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排卵、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水平增高和胰岛素抵抗等特征。

PCOS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PCOS患者常伴有月经不规则、不孕、肥胖、糖尿病等多种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维生素D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健康、免疫调节等。

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PCOS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PCO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屈螺酮和炔雌醇是PCOS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性激素分泌、调节月经周期、缓解多囊卵巢等方式来治疗PCOS。

关于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治疗PCO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治疗PCOS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不良反应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可靠的治疗选择。

【字数:235】1.2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排卵障碍、雄激素水平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困扰。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维生素D被认为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与雄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等相关。

屈螺酮炔雌醇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抑制雄激素分泌、改善排卵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药物选择。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揭示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希望和福音。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包括18岁以上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患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西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等,属祖国医学的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范畴。

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

由于本病发病为多因性,表现呈多态性,所以对于pcos的治疗,众学者各有己见,治法各异。

现就本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药治疗国内文献中关于中药治法的报道多是辨证论治、中药组方人工周期、自拟方和针灸穴位疗法。

1.1辨证论治pcos的发病涉及肝、脾、肾等脏腑与气血冲任督带、胞宫等有关月经失常的功能失常有关。

陈锦黎等[2]采用补肾化痰法治疗痰湿阻滞肥胖型pcos57例,治疗6个月,闭经、体重指数、雄激素水平、lh/fsh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1.22%。

杨正望等[3]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pcos45例,总有效率84.4%。

王兴娟[4]认为本病当从肾阴不足、痰温郁火辨治中、用滋阴降火法治疗,总有效率86.67%,其认为滋阴降火法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1.2中药人工周期治疗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将中医月经周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性腺轴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周期性的中药治疗。

申霞[5]采用中药治疗pcos105例,均用补肾活血方加减,月经后期加枸杞子、何首乌;排卵前期加丹参、泽兰、香附;排卵后期加杜仲、川续断、桑寄生、阿胶;经前期加川牛膝、桃仁、百花、三棱。

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7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0.48%,妊娠52例。

薛秀伟等[6]应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本病,经后期用卵泡汤,经间期用排卵汤,经前期用黄仲汤,月经期用调经汤,对照组服用克罗米芬,结果显示治疗组妊娠率较高,且中药治疗对卵巢无过度刺激。

1.3自拟方法疗有学者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出自拟方药。

柴丽宏[7]自拟中药疏肝清解汤,治疗青春期pcos30例,共治疗6个月,停药3个月后显效率80%,有效率10%,停药6个月后显效率70%,有效率16.7%。

多囊卵巢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治疗方案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其特征包括卵巢多囊肿形成、雄激素水平升高和排卵功能障碍。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多种治疗方法被提出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多囊卵巢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胰岛素增敏剂和抗雄激素药物等。

(1)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卵巢的雄激素分泌,帮助调节月经周期和减轻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

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医生指导进行。

(2)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减少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胰岛素水平。

(3)抗雄激素药物:抗雄激素药物可以抑制卵巢的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帮助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和平衡雄激素水平。

2. 营养调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减肥可以帮助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和恢复排卵功能。

(1)低GI食物: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减少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

(2)减少饱和脂肪摄入:高饱和脂肪摄入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对改善病情有益。

(3)均衡膳食:保证每餐都包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避免单一饮食的偏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3. 生活方式管理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调节激素水平。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2)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监测卵巢功能和疾病进展。

(3)压力管理: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合理的心理调节和减压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心理状态和症状。

总结:多囊卵巢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营养调理和生活方式管理。

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健康、免疫系统功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而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缺乏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关联。

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紊乱状况,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屈螺酮炔雌醇片是一种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卵巢功能、调节雄激素水平的作用,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内分泌紊乱情况,是目前治疗该疾病常用的药物之一。

综合上述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预期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治疗效果。

一、维生素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维生素D能够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抑制卵巢内雄激素的合成等途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项对于143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143名健康对照组进行的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维生素D水平和雄激素水平呈负相关。

这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维生素D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慢性炎症反应等途径,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补充维生素D对于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紊乱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屈螺酮炔雌醇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地位目前,已有一些临床研究对于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项对于6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相较于单独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应用维生素D和屈螺酮炔雌醇片组在改善月经紊乱、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等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

还有研究证实,维生素D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和慢性炎症状态,从而减轻并发症的风险。

利拉鲁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药物及用量注意事项

利拉鲁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药物及用量注意事项

利拉鲁肽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药物及用量注意事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缩写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发于育龄妇女。

该病以多个囊性卵泡增生、雄激素分泌增高和慢性排卵障碍为主要特征。

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的治疗PCOS的关键药物,其用量及注意事项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 利拉鲁肽的作用机制利拉鲁肽属于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其作用是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释放,从而减少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

这一作用机制可以降低卵巢内源性雄激素的产生,恢复卵巢功能的平衡,促进排卵的发生。

2. 用量注意事项(1)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利拉鲁肽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一般而言,其使用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卵巢功能状态及其他合并症进行用药方案的制定。

(2)按时按量用药。

利拉鲁肽一般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建议患者按时按量使用。

在治疗初期,通常建议每天注射1次,用量为0.6mg。

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3)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利拉鲁肽在一些特定情况下禁用,如对该药物过敏、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具有高卵巢刺激症候群和卵巢肿瘤的患者。

除此之外,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LH、FSH、雄激素的水平,以及监测卵巢的大小和数量。

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卵巢增生、卵巢脱垂等,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3. 利拉鲁肽的疗效评价利拉鲁肽作为PCOS治疗的关键药物,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表明,利拉鲁肽治疗可显著降低LH水平、增加卵泡发育、促进排卵,从而提高妊娠率。

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患者的月经功能、减轻肥胖程度,对改善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作为治疗PCOS的关键药物,其用量及注意事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按时按量使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卵巢多囊化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有着较长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归类为痰湿内阻型、气滞血瘀型和肾虚阳亢型等不同的证型。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是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节内分泌等方面来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质。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草药治疗。

草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方通常是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每个药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效。

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症状。

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逍遥散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

除了草药治疗,中医还注重调整病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体内的湿热有关,因此建议病人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减少甜食和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保持饮食的均衡。

中医还强调适量运动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调节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和生育。

一项针对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综述表明,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月经周期、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病因、病程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和观察才能见效,需要病人坚持治疗并配合中医师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改善病人症状、调节内分泌、促进排卵和生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由于多个因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

近年来,针对PCOS的中医治疗方案逐渐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中医药可以有效改善PCOS女性的内分泌状态。

根据中医学,PCOS的内分泌紊
乱是因为肝郁气滞、脾虚水湿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针对这些因素,可采用中药治疗。

例如,柴胡加芍药汤可以调节肝气,薏仁山药丸可以健脾化湿,川草茯苓丸可以调节生殖系统内
分泌等。

其次,中医理疗也是PCOS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例如,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温通子宫,增强生殖系统的免疫功能。

其中,穴位选择尤为重要。

例如,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经络穴位可调节肝气、健脾祛湿、补益肾气,从而达到改善内分泌状态的
效果。

最后,中医调理饮食是PCO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饮食可以影响身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状态有重要作用。

因此,建议PCOS患者少食湿腻、寒凉、刺激性食品,尤其要注意调节血糖水平,避免血糖波动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

总之,中医治疗PCOS的方案多样、可行性强,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逐步改善PCOS
女性的内分泌状态、生殖健康、经络通畅等方面,提升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
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理,不能一概而论,且应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失调的卵巢功能,通常伴随着高雄激素水平和卵巢中的囊肿。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生育年龄的女性,并且常常伴随着月经不规律、性激素水平失衡和囊性痤疮等症状。

PCOS对女性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

中医治疗PCOS的理论基础是“气血阴阳”的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PCOS的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脾胃失调、肾虚等。

治疗PCOS的关键是调理气血阴阳,疏肝解郁、健脾温肾,从而恢复卵巢功能的平衡。

在治疗PCOS中,中医通常采用草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中药方剂。

现代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如柴胡、丹参、黄芪等具有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症状。

针灸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PCOS的治疗中。

针灸可以调理内分泌系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症状,对于月经不调、卵巢囊肿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除了草药和针灸,膏方和食疗也是中医治疗PCOS的重要手段。

一些中医膏方如逍遥丸、祛痘丸等被广泛应用于PCOS的治疗中,能够帮助患者调理内分泌、清热解毒、平衡气血。

中医食疗也被认为对于PCOS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如适当选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症状。

除了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中医疗法也被引入到PCOS的治疗中。

如中医推拿疗法、拔罐疗法等被认为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缓解患者的症状。

一些中医机构还推出了针对PCOS的中医调理养生班,通过中医理论教育、草药熏蒸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调理气血,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PCOS的进展在不断推动着PCOS治疗的发展。

中医治疗PCOS的优势在于调理气血阴阳,改善内分泌功能,不仅可以调理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PCOS也可以避免一些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对于长期控制PCOS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CH3 O
HO
Ethinylestradiol. EE 乙炔雌二醇
0.035mg
O CL
+
Cyproterone acetate 醋酸环丙孕酮
CPA(2mg)
CPA抗雄激素的作用机理
抑制垂体LH,FSH分泌,从而抑制卵巢来 源的雄激素
抑制P450c17/17-20裂解酶活性,减少雄 激素合成
油腻头发 40.6% 68.6% 83.8%
100%
头屑 36.7% 55.1% 78.7%
95.9%
n=1,161
Aydinlik (1990)
达英-35 对多毛症的疗效
Ferriman 评分
20 15 10 5 0
0 6 12 18 24 30 36 42 ( 月)
平均多毛症状评分
平均改变(治疗前 与疗程后)
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 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 心血管疾病危险也增加。
PCOS的诊治规范背景
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 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 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
PCOS的发病机理
以性腺轴失调为主(无排卵) 全身性神经-内分泌-代谢网络失调 异质性综合征
增加IGF-1结合蛋白,降低游离IGF-1的 水平
在靶器官与雄激素竞争性抢占受体,阻 断外周雄激素的作用
外周作用: CPA与雄激素抢占受体
达英-35对痤疮的作用
恢复正常者的比例
症状 第 3 周期 第 6 周期 第 12 周期 第 36 周期
脸部痤疮 37.8% 72.3% 90.6%
100%
(胖,高胰岛素)
女性雄激素的生理
女性循环中雄激素种类
睾酮 雄烯二酮 脱氢表雄酮 硫酸脱氢表雄酮
女性雄激素生理
肾上腺皮质
20% 睾酮
T 60% 20%
40% 雄烯二酮 △4A
60%
50%
90%
10%
脱氢表雄酮 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
30%
DHEAS
20%
卵巢
- James(1993) Yu(1997)
在靶器官与雄激素竞争性抢占受体,阻 断外周雄激素的作用
对IGF-I的作用
治疗12个周期后IGF-I显著降低: 60周期 42% ↓
治疗12个周期后IGFBP-1显著升高: 60周期 199% ↑
- Falsetti L.Human Reproduction 2001;16(1):36-42
PCOS患者:治疗后生殖激 素的改善(1)
12
10
8
治疗前
6
3个周期
4
12个周期
2
0 LH
FSH
LH/FSH
T
Colland and Elstein (40)
PCOS患者:治疗后卵巢形态的 改善
80
70
60
50
治疗前
3个周期
40
6个周期
30
12个周期
20
治疗后
10
0 卵巢体积
卵泡数>7的妇女%
Colland and Elstein (4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PCOS诊治规范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 组于2006年11月18日在重庆召开了 妇科内分泌学专家扩大会议,会议 经过热烈的讨论初步制定了目前中 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PCOS的诊治规范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异质性,不但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 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发病 率增加,
1
2
3 周期
▪ 出色的月经周期控制, 突破性出血发生率低
▪ 治疗前9%的月经间期 出血发生率,在使用9个 周期后下降为
第36周期 m(sd)
189.2±4.6* 54.3±.1* 99.4±5.2* 84.9±.8 10.4±.7
* 与治疗前比较,p<0.05
n=72

Leopoldo Falsetti and Edda pasinetti
达英-35 与月经周期控制
占使用者%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除外其他因素,如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雄 激素的肿瘤,柯氏综合症等 1.稀发排卵和/或无排卵 2.高雄激素血症的生化指标/或临床 表现 3.多囊卵巢
PCOS诊断的目的
除外其他疾病 是否无排卵 是否高雄 是否伴胰岛素抵抗
诊断的目的
轻易给患者带帽子(PCOS) -不影响临床决策及观察 -以免增加患者的压力与误解 -患者的压力与误解可能影响疗效
达英-35对PCOS的治疗作用
改善高雄激素体征 提供规律月经周期,阻止子宫内膜增生 与促排卵药物合用,辅助生育 与胰岛素增敏剂合用,对肥胖伴有高胰岛
素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
达英-35长期应用对脂代谢的影响
治疗前 m (sd)
第12周期 m (sd)
第36周期 m (sd)
总胆固醇 LDL 胆固醇 HD胆固醇 HDL2 胆固醇 HDL3 胆固醇

-
GnRH-a √
-
地塞米松 -

安体疏通
-
-
靶器官敏感 性增加
√ √
达英-35
在PCOS中的临床应用
达英-35的多环节作用
雄激素靶器官 (皮肤)
CPA
EE/CPA
垂体 LH
肝脏
IGF-1结合蛋白
SHBG
EE +
达英-35
CPA
子宫内膜
EE/CPA CPA
肾上腺
卵巢
脱氢表雄酮 雄烯二酮
IGF-1 雄烯二酮 睾酮
40
60
80
100
抗雄活性比较(Hershberger测试)
Muhn (1995) Stölzer W(1985)
CPA抗雄激素的作用机理
抑制垂体LH,FSH分泌,从而抑制卵巢来 源的雄激
抑制P450c17/17-20裂解酶活性,减少雄 激素合成
增加IGF-1结合蛋白,降低游离IGF-1的 水平
高雄
治疗
T
FT (SBGP) (SBGP)
双氢睾酮 5-还原酶 靶器官敏感 受体
PCOS的治疗
治疗近期困扰 调月经 抗高雄 治不育 调代谢 (胖,高胰岛素)
OC(达英-35) GNRH-a 地塞米松 安体疏通
治疗高雄:临床常用方案选择
卵巢来源的雄 肾上腺来源的 靶器官敏感
激素过多
雄激素过多 性增加
增加IGF-1结合蛋白,降低游离IGF-1的 水平
在靶器官与雄激素竞争性抢占受体,阻 断外周雄激素的作用
CPA与睾酮衍生物的比较
药理作用
CPA
19 -去甲睾酮衍生物
孕激素活性
+
+
雄激素活性
-
+
抗雄激素活性
+
-
抗促性腺活性
+
+
国内常用的进口避孕药
名称 炔雌醇含量 孕激素种类及含量 孕激素类别
妈富隆 30 微克
女性雄激素的生理
睾酮 雄烯二酮 脱氢表雄酮 硫酸脱氢表雄酮
睾酮的活性最强
-仅游离睾酮具生物 活性
-循环中的睾酮85% 与SHBG结合 -15%与白蛋白结合 -游离睾酮占1-2%
女性雄激素的生理
在靶器官与雄激素受体结合的是: 双氢睾酮 睾酮需转换为睾酮 睾酮→→→→→双氢睾酮 ↑ 5ɑ-还原酶
女性雄激素代谢的三个步骤
合成 血浆转运 外周代谢(皮脂靶器官)
Beylot (1998)
女性体内雄激素活性决定因素
总睾酮 SHBG 游离睾酮 双氢睾酮 靶器官敏感
(卵巢,肾上腺分泌) (与睾酮结合) (活性高) (5ɑ-还原酶是睾酮
转换) (雄激素受体)
女性雄激素症的病理生理
总睾酮 SHBG 游离睾酮 双氢睾酮 靶器官敏感
FSH
LH/FSH
T
L.Falsetti, G.A.Casrotti, A.Gastaldi
PCOS患者:治疗后生殖激 素的改善(2)
250
200
150
治疗前
6个周期
100
12个周期
24个周期
50
0 E1
E2
DHEA-S
SHBG
L.Falsetti, G.A.Casrotti, A.Gastaldi
- Prelevic(1993)
达英-35的多环节抗高雄作用
总睾酮 SHBG 游离睾酮 靶器官敏感
↑ (卵巢,肾上腺分泌) ↓ (与睾酮结合) ↑ (活性高) ↑ (雄激素受体)

↑达
↓← 英
↓35
治疗高雄:临床常用方案选择
达英-35
卵巢来源的雄 激素过多

肾上腺来源 的雄激素过 多

其他OC
↑ (卵巢,肾上腺分泌) ↓ (与睾酮结合) ↑ (活性高) ↑ (5ɑ-还原酶是睾酮转换) ↑ (雄激素受体)
治疗女性雄激素症的途径
减少雄激素的产生(肾上腺和/或卵巢的 分泌)
减少雄激素的外周转化(减肥) 增加SHBG的浓度(刺激合成) 阻断靶器官的雄激素受体
治疗女性高雄激素症途径
总睾酮 游离睾酮
诊断标准尚有争论
PCOS诊断的目的
除外其他疾病 是否无排卵 是否高雄 是否伴胰岛素抵抗
制定 治疗方案
PCOS的治疗 治疗目的:病理环节/患者需求
治疗近期困扰 调月经 抗高雄 治不育 调代谢 (胖,高胰岛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