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

物理知识点总结热与能热与能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关于热与能的理解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热与能这一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概念、特性和应用。

一、热与能的概念热是物质之间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是由于物质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热的传递方式一般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能是物质所具有的做功或产生热量的性质,是物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原因。

二、热与能的特性1. 热传递特性:热传递需要存在温度差,温度高的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低的物质吸收热量,从而实现热平衡。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增加。

能量转化可以是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也可以是物体之间的能量转化。

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系统中的表述,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只发生在物体与环境交换热量和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内能才会发生改变。

三、热与能的应用1. 热工学应用:热工学是研究热能转化为功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工程和环境等领域。

例如,利用热能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燃烧引擎输出动力等。

2. 热力学应用: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常被应用于化学反应、相变、热电偶等方面。

例如,在实验室中测量温度变化时常常使用热电偶。

3.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是与热与能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大气层辐射的热量并再辐射到地球表面,从而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全球变暖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地球气候变化。

结语:热与能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热现象和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超好用初中物理 笔记 第十六章 热和能

超好用初中物理 笔记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16.1 分子热运动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大约是10-10m2、分子体积小、数量大二、扩散现象。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三、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间同时存在两种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五、分子运动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16.2 内能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内能也叫热能。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内能单位:焦耳(J)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①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②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①放出热量。

②吸收热量。

③热量单位:焦耳(J)。

5、用做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6、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7、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16.3 比热容一、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符号:C2、单位:J/(kg •℃) 焦每千克摄氏度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表示: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或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

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归纳总结热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规律。

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与热值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热值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热能和温度1. 热能:热能是物体的微观粒子运动的能量,是一种能量形式。

热能的传递是指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能量的过程。

2. 温度: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用来描述物体的热状态。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3. 热平衡和温度均匀:当两个物体接触后,它们的温度会逐渐趋于一致,称为热平衡。

达到热平衡时,两物体的温度均匀。

二、热的传递方式1.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热能通过直接相互碰撞的方式传递的过程。

导热物质(如金属)的热传导速度较快,绝缘物质(如木材、橡胶)的热传导速度较慢。

2.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的热能由流动物质传递的过程。

热对流需要介质的存在,热传递速度较快。

3. 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而传递的过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是所有物体在一定温度下都会产生的,不需要媒质传递。

三、热量和比热容1. 热量:热量是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大小,它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2. 比热容: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四、热功与功率1. 热功:热功是由于温度差而转化的能量。

对于工作物理学中的热机、热泵和热力装置而言,热功是它们从高温物体吸收热量或向低温物体放出热量的能力。

2.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化或传递的速率。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五、热膨胀热膨胀是指物体在受热过程中体积会增大。

热膨胀有线膨胀、表面膨胀和体膨胀等形式。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平衡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物体膨胀。

六、状态方程和气体定律1. 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状态的方程。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一、综述热和能是初中物理中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部分,当我们谈论热,我们是在讨论物体温度的变化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周围的世界。

而当我们谈论能,我们是在谈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热与能的神秘面纱,梳理一下初中物理中关于热和能的主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热量,热量是物体因为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当我们把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放在一起时,热量会从热的物体流向冷的物体,这就是热传递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温度、热量和物质状态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要了解能量,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我们日常看到的瀑布从高处流下,还是汽车发动机发出动力,背后都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在物理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形式,如热能、动能、电能等,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后我们会接触到热和能的转换,例如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会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再比如太阳能板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通过学习我们会明白这些转换背后的物理原理。

我们还要了解热和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从气候变化到能源利用,从工业生产到家庭生活,热和能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还能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妙的物理世界吧!1. 介绍物理中热和能的重要性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其中的热和能知识点可是个重头戏。

说到热和能,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烤火取暖,那不就是热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吗?或者夏天我们用电扇吹来凉风,那也是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给我们带来了舒适。

所以热和能在物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说到热我们自然会想到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物体的冷热程度,而热量则是物体温度变化的幕后推手。

当我们说某个物体很热时,其实是因为它内部的粒子运动得很激烈,这就是热能的体现。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内能、热量与热值相关知识点总结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

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7.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8.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9.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10.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相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相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12.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13.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14.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15.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比热容、热机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热和能》比热容、热机 知识点整理

比热容、热机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知识点不多,但是很难理解,尤其是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表示的意义。

本节中我们要多思考,观察热机的四个运行冲程,要多做练习题。

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热量(Q)(1)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J(2)计算公式:吸热时:Q 吸=C m △t = C m (t-t0)放热时:Q 放=C m △t = C m (t0-t)2、比热容:C(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和热量.(3)单位:J/(kg.℃), 读作:焦儿每千克摄氏度(4)性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都没有关系(5)记住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3、燃料的热值(又叫燃烧值)(1)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Q = m q4、热机(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蒸汽机(2)、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3)、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5、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2)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A、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B、减小热损失6、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热和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科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热和能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热的本质:热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和碰撞而产生的一种能量。

物体温度的高低反映了其中微观粒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程度。

2.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传热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热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介质。

-传热:热通过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对流和对流体与物体接触面的传热,适用于气体和液体介质。

-辐射:热通过真空或介质中的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的存在,适用于任何介质和真空。

3.热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热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子单位有千焦(kJ),焦耳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二、能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能的种类:能主要分为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的运动能和位置能的总和,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热能:物体内部由于微观粒子的不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电能:电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能,包括静电能和动电能。

-化学能:物质分子间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

-核能:原子核内部的能量,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

2.能的守恒定律:能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条重要的基本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是不变的,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被创造或销毁。

3.能的转化和转运:能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转运。

三、热和能的应用:1.暖房与制冷:热传导、传热和辐射的原理用于加热和制冷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暖气、空调等。

2.能源利用:利用不同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油、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为人类提供能量。

3.温度测量: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和热敏性质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如温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
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
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
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
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
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
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E
④解释事例:图15.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图15.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

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1、比热容:
⑴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Q放
1、热值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3、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
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4、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5、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6、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7、炉子的效率:
①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 Q总= cmt-t0/ qm′
8、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 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 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9、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10、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
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
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1、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
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1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
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
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
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
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
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