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壁厚快速计算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件壁厚计算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件壁厚计算

椭圆封头壁厚计算 设计压力 MPa 25 封头内径 mm 200 腐蚀裕量 mm 2 材料许用应力 MPa 130 焊缝系数 (无缝取1.0) 1 、σ s/1.6,或参照右图
注:材料许用应力取下列各值中最小值:σ b/3.0
半球形封头壁厚计算 设计压力 MPa 25 封头内径 mm 200 腐蚀裕量 mm 2 材料许用应力 MPa 130 焊缝系数 (无缝取1.0) 1
*注:本表格计算公式参照SY/T 5270-2000,整理者:王遵健,QQ:1643337883
等壁厚计算 最小壁厚 mm 23.5 、σ s/1.6,或参照右图 σb 410 最小许用应力计算 σs 245
用于:支管内径/主管内径≥0.5) 强度减弱系数 (单筋取0.8、 蝶式取0.9) 0.9 主管壁厚>20 25.6 120.0 38.5 主管最小壁厚 mm 25.6 支管最小壁厚 mm 25.6
注:材料许用应力取下列各值中最小值:σ b/3.0
、σ s/1.6,或参照右图
异径接头壁厚计算 设计压力 MPa 25 异径接头内径 mm 60 腐蚀裕量 mm 2 材料许用应力 MPa 130 焊缝系数 (无缝取1.0) 1 、σ s/1.6,或参照右图
注:材料许用应力取下列各值中最小值:σ b/3.0
短接、弯头、压力表接头、管箍等壁厚计算 设计压力 MPa 管件外径 mm 245 腐蚀裕量 mm 2 材料许用应力 MPa 130 焊缝系数 (无缝取1.0) 1 、σ s/1.6,或参照右图
注:材料许用应力取下列各值中最小值:σ b/3.0
焊制三通壁厚计算(适用于:支管内径/主管内径≥0.5) 设计压力 MPa 25 主管外径 mm 245 加强型式 厚度 加强筋尺寸 蝶式 高度 单筋 直径 6倍厚度 38.5 支管外径 mm 245 腐蚀裕量 mm 2 主管壁厚≤20 25.6 材料许用应力 MPa 130

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公式

S壁厚(mm)
1
5.30292599
S壁厚(mm) 10
满足σt≦[σt]
S壁厚(mm)
10
P压力 (kg/cm2) 20.86709806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656.5359477
C壁厚附加量 (mm)
S壁厚(mm)
1
2.934235977
S壁厚(mm)
P压力 (kg/cm2)
10 须满足σt≦[σt]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
σt=(P(Di+(S-C))/(2(S-C)φ); 必须满足σt≦[σ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应力校核
10
2000
0.85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
壁厚公式 S=PDi/(2*[σt]*Φ-P)+C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壁厚计算
8
5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P]=(2[σt]φ(S-C))/((Di+(S-C))
筒 符号意义 壳 及单位
D直径(mm)
S壁厚(mm)
10
10.45697181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0.130719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压力容器壁厚成本计算

压力容器壁厚成本计算

压力容器壁厚成本计算
椭圆型封头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公式:
圆桶壁厚:封头壁厚S':
S
计算壁厚,mm P
计算压力,MPa D
内径,mm σ
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150℃以下Q235钢取113)φ焊接接头系数(一般取0.8)K
封头形状系数(标准椭圆形封头K=1)条件:
P
0.60MPa D
350.00mm σ
113.00MPa ρ
7850.00kg/m3φ
0.80K
1.00计算结果:
圆桶壁厚S
1.17mm 封头壁厚S' 1.1634349mm
设计圆桶壁厚:20
mm 设计封头壁厚:20
mm 桶体高度:
1800mm 圆桶的内表面积:
1.9782m2圆桶的体积:
0.17309m3圆桶的质量:
310.577kg 封头的内表面积:
0.15025m2封头的质量:
23.5899kg 容器共有2
个椭圆形封头容器的内表面积:
2.27871m2容器的总重:357.757kg
常规压力容器,CS每吨制造价:10000SUS304每吨制造价:60000内衬天然橡胶3mm,单价每平米:160内衬天然橡胶5mm,单价每平米:250EPOXY 防腐,单价每平米:85FRP 防腐,单价每平米:150容器的制造价:3577.5713衬胶费用:569.67695总价:4147.2482
X 1.2=4976.6979P PD s -=σφ2P
KPD
s 5.02'-=σφ。

罐体壁厚承受压力计算公式

罐体壁厚承受压力计算公式

罐体壁厚承受压力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对于承受压力的容器,如储罐、压力容器等,其壁厚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壁厚设计可以保证容器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破裂或变形,从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罐体壁厚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知识。

1. 压力容器的分类。

压力容器根据其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储罐、反应釜、换热器、分离器等。

这些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设计和制造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 罐体壁厚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

在设计压力容器的壁厚时,需要考虑到容器所承受的内压力、外压力以及温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对于圆筒形的罐体,可以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其壁厚:\[t = \frac{P \cdot D}{2 \cdot S \cdot E + 0.2P}\]其中,t为壁厚,单位为mm;P为设计压力,单位为MPa;D为容器直径,单位为mm;S为容器材料的允许应力,单位为MPa;E为容器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MPa。

3. 参数说明。

在上述公式中,设计压力P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由工艺条件和安全要求来确定。

容器直径D是指容器的直径尺寸,是壁厚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容器材料的允许应力S是指材料在工作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由材料的强度和安全系数来确定的。

容器材料的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的刚度,也是壁厚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4. 壁厚计算的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计算。

假设某个储罐的设计压力为0.6MPa,直径为2000mm,采用碳钢材料,其允许应力为150MPa,弹性模量为2.1×10^5MPa。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其壁厚为:\[t = \frac{0.6 \times 2000}{2 \times 150 \times 2.1 \times 10^5 + 0.2 \times 0.6} = 6.35mm\]因此,根据计算结果,该储罐的壁厚应该为6.35mm。

压力容器材料壁厚计算器

压力容器材料壁厚计算器

壁厚公式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力(kg/cm2)
壁厚计算
0.3
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符号意义及单位D直径(mm)压力校核
2000
应力校核公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力(kg/cm2)
应力校核
0.3
壁厚公式符号意义
及单位P压力(kg/cm2)
壁厚计算10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符号意义及单位D直径(mm)压力校核2000
应力校核公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力(kg/cm2)
应力校核
10
圆筒壳
球壳与球形封头
S=PDi/(4*[σt]*Φ[P]=(4[σt]φ(S-C
σt=(
压力容器壁厚
S=PDi/(2*[σt]*Φ[P]=(2[σt]φ(S-C
σt=(P(Di+(S-C))/
壁厚公式符号意义
及单位P压力(kg/cm2)
壁厚计算0.3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符号意义及单位D直径(mm)压力校核10000
应力校核公符号意义及单位P压力(kg/cm2)
应力校核
0.3
黄色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橙色查表可得知绿色
计算结果
点击打开许用应力表
[P]=(2[σt]φ(S-C
σt=(P(
图例
标准椭圆形封头
S=PDi/(2*[σt]*Φ
点击打开
壁厚附加量表焊缝系数一般。

压力容器壁厚标准计算书(附带公式编辑)

压力容器壁厚标准计算书(附带公式编辑)

10.45697181 σ 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0.130719
标 准 椭 圆 形 封 头
壁厚公式 S=PDi/(2*[σ t]*Φ -0.5P)+C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P]=(2[σ t]φ (S-C))/((Di+0.5(S-C)) 作压力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C壁厚附加量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mm)
标 准 椭 圆 形 封 头
压力校核 应力校核公 符号意义 及单位 应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σ t=(P(Di+0.5(S-C))/(2(S-C)φ ); 必须满足σ t≦[σ t] P压力(kg/cm2) 10 D直径(mm) 2000 Φ 焊缝系数 0.85 C壁厚附加量 (mm) 1
球 壳 与 球 形 封 头
壁厚公式 S=PDi/(4*[σ t]*Φ -P)+C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P]=(4[σ t]φ (S-C))/((Di+(S-C)) 作压力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C壁厚附加量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 σ t=(P(Di+(S-C))/(2(S-C)φ ); 必须满足σ t≦[σ 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应力校核 P压力(kg/cm2) 10 D直径(mm) 2000 Φ 焊缝系数 0.85 C壁厚附加量 (mm) 1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公式压力容器是用于存储或传递压缩气体、液体、气固混合物或纯固体物质的容器。

它们在许多工业和农业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石油化工、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

压力容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之一是壁厚的计算。

1.设计压力(P):设计压力是指容器的最大使用压力。

它通常由设计标准或规范中规定的最大压力确定。

2.直径(D):直径是指容器横截面的最大宽度。

在计算壁厚时,需要考虑所选材料的强度和直径的大小。

3.容器材料:容器材料是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壁厚计算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强度和抗压性能直接影响壁厚的计算。

4.强度计算:根据所选材料的特性,可以使用不同的强度计算公式,如薄壁理论、光滑壁薄壁理论、屈曲强度等来计算壁厚。

根据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规定,常用的薄壁理论公式如下:t=(P*D)/(2*S*F-0.2*P)其中,t表示壁厚,P表示设计压力,D表示直径,S表示所选材料的允许应力,F表示安全系数。

根据这个公式,壁厚的计算与设计压力、直径、材料的强度及安全系数有关。

这个公式是基于假设容器的压力均匀分布在容器壁上,并且不考虑应力集中和其他非均匀应力因素。

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焊缝的强度、结构的稳定性等。

此外,在进行壁厚计算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如ASME标准Section VIII,其中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壁厚计算方法,并考虑了更多的因素。

总之,压力容器壁厚的计算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需要考虑设计压力、直径、材料的强度等因素,并使用合适的计算公式和规范来确保容器的安全使用。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他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

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

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领域中,壁厚与压力的计算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这可不是什么抽象难懂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身边许多东西的运行和安全。

先来说说什么是壁厚。

想象一下一根水管,水管壁的厚度就是壁厚啦。

那压力又是什么呢?就好像有人在用力推挤水管的内部,这个推挤的力量就是压力。

咱们来看看壁厚与压力的计算公式吧。

简单说,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咒语,能告诉我们在特定的压力下,需要多厚的壁才能保证安全。

比如说,在一个高压气体管道中,如果压力特别大,那管道的壁厚就得足够厚,不然就可能会像气球吹得太大一样爆开,那可就危险啦!我想起之前在一个工厂里看到的情况。

那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有一个大型的储存罐。

有一次,工程师们在讨论如何改进这个储存罐,因为它要承受更高的压力。

他们拿着厚厚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数据和计算公式,其中就包括壁厚与压力的计算。

我凑过去看,发现他们特别认真,一会儿测量现有的壁厚,一会儿计算可能增加的压力,然后根据公式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壁厚。

其中有一位工程师,他皱着眉头,手里拿着计算器不停地按,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压力要是增加这么多,壁厚至少得再加5 毫米才行。

”旁边的人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深知,如果计算错误,壁厚不够,储存罐在高压下发生泄漏甚至爆炸,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个公式的应用可不只是在工厂里哦!比如说在建筑领域,高楼大厦中的一些管道和结构部件,也需要根据承受的压力来计算合适的壁厚。

还有汽车的发动机缸体,壁厚不够的话,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也容易出问题。

其实,壁厚与压力的计算就像是给各种设备和结构穿上合适的“防护服”。

压力越大,就需要更厚更坚固的“防护服”来保护内部的运作。

在学习和理解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别被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数字吓到。

就把它当成一个解谜的游戏,每个符号都是一个线索,每个数字都是一个提示,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就能找到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常温和 久强度(经10万小
对常温下 设计温度
时断裂)
材料
的最低抗 下的屈服
拉强度σ
b
点σs
(或σ ss)
σDt平均 σDt最小


碳素钢、低合金钢
奥氏体不锈钢
工业纯铝和防锈铝
1.当设计温度低于20℃时的许
用应力。
2.对
已有成功使用经验的钢材,其
许用应力一般可按上式计算,
安全系列取右表之数据,最后
取计算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设计
圆 符号意义 形 及单位
D直径(mm)
[σ]许用应力 (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封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封 头 应力校核公式
σt=(P(Di+0.5(S-C))/(2(S-C)φ); 必须满足σt≦[σ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符号意义 及单位
D直径(mm)
[σ]许用应力 (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式
σt=(P(Di+(S-C))/(2(S-C)φ); 必须满足σt≦[σ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10.45697181
须满足σt≦[σt] S壁厚(mm) 10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0.130719
壁厚附加量
壁厚附加量C mm
C=C1+C2+C3
钢制压力容器
钢板厚度 mm
2
2.2
2.5 2.8~3 3.2~3.5 3.8~4 4.5~5.5
负偏差
C1mm
0.18 9
应力校核
10
2000
0.85
1
壁厚公式 S=PDi/(2*[σt]*Φ-0.5P)+C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σ]许用应力 (kgf/cm2)
Φ
焊缝系数
标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准 椭
最大允许工作 压力
[P]=(2[σt]φ(S-C))/((Di+0.5(S-C))
S壁厚(mm)
1
5.30292599
S壁厚(mm) 10
满足σt≦[σt]
S壁厚(mm)
10
P压力 (kg/cm2) 20.86709806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656.5359477
C壁厚附加量 (mm)
S壁厚(mm)
1
9.605851979
S壁厚(mm)
P压力 (kg/cm2)
10
腐蚀裕度C2 mm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一般取C2≥1mm 质腐蚀性极微时,可取C2=0
对不锈钢当介
制造减薄量C3mm(包 括冲制拉伸或加热 对椭圆形,碟形和折边锥形封头,一般C3<0.1s,当s>40mm,时C3<0.13s.
产生氧化皮的减薄
球形封头的C3<0.15s.热卷筒体的C3由制造厂按加工工艺附加上
2000
0.85
1
壁厚公式 符号意义 及单位
S=PDi/(4*[σt]*Φ-P)+C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σ]许用应力 (kgf/cm2)
Φ
焊缝系数
球 壳 与 球 形 封 头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作 压力
[P]=(4[σt]φ(S-C))/((Di+(S-C))
已有成功使用经验的钢材,其
变形就产生泄漏的场合。
许用应力一般可按上式计算,
螺栓安全系数
安全系列取右表之数据,最后 取计算值中的最小值作为设计
材料
螺栓直径 热处理状 对设计温度下的屈
mm

服点σst的ns
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3.螺栓许用应力的计算法同上
碳素钢
<M24≥ 热轧、正 M24~M48 火
2.7 2.5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
壁厚公式 S=PDi/(2*[σt]*Φ-P)+C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σ]许用应力 (kgf/cm2)
Φ
焊缝系数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作 压力
[P]=(2[σt]φ(S-C))/((Di+(S-C))
筒 符号意义 壳 及单位
量)
11-5 最小壁厚[2]、[6]
材料
容器内径D1 mm
最小壁厚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不锈钢 铝
许用应力取法
许用应力=强度数据÷安全系 数
≤3800
≥2D1/1000,且≥
>3800
按运输与现场制造
内径不限

有加强构件容器

无加强构件容器

11-6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2]、[6]
容器安全系数
对设计温度下的持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应力校核
10
2000
0.85
1
计算结果
C壁厚附加量 (mm)
S壁厚(mm)
1
9.624407072
S壁厚(mm) 10
满足σt≦[σt]
S壁厚(mm)
10
P压力 (kg/cm2) 10.43354903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3.071895
C壁厚附加量 (mm)
D直径(mm)
[σ]许用应力 (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式
σt=(P(Di+(S-C))/(2(S-C)φ); 必须满足σt≦[σ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应力校核
10
温度下的许用应力。
nb≥3 --
nb≥4
ns≥1.6 ns≥1.5
① ns≥1.5
nD≥1.5 nD≥1.25
nD≥1.5 nD≥1.25
--
--
1.当设计温度低于20℃时的许
用应力。
2.对
(1)当容器的设计温度不到蠕变温度范围,且允许有较大的变形时,许用 超过0.9σst(此时可能产生0.1%永久变形),且不超过2/3σs。此规定不
款。
4.常
用钢材的许用应力可查下表。
<M24
热轧、正 火调制
2.7 3.5
低合金钢
≥M24~ M48
热轧、正 火调制
2.5
3
>M48 调制
2.7
工业纯铝和防锈铝 各种直径 轧制
≥4
注:设计压力>64kgf/c㎡的容器用螺栓的螺纹精度不
3
铝制压力容器
铝板厚度 mm
≤10
11~12 1~40
负偏差
C1mm
0.2
0.22 0.25
0.3
0.5
钢板厚度 mm
6~7
8~25 26~30 32~34 36~40 42~50 52~60
C1
负偏差
C1mm
0.6
0.8
0.9
1
1.1
1.2
1.3
钢板厚度 mm
负偏差C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 %
≤20 15
>20 12.5
不锈钢
≤10 >10~20
15
20
根据介质的腐蚀性和容器的使用寿命而定。
0.5
1
1.5
根据介质的腐蚀性和容器的使用寿命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