2、本文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1)丰富的想象。
(2)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1、在本组课文中,我发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表达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第二组练习一1、詹天佑是我国 杰出的爱国 工程师。
课文讲了他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的事。
2、詹天佑的爱国精神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维护祖国尊严勇敢受命; 克服困难勘测线路;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 季羡林 。
课文以 回忆 的形式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
“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我”对伯父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听了伯父的话,“我”羞愧什么?悔恨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与时间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00多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
这是多么(惊人吓人)的数字啊!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
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
”白天,他往往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到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
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2月25日夜10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徐福的带领下,悄悄在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扎营休整。
该营营长王子固则带领三连在另外一个地方活动。
“徐营长,有情况……”侦查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3000人马,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
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
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
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
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枪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群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掩护另一个连带领群众转移!”营长王子固说道。
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出决定: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 83 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
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__ 商议——________ 带领——________(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A. 表示重复词语B. 表示语意难尽C. 表示意在言外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
据说,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把它放了_____好不好_____说着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翠贞看了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补全文中所缺的标点。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_把它放了______好不好______说着_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_(2)这段话主要讲了______。
(3)蜻蜓尾巴的特点是______,作用是______;眼睛特点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文选自______国作家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 舒服______ 明亮______(3)短文中的“终于”一词含有丰富的内容,请你用一段话,写出它蕴含的意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要精简的2011-8-28 16:54 提问者:tanqiong197319 | 浏览次数:2207次推荐答案2011-8-28 18:06 [短文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fúfó)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piàn piān)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扬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
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拼音和词语,打上“√”。
2、在文中有一个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请你照着写两个这样的词。
翩翩起舞3、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并仿写一句比喻句。
4、“我”为什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短文二] 鸡学游泳有一天,鸡看见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非常羡慕,便请教鸭子,问它怎样才能学会游泳,鸭子说:“不用学。
鸭妈妈带我们下水,也并不教,只喊一声‘跳’,我们扑通扑通往下跳,就会了。
”“啊,太好了!只要有勇气就够了,这么容易!”鸡认为自己领悟了奥(ào)秘。
第二天,鸡来到小河边,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跳入水,天哪,它一不会换气,二不会动作,三不能保持平衡(hãng),没用多大工夫就灌(guàn)了一肚子水!幸亏鸭子及时将这“落汤鸡”救上了岸。
鸡半死不活地躺在沙滩(tān)上,总结道:“。
”1.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将获救后鸡说的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横线上。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领悟──()奥秘──()3.鸡学游泳却变成“落汤鸡”的原因是它一不会,二不会,三不能。
4.“只要有勇气就够了”,你同意鸡的看法吗?为什么?(阅读二)一、《海底世界》(节选)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理解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
”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周团长痴痴地看着担架旁边的水塘,似在自语:“他们都是因为我呀……”这个战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微微摇头。
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沉吟片时,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毅然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塘,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蓦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
(1)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3)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答案】(1)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艰难地、全力。
(2)表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抉择关头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3)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
未知生命起源(节选)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选自《古生物王国》)(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________ 复杂——________ 沸腾——________(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来自于“________”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1)疏远;简单;冷却(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课外阅读时间就是生命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激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
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
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
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表明________。
(2)鲁迅把忙碌后看书当作是________;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________;把节省时间看作是________。
(3)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他珍惜别人的时间。
(4)文章赞扬了________。
【答案】(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3)三;四(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解析】【分析】(1)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课内阅读
(十九)
伯牙(),钟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终身不复鼓。
1.根据原文填空。
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赞叹
B、擅长、善于
“善鼓琴”中的“善”是()的意思。
“善哉”中的“善”表示()之意。
3.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俩是知音?用“”画出。
4.仿写句子。
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会表现什么动人的场景呢?
5.伯牙绝弦是因为
6.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
7.《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用“”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8.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弹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
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
(二十)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本文段主要写了什么?
2.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实实在在事物的句子;用“”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3.用“()”找出上面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4.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体现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的句子。
5.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脑海中浮现出三幅奇丽的画面,请你给这几幅画取个名字。
(1)(2)(3)
6.A、气势逐渐增强B、清幽舒缓C、高昂激越
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了音乐节奏()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
7.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而波涛汹涌的海面,仿佛是贝多芬()
8.等兄妹俩醒来之后,他们会谈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段兄妹俩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