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1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热与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关于热与能的理解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热与能这一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概念、特性和应用。
一、热与能的概念热是物质之间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是由于物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热的传递方式一般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能是物质所具有的做功或产生热量的性质,是物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原因。
二、热与能的特性1. 热传递特性:热传递需要存在温度差,温度高的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低的物质吸收热量,从而实现热平衡。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增加。
能量转化可以是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也可以是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
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系统中的表述,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只发生在物体与环境交换热量和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内能才会发生改变。
三、热与能的应用1. 热工学应用:热工学是研究热能转化为功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工程和环境等领域。
例如,利用热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燃烧引擎输出动力等。
2. 热力学应用: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常被应用于化学反应、相变、热电偶等方面。
例如,在实验室中测量温度变化时常常使用热电偶。
3.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是与热与能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大气层辐射的热量并再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全球变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地球气候变化。
结语:热与能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热和能_1

实验发现
加热时间长短可以反映水吸热的多少; 加热时间越长水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针对同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和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提出问题 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吸收热量一样多吗?
热和能
猜想假设 不同的物质吸热的性质可能不同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器材 温度计、烧杯、水、食用油、搅拌器、酒精灯或电热器等
温度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动能越大
质量
分子个数越多
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
体积和状态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势能
热和能
思考 你怎样让一段50 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使铁丝 温度升高
用火烧 太阳晒 用手捂
用温度更高的 物体使铁丝温
度升高
用手搓
在地上摩擦 用锤敲
温度升高的 过程,往往 伴随着运动
反复弯折
注意 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不做功,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热和能
热值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符号 用q表示
公式
单位 焦每千克或(焦每立方米)
物理意义 q煤油=4.6×107 J/kg的意义:
1kg的煤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6×107 J
注意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燃烧程度无关
热和能
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钻木取火
水电站里水轮机带 动发电机发电
能量守恒定律
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 下水送到地面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和能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热和能复习课件鲁科五四

热和能复习课件鲁科五四制ppt2023-10-27CATALOGUE目录•热和能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的转化与能量守恒•热和能的实践应用01热和能的基本概念热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表示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这种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动能越大。
能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本领,表示物体蕴含的能量。
能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如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
热和能的定义热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当物体摩擦生热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当物体冷却时,热能也会逐渐转化为机械能。
热能和电能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如,在电热设备中,电能转化为热能;而在电力设备中,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和能的联系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
热和能的不同形式机械能电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表示电荷移动的能量。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或千瓦时(kW·h)。
电能化学能是物质内部的化学键所蕴含的能量。
化学能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化学能02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除,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内容ΔU = Q + W,其中ΔU是系统内能的改变量,Q是系统吸收的热量,W是系统对外做的功。
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实践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工程、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设计和制造蒸汽机、汽车发动机等能量转换装置时,需要考虑到能量的有效利用和排放控制。
扩展理解在封闭系统中,总能量保持不变;在开放系统中,能量可以进出系统,但总的能量平衡仍然保持不变。
扩展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不仅适用于单个系统,也适用于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制造电力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力学过程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公式应用在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来分析能量的来源和去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能源利用。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一、综述热和能是初中物理中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部分,当我们谈论热,我们是在讨论物体温度的变化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
而当我们谈论能,我们是在谈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热与能的神秘面纱,梳理一下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主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热量,热量是物体因为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当我们把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放在一起时,热量会从热的物体流向冷的物体,这就是热传递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温度、热量和物质状态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要了解能量,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我们日常看到的瀑布从高处流下,还是汽车发动机发出动力,背后都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在物理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如热能、动能、电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后我们会接触到热和能的转换,例如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会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再比如太阳能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通过学习我们会明白这些转换背后的物理原理。
我们还要了解热和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从气候变化到能源利用,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热和能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还能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妙的物理世界吧!1. 介绍物理中热和能的重要性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的热和能知识点可是个重头戏。
说到热和能,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烤火取暖,那不就是热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吗?或者夏天我们用电扇吹来凉风,那也是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给我们带来了舒适。
所以热和能在物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说到热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而热量则是物体温度变化的幕后推手。
当我们说某个物体很热时,其实是因为它内部的粒子运动得很激烈,这就是热能的体现。
《比热容》热和能PPT课件

即:水的吸热能力比铁大
物理上我们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比热容
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焦/(千克 ·℃)
符号为 J/(kg ·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特性)。
(降低)
(放出)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阅读P82比热容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
不同
(2)一滴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______,
相同
(3)一杯20℃水和一杯80℃水的比热容______,
相同
结论:某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质量、温度及吸收热量多少无关。
(4)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
4.2×103J/(kg · ℃)
物理意义是:
你知道专家预,温度为20℃的水,吸收8.4 × 104 J的热量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例4.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20℃的水,吸收1.68 × 105 J的热量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例5.温度为20℃的水,吸收1.68 × 105 J的热量,温度升高到60℃,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海水很凉
沙子很烫
海水很暖和
沙子变凉了
沙子和海水在同样的太阳照射下,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比热容小,温度升高度数大。
沙子和海水在放出相同热量时,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降低的小。
资 料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之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气温会比原来升高2℃左右。
烧成开水
原因:质量相同,烧成开水升高温度高
结论:
同种物质吸收热量跟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升高温度相同,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质量相同,升高温度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热和能一教学文档

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基础精练]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是由组成,分子在地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不同物质在时,彼此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能够发生主要是因为,其次还表明了分子间有。
3、一个物体很难被拉长,表明了分子间存在,相反一个物体也很难被压缩,表明了分子间存在。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诗句。
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5、箱子里放入一些樟脑块,过几天整个箱都充满了樟脑味,这说明了。
樟脑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6、下列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一瓶香水,过一会整个房子充满香水味B.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尘土飞扬C.水向低处流D.风的形成7、扩散现象说明了()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的斥力C.分子间没有间隙D.分子的数量太大8、有这样几种现象:(a)潮湿的地面变干;(b)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散开;(c)地面洒了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味,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只有(a)和(c)B.只有(b)和(c)C.只有(a)和(b)D.(a)、(b)、(c)9、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A.小树一年比一年高B.铁块放久后生了锈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D.长期放石灰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白色10、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A.一根细铁丝很难被拉断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C.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D.液体很难被压缩[能力拓展]11、指出下面两句俗语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破镜不能重圆。
墙内开花墙外香。
12、举一例表明物质分子间有引力:;举一例表物质分子间有斥力:。
13、找一找2分硬币轻轻放入一盆清水的表面,能否使它不沉入水中?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水能“托”起它?二、内能[基础精练]1、物体内部动能和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有关,越高,物体内部越激烈,物体就越大。
热和能ppt1 人教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冰 煤油 水银
2.1×103 铜
2.1×103 0.14×103
铅 砂石
0.39×103 0.13×103 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热,温 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的物体吸热,温 度升高, 内能增加。
•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用 传递的热量(Q)来量度。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课时训练
1.如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 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会出现雾气,这是因 为瓶内的空气推动瓶塞__做__功__时,内能__减__少__,温度降低, 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载 人 飞 船 在 减 速 降 落 的 过 程 中 , 其 减 小 的 机 械内能 转 化 为
能,能量的转化是通做过功
方式进行的。
4.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列四项 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 A 热水袋使人身体变暖 B 两手互相摩擦生热 C 用锅烧水使水温升高 D 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散热
A
1
B C
12
1
2
,密度不变
2
D
课时训练
1.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 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造成这种气候的主 要原因是水的比__热__容_____比砂石大.
2. 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 )
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 D 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 内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物质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2. 一杯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若水凝固成冰则比
热容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 下面几个物理实验分别说明了:
(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海南岛四面环海,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南岛一年四季的气温或早晚的气温应比内陆地区变化要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而且在海南岛的白天海风是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到了晚上海风则由_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这都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泥沙要大.
5.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和冷水中,________水变色更快.这一现象表明,温度越高,分子______________.
6.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
7. 1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1 J的热量能使1 g的水升高___________ ℃.
8.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利用 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汤勺放到热汤中会变热,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二.选择题
1. (多选)下列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由于做功而实现的是()A.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 B.两手互搓,使手暖和 C.用锯锯木头,木头发热 D.用嘴对手呵气,使手暖和
2. 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内能的变化而做功的是()A.用电熨斗熨衣服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枪膛内燃气膨胀将子弹射出 D. 钻木取火
3. (多选)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供暖系统用热水循环 D.沿海地区气温受大面积海水的影响
4.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从高处向下流
B.教室里灰尘飞扬
C.铁在空气中生锈
D.一杯白开水中放一勺糖,不久水变甜了
5. 若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则热量是由()A.比热容大的传递给比热容小的
B.热量多的传递给热量少的
C.温度高的传递给温度低的
D.内能大的传递给内能小的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7. 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C的水没有内能
8.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
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
A.液化石油气B.煤气 C.烟煤D.木柴
9. 下列四种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只有热传递方式的是 ( )A.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B.水蒸气会把壶盖顶起来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时感到冷D.闭合开关,电灯会发光
10. (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一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 )
A.1L水和1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L
B.将杯子里的清水倒出时,无论怎样倒总有一些水残留在杯壁上
C.重物从高处下落
D.染色的布在热水中洗容易褪色11. 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
第1 页共3 页热和能---1
问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闻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12.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
示.若其他条件不变。
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
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 小明同学学习物理过程中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下
面几组他列出来的关系,其中有一组是错误的.请你帮他找出来
( )A.无缝鸭蛋也进盐——分子间存在引力 B.“花香袭人
知骤暖”——温度升高,扩散加快 C.暖水瓶盖跳起来——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 (多选)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利用热水取暖 C.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表示质量为l kg的水温度升高l℃时所吸收的热最为4.2×103 J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因此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小
15. 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1kg煤的热值是2kg煤的热值的一半
16.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使它们接触,这时铁块将(c 铁>c铜)( )A.吸热 B.放热 C.不吸热也不放热 D.无法判断是否有热传递17. 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三.计算题
1. 质量是200g、温度为20℃的水吸收8.4×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多少?(在标准气压下)
2. 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温度从80℃降低到30℃时放出的热量是
3.25×103J。
问该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大?
3.一个质量为80 g的物体吸收840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10 ℃,随后又放出了1680 J的热量,最终温度降低到5 ℃.求物体开始时的温度.
四.简答题:鸡蛋“散黄”说明什么?为什么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容易“散黄”?
五.实验题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三条初步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形成总的结论是:
第2 页共3 页热和能---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 页共3 页热和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