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3.11我是一张纸人教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材分析】学生进入学校生活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对于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认识还不够,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不多。
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通过这一单元的介绍,会使同学们懂得更多的环保知识,引导学生明白纸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来之不易,从而让同学们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学情分析】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在下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
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1.知道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纸张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了解纸张的来之不易,初步树立珍惜纸的意识。
【教学准备】制作纸的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为了奖励你们积极发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
请看,这是什么?生:马。
这匹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塑料。
师:不对……生答:纸。
师:恭喜你!答对了。
2.它就是纸做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纸”的话题。
师贴板书:我是一张纸和纸图形。
(师边贴板书边读课题)你看,纸有话想说呢,请听——二、课堂互动活动一:找找我在哪儿纸配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纸,天天陪伴你们的生活和学习。
我就在你们身边,快来找找我吧。
”1、首先,纸来到了这间教室(手势)——谁能用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生1:找出墙上的名人名言师:你反应迅速,这是告诫孩子们如何学习的。
生2:找出讲台上的教参。
师:你真会观察。
老师备课离不开它。
生3:找出自己的课本。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我是一张纸》人教(新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张的来源、制作过程以及节约用纸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我是一张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纸张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惊讶地了解到,平时看似普通的纸张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的故事。这让我意识到,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掌握纸张的制作过程:了解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作流程,明白纸张的来之不易。
举例:简要阐述砍伐树木、制浆、造纸等环节。
(3)讨论纸张的用途:认识到纸张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珍惜和节约使用。
举例:列举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纸张的用途。
(4)培养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情感,培养节约资源、珍惜纸张的价值观。
3.行为与实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知纸张的来源:理解纸张是由树木制成,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举例:介绍树木经过加工成为纸浆,最终制成纸张的过程。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是一张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我们用的纸张是从哪里来的?”(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纸张的奥秘。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到纸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纸的正确使用习惯,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我是一张纸》,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认识到纸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纸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到纸的种类、用途和正确使用纸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纸的场景,让他们思考一下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步骤二:情境创设(10分钟)通过讲述一则与纸相关的故事情节,如小朋友写信给远方的朋友、老师用黑板上的纸张做示例等,激发学生对纸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一下纸的种类和用途。
步骤三:了解不同种类的纸(15分钟)1.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张样本,如普通纸、卡纸、宣纸等,在黑板上陈列出来。
2.谈论不同种类纸的特点,如颜色、质地和用途等。
3.让学生观察纸张样本,让他们分组对比不同种类纸的异同。
步骤四:探究纸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纸,如避免浪费、节约用纸等。
2.导入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常见的常规和不常规纸张使用方式,如书写、绘画、折纸、塞纸等。
3.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纸的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并给出理由。
步骤五:环保警示(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到纸是由树木制成的。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合理使用纸张,可以减少对树木的伤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回收废纸、使用双面打印等。
步骤六:小结(5分钟)回顾本课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重要观点。
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五、课堂练习1.给学生出示一张纸,让他们尝试写下自己的名字。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11 我是一张纸》_13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张纸的来历,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2)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不浪费纸张。
(3)知道纸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4)通过调查用纸情况,学习调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我无处不在1.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一口气说出三个用纸做的物品。
2.给纸分类。
二.我从哪里来1.在我们的生活中纸真是无处不在啊,那纸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①学生讨论交流。
②小结:可以造纸的植物有很多,现代造纸最主要的原料是树木。
2.原来无处不在的纸是用树木造出来的啊。
①一棵15米高的大树可以造多少纸呢?②一棵小树苗得多少年才能长成这样的大树呢?③我们栽下一棵小树,要20年后才能造出这么点的纸,学习了这个知识,小朋友们有什么想法吗?3.纸来之不易,那小朋友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天大概要用多少张纸?来算一算,全班同学一天要用多少张纸?全校同学一天要用多少张纸?计算题算出结果。
(板书:大量用纸)4.小朋友们知道大量的树木(森林)被耗费的危害吗?(板书:破坏环境)①班级交流②我们来看看森林被破坏的后果吧。
(图片)③小结:大量用纸会破坏森林,会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浪费纸张相当于破坏环境,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节约用纸。
(板书:节约用纸)三.我的苦与乐1.节约用纸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浪费纸张,就会破坏环境。
①图示痛苦的纸卡通:这是谁?它怎么啦?小朋友们想帮助它吗?②那就找一找是什么现象使“我”这么痛苦呢?(课本图片)③那同学们在学校、在家里还有出去玩的时候也见过浪费纸的行为吗?再遇到的话你打算怎么做呢?(学生交流)2.小朋友们这样做的话,就是在关心爱惜“我”哟。
(图示“快乐的纸卡通”)快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呢?①班级交流评议。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我是一张纸 人教(新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
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和中年段四年级上册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起到过渡的作用,使绿色与环保主题得以保持延续。
《我是一张纸》主要介绍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的来源、纸的苦与乐几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爱护纸张、节约用纸,成长为"绿色小卫士"。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绿色环保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纸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对纸的种类、来源、去处等认识不够全面。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不高,有意注意维持时间不长的特点,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以活动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纸张的来源,想出多种节约用纸的方法,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
【教学目标】1. 通过课前亲手尝试“古法造纸”、采访调查和观看小视频等活动,知道我国造纸的原材料的,加强对纸的认识。
2. 通过选择带有“纸”的组名和寻找家庭、学校、社区中的纸等活动,认识到纸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纸。
3. 通过小小观察员、小组讨论汇报节约用纸小妙招等活动,意识到生活中浪费现象随处可见,知晓节约用纸的方法。
4. 通过观看纸张回收后的旅程,了解再生纸的生产过程和作用,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知道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DIY古法造纸、学生进行造纸原材料的问卷调查;介绍自制小视频:我国造纸原料、再生纸的制作过程和好处;搜集节约用纸的好办法。
【教学过程】一、我是谁?(7分钟)1. 谈话导入:几天前,每组的同学都亲手做了一张纸,其实常用纸的种类还有很多,请读:书写纸复印纸宣纸皱纹zhòu wén 纸牛皮纸卡纸玻璃纸油光纸新闻纸瓦wǎ楞léng 纸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纸作为本组的组名。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11 我是一张纸》教案

二下道法《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设计人:xxx【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绿色环保、珍惜资源"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有初步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本课由“你找到我了吗?”“我从哪里来”“我的苦与乐”三个活动板块构成。
重在引导学生明确纸与环保的关系,对学生节约用纸的行为和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将所学真正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树立节约用纸、爱惜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手工制作、画画等,他们在用纸过程中有一些不良习惯:随意浪费纸张或者是乱丢纸屑,还没有形成环保、垃圾分类等意识,而且受年龄及能力所限制,意识不到由于纸张的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较难理解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将节约纸张的行为落实到行动中。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小养成好习惯,用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道纸的来源,了解生活中浪费纸的行为,领悟纸与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明白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
3.树立环保意识,激发节约用纸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纸的来源,了解生活中浪费纸的行为。
2.明白节约用纸的重要性,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激发节约用纸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板书道具等。
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内容、查阅废纸回收和利用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今天有一位神秘的朋友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它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角,让我们听听它的自我介绍,猜猜它是谁?2、自我介绍:“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认识,我的本事可大了,我还会变身术呢,快来看看我能变成什么吧!——我能变成一张照片,我能变成一本台历,我能变成一张宣传手册,我还能变成一个手工小篮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由来、种类和用途。
2.认识纸张生命不易,应珍惜使用。
3.学习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纸的种类和用途。
2.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纸张生命不易,学会珍惜使用。
2.如何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
四、教学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纸张。
2.学生准备笔和书。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将一张白纸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谈一谈纸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
然后教师问学生一个问题,问:纸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 学生探究纸的由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讲述纸的由来、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探究纸的由来和种类。
3. 学生认识纸张生命不易教师通过讲述纸的生产过程、纸张与树木关系以及纸张的再利用等教学资料,让学生认识到纸张的生命不易,应珍惜使用。
4. 学生学习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例如:将纸张用完后,应该将其放进可回收垃圾箱中。
5. 学生完成活动教师设计学生活动,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谈论如何保护环境,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听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
2.教师管理学生的作业情况,例如:写文章情况。
3.课后教师修改学生文章情况。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纸的由来、种类和用途,认识到纸张生命不易,应珍惜使用,学会正确使用和处理纸张,保护环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教案改写建议:第11课我是一张纸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一年多,但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认识还不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资源出发,理解绿色和环保的主题。
通过这一单元的介绍,学生将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明白纸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来之不易,从而养成节约用纸的惯。
学情分析】大部分二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惯,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能够端正研究态度,对研究较为感兴趣,有较强的探究意识。
研究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研究方法活学活用。
学生能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
学生能够主动研究,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1.了解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了解纸张的来源,体会纸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纸张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初步树立珍惜纸的意识。
教学准备】制作纸的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为了奖励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带来一件礼物。
请看,这是什么?学生:马。
老师:这匹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塑料。
老师:不对……学生答:纸。
老师:恭喜你!答对了。
2.它就是纸做的。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纸”的话题。
老师贴板书:“我是一张纸”和纸的图形。
(老师边贴板书边读课题)你看,纸有话想说,请听——二、课堂互动活动一:找找我在哪儿纸配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纸,天天陪伴你们的生活和研究。
我就在你们身边,快来找找我吧。
”1、首先,纸来到了这间教室(手势)——谁能用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学生1:找出墙上的名人名言。
老师:你反应迅速,这是告诫孩子们如何研究的。
学生2:找出讲台上的教参。
老师:你真会观察。
老师备课离不开它。
学生3:找出自己的课本。
老师:我们研究离不开它。
学生4:找出自己的作业本。
老师:我们要写字、做作业离不开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我是一张纸》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第六条“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以及第7条“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小水滴的诉说》《清新空气是个宝》两课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触手可感的资源出发,了解纸张的来源及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纸张来之不易,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也较少。
在他们的意识中,纸是最普通平常的东西,而不明白纸张的来之不易以及浪费纸产生的环保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社会、个人应该如何节约使用纸张。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白纸张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初步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
难点:了解纸张制作过程,体会纸张来之不易。
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五、教学准备
教师:纸箱、课件、任务箱、任务单、剪刀等。
学生:搜集各种类型的纸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纸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感受纸的重要性。
2、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体会纸张来之不易,明白纸张与资源的关系,初步树立爱护资源的意识。
活动一:你能找到我吗?
导入: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百宝箱,百宝箱里装的是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如:报纸、废旧作业本、手工作品、日历、手帕纸等。
)
1、大家想知道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吗?谁想上来揭开谜底,告诉大家?(学生回答)
2、这些东西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谁来告诉大家?(师生总结:共同名字为——纸。
教师板书:纸)
3、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纸和纸制品出现在哪些地方?(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回答)
小结: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教师补充板书完整的课题:11我是一张纸)活动二:我从哪里来?
1、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板书:无处不在)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之一。
在过去没有纸的时代,人们是使用什么来写字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图片:龟甲、兽皮、石片、竹简、丝绸等)
2、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上面所出示的东西上写字,与在纸上写字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没有纸的时候,书写很不方便。
人们在用竹片写字的时候,有时候写一篇长的文章,需要让人抬着过去。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才能够用轻便的纸来写字。
同学们知道纸张是怎样做出来的吗?那可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啊!(老师简单讲解造纸过程。
)
现代造纸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是仍需要大量的树木来作为原料,给本来就很稀缺的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活动三:小调查——纸、树木与环境。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纸无处不在,纸张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用的纸,大部分来自树木。
每天,全世界的人们都会使用大量的纸,对纸张的消耗实际上是对树木的消耗,所以,我们平时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课下请同学们做一个小调查,请各小组参照示例,各小组长组织大家填写调查表,深入了解纸张与树木的关系。
(多媒体出示《纸与树木的关系调查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调查、采访,进一步理解纸张、树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树立主动节约用纸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探究创新节约纸张的方法。
活动一:调查与猜想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纸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制造纸张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树木,人们对纸张的大量需求,也增加了树木的大量采伐,为了进一步了解纸张与树木的关系,课前老师请大家做的《纸与树木关系的调查表》,请大家汇报一下。
2、学生展示小调查表,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3、除了同学们汇报的和猜想的以外,我们班的张雨荷同学就这个调查内容专门采访了张校长,请大家看视频。
(视频播放:大家好,我是小小调查员张雨荷。
请看,这是我们学校校园内种植的大杨树,根据我们大家的调查,就这样的一棵树,我们如果用它来造纸的话,每天就会少一棵,那么,我们学校有多少这样的树呢?我们还是问问校长吧!
学生:张校长,您好!我是二(4)班的学生张雨荷,我们现在在做一个关于“纸、树木与环境的关系”的小调查。
朱老师说,像这样大的树,如果用来造纸的话,我们全校同学一天就得消灭一棵,真是这样的吗?
校长:是的,你们看到的这棵树现在已经13年了,像这样的大杨树,我们学校一共还有380棵。
如果只用不栽,一年左右,我们的校园就没有一棵树了。
学生:那怎么办啊?
校长:一方面,我们要植树造林,让树木的生长能够供应造纸的需求。
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并且在生活、学习中,做到节约使用各种纸张。
学生:谢谢校长,我们以后一定珍惜纸,再也不浪费了。
)
4、总结:同学们,人类、动物、植物等在地球上都是平等共生的,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国家出台了《森林保护法》,社会上很多的场所都在大力倡导节约用纸,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节约。
(板书:节约)
活动二:小体验——我的苦与乐
1、请大家看看这几种现象,他们做的对吗?(多媒体播放各种浪费纸张的现象)
2、再请大家看这几个同学的做法,他们做的对吗?(多媒体播放各种节约纸张的现象)
(用相应的手势表示)
师生总结:通过对浪费纸张和节约用纸行为的辨析,让学生确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意识,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
3、小体验——“假如生活中没有纸”
如果有一天,纸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同学们大胆想象一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看微视频。
(播放视频)
小主持人:同学们好!我是小小调查员史育凡,今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要进行一个体验活动,主题是:“假如生活中没有纸”,请大家看看,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
镜头一:一名同学飞奔上厕所,随后,大喊一声:“哎呀,没有卫生纸!”
小主持人:同学们,如果生活中没有纸,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遇到很多像这样的麻烦和不便。
但是,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我们用到的纸,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要使用树木,如果我们把树都用来造纸了,生活就会缺少绿色。
我还知道,在生产纸张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污染环境,风沙也会越来越严重,那生活就会很糟糕,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4、小制作——创意改变生活。
过渡:同学们,创意改变生活。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大家应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家还记得老师的百宝箱内有很多的纸制品吗?生活需要创意,创意改变生活!我们能不能设法让她们再次利用呢,鼓励更有创新的金点子哦!
5、小组内预展。
6、班级展示。
总结:
感谢大家对纸宝宝爱惜,在你们的创造性的活动中,废旧的纸制品也焕发出来新的生命力。
纸虽然很普通,但它无处不在,作用巨大,大家节约用纸,纸就会为大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七、板书设计:
课时一:
课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