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荧光用吸收池支架(650-0165)使用
LA-960 日本干法操作指南

(1) 在[相对折射率]栏进行设置。
MN-LA960
(2) 如果样品的折射率已存在,点击[选择]按钮,在列表中选择相应的样 品和分散介质的折射率。(参见4-3)
(3) 如果列表中没有样品的折射率,点击[创建]按钮,选择或输入样品和 分散介质的折射率,并保存成折射率文件。(参见4-2)
无法查到样品的折射率
MN-LA960
可选择化学成分相似的材料的折射率 一般来说:
有机物:1.60 左右;无机物:1.70~3.00 混合物:采用混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的折射率。
能够查到样品的折射率
在LA-950中 输入折射率
当样品稳定分散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后,在以下基础 上确定折射率
粒径分布曲线不扭曲。
LA-960操作手册 (干法) 4. 输入样品信息
(1) 点击菜单栏上的[设置]--[测量条件设置]按钮。
MN-LA960
(2) 在[样品信息]栏输入样品名、材料名、原料、批量号等信息。
7/18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zer
LA-960操作手册 (干法) 5. 样品折射率
8/18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zer
LA-960操作手册 (干法)
5-2 折射率的创建
(1) 点击[创建]按钮。
MN-LA960
(2-1) 在创建折射率文件画面的[样品]栏点击[目录]。
在样品目录画面的选择相应的样品折射率。 9/18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zer
15/18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alyzer
日立F-7000荧光分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F-7000 偏振稳态荧光光谱仪使用说明一、荧光光谱仪的开启开启电脑,待Win XP操作界面显示后,接通光度计左侧电源开关(POWER),约5秒钟后主机右上方绿色氙灯指示灯点亮,表示氙灯已经启动工作,预热15分钟。
二、基本操作步骤1.双击桌面快捷方式FL Solutions,进入仪器操作主界面;2.待仪器初始化完成后,点击快捷栏Method按钮后,立即显示了分析方法(Analysis method)的五个重叠界面,分别为“常规”(General),“仪器条件”(Instrument),“模拟画面”(Monitor),“处理”(Processing),“报告”(Report)五个界面;3.点击常规(General)按钮,在测量方式(Measurement)中选择实验所需的扫描方式;4.点击实验条件(Instrument)按钮,依次在扫描模式(Scan mode)中选择扫描模式;在数据模式(Data mode)中选择采集类型;并在相应位置设置扫描波长,扫描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电压(一般为400V)、响应时间(一般为Auto)、狭缝等参数。
点击“OK”按钮,返回仪器操作主界面;5.点击Sample按钮,编辑样品名称(Sample name),勾选自动保存(Auto File)和选择文件存放路径(File name) 。
点击OK按钮,确认上述设置,返回主界面;6.取四面透光的石英比色皿,手指捏住上端棱角处,先用蒸馏水润洗3次,再用样品液润洗3次,然后装入约1cm高度的样品溶液,用擦镜纸吸干比色皿外壁;7.打开试样室盖,将比色皿放入试样槽中。
若为固体样品时,则放到专用的样品架上测定。
盖上试样室盖。
三、数据的采集及处理1.点击Measure按钮,开始数据采集;2.待检测自动完成,屏幕出现扫描图谱后,点击工具栏中功能(Utility)下拉菜单的Lamp off,关闭氙灯;3.点击Report按钮,打印报告;4.关掉图谱窗口,系统自动保存图谱文件。
日立F2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日立F2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 接通计算机及打印机电源,Win XP操作界面开始建立;2. 接通光度计前面板上左侧电源开关(POWER)约5秒钟后,主机绿色氙灯指示亮,表示氙灯已经启辉工作;3. 点击计算机屏幕上FL Solutions荧光分析快捷框,进入仪器操作界面;4. 实验开始,选择建立或调用相应操作方法:波长扫描、时间扫描或工作曲线法;5. 将待测溶液放入荧光杯,装入量为1/3~1/2体积即可。
荧光杯四面擦干净方可放入光路中进行测定,切忌将溶液带入仪器内部,保存数据或打印谱图;6. 实验结束后,使用仪器操作软件退出操作系统,并关闭氙灯。
保持主机通电10分钟以上,最后关闭主机电源开关。
7. 关闭计算机和电源开关。
8. 用合适溶剂清洗荧光杯并擦干保存。
操作流程:1:打开荧光分光光度计电源和主机电源。
2:“激活”Flsolutions—F-2500。
3:点击Method。
4:点击General →pholometry。
.5:点击Quantitation →wavelength。
6:点击Instrument → Fluorescence→ Both ML Fixed7:点击Standards 设置标准品的数量。
8:点击Sample ,设置待测标本数量。
9:放入空白准备调零。
10:点击Spectro photometer→ Zero Adjust 开始调零。
11:放入标准品测标准。
12:点击,mesure开始测量。
13:测定完毕,显示结果,打印报告。
14:清洗比色杯子,关闭电源。
日立Z-2000原子吸收

日立Z-20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一、日立Z-2000型(火焰/石墨一体机)原子吸收光谱仪日立Z-20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提出原子吸收新概念:全波长、全时段、全信息①检测1.直流偏振塞曼②背景校正技术适用于全波长(190-900nm)的72种元素火焰石墨炉两种原子化方式均采用直流偏振塞曼法进行背景校正,满足在全波长(190-900nm)下进行72种元素全分析。
唯一的火焰采用塞曼背景校正。
2.双检测器方式实现真正的双光束测量,消除时间、空间的误差在Z-2000之前的塞曼原子吸收中,通常利用时间分割法交替读取平行偏振成分和垂直偏振成分,并将这两个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进行背景校正。
而在Z-2000中,这两个偏振成分的光,由两个相匹配的光电倍增管同时进行检测。
在这种方法中,不需要用时间分割来读取,因而有超过2倍的信号读取时间,能获得更多的测定信息;直流偏振塞曼法结合双检测器的专利设计,真正实现了在相同波长相同时刻进行背景校正,消除时间误差,实现全信息检测,确保杰出的灵敏度和检出限。
下图是Z-2000的光学系统。
3.火焰和石墨炉一体化设计,无需空间或光学切换(软件控制)。
应用鼠标简单的选择原子化方式,毋需移动原子化器或重新设定光学系统。
全内置设计;无震动光学平台。
石墨炉分析中选择峰宽计算方法,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更大。
4.优异的S/N(信噪)比右图表示的是用本公司以前的产品和Z-2000 原子吸收进行石墨炉分析的比较,在波长193.7nm,注入40uL 1ug/L的As标准溶液,用相同的条件进行测定。
由于噪声幅度与以前相比降低了50%,所得原子吸收信号峰更清晰,可以得到更低的检测限①日立Z-2000型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唯一做到全波长、全时段、全信息检测。
②直流偏振塞曼法原理:样品中的待测原子在导入磁场时,分析谱线中与磁场平行的偏振组分P//会被这些原子吸收,而与磁场垂直的偏振组分P⊥则很难被这些原子吸收。
原子吸收光谱仪 操作指南

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方法

日立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试液体、固体粉末、薄膜等材料在常温及低温(除薄膜)条件下的荧光分析、发光分析、磷光分析。
可进行三维测量,波长扫描(荧光、磷光、发光光谱),时间扫描(荧光、磷光、发光时间),定量分析(荧光、磷光、发光),磷光寿命测定,叁波长测定。
可在发光材料、生化、医药等领域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1)波长范围200~900nm ;(2)扫描速度可达30,000nm/min;(3)同等条件下最高灵敏度S/N≥100:1 (水的拉曼峰,EX350nm,带宽5.0nm,响应2.0s。
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1.打开电脑主机电源。
2.打开F4500主机电源。
间隔10秒后,按下氘灯开关按键(不得超过5秒),当黄灯亮起不熄灭时,打开主板电源。
3.点击FL solutions图标,打开仪器工作程序窗口。
4.将待测溶液倒入荧光比色皿,用柔软的滤纸(最好为擦镜纸)拭去荧光比色皿外侧溶液,打开仪器盖,将荧光比色皿放入仪器中的专用位置,盖好盖子。
5.点击“方法”图标。
在打开的框图中,点击“一般”图标,选择“波长扫描”方式;点击“仪器”图标,选择扫描方式为“发射”,固定激发波长为某一整数值X,发射扫描开始波长为“X + 20”nm,发射扫描结束波长为“2X-20”nm,但发射扫描结束波长最大不超过900nm。
6.点击“测量”图标,开始进行发射光谱扫描。
仪器结束扫描后自动给出相应的测量参数和最大发射波长及对应的荧光强度。
7.点击“方法”图标。
在打开的框图中,点击“仪器”图标,选择扫描方式为“激发”,发射波长选择刚才所得的最大发射波长数值Y,激发扫描开始波长为“1/2Y + 20”nm,激发扫描结束波长为“Y-20”nm。
8.点击“测量”图标,开始进行激发光谱扫描。
仪器结束扫描后自动给出相应的测量参数和最大激发波长及对应的荧光强度。
9.将激发波长设为“八、”确定的数值。
重复“五、”至“八、”的步骤。
HITACHI Z-5000 型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 简易中文说明书

HITACHI Z-5000型系列原子吸收光譜儀簡易中文操作手冊ENB-1.1益弘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火焰部第一章如何開始1.儀器檢查2.開機準備3.基本操作流程,步驟第二章開機1.開電源的正確步驟2.軟体啟動第三章測量條件設定1.元素設定(Element)2.儀器條件(Instrument)3.分析方法(Analytical Method)4.檢量線條件表(Working Curve Table)5.樣品條件表(Sample Table)第四章測量第五章資料處理第六章結束1.結束軟体2.開機第七章日常保養及檢查1.火焰燃燒頭2.冷卻水管路3.氣体管路(含空壓機)如何開始1.儀器檢查(1)廢液杯內,溶液高度,是否足夠?(在原子吸收光譜儀,左邊之玻璃杯)(2)儀器間連線~(如個人電腦與原子吸收光譜間的連接線是否鬆脫)(3)火焰燃燒頭位置是否正確(參考(4)擺放在儀器下面的廢液瓶內,廢液是否過多,若超過瓶高一半以上需要傾倒處理(5)使用的氣体存量是否足夠?C2H2(乙炔)鋼瓶壓力小於5kg(約75psi)請更換,小於3kg(45psi)務必請更換空氣壓縮機內的積水是否排除(將空壓縮的排水閥打開,排水後需再鎖緊)空氣過濾器內是否積水,如有請排除(6)使用的印表機是否已準備好?2.開機準備(1)安裝及固定元素燈管(Mounting Hollow Cathode Lamp)在電源開關打開之前,安裝所需分析元素的元素燈管,首先打開位在儀器右下方燈管室的蓋子(用手輕押即可彈出),然後把安裝元素燈管時,用手轉動燈管固定座,把燈管安裝在燈管座1~8的位置上,然後確認在每個燈管座號碼上的元素燈管與設定值是否一致。
(燈管設定值在操控軟体主畫面"Element"目錄中)注意!安裝燈管時用手轉動燈管座,只限在未開儀器電源,否則將造成儀器損壞或錯誤。
若電源打開後,中途欲更換元素燈管,請以操控軟体上的管燈目錄圖示直接執行。
吸收池使用方法

吸收池使用方法
吸收池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混合物的实验装置,通常用于化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收池使用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吸收池: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吸收池类型,如气相色谱吸收池、液相色谱吸收池或其他特定应用的吸收池。
2. 清洁和准备:在使用前,确保吸收池干净并且没有任何杂质。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3. 装填样品:将待分析的样品装填到吸收池中。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选择直接加入液态样品或通过其他方法将气态或固态样品引入吸收池中。
4. 密封吸收池:确保吸收池的密封良好,以防止样品泄漏或外界杂质进入。
5. 连接到分析仪器:将吸收池与相应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连接,确保连接紧密。
6. 进行分析:根据实验方案和仪器操作指南,启动分析仪器进行分析。
吸收池将起到分离和富集样品的作用,使仪器能够检测和分析其中的成分。
7. 结果解读:根据分析仪器输出的数据和图谱,解读和分析吸收池中样品的成分和浓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用吸收池架(P/N650-0165)安装及操作
1.概述:
通过将激发与发射设定于相同的波长,进行单光束吸收测量。
也可以单光束模式下,如上状态,启动同步扫描(BOTH SCAN双扫描),记录透射光谱。
但是,该附件没有转换功能(LOG), 所以无法记录吸收光谱,同时在单光束模式下,氙灯的波长特性将出现光谱叠加。
2.结构:
一束激发光经衰减(经过1/100衰减板)、分散(分散器)(位于池架内部)。
部分分散光透射到样品上,进入发射单色器。
3. 设定步骤:
(1)旋开两个螺钉,取下标准池
(2)将该吸收池的池体部分安于发射单色器一边,让吸收池的引导孔与样品仓底座的导尖匹配。
4. 操作:
(1)将装有样品的10mm比色皿放于池架中。
(2)设置带宽,让发射带宽略大于激发带宽5~6nm。
例如:如果激发带宽慰5nm,那么发射带宽应设为约10nm。
(3)通常设定PM增益转换到LOW(低),但也要根据选择的带宽设定。
(4)在BOTH SCAN模式下,进行波长扫描以记录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