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授课课件(第2课时)ok
(2024年)《原子的结构课时2》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课时2》PPT 课件contents •原子结构概述•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实验方法探究原子结构目录01原子结构概述原子定义与组成原子定义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
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大小与形状原子大小原子的大小通常用其半径来表示,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米。
原子形状由于电子绕核运动的概率分布呈现球形对称,因此原子可看作是一个球体。
原子内部构造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按一定概率分布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中,形成所谓的“电子云”。
能级与轨道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可用能级和轨道来描述。
不同能级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同一能级上的电子可能处于不同的轨道。
02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性质原子核的稳定性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直径约为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
不同元素的原子核稳定性不同,放射性元素会自发地发生核衰变。
030201原子核组成及性质电子在核外排布时,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能级上,然后再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能级交错原则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在等价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单独占据不同的轨道。
洪特规则核外电子排布规律010405060302电子云概念:电子云是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该点出现概率的大小。
电子云特点电子云不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而是一种概率分布。
电子云可以近似地表示电子的运动范围。
电子云形状与原子轨道形状相同。
电子云密度越大,表明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率越大。
第2课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X2+2NaOH===NaX+NaXO+H2O(X=Cl、Br、I)。
基础知识学习
核心要点透析 随堂对点练习
2.递变性(X表示卤素元素):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电 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卤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
(2)与H2反应越来越难,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还原性逐渐增强,即: 稳定性:HF>HCl>HBr>HI; 还原性:HF<HCl<HBr<HI。
基础知识学习
核心要点透析 随堂对点练习
要点一 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示例1】 下列事实能说明钾的金属性比钠强的是 ( )。 A.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钾的密度比钠小 C.KOH的溶解性比NaOH强 D.钾比钠更容易切割 解析 元素的金属性可通过金属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金 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而与其氢氧 化物的溶解性无关,也与单质的物理性质无关。 答案 A
[导 学 导 练] 1.结构特点
(1)完成表格
元素 元素 核电 原子结构 最外层 电子 原子半 名称 符号 荷数 示意图 电子数 层数 径/nm
碱 金
属锂 元 素
Li 3
1
2 0.152
基础知识学习
核心要点透析 随堂对点练习
钠 Na 11
碱 金 钾 K 19 属 元 铷 Rb 37 素
铯 Cs 55
核心要点透析 随堂对点练习
2.碱金属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基础知识学习
核心要点透析 随堂对点练习
(2)化学性质 ①与O2反应
碱金属 化学反应方程式
产物复杂
反应程度
活泼性
程度
Li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PPT课件

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I1)的范围:
I1
__4_1_9__ < I1 <___7_3_8___。
-
16
跟踪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最大的是稀有气体元素He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反常现象: 同周期ⅡA > ⅢA、 VA > VIA
C.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1、影响因素
原子半径 取决于 1、电子的能层数
的大小
2、核电荷数
原
子 同主族,由于
半 电子能层的增
径 逐 渐
加使电子间的 斥力增大而带
增 来的原子半径
大 增大的趋势。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周期电子能层数相同, 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 使核对电子的引力增 加而带来的原子半径 减小的趋势。
-
6
例1 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
(3)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核外电子数越多, 微粒半径 越大 。 Mg > Mg2+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
半径 越小 。
O2->Na+
-
8
二、电离能(阅读课本P17)
1、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 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 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1. 下列左图是根据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 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IA、 VIIA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
24
-
25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 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 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 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 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课件】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课时)图文

电负性<1.8 电负性≈1.8 电负性>1.8
为金属 为“类金属”
为非金属
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 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电负性的应用
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元素的电负性一
般在1.8以下,非金属性性元素一般在1.8以上。电负性最大的元
解答: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2O、MgO, Be(OH)2、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H3BO3、H2SiO3都是弱酸。 这些都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
小
结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包括:
原子半径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化合价、电 离能和电负性等的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三)电负性
(阅读课本P18)
1、基本概念
化学键: 元素相互化合,相邻的原子之间产生的强烈的化学作 用力,叫做化学键。
键合电子: 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电负性:
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的大 小电负性越大,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电负 性是相对值,没单位)
▪为了比较元素的原子吸 引电子能力的大小,美国 化学家鲍林于1932年首先 提出了用电负性来衡量元 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 能力。经计算确定氟的电 负性为4.0,锂的为1.0, 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其它与 元素的电负性。
×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课时)
•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1
上节知识扫描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周期序数=能层数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高二上册化学选修三PPT课件(第2课时)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 说明即可,不必繁琐.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 说明即可,不必繁琐.
粘贴。请言简意赅, 粘贴。请言简意赅,
简单说明即可,不必 简单说明即可,不必
繁琐.
繁琐.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 必繁琐.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 必繁琐.
DIAN WANG GONG SI SHU ZHI BAO GAO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不必繁琐.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不必繁琐.
谢谢您的观看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不必繁琐.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不必繁琐.
04
PART ONE
添加标题
单击输入您所需要的标题
YOUR TITLE HERE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繁琐.
添加标题
点击输入您的内容,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请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繁琐.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ppt课件

A、与H2化合能力: At2 > I2 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D、AgAt易溶于水
ppt精选版
14
[练习2]已知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向含有NaBr 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l2充分反应后将溶 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物质,最后剩下的固体是
( D)
熔点/0C 180.5
沸点/0C 1347
Na 银白色,柔软
0.97
97.81
882.9
K 银白色,柔软
0.86
63.65
774
Rb 银白色,柔软 1.532
38.89
688
Cs 略带金属光泽, 1.879 柔软
28.40
678.4
★都是柔软的金属,密度小、易导电、导热,钠-钾合金(液态)
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水溶性 可溶
难溶
难溶
难溶
稳定性 稳定
溶解度逐渐减小
见光分解 见光分解
见光分解
稳定性减弱
用途
感光材料 人工降雨
[小结]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结构决定性
质。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
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p性pt精和选版递变性。
13
[练习1]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 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
ppt精选版
7
从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可知,随原子半径的增 大,卤素原子的非非金金属属性依次减弱,卤素单质 的氧化性氧依化次性减弱。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⑴单质与H2反应的条件依次增条加件依次增加
⑵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剧程烈度程依度次依减次少减少 ⑶生成的的气态氢化物的稳稳定定性性依依次次减减少少。
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46PPT

F2 __暗_处____
Cl2 __光_照____ 或点燃
Br2 加热至一
定温度
I2 不断加热
氢化物 稳定性
结论
很稳定
较稳定
不如 HCl 稳定
不稳定、 易分解
F2→I2:与 H2 化合越来越__难___,氢化物稳定性逐 渐__减_弱____
(2)钠、钾与水反应
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钾与水的反应
操作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切取 一块绿豆大的钠或钾,用镊子夹取并投入水中
反应 现象
钠与水的反应
钾与水的反应
相同点:金属__浮____在水面上;金属__熔____成闪 亮的小球;小球__不__停_游__动_____;发出嘶嘶的响声; 反应后的溶液呈__红____色
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较复杂,在中学阶段不作介绍 质
与水 反应越来越剧烈,Na 与水剧烈反应,K 能发生轻
反应 微爆炸,Rb、Cs 遇水会立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 水化物的
LiOH<NaOH<KOH<RbOH<CsOH
碱性
1.碱金属元素都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原因是( ) A.密度小,熔、沸点低 B.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存在 C.常温下易液化 D.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 解析:选 D。结构决定性质,因为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 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化学性质活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
(1)钠、钾与氧气反应
实验 现象
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 钠产生黄色火焰,钾产生紫色火焰(透过 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反应更剧烈
反应 2Na+O2==△===Na2O2(钾与氧气反应生 方程式 成多种氧化物,在中学阶段不作介绍)
化学新教材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课时)-课件

电离能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2 △ 2Li2O
4Na + O2 2Na2O
2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加热Na
加热K
Na与水反应
K与水反应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影响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的递变
问题 如何用这两种因素解释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作品
能层占主导 原子半径增大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作品
能层占主导 原子半径增大
核电荷数占主导 原子半径减小
小结
能 层 数
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递变
原子 半径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律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第 一 电 离 能 (
)
原子序数
kJ·mol-1
电离能的递变规律
第
活动1 随原子序数递增,同周期或者同族
一
电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什么规律?
离
能
(
kJ·mol-1
) 原子序数
电离能的递变规律
第
一
作品1
电
离
能
(
kJ·mol-1
) 原子序数
电离能的递变规律
第
一
作品2
电
离
能
(
kJ·mol-1
)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律 电离能
电离能及其递变规律 电离能与化合价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有什么规律? 思考: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有什么规律?
1.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当 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 原子半径大小比较 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 增大 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半径减小。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半径减小。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 3.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半径关系为:阳离子<原子 阴离子, 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半径关系为: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原子<阴离子 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半径关系为 并且价态越高的粒子半径越小。 并且价态越高的粒子半径越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第 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离能最大 在所有元素中, 在所有元素中 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思考与探究: 思考与探究:
观察下图,总结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观察下图,总结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原子的第核电荷数递增有什么规律? 同周期、同主族) (同周期、同主族)
③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1)同周期: (1)同周期: 同周期 a.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 最小的是碱金属, 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 a.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最小的是碱金属,最大的是稀有气体 的元素; 的元素; b.第ⅡA元素> ⅢA的元素 的元素; ⅤA元素 ⅥA元素 元素> b.第ⅡA元素> ⅢA的元素;第ⅤA元素> ⅥA元素 元素 第ⅡA元素和第ⅤA元素的反常现象如何解释? ⅡA元素和第ⅤA元素的反常现象如何解释? 元素和第ⅤA元素的反常现象如何解释 ⅤA是半充满、ⅡA是全充满结构。 ⅤA是半充满、ⅡA是全充满结构。 是半充满 是全充满结构 (2)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少。 (2)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少。 同主族 电离能的意义: ④.电离能的意义: 电离能的意义
I2 I3 I4
4562 1451 6912 7733
9540 10540 11578
学与问
看逐级电离能的突变。 方法 :看逐级电离能的突变。
2.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跟钠、 2.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这些数据跟钠、镁、铝的 为什么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化合价有何关系? 化合价有何关系?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 因为首先失去的电子是能量最高的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小, 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 以后再失去电子都是能级较低的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多;同一元 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 .,即一个原子的 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I1< I2<I3 …….,即一个原子的 ., 逐级电离能逐级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电子逐个失去, 逐级电离能逐级增大。这是因为随着电子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 的正电荷越来越多, 的正电荷越来越多,再失去一个电子需要克服的电性吸引力越来 越多,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 越多,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对电子的引力更强,消耗的能量也 越来越多,从而电离能越来越大。钠最外层电子数为1 越来越多,从而电离能越来越大。钠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I1比I2 小的多,电离能差值很大, 小的多,电离能差值很大,说明失去第一个电子比失去第二个电 子容易的多,钠为+1 +1价 同理,镁的电离能I 相差不大, 子容易的多,钠为+1价;同理,镁的电离能I1和I2相差不大,而 相差不大, 相差很大,故镁为+2 +2价 铝的电离能I I2 和I3相差很大,故镁为+2价,铝的电离能I1、I2 和I3 相差不大, 故铝为+3 +3价 故铝为+3价。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去电子,金属的活泼性 越强。因此,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 越强。因此,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 泼性就越强。 泼性就越强。
元素 电离能
Na 496
Mg 738
Al 577 1817 2745
交流与讨论 I1
化合价是元素性质 的一种体现。思考:为 为 什么钠元素显+ 什么钠元素显+1价,镁 元素显+ 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 +3价?元素化合价与原 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交流] 思考与交流] 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Mg的第一电离能 大于Al,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中的一 些反常:同一周期,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 些反常:同一周期,随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第一电离能 呈增大的趋势。主族元素: 右 呈增大的趋势。主族元素:左-右:第一电离能依次明显增大 但其中有些曲折)。反常的原因:多数与全空( )。反常的原因 (但其中有些曲折)。反常的原因:多数与全空(p0、d0)、 全满( 和半满( 全满(p6、d10)和半满(p3、d5)构型是比较稳定的构型有 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 关。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半充 满和全充满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 满和全充满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 电离能。 有价电子排布为2s 是全充满结构,比较稳定, 电离能。 Be有价电子排布为 2,是全充满结构,比较稳定, 有价电子排布为 的价电子排布为2s ,、比 不稳定 不稳定, 而B的价电子排布为 22p1,、比Be不稳定,因此失去第一个 的价电子排布为 电子B比 容易 第一电离能小.故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 容易, 故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 电子 比Be容易,第一电离能小 故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 Mg的第一电离能比 的第一电离能大。 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第一电离能大 的第一电离能比 的第一电离能大。
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思考: 思考 如何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原 总结 子半径的变化趋势? 子半径的变化趋势 同周期主族元素 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反的因素: 反的因素: 其主要原因: 一是电子的能层数 另一个是核 能层数, 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核 是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使核对 电荷数。显然电子的能层数越大, 电荷数。显然电子的能层数越大, 电子的引力增加而带来原子半 电子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半径 径减小的趋势大于增加电子后 增大, 增大,所以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 电子间斥力增大带来原子半径 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增大的趋势。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当电子能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同主族元素 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 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 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 半径缩小,所以同周期元素, 半径缩小,所以同周期元素,从 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电子能层增加,电子间的 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斥力使原子的半径增大。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 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称为元素的周期律 称为元素的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
原子半径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元素化合价、 金属性、元素化合价、电离能和电 负性等的周期性的变化。 负性等的周期性的变化。
1.原子半径 1.原子半径 学与问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 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 如何?应如何理解这 如何? 种趋势? 种趋势?周期表中的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 如何? 如何?应如何理解这 种趋势? 种趋势?
电离能是衡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难易的物理量。 电离能是衡量气态原子失去电子难易的物理量。 元素的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越容易失去电子, 元素的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越容易失去电子,即 元素在气态时的金属性越强。 元素在气态时的金属性越强。
学与问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关系
(第 2 课时) 课时)
2012年4月10日星期二
昌吉州四中高二化学备课组
学与问
元素周期表中,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元素周期表中 , 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 最 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 、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 规律是什么? 规律是什么?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 合价逐渐升高 金属性逐渐减弱 合价逐渐升高.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逐渐升高 金属性逐渐减弱,
阅读教材:P17 阅读教材:P17
什么叫电离能?电离能与元素的金属性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什么叫电离能 电离能与元素的金属性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电离能与元素的金属性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电离能 定义: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 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 ①定义: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 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符号I 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符号I1 第一电离能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 二电离能。符号I 二电离能。符号I2。 表示,单位为KJ KJ•mol ②符号I表示,单位为KJ mol-1
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
• 原子核电荷——(同一周期)即电子层数相同,核 原子核电荷——(同一周期)即电子层数相同, —— 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引力越大、 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核对外层电子引力越大、 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大。 越不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大。 • 原子半径——(同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 原子半径——(同族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 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电离能 越小。 越小。 • 电子层结构——稳定的8电子结构(同周期末层)电 电子层结构——稳定的8电子结构(同周期末层) ——稳定的 离能最大。 离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