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与疗效评估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疗效。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药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并与西医结合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以及对其疗效的评估。

一、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诊断和治疗:中医药能够通过八纲辨证、舌脉诊断等手段,对病情进行综合、全面的诊断,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

2. 疾病预防与保健:中医药注重疾病的早期预防与调理,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起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3. 康复医疗:中医药在康复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医康复治疗注重通过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促进病人的自身机能恢复,提高身体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疗效评估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疗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如症状的改善、体检指标的变化等。

这是评估中医药疗效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中医药组和西医药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评估中医药的疗效。

3. 病例分析:通过总结和分析多例病例的治疗经验,探索中医药在特定疾病领域中的疗效和应用规律。

4. 药理学和生物学研究:通过药理学和生物学研究,探讨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评估方法,为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的优势和前景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注重综合辨证施治,个体化程度高。

通过针对个体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副作用小:相比于西医药,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较小。

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案

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案

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案一、中医健康管理1.建立老年人中医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诊断等,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

2.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诊断,根据结果进行调理和治疗。

二、中医药保健1.提供中药草方调理,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制定具体的中药配方,保健身体。

2.开展中药膏方疗法,利用中药草膏方进行内服和外敷治疗,促进老年人身体的康复。

3.组织老年人参与中药浴养生活动,利用中药的理疗作用,促进老年人全身经络的畅通。

三、中医推拿按摩1.提供中医推拿按摩服务,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部位和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推拿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开展针灸养生活动,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开展适当的针灸治疗,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四、中医养生保健1.组织老年人参与太极拳、气功等中医养生保健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2.开展中医养生讲座和培训班,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帮助老年人了解养生方法。

五、中医康复护理1.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康复护理服务,包括针灸、草药熏蒸等治疗方式,促进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恢复。

2.开展康复运动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帮助老年人恢复运动能力。

六、中医心理疏导1.提供中医心理疏导服务,对于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疏导,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

2.组织老年人参与中老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七、中医调养饮食1.制定老年人的养生饮食方案,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疾病,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食材搭配。

2.提供中医调养食疗服务,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供特定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保护老年人的消化系统。

以上就是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案的概要。

通过这些方案,可以达到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目标,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当然,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需求来制定。

希望这些方案能对推动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医院老龄健康及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医院老龄健康及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总结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快速增长的老年群体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我区2023年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我院积极开展老年健康管理与医养结合服务工作。

现将我院老年健康管理及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如下:一、提升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力我院在开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时,严格执行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安全的医养结合服务,确保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等服务。

为居家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养结合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二、发挥中医药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诊疗、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

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为老年人推广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推拿、贴敷、刮痧、拔罐、中医养生操等保健技术与方法。

三、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扩大服务队伍。

并注重相关专业和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提高信息化水平依托医联体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系统。

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建立了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

推动区域医疗和养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进一步摸排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确保每年开展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到位,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运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特别是对老年人慢性病加强健康教育,对慢病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工作。

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高龄(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上门医养结合服务和健康服务854人次数。

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综合评估117人次数。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162人次数。

下一步我院将根据老龄委的工作安排,继续加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衔接,切实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方案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手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

在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以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确定适宜的中医治疗技术和护理措施。

其次,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地选取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适宜的中医治疗技术,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如中医药康复理疗仪器、中医药按摩器等,进行个性化治疗。

同时,配合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如饮食调理、起居调节、情志调摄等,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

此外,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还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传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作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的意识和能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最后,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不仅需要中医医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如康复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适宜技术的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科学合理地选取治疗方法,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加强团队合作,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化的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中药在健康养老护理中的作用

中医中药在健康养老护理中的作用

中医中药在健康养老护理中的作用
中医中药在健康养老护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体现:
1. 针对慢性疾病: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采用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策略,即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段,调节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 增强免疫力:中医注重饮食调理和身体锻炼,通过中药、食疗等方法,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感冒、肺炎等常见疾病。

3. 改善睡眠质量:中医认为睡眠质量与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畅密切相关。

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手段,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4. 促进康复:对于手术后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中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手段,促进身体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5. 心理疏导:老年人常常面临孤独、失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中医通过针灸、推拿、中草药等手段,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中医中药在健康养老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

中医药适宜技术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一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介绍中医药在我国历史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疗效经过数千年的观察和实践得到不断的证实和肯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医药在今天的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成为了中医药与西医医学结合的必要手段之一。

所谓中医药适宜技术,是指将中医药的理论、方法和药物等与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技术和护理手段结合起来,实现临床应用的最优化。

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涉及临床各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等。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核心在于将中医药理论转化为医学实践,并结合现代化医疗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医药与西医学结合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是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得到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西医学得到融合的结果。

西医学强调基于科学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则强调基于人体整体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学结合可以解决一些单一疗效不佳的病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医药与现代医疗设备、技术结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中医药适宜技术可以结合这些设备和技术,如针灸、艾灸、拔罐等技术与现代电子仪器相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中医药与技术创新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中医药适宜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比如说,中药注射液、贴敷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中医药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口服或外用。

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和对患者的不适宜副作用,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使得中医药得到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对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传统疗法)的推广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传统疗法)的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根性坐骨神经痛
诊断
• • • • • • (1)疼痛好发于下腰部,且向下肢放射; (2)有局限性压痛点;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4)皮肤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5)脊柱姿态的改变; (6)X线腰椎正侧位片提示脊柱侧凸或腰椎生理性前凸 消失; • (7)CT或MRI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 其中(1)~(3)项必备,并具备(4)~(7)项的任 意1项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 1)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 2)操作方法: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 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 行针3~5min,常获良效。 • 取俯卧或坐位,使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 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 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 求针感向肩部传导。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 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 部(足三里、条口) ( 3)推拿治疗
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
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 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 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 效。
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
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 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熏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 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卫生院充分发挥医疗优势,注重彰显中医特色,充分挖潜养老资源,主动拆除条块管理之“墙”,积极探索医养结合之“窗”,精心打造中医药“医养结合”新模式。

一、合理规划,精心打造,以优良的环境适应“医养结合”。

合理规划设置。

拆除卫生院与养老院的之间的陈旧建筑,新铺水泥道路,增加绿化面积,新建公寓式病房、功能锻炼室、健康教育室、娱乐活动室,形成门诊、住院、公共卫生、养老、康复五大功能区。

打造中医阵地。

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作用,医院狠抓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工作,在门诊楼设置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馆,内设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形成相对集中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区。

完善配套设施。

设置大型洗衣机房、备用发电机房等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养老公寓消防设施、呼叫系统。

新增中药营养食堂,提供24小时热水,积极营造温馨、舒适、健康的养老环境。

二、完善服务,科学管理,以优质的医疗支撑“医养结合”。

档案化管理。

针对服务对象多为失能、残疾、患病老人的实际情况,参照医疗管理制度,组织力量对入住老人逐一进行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动态掌握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及时安排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干预。

二是专业化治疗。

医院安排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转岗到养老康复中心,同时安排中医科、内科等科室医生轮流巡诊,让入住老人享受医生、护士提供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

三是人性化服务。

本着科学膳食的原则,结合老人的愿望,合理设置菜谱,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对特殊需求人群,根据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形成药膳配方,交由食堂加工,开展药膳食疗。

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以特色的中医服务“医养结合”。

一是组织专家坐诊、提升服务能力。

特聘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定期坐诊,开展治未病服务示范指导。

引进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为包括入住老人在内的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中医药优质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灸法
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 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 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 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 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 一种治法。‚灸‛主要是指 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
(三)拔罐疗法
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 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拨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 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古称角法。 拔罐法的种类: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 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一、相关概念
(二)中医适宜技术
何为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
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 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 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 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简、便、效、廉‛,‚一看 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能在社区医疗机构广泛 推广应用。也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 的精髓所在。
艾柱:将艾绒捏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体,小者如麦粒, 中如半截枣核,大者如半截橄榄,每燃烧一个艾柱,称为一壮。 艾柱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柱直接放在皮肤 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分无瘢痕灸和瘢痕灸(极少用)两种。
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 煎煮沸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淋洗、 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的一种防止疾病方法。 分有:淋洗法、熏洗法、热罨法
(十)中药熨敷疗法
是指将适合于熨疗的中药、姜、葱、盐等经加热后熨敷患 病的部位或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十一)推拿按摩疗法
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推拿按摩手法或借助于一 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防止疾病 的一种方法。 推拿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 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 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 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 年的功效。
一、相关概念
(二)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药学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 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 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 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体系。 它以阴阳学说为轴心,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重 要手段,以自然疗法为主要形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 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它仍然在人类的医疗 和保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十二)其它中医外治疗法
灌肠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 火熨疗法、芳香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 针疗法、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膏 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等。
三、重点推介几种 中医药适宜技术
(一)灸法
灸法的种类:艾柱直接灸、隔物灸、 艾条悬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 (1)艾柱直接灸
二、能在基层推广的中医 药适宜技术有哪些? (一)针刺疗法
是指利用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 一定的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常用的有: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 三棱针、小针刀等。 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 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针刀疗法等。 适应证:非常广泛,如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 泌尿等科的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四)刮痧疗法
是用刮痧板(水牛角、玉、瓷碗等)蘸刮痧 油(植物油、凢士林、松节油等)在人体一 定的部位反复刮动,磨擦患者某处皮肤, 使局部皮肤充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五)耳压疗法
是用形圆而质硬的药物(多为王不 留行籽、决明子等)及制品贴在耳 廓表面的耳穴上,并施加一定的压 力以达到刺激耳穴、防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
(六)穴位贴敷疗法
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
(七)穴位注射疗法
又称水针疗法,是将不同的药液注入相应的穴位以治疗疾病 的一种方法。
(八)中药外敷疗法
是指将中药散剂或鲜药调(捣)敷于患处,使药物通过皮肤 渗透到病变部位而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
(九)中药薰洗疗法
一、相关概念
2、
(一)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由于一些 ‚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 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 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 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 也增加了家属负担。 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 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 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
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
内容 目
一、
相关概念 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 能在基层推广的

三、 重点推介几种 中医药适宜技术
一、相关概念
1、
(一)医养结合
何为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 源利用的最大化。 ‚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 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 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一、相关概念
(一)医养结合
2、
医养结合产生的背景
2015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九部 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一、相关概念
(一)医养结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养老机构开始以发展‚医养结合‛ 为核心的服务模式。比如:以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以 养为主‛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专业服务,为长者提供持续的 日常保健、健康促进、中医康复、养老护理及其他生活便 利服务,秉承‚尊重、朴诚、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为住 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高品质 的‚医养结合‛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