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

合集下载

肿瘤免疫疗法的副作用与安全性评估

肿瘤免疫疗法的副作用与安全性评估

肿瘤免疫疗法的副作用与安全性评估肿瘤免疫疗法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兴治疗方法,其疗效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

然而,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对于其副作用和安全性的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肿瘤免疫疗法的副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肿瘤免疫疗法的常见副作用肿瘤免疫疗法作为一种免疫激活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其副作用相对较为轻微,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其中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乏力、发热、恶心、呕吐、皮疹和水肿等。

这些副作用一般是由于免疫系统被激活后引起的,多数症状可在治疗结束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严重副作用的风险评估尽管肿瘤免疫疗法的大部分副作用都相对温和,但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这些潜在的严重副作用,进行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本疾病状况、治疗历史以及其他与肿瘤免疫疗法相关的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不同患者的副作用出现的概率和程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过程。

三、安全性评估的方法针对肿瘤免疫疗法的安全性评估,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试验: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评估治疗的安全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为详尽和准确的数据支持,但需要一定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2. 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性或前瞻性地对接受肿瘤免疫疗法的患者与未接受此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评估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异。

3. 药物监测:对于特定的肿瘤免疫疗法药物,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药物代谢和药物浓度,评估其在体内的分布和清除情况,以推断其安全性。

四、副作用管理及安全性改进措施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肿瘤免疫疗法的副作用并提高其安全性,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1. 副作用监测: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免疫治疗挑战探索加强思考和提出解决办法

免疫治疗挑战探索加强思考和提出解决办法

免疫治疗挑战探索加强思考和提出解决办法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

它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来攻击和杀死癌细胞,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希望的新方法。

然而,免疫治疗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才能解决。

首先,免疫治疗的挑战之一是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

虽然有许多肿瘤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获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没有积极反应。

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存在差异,导致对治疗的反应不同。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不同患者之间的免疫反应差异,并寻找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免疫治疗的治疗效果。

其次,免疫治疗还面临着免疫耐受性的问题。

在一些患者中,癌细胞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免疫治疗失效。

这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表面蛋白的表达来躲避免疫系统的识别,或者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来降低免疫攻击的效果。

因此,研究如何克服免疫耐受性,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联合使用免疫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免疫治疗还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

免疫治疗一般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免疫相关的副作用,如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些副作用可能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对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或预防这些副作用的发生。

例如,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最后,免疫治疗还面临着成本和可及性的挑战。

目前,免疫治疗仍然是一种相对昂贵的治疗方法,很多患者无法承担高昂的费用。

此外,免疫治疗的可及性也存在差异,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无法提供这种高端的治疗方法。

因此,需要寻求降低免疫治疗成本的方法,同时推动公共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以确保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免疫治疗的机会。

面对免疫治疗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临床医学中的免疫治疗新方法与效果评估研究

临床医学中的免疫治疗新方法与效果评估研究

临床医学中的免疫治疗新方法与效果评估研究免疫治疗是一种目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医学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对免疫治疗技术的深入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治疗方法和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临床医学中的免疫治疗新方法与效果评估进行探讨。

1. 免疫治疗基本原理及方法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增强或恢复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来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基因工程细胞治疗以及细胞免疫疗法等。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解除免疫应答抑制的药物。

该类药物可以有效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瞩目的疗效,如肺癌、黑色素瘤等。

3. 肿瘤疫苗的开发与应用肿瘤疫苗可以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当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肿瘤疫苗,以提高其治疗效果。

一些肿瘤疫苗已经通过临床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如前列腺癌疫苗、宫颈癌疫苗等。

4. 基因工程细胞治疗的发展基因工程细胞治疗是一种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使之具备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包括采集患者免疫细胞、通过基因转导技术使其表达具有肿瘤杀伤活性的分子,然后再重新注射到患者体内。

基因工程细胞治疗已经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5. 细胞免疫疗法的前景展望细胞免疫疗法是通过将免疫效应细胞,如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CAR-T细胞疗法、T细胞受体工程技术等,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治疗效果。

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

在评估免疫治疗效果时,常用的指标有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生存质量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缩小程度、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等来评估治疗效果。

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与生存率

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与生存率

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与生存率肿瘤免疫疗法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对抗癌细胞。

然而,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以及生存率是否与其初步疗效相符,一直是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与生存率进行综述分析。

一、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肿瘤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颖的癌症治疗方法,其长期疗效备受期待。

长期疗效取决于治疗后肿瘤是否出现复发和转移。

目前,针对不同的癌症类型和个体,免疫疗法在长期疗效上呈现出差异化的结果。

1. 产品创新与新策略的应用免疫疗法领域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治疗产品和策略。

例如,CAR-T细胞疗法、PD-1抑制剂、肿瘤疫苗等。

这些创新产品和策略有效提高了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实现长期缓解,甚至完全治愈。

2. 个体差异与治疗效果预测个体差异是影响肿瘤免疫疗法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免疫特征等信息,可以对患者对免疫疗法的敏感性进行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

二、肿瘤免疫疗法的生存率肿瘤免疫疗法作为一种针对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其生存率是评估其疗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临床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研究,可以初步了解肿瘤免疫疗法的生存率情况。

1. 临床实验在临床实验中,研究者对接受肿瘤免疫疗法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记录其生存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肿瘤免疫疗法在某些病例中呈现出较高的生存率,一些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实现完全治愈。

2.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是评估肿瘤免疫疗法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生存率数据。

试验结果显示,肿瘤免疫疗法相较于传统疗法在生存率上呈现出显著优势,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三、肿瘤免疫疗法的改进和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免疫疗法的长期疗效和生存率,研究者们持续致力于对该疗法的改进和优化。

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与风险评估

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与风险评估

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与风险评估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抗癌治疗方式,以其独特的机制和良好的疗效备受关注。

然而,在积极探索其疗效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本文将就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进行评估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患者决策提供参考。

一、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和治疗相关毒性。

irAEs是由于免疫治疗药物作用于正常组织,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常见的irAEs包括皮肤病变、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内分泌障碍等。

这些副作用多数轻至中度,但也可能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情况。

除了irAEs,治疗相关毒性也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之一。

治疗相关毒性主要是指由治疗药物直接引起的毒副作用,如疲劳、恶心呕吐、发热等。

毒副作用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二、风险评估与预测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风险评估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患者的个体特征、治疗药物的类型和剂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和风险,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

目前,一些临床指南和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和预测。

其中,患者的免疫状态、合并疾病、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被认为是影响副作用和风险的重要因素。

此外,某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和基因型也可能与副作用的发生相关。

三、副作用管理与监测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合理的管理和监测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首先,医生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的随访和评估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

同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密切合作也是副作用管理的关键。

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副作用,监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定期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评估,可以早期发现和追踪副作用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评价

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评价

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评价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引起疾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的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运用生物制剂或组织工程技术促进或抑制人类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评价。

一、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创新性。

其中,单克隆抗体疗法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免疫治疗技术。

其具体原理是采用人工合成的抗体抑制或激活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作用。

二、免疫治疗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性疾病,治疗上主要是针对炎症因素和哮喘发作时支气管的收缩进行处理。

近年来,免疫治疗也被逐渐应用于哮喘治疗中。

其中,抗白细胞介素治疗(Anti-IL)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哮喘免疫治疗方法。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的白细胞介素-4、-5和-13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哮喘患者症状。

三、免疫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细胞组织,导致疾病的发生。

这类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基于免疫抑制作用上,然而同时也会损伤健康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帮助其识别攻击正确的靶标。

四、免疫治疗的评价指标指标1:GRC(总体反应概率)一个治疗的效果通常体现在患者疾病的治愈率、进展率以及生存期等指标上。

GRC是衡量治疗效果的一种综合指标,其计算方式为治疗后治愈患者数量占治疗总人数的比例。

GRC越大,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指标2:PFS(无进展生存期)PFS指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生存长度。

希望治疗效果更好的话,需要提高患者的PFS值。

在临床评估中PFS不仅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和开发。

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估与安全性研究

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估与安全性研究

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估与安全性研究一、引言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方法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研究。

二、免疫治疗的原理及现状免疫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胞免疫疗法、抗体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细胞免疫疗法包括使用激活的自身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如CAR-T细胞疗法。

抗体治疗则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抗体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中抑制免疫应答的分子,从而增强免疫反应攻击癌细胞。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例如,抗PD-1/PD-L1抗体治疗已经被证明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的疗效,包括黑色素瘤、肺癌和肾癌等。

CAR-T细胞疗法也已经在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取得了成功。

然而,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其中包括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等问题。

三、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估方法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免疫治疗的效果主要包括临床疗效评价和影像学评估两个方面。

临床疗效评价包括病情缓解、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等指标。

常用的临床评价工具包括RECIST标准和iRECIST标准等。

影像学评估则是通过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评估肿瘤的变化情况。

近年来,技术在影像学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研究免疫治疗虽然在治疗肿瘤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其安全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免疫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包括免疫相关毒性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

免疫相关毒性反应是由于免疫治疗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反应过度,从而引发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

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

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对于某些癌症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不同,因此免疫治疗的疗效也存在差异。

因此,如何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标准。

一、临床疗效评估临床疗效评估是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临床疗效评估主要采用的是R ECIST标准。

RECIST标准是一种评估实体瘤治疗疗效的标准,通过测量肿瘤的大小和数量来评估治疗的疗效。

根据RECIST标准,治疗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应该减少,并且减少的程度越大,疗效越好。

临床疗效评估的一个缺点是,它只能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数量,而不能评估免疫治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免疫学指标来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

二、免疫学指标评估免疫学指标评估是一种新型的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免疫系统的状态来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

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T细胞活性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因此,测量T细胞的活性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

常用的测量T细胞活性的方法包括测量T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等。

2. 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是一种免疫系统的调节分子,它们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性,从而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攻击。

然而,某些癌细胞能够利用这些免疫检查点分子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因此,测量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

3. T细胞浸润T细胞浸润是指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程度。

T细胞浸润越多,说明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越强,治疗疗效越好。

因此,测量T细胞浸润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

4. 免疫细胞亚群比例免疫细胞亚群是指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对于癌细胞的攻击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测量免疫细胞亚群比例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http :// Chin J Cancer Biother ,Feb.2011,Vol.18,No.1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1.01.002·专家论坛·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任秀宝(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天津300060) 任秀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治疗科主任、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08年被评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2009年获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称号。

从事肿瘤生物治疗和内科治疗15年,在肿瘤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将细胞免疫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肿瘤疫苗治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现代生物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为突破点逐步形成了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模式。

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十余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

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被SCI 收录论文共13篇。

E⁃mail :rwziyi@[摘 要] 肿瘤免疫治疗有着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形式,因此该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否能沿用传统治疗的评估体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免疫反应评价是否应被列入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二是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时间点应如何确定?三是新型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主要评价指标?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 R730.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85X (2010)01⁃07⁃04Response criteria of tumor immunotherapyREN Xiu⁃bao (Department of Biotherapy ,Cancer Institute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60,China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2986/H1611)。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0872986/H1611)[网络出版] 2011⁃01⁃25;http :// /kcms /detail /31.1725.R.20110125.1124.035.html[Abstract ] Both the mechanisms and response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thera⁃py.Therefore ,whether the traditional clinical response criteria are suitable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is worth exploring.First ,whether the immune respons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sponse criteria of immunotherapy ?Sec⁃ondly ,how to determine the time point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Thirdly ,which indices should be in⁃cluded for the new 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of tumor immunotherpay ?Immunotherapy is showing an increasingly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therapy of tumor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response criterion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umor immunotherapy.[Key words ] neoplasms ;immunotherapy ;response criteria[Chin J Cancer Biother ,2011,18(1):7⁃10] 近年来,随着对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并且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但是,当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临床试验之后,仍然以传统的评价体系如WHO 或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alid tumor )标准去评价其疗效,导致最终不能确切地认识和评价其治疗效果,使部分进入Ⅲ期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宣告失败。

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中遭遇的尴尬处境,使得国内外学者开始反思,套用传统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去评价免疫治疗这一新兴肿瘤治疗方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7·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2月,18(1)1 肿瘤免疫治疗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形式与传统肿瘤治疗如化疗等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不同,肿瘤免疫治疗一方面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并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免疫治疗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以下3步:(1)治疗后即出现免疫细胞活化和T细胞增殖;(2)数周或数个月后产生由活化免疫细胞介导的临床可测量的抗肿瘤效应;(3)治疗几个月后产生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正是基于肿瘤免疫治疗不同于传统治疗的特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临床试验设计和疗效评价中,是否仍套用传统疗效评价体系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2 亟需建立肿瘤免疫治疗评价体系建立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型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3个问题需要考虑:(1)免疫治疗所诱导的抗肿瘤反应,如机体的免疫应答,并未包括在传统的疗效评价体系内,而这些恰恰是肿瘤免疫治疗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需建立新型的免疫相关反应评价体系(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irRC)。

(2)对患者细胞免疫效应的检测,其实验结果在不同实验室间可能具有很大的差异,限制了将其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的应用。

应通过检测的标准化最大程度降低不同实验室间免疫效应检测的差异,建立一个评价免疫效应的、可重复性的生物标志物。

(3)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免疫治疗组与对照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分离,即免疫治疗表现出的较对照组更高的生存率,通常在治疗数个月后才出现。

因此,肿瘤免疫治疗中临床试验设计和生存率分析的统计方法也需要相应改进。

3 肿瘤免疫治疗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3.1 思考之一:肿瘤免疫反应评价是否应被列入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与化疗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不同,免疫治疗通过作用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反应,并最终影响肿瘤的进展或患者的生存。

因此,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后机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于科学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对于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免疫反应的评价,目前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3.1.1 免疫反应评价方法的建立和标准化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用于检测患者免疫反应的方法[1],主要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两类检测方法。

特异性免疫反应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迟发型超敏反应法检测治疗后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原特异性T细胞[2];ELISPOT和MHC⁃肽复合物四聚体法检测特异性T细胞数量[3];此外,还可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检测抗原特异性T 细胞的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检测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ELISA或CB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等。

但是,目前在免疫反应检测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多中心研究当中,影响了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有研究[4]报道,36个实验室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同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从阴性到强阳性不等(图1)。

由于现在还缺少可以作为金标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制约了将T细胞反应作为免疫治疗的评价指标,以及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5⁃6]。

目前,在美国CIC⁃CRI(Cancer Immunotherapy Consorti⁃um of the 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和C⁃IMT(Asso⁃ciation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支持下,于2005年开始了两个国际多中心的免疫反应检测质控研究,其目的是对临床试验中免疫反应检测提供质量保证,减小实验差异。

先后有14个国家的80多个实验室加入。

这些研究为完善免疫反应检测的技术体系和质控标准,并最终建立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评价指标奠定了基础。

图1 在不同实验室应用ELISPOT检测同一患者免疫反应结果的差异[4]3.1.2免疫反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虽然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是否与免疫反应直接相关目前尚无定论。

例如Nijman等[7]利用P53多肽疫苗治疗20例卵巢癌的Ⅱ期临床试验中,ELISPOT方法检测P53特异性T细胞,未发现临床疗效与T细胞反应的相关性;而Weiner等[8]利用肽疫苗联合GM⁃CSF+/-IFN⁃α2b治疗120例晚期恶性黑素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对115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平均随访25.4个月,结果发现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患者其总生存期较无特异性免疫反应·8·任秀宝,等.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的患者明显延长(21.3vs13.4个月,P=0.046),提示患者免疫治疗后的生存期与免疫反应相关。

因此,在免疫治疗后应如何客观评价患者的免疫反应及其与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