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案

合集下载

《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各种色彩的运用,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运用不同的色彩工具或材料,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3. 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并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笔、水彩颜料、画纸等美术用品。

2. 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彩色照片或视频,用于教室展示。

3. 提前安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任务,为教室教学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彩色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感受到五彩缤纷的生活,并引出课题《五彩缤纷的生活》。

2. 观察体验(15分钟)(1)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哪些场景或物品运用了哪些色彩?(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效果。

(3)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如何搭配更和谐美观。

3. 色彩搭配示范(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张未着色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已有的色彩搭配。

(2)教师进行示范,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

(3)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4. 学生创作(20分钟)(1)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所学,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进行绘画创作。

(2)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将色彩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判(10分钟)(1)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绘画作品。

(2)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分享彼此作品的优点及改进建议。

(3)教师总结评判,给予必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6. 教室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技巧,并将色彩运用到绘画作品中,从而更好地表现五彩缤纷的生活。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人教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线条、颜色表现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场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好事物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家庭、学校、公园、街头等。

2. 描绘美好场景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用线条、颜色表现生活中的美好场景。

3.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描绘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线条、颜色表现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将其描绘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黑板、粉笔、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色笔、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新课教授:讲解描绘美好场景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用线条、颜色表现生活中的美好场景。

3.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描绘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场景。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家庭、学校、公园、街头等。

2. 描绘美好场景的方法:线条、颜色。

3. 创作实践:动手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场景。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场景,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2. 学生在描绘美好场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加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今后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学设计 (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搭配方法、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例,引导学生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运用色彩。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喜欢鲜艳的色彩,对色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他们对色彩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多,色彩搭配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搭配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美。

3.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方法。

2.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应用技巧。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

2.彩色纸、画笔、画布等绘画工具。

3.生活中的色彩实例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冷暖、色彩的明度等。

并通过实例讲解色彩的搭配方法,如对比色搭配、邻近色搭配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搭配,并尝试用彩纸进行制作。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生活中的色彩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基础,他们对色彩有直观的感知,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但学生在色彩搭配和运用方面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知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描绘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规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描绘生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活中的色彩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彩色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它们给你什么感觉?”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色彩搭配规律。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色彩的关系,如对比色、邻近色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场景,用色彩画出该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4.巩固(5分钟)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通过评价,巩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识。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色彩搭配实例,让大家共同分析其搭配技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案教案 (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案教案 (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教案 (2)一. 教材分析《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的第20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图片,供学生进行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景象,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描绘生活场景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作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生活中的五彩缤纷。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的搭配和构图,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分享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思考、动手,提高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自己的绘画作品,用于展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生活中的五彩缤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绘制一幅自己的生活场景画,明天进行分享。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一幅五彩缤纷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作中的颜色。

-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五彩缤纷的场景。

2. 学习新课- 老师讲解色彩的起源、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

3. 实践环节-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快乐”、“温暖”、“宁静”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共同完成作品。

4. 展示与评价-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老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分享自己的感悟。

-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 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为自己家中的一个房间进行色彩搭配,拍照上传至班级群。

五、教学延伸-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和家长一起为家庭环境进行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颜色,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word教案 (2)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word教案 (2)
三、學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图形标志,对课本中图形标志进行补充说明。通过小组评比方法,对图形标志进一步了解
1、图形标志包含好多方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在课前去找寻图形标志好朋友,告诉大家,你是从什么地方找到它,这个标志出现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2、學生上台汇报自己找到图形标志,其它小朋友补充说明。
______年级_____课堂教學教案
教學设计人:__________
教學
内容
课认识图形标志
课时:
教學目标
知识
目标
引导學生认识图形标志,懂得一些图形标志含义。
能力目标
學会理解和应用图形标志,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情感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學重点
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含义。
教學难点
读懂并理解图形标志含义。
教學媒体
各种图形标志
二、加深學生认识,讨论课本上图形标志意思
1、在我们书上,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图形标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些什么意思吗?
2、看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组说出各种图形标志意思,最准确,数目最多,并告诉大家你们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们?(马路、商厦、美术馆、机场、轮渡、博物馆……)考一考,看到这样图形标志你要怎么办?小组同學互相考察,看看同學认识图形标志结果。
教學过程与方法:
教學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教会我们在一些公共场合里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呢,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迎接它们……出示一些简单图形,询问學生它意思是什么?
1、學生讨论,汇报结果,得出是不允许吸烟和水不能饮用结论。
2、同學们,它们在公共场合中它就有了特殊含义,这样图形我们称它为图形标志。导出课题:认识图形标志

人教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 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五彩缤纷的生活》。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欣赏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了解生活中的色彩,学习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彩缤纷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图片等。

2.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2)讲解绘画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画笔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的生活画作。

3.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3)评选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学会观察、发现。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画笔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

板书设计:五彩缤纷的生活1. 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2. 学习绘画技巧3. 动手创作画作4. 展示与评价作品作业设计:1. 课后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美好事物,用画笔记录下来。

2. 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等)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交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运用所学知识表现美好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五彩缤纷的绘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近代史上美术的发展与成就,知道一些绘画的艺术特色与艺术价值。

2、知道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凡高、莫奈、毕加索和他们的作品,了解中国绘画是世界艺术的一部分。

(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是世界上著名的画家和代表作品。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综合分析绘画发展与变化;
2.提高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感受到世界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变化。

2.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对绘画艺术家的热爱与尊重。

四.教学重点:
1.了解世界近代史上绘画艺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成就。

2.知道一些绘画艺术特色与艺术价值。

五.教学难点:认识到世界绘画艺术发展与变化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请大家欣赏一组(板书:绘画)作品。

(出示课件)。

{学校内的一些绘画作品}
师:这些绘画作品你在学校的什么地方见到过?
师导语:
这些绘画作品中有的是同学临摹的名家名作;有的是反映同学们的校园生
活。

这些五彩缤纷的绘画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艺术的陶冶。

二、初步感知绘画艺术。

在很久以前的中世纪,也就是距今约1500年前左右的绘画作品和我们刚才看到的绘画作品截然不同。

绘画作品发展和变化到今天现在这样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今天老师和大家走进中世纪,走进五彩缤纷的绘画世界了解一下,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变化的历程。

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一段文字和图片,了解一下中世纪的绘画作品。

(教师出示图片——中世纪绘画作品)
1.我们看,这些中世纪画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神)
2.大家想一想神的面目表情什么样?(庄严、神圣、严肃)
3.大家在注意看,在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他们每一个人物的头顶都有一个光环,这是中世纪绘画作品最有特色地方。

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了解,我们知道了中世纪绘画作品主要以反映宗教为内容,绘画艺术服务于神和基督。

这样就使中世纪绘画艺术风格显得单一。

(教师板书:风格单一)。

(三)十五世纪绘画作品欣赏。

教师导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十五世纪后,在绘画史上出现了几位绘画巨匠。

他们的绘画作品与我们刚才欣赏过的中世纪作品大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走进十五世纪,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和十五世纪的绘画作品。

(出示十五世纪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的绘画作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依据演示文稿的顺序逐一感受绘画作品相发展与变化。

(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雕塑哀悼基督、纸牌作弊老手
拉斐尔——椅中圣母、披着纱巾的少女)
请同学看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妮》和拉斐尔的《椅中圣母》,这两幅作品中几位人物和中世纪的作品中的人物相比,他们的头上还有光环吗?(没有)作品中的人物和我们生活中人物的面目表情区别大吗?(不大)大师们画的圣母子与中世纪作品中的圣母子相比人物形象显得生动。

在这一时期,虽然绘画作品中画的还是神,但是特的人物形象更像人的生活。

这些作品与中世纪的作品相比从内容到人物的表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相对来说更加的丰富了。

(教师板书:单一——丰富)绘画作品开始贴近人们的生活了。

(四)近现代绘画作品欣赏。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世界绘画艺术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到了近现代涌现书许多流派和大师。

这时的绘画艺术走向生活、走向个性化。

(出示近现代绘画大师的简介和绘画作品图片)
大家请看,(莫奈、梵高、毕加索)。

学生简单介绍绘画大师和他们的作品。

教师导语:这些大师的作品与我们前一段时期欣赏的绘画作品从绘画内容到表现形式有什么变化?
三、分组交流深入感知。

下面,我们在刚才欣赏名家作品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利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感知绘画作品的发展和变化。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作品的分析然后进行展示交流)
师小结:请同学总结一下,十五世纪和近现代绘画大师作品的特点。

(这几
位绘画大师的作品表现的是生活化,但更多的是表现他们的个性化。

(教师板书:生活化、个性化)。

四、考考你的眼力。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绘画大师的作品,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

大家请看大屏幕。

刚才我们通过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了解了世界绘画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绘画是五彩缤纷的。

我们可以感受到绘画是五彩缤纷的,在我们中国也有许多优秀的绘画大师及优秀的作品出现。

(出示中国水墨画大师和他们的作品)教师小结:这些大师的绘画各具特色,都具有中国绘画特有的一个特点——神似、像与不像之间。

中国的水墨画也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朵艳丽之花。

这么多的绘画作品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流传至今足见他们的绘画成就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五、课外延伸:
总结2:欣赏了这么多中外绘画大师的作品,请你回到家,给你的父母讲一讲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板书:
五彩缤纷的绘画
中世纪宗教风格单一
十五世纪贴近生活形象生动
近现代生活、个性异彩纷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