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4.17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7 汉魏晋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皎.洁(jiǎo)拔擢.(zhuó)机杼.(zhù)譬.如(bì)B.契.阔(qì)慷慨.(kǎi)子衿.(qīn)鼓瑟.(sè)C.荫.庇(yìn)三匝.(zā)阡陌.(mò)哺.育(pǔ)D.暧.暧(ài)羁.鸟(jī)守拙.(zhuō)樊.笼(fán)解析:选D。
A项,“譬”读pì;B项,“衿”读jīn;C项,“哺”读bǔ。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间:间隔B.羁鸟..恋旧林羁鸟:束缚在笼里的鸟C.榆柳荫.后檐荫:树的影子D.但.为君故但:只是解析:选C。
“荫”是“遮蔽”的意思。
3.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山不厌高,水不厌深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解析:选B。
B项,不是对偶。
虽然两句分别有双音词“青青”和“悠悠”,但词性明显不同。
4.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B.《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C.《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解析:选B。
B项,“山水田园”应改为“田园”。
“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5~7题。
饮酒(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诗歌的前两句写青松生长在东园之中,伟岸苍翠,然而却被众草湮没了它的姿色。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1作业:4.17汉魏晋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表达自己的忧思,因而作者借酒浇愁。
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并没有因人生苦短而消沉。
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
2.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诗经》《管子》《史记》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慕。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汉魏晋诗三首 同步练习

汉魏晋诗三首同步练习1、下面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纤纤擢.手(举起,摆动)B 泣涕零.如雨(零碎)C 对酒当.歌(应当)D 羁.鸟恋旧林(束缚)2、对“虚室有余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在空寂的房间里,享受没有人事滋扰的悠闲。
B 在空寂的房间里,有多余的时间。
C 在空空的房间里,享受劳动后的悠闲。
D 在空空的房间里,有多余的时间。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是写织女思念心切,心烦意乱,以至行为失常。
B 《迢迢牵牛星》中“脉脉不得语”既写出了人之情貌,又反映出人之哀怨。
C 《归园田居》中的“尘网”“樊笼”比喻束缚禁锢人的卑污的官场。
D 《归园田居》全诗表现了诗人重返大自然的恬静愉快心情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4、下列掌灯后汉恰当的一项是()A 《迢迢牵牛星》借助丰富的想象,抒写了人间“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并长久分离的苦痛。
B 《短歌行》全诗感情充沛,抒写了作者要招纳贤才以帮助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C 《归园田居》首尾照应紧密,开头的“少”“无”“本”“误”“三十年”字字紧扣,又与结句的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里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C桃李罗.堂前(排列)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6、诗人为表达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把官场比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把自己比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下列诗句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看,有一个不同类的,请把它选出来()A 胡马依北风,赵鸟巢南枝。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汉魏晋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17 汉魏晋诗三首一、读准字音迢迢.( ) 皎皎.( ) 机杼.( )慷慨.( ) 子衿.( ) 呦呦.( )鼓瑟.( ) 吹笙.( ) 三匝.( )吐哺.( ) 羁.鸟( ) 暧暧.( )樊.笼( )[答案] tiáo ji ǎo zhù kǎi jīn yōu sèsh ēn ɡ zā bǔ jī ài fán二、辨识通假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答案] “掇”通“辍”,停止三、一词多义(1)适⎩⎨⎧少无适.俗韵 ( )始适.还家门 ( )处分适.兄意 ( )适.得府君书 ( )(2)当⎩⎨⎧对酒当.歌 ( )当.仁不让 ( )不久当.还归 ( )(3)得⎩⎨⎧复得.返自然 ( )幸复得.此妇 ( )相得.益彰 ( )[答案] (1)动词,迎合 动词,出嫁 动词,依照 副词,刚才 (2)副词,应当 动词,承担 副词,一定、必定 (3)动词,能够 动词,得到动词,配合四、词类活用(1)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鼓.瑟吹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日苦.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唱歌(2)名词作动词弹奏(3)名词作状语向南(4)形容词作动词苦于(5)形容词作动词远离五、古今异义(1)人生几何..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研究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
(2)明明..如月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定。
粤教版-语文-高一-4.17 汉魏晋诗三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17汉魏晋诗三首薤露行曹操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咏荆轲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登楼赋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暧暧.(ài)迢迢.(tiáo)呦.呦(yōu)B. 机杼.(zhù)羁.鸟(jī)阡陌..(qiān mù)C. 擢.升(zhuó)吐哺.(bǔ) 三匝.(zhā)D. 衣衿.(jīnɡ)掇.取(duō)脉.脉(mò)解析:B.阡陌mò;C.三匝z;D.衣衿jīn。
语文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四单元17江魏晋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17汉魏晋诗三首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杨自芳心是什么?是理想、追求、抱负、胸襟、视野和境界。
有一等胸襟者,才能成就一等大业;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丰功伟业。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常常缺少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胸襟、视野和境界。
心像针眼一样小的人,做起事来,常常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他们整日忙忙碌碌,最终却碌碌无为;心像大海一样宽广的人,尽管有时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知识缺乏,可以去汲取、去丰富;能力低下,可以去训练、去强化。
唯有扩大胸襟、拓宽视野、升华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不断地学习、自省、淬火、修炼和砥砺。
做人、做事有了境界,就会成为仁者、智者。
既仁又智,当天下无敌。
当心变大时,我们就多了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副耳朵。
眼望不到的景物,心可以感受到;手够不着的东西,心可以触摸到;耳听不见的声音,心可以聆听到。
用心做事,可以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用心做事,可以匠心独运、巧生于内;用心做事,可以八面来风、生定慧根。
世上千事万事,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做好、做精做妙。
我们很难成为伟人,但可以拥有伟人一样的胸襟。
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用大境界的心态去做平凡的小事。
不要把心放在手掌上、眼皮下,要把心放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
置心于山巅,就会“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饱览无数精彩迷人的风景;置心于大海,就会“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勇立潮头,尽显英雄本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学习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灯前的孤独的。
不管你的起点如何,最终到达终点的人一定是勤奋且有目标的人。
学习是通往以恒、一丝不苟的勤奋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每一课;把高考的成功仅仅当作是积铢累寸、厚积薄发的一种回报,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才会看到希望,才有可能触到幸福。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第17课 江魏晋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17汉魏晋诗三首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杨自芳心是什么?是理想、追求、抱负、胸襟、视野和境界。
有一等胸襟者,才能成就一等大业;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丰功伟业。
很多时候,我们去做一件事,常常缺少的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胸襟、视野和境界。
心像针眼一样小的人,做起事来,常常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他们整日忙忙碌碌,最终却碌碌无为;心像大海一样宽广的人,尽管有时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但他们从来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知识缺乏,可以去汲取、去丰富;能力低下,可以去训练、去强化。
唯有扩大胸襟、拓宽视野、升华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不断地学习、自省、淬火、修炼和砥砺。
做人、做事有了境界,就会成为仁者、智者。
既仁又智,当天下无敌。
当心变大时,我们就多了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副耳朵。
眼望不到的景物,心可以感受到;手够不着的东西,心可以触摸到;耳听不见的声音,心可以聆听到。
用心做事,可以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用心做事,可以匠心独运、巧生于内;用心做事,可以八面来风、生定慧根。
世上千事万事,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做好、做精做妙。
我们很难成为伟人,但可以拥有伟人一样的胸襟。
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用大境界的心态去做平凡的小事。
不要把心放在手掌上、眼皮下,要把心放在高山之巅、大海之上。
置心于山巅,就会“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饱览无数精彩迷人的风景;置心于大海,就会“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勇立潮头,尽显英雄本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学习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灯前的孤独的。
不管你的起点如何,最终到达终点的人一定是勤奋且有目标的人。
学习是通往为了学业而奋斗、拼搏、吃苦、牺牲,是一种高尚的享受。
将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的勤奋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每一课;把高考的成功仅仅当作是积铢累寸、厚积薄发的一种回报,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才会看到希望,才有可能触到幸福。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粤教版第四单元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精心校对版本 《汉魏晋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迢迢牵牛星》选自《 》这是 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 的《 》。
的《 》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的《 》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给下列字注音
迢. 皎. 札. 纤纤擢...素手 脉脉..不得语 衿. 呦. 掇. 匝. 哺. 荫. 暧. 樊.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契阔谈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终日不成章.
2.相去.复几许
3.盈盈..一水间
4.人生几何..
5.去.日苦多
6.但.为君故
7.枉用相存.
8.一去.三十年
《汉魏晋诗三首》同步练习答案
一、古诗十九首 东汉 萧统 文选 刘勰 文心雕龙 钟荣 诗品
二、tiáo ji ǎo zh á xi ān m ò j īn y ōu du ō z ā b ǔ y ìn ài f án
三、,通“宴”
四、1.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2.去:距离,隔 3.盈盈:清澈的样子 4.几何:多少 5.去:过去的 6.但:只 7.存:问候,心怀念 8.去:赴,前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纤纤擢.素手 擢:举起,摆动 B .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C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收藏;保存 D .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性格【解析】 存:问候,探望。
【答案】 C2.下列加点词语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去.复几许一去.三十年 B.⎩⎨⎧何以.解忧以.我贿迁 C.⎩⎨⎧脉脉不得.语复得.返自然 D.⎩⎨⎧少无适.俗韵始适.还家门 【解析】 A 项,动词,距,距离/动词,离开。
B 项,介词,用/介词,把。
C 项,助词,均为“能够”之意。
D 项,动词,适合/动词,出嫁。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脉脉不得语.B .对酒当歌.C .鼓.瑟吹笙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解析】 A 、B 、C 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 项属名词作状语。
【答案】 D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对仗手法的一项是( )A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C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D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解析】 对仗的要求: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山川对山川,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大致相对,如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
另外,还要避免同字相对。
【答案】 B5.补写下列各句。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3)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4)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
(6)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
【答案】(1)脉脉不得语(2)少无适俗韵(3)羁鸟恋旧林(4)暧暧远人村(5)复得返自然(6)天下归心二、课内阅读阅读《短歌行》,完成6~9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春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对着B.臂如朝露,去.日苦多去:过去的C.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为:因为,为了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的【解析】当:应当。
【答案】 A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诗经》,联系上下文考虑,这是诗歌的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比兴的表现手法,用鹿看到青草就召唤同伴引出作者礼遇嘉宾。
8.“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忧恐失天下贤士的典故,是曹操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9.全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完成10~13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0.首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转”、“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写山中秋景。
“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11.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
12.诗中“接舆”是指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
“五柳”则是指________(朝代)大诗人________,其诗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任填一篇)。
【答案】东晋(或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或《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13.诗歌中最后两句连用两个典故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以醉酒、狂歌两个典故,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6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任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找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诗句,然后选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是如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紧扣内容分析出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即可。
【答案】第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的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景对于“人境”是极少的例外,诗中用一“而”字作了坚定的转折。
第三、四句议论:第三句自设宾主,引出“心远地自偏”的回答,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第五句到第八句,细致描绘了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收尾两句抒发感情:“此中”指采菊所见,又代指隐居生活。
“真意”和“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15.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更好。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的,不论用“见”,还是用“望”,只要紧扣“悠然”,分析出此字表现了诗人淡泊、超脱的情感即可。
【答案】“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写出人物的思想境界与个性追求。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