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三上册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九上4.1 夯实法治基础(共22张PPT)

夯
法治的含义
实 法
选择法治 道路
法治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的要求
治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基
描绘法治 蓝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础
怎样建设法治中道路,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①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A
②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的历史事件是 A. 1982年,颁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B (
)
B.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
2、法治的要求 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吗?
2、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两千多年的 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
新中国成立 后
人治社会 变法改制 依法治国
4、为什么要走法治道路?
(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 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2)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 效方式。 (3)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法令, 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实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
法治要求之一: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的要求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共45张课件

评论: 本校园新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
主、敬业、友善。联系的知识点是第三课《追求 民主价值》。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收获很大, 大家切身感受到民主的价值,增强了民主意识。 下面,我们会继续整理材料,将书写好的倡议书 和建议书,呈交学校,并会继续做好后期的监督 任务。最后,我们希望“我与校长面对面”活动 顺利进行。谢谢大家!
第五阶段:2017年12月1号,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 理规定》的决定,修改为“本市五环路以内(含五环路)区域为禁止 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现在:2019年根据《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北京烟花爆 竹禁放版图再度扩大,五环路外在大兴区、延庆区、昌平区增划了禁 放区域,并实施实名制购买烟花爆竹。
第三小组
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86年,北京市未制定专门的烟花爆竹安全 管理法规,依照当时的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法规进行管理。
第二阶段:1986年12月1日至1993年11月30日,市政府颁布了《北 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对烟花爆竹采取逐步限制,趋于 禁止的政策,对烟花爆竹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燃放进行了具体 规定。
任务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材料。 第一组: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第二组:有关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 第三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 定》制定历程 第四组:调查同学关于禁放的认识
思考: 1.管理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是什么? 2.管理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什么?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第一小组
Thanks
有关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
• 第二小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八十二条(第二款) 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 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 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法治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如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1、法治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要求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两个坚持)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我国的法治新蓝图
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P49 (2)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补充) (3)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补充) (5)依法治国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补充 )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法治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具有统一性、稳定性、 权威性 强调法律之上,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 、保障权利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 良法善治下,社会将是怎样?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法治的公作平用、?正(义为、什稳么定选、择有走序法、治富道裕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 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 保障,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和社会)
4、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 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 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法治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如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1、法治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要求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两个坚持)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我国的法治新蓝图
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P49 (2)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补充) (3)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补充) (5)依法治国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补充 )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法治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具有统一性、稳定性、 权威性 强调法律之上,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 、保障权利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 良法善治下,社会将是怎样?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法治的公作平用、?正(义为、什稳么定选、择有走序法、治富道裕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 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个人)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 保障,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和社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17张PPT)

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
全面依法治 国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 和重要保障。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觉
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解读全面依法治国 “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要努力使每 一项立法都 得到群众的 普遍拥护
每一部法 律都要严 格执行
每一个司 法案件都 体现公平
正义
每一个公 民都成为 法治的忠 实的崇尚 者、自觉 遵守者、 坚定捍卫
者
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参照示例,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2018年10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从严对长春长 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 疫苗作出多项行政处罚,没收违法多得,并处 违法生产、销售货值金额三倍的罚款,罚没款 共计91亿元。
据此,说说法治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作用?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 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国家)
2.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 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 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 有尊严地生活。(个人)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 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国家)
人教版九上道德与法治4.1夯实法治基础 (共36张PPT)

现代政
2.法治是 治文明 的核心,是
解决社会矛盾、
发展市场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
是 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
实现公平正义
的基本保障,
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选择。
3.党的十五大把_依__法_治第_二_国章_确定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本__质_要__求__和__重_要__保_障__。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法国民法典》
《美国宪法》
《中国宪法》
我国的法律
宪法集中反映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如法果治说宪要法求重在一限:制公良权法力,之那治么民法
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宗旨是 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法律?这些法律有什么共同特征?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
4.2描绘法治蓝图
3、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
C1: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 方略。P47 C2: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P48(相关链接)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概念区分
区别:
法制与法治的联系与区别
法制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
法治
联系:
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物 的管理,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
法制” 是法治的前提,“法治” 是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视频欣赏 民法典:新时代的人民法典
思考:结合视频说一说《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典:新时代的人民法典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4.1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19张PPT)

探究一 法治的意义(作用)、(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
近代100年 新中国成立后
变法改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 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 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 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 程。
探究一 法治的意义(作用)、(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3.对国家: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对个人: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 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 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 全、有尊严地生活。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探究一 法治的意义(作用)、(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2.对社会: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 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 效方式。
建设中国
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特色社会
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主义法治
体系,建 设社会主
三个依法
①依法治国
共
②依法执政
同 推
依
义法治国 家。
进
法
③依法行政
治
国
三个法治
①法治国家
一
体
②法治政府
建
的 要
设
求
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严格执③法法、治公社正会司法、全民守法
(立法机关)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
的普遍拥护
可以公平、公正的处理 问题,维护民意
探究四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时间: 1997年 2.会议: 党的十五大
3.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础》课件(共18张PPT

说说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劳动法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尼尔森却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美国人,我要遵守我们的法律。
你们看,这条鱼有籽啊,我不能吃。
义务教育法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保障生产、生活用品安全
为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 ······ 讨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探究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
他的行为让在座的每一位都肃然起敬。
什么时候提出场全面深推刻进依革法治命国,? 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法、全民守法。”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
什么时候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对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坚决查处,对一切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都要坚决整治,对所有行
政不作为的人员都要坚决追责。
说说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新知讲解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 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 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 活。
法
治
基 础
描绘法 治蓝图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道路的要求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 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知识归纳
劳动法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尼尔森却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美国人,我要遵守我们的法律。
你们看,这条鱼有籽啊,我不能吃。
义务教育法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保障生产、生活用品安全
为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 ······ 讨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探究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
他的行为让在座的每一位都肃然起敬。
什么时候提出场全面深推刻进依革法治命国,? 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法、全民守法。”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
什么时候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问责制,对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坚决查处,对一切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都要坚决整治,对所有行
政不作为的人员都要坚决追责。
说说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新知讲解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 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 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 活。
法
治
基 础
描绘法 治蓝图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道路的要求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 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知识归纳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1张PPT)

价值观。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 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理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然选择。
运用你的经验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认真观察以上图 片,想一想:究竟 是什么保证社会生 活安全、有序、自 由?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 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 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 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 范作用。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
反家庭暴力法
公安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 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 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请你结合上述法律规 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
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 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 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正 是有了法治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 到了应有的保障。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 要内容有哪些?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能够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 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理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然选择。
运用你的经验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认真观察以上图 片,想一想:究竟 是什么保证社会生 活安全、有序、自 由?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 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 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 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 范作用。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夯实法治基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
反家庭暴力法
公安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 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 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请你结合上述法律规 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
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 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 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正 是有了法治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 到了应有的保障。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 要内容有哪些?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结
/作用
• 全民普法
根据最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 通事故,如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 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 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 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处于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等刑罚,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金额5000元的,拘役三个月, 罚金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1、法治的含义、作用
(1)含义: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2)作用:从社会或国家的角度来说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 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 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 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原因、要求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民守法
(基础)
法治
• 思考:漫画体现依法治国新方针的那个方面?
科学立法
• 思考:漫画体现依法治国新方针的那个方面?
监察法
严格执法
• 思考:漫画体现依法治国新方针的那个方面?
公正司法
• 思考:漫画体现依法治国新方针的那个方面?
全民守法
依 科学立法 法 严格执法 治 公正司法 国 全民守法
但,毒大米、毒奶粉、毒……屡屡出现。
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3、法治的要求?
②还要求实行善治。(良好的治理)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
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
的最大化。
2、法治的要求
①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
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 法三个判断标准)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全民守法
1.2018年3月11日下午3时许,人民大会堂。随着宣布表决开始,近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手中的笔在选票上郑重落下。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又 迎来一次完善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日益宽广。与时俱进的宪法,必 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法治保障,汇聚磅礴力量!站在新 的起点上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有( )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 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梳理导入
认识民主
绝大多数人 民当家做主
探索民主
民主的实现需要和平的环 境、制度、法律的保护
实践民主 参与民主
一
、
选
(1)法治含义:
择
依法治理
法
治
道
路
• P46 阅读感悟
人治思维
法治思维
本质 原则
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国家法律是治国
理政的基本依据
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 法律面前人人 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 平等原则,稳 治理,任意性、非理性; 定性一惯性
最高 个人意志 权威
法律
一、选择法治道路
阅读P45 P47, 法治的作用?
个人角度
社会或国家的角度
1、法治的含义、作用
(1)含义: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2)作用:从个人角度来说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 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亲爱的读者: 1、盛生年活不重相来信,眼一泪日,难眼再泪晨并。不及代时表宜软自 弱勉 。,20岁.7.月14不7.待14人.2。02。02200:.276.12407:2.164:0.20J2u0l-20:2206:206:26:02Jul-2020:26 亲爱的读者: 2、千世里上之没行有,绝始望于的足处下境。,只20有20对年处7月境1绝4日望星的期人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四日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3、少成年功易都学永老远难不成会,言一弃寸,光放阴弃不者可永轻远。 不。 会成20功:26。7.14.202020:267.14.202020:2620:26:027.14.202020:267.14.2020
▶预防未成年人维犯护罪了法:青第少十五年条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 权益 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
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P45探究与分享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哪些?
《反家庭暴力法》第15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
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 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 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良
善
法
治
善治是良法的保障
P45探究与分享
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
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重 ②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
视 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法 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治 表
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 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 新蓝图。
现 ④2018年,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
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
4、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 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 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 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 捍卫者。
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阅读课本P49相关链接,回答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必要保证) 执法必严(中心环节)、违法必究(防线)
新方针: 科 学 立 法 严 格 执 法 公 正 司 法 (前提) (关键) (防线)
• 阅读P47相关链接 思考法治、法制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总称; 法治是指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与 “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法。
二、描绘法治蓝图
2018年 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4.我国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 ①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实行法治的前提:要有法 法治要求之一: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的要求
①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个人 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 会的共同发展。(良法三个判断标准)
思 考 :一个国家制定了良好的法律,就是“法治”的国家吗?
《食品安全法》第 四 条 规 定 : 食 品 生 产 经 营 者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 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 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420、:2敏67而.1好4.学20,20不20耻:2下67问.1。4.。2072.01240.2:20620270.:1246.:2002270.1240.:220622002:206:22607:2.164:0.2202200:26:02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54、海不内要存为知它已的,结天束涯而若哭比,邻应。当为Tu它es的da开y,始Ju而ly笑14。, 72.01240.2J0u2ly0270.1T4u.2e0sd2a0y2,0J:2u6ly201:42,622002:2067:/01242/200:206:02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65莫、愁生前命路的无成知长已,,需天要下吃谁饭人,不还识需君要。吃苦8时,2吃6分亏8。时T2u6e分sd1a4y-J, uJlu-2ly0174.1,42.022002J0uly 20Tuesday, July 14, 20207/14/2020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 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 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材料 在新时代对现行宪法进行第五次修改,也 是民心所向。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 既要适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宪法法 律发展规律。现行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广泛听取了 社会各界的意见,及时归纳和总结社会各界对宪法 修正案提出的好的看法和建议,有效地汇聚了民意, 使得宪法修改活动符合人民利益的要求,最大限度 地体现人民的意愿,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维护了家庭 弱者的权利
3、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①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②近代100多年 ③新中国成立后
封建专制制度(人治)
变法改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