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事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剃头大师》是现代著名作家秦文君先生的一篇佳作。
这篇短文描绘了“我”冒充剃头大师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小沙胆小,害怕剃头;第二部分写老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第三部分写“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全文充满童趣,描写童年的糗事,读后令人捧腹大笑。
作者介绍:秦文君,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我会写:表biǎo(表兄、表弟、表示、手表)胆dǎn(胆小、胆量、胆子、提心吊胆)鬼guǐ(鬼怪、鬼子、魔鬼、小鬼)理lǐ(理发、理由、整理、道理)夺duó(抢夺、夺走、争夺、夺门而逃)骂mà(责骂、打骂、骂人、叫骂)仇chóu(报仇、仇人、仇视、仇家)差chà(差别、相差、差等、差了点)付fù(付钱、支付、付款、一付手套)倍bèi(双倍、成倍、加倍、精神百倍)虽suī(虽然、虽说、虽则、虽复)泡pào(浸泡、气泡、泡菜、灯泡、泡饭)件jiàn(文件、软件、条件、事件)易错字“表”的上部是三横一短竖,不要把竖画写成竖撇一笔拉通。
“鬼”的首笔是短撇,不要写成刀字头;竖弯钩里面是撇折、点,不要写成点。
“差”上部是三横加竖撇,注意和“表”字区别;下面是“工”,不要写成“王”。
“倍”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横写成“音”。
多音字:处chǔ(处理)chù(到处)折zhé(折磨)zhē(折腾)shé(折本)仇chóu(仇人)qiú(姓仇)近义词:抗议——抗争锃亮——闪亮摆布——操纵折磨——煎熬央求——恳求处置——处理天分——天资清除——消除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反义词:胆小——勇敢抗议——遵守痛苦——快乐折磨——享受倒霉——幸运被迫——自愿坑坑洼洼——平平坦坦理解词语:【噩梦】可怕的梦。
法律规定能剃光头嘛(3篇)

第1篇导语:光头作为一种发型,近年来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
然而,关于剃光头是否合法,这一问题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法律规定是否能剃光头,以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剃光头的法律背景1. 宗教信仰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因此,从宗教信仰自由的角度来看,剃光头是合法的。
2. 个人形象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这意味着,公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形象,包括剃光头。
二、剃光头的法律争议1. 公共场所管理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对于员工的着装和形象有一定的规定。
在这些场所,剃光头可能受到限制。
例如,一些单位规定员工不得剃光头,否则会影响单位形象。
然而,这些规定并非法律层面的规定,而是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
2. 职业要求部分职业对员工的形象有特殊要求,如警察、军人、消防员等。
在这些职业中,剃光头可能是必要的,以保持职业形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职业不能剃光头。
从法律角度来看,职业要求不能成为限制公民剃光头的理由。
三、剃光头的实际操作1. 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餐厅等,公民剃光头通常不会受到限制。
然而,在一些特定场所,如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剃光头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工作单位在工作单位,员工剃光头可能受到单位规章制度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需要遵守单位规定,或者与单位协商解决。
3. 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中,公民有权自由选择剃光头或保持其他发型。
法律并未对此作出限制。
“精神荒原”:欲望和人性的失衡-文档资料

“精神荒原”:欲望和人性的失衡当沉浸在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审美习惯之中的读者读到《兄弟》的时候,受到挑战的阅读期待视野总会让人们做出相对激烈的反应。
作为一个读者,应该从《兄弟》本身出发,而不是从以往的余华出发来解读作品,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要揭示什么。
阅读的意义正在于此。
本文以《兄弟》为文本依据,探讨文本中揭示的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
余华曾说:“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去了。
”{1}他在《兄弟》中反映了这种剧变,欲望和人性这两种话语构成了小说的叙述张力。
小说以欲望和压抑的人性为切入点,展现了急剧变化的时代对身处其中的人造成的扭曲和变形。
一方面,对于人性的描写侧重的是精神和灵魂的温度;另一方面,欲望的描写侧重的是人性的变化,展示的是鲜活的人物特征。
《兄弟》上下部对精神和欲望各有侧重,展现出不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所经历的虚空和荒凉。
一、蛰伏下的压抑与狂热《兄弟》中叙述的“文革”故事是对之前余华“文革”叙事的延续,既有温情和苦难的交织,又有戏谑式的叙述和解构严肃的意味。
上部集中叙述了两个事件,一件是李光头在厕所偷窥的事件,另一件则是红袖章对宋凡平的残暴事件,从这两个事件我们可以对刘镇的整体风貌做出一个判断。
李光头在厕所偷窥的事件轰动刘镇,既因为他的亲生父亲死于这一行为,更因为他偷看的是刘镇“全民情人”的屁股。
因此,在明处,人们议论着这种行为的不耻,以看客的身份对他进行嘲笑和批判,并把他拉出来当众游街,用虚伪的道德来掩盖自己的龌龊行为;在暗处,所有人又使尽各种招数希望能打听到关于林红屁股的秘密。
讽刺的是,李光头因祸得福,换得了五十六碗三鲜面,把瘦小的自己吃得红光满面。
人们在经济拮据的年代,用物质来换取虚无的偷窥幻想,这种在压抑年代中产生的欲望,似乎必然引出压抑解除后的疯狂。
作者用相当的篇幅和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刘镇群众对李兰的精神暴力和对宋凡平的肉体暴力,尤其是宋凡平遭受暴力的情节,让人切齿与心寒。
盘点NBA历史十大裁判

盘点NBA历史十大裁判篮球裁判简介篮球裁判员应是一名主篮球裁判员和一名或两名副篮球裁判员。
他们由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协助。
NBA历史十大裁判第10位:莱特帕尔默执哨生涯介绍:莱特帕尔默是全美职业体育联盟第一位黑人女裁判,当年的NCAA二级联赛冠军成员。
从1997年10月31日首次亮相NBA赛场至今,帕尔默执法NBA已经接近十年。
到目前为止,她执法场次超过400场,还曾在2003全明星赛和2006季后赛中粉墨登场。
职业生涯事件:2006年12月16日丹佛掘金队对纽约尼克斯队比赛的打架事件中,帕尔默就是三名裁判之一,裁判中还包括迪克-巴维塔和罗比-罗宾逊,裁判组将当时场上的十名球员全部逐出场外而广受关注。
年2月16日,帕尔默成为新奥尔良全明星赛的裁判,这也是北美四大体育联盟中首位执法全明星赛的女裁判。
第9位:伯尼.弗耶执哨生涯介绍:伯尼.弗耶他在NBA吹了26个赛季的比赛,1618场常规赛,213场季后赛,11场总决赛。
职业生涯事件:这位老大爷一直默默留守在NBA场边,2008年离开的时候也是悄悄的离开,在他作为裁判的所有比赛里,均没有出现过不受控的情况,。
第8位:贝内特萨尔瓦托执哨生涯介绍:贝内特萨尔瓦托他在NBA联盟吹了25个赛季常规赛次超过了超过1300场,季后赛128场,总决赛16场。
第7位:罗恩奥莱夏克执哨生涯介绍:罗恩奥莱夏克,他在联盟执哨23个赛季,常规赛吹了1300多场次,季后赛超过120场,总决赛13场。
职业生涯事件:人称裁判界的“淡定哥”,最不爱吹技术犯规,曾经一连好几年都不吹一次技术犯规。
奥莱夏克:“如果我能和球员或教练心平气和地沟通,这样不是更好吗?我可不愿意把技术犯规当成一种武器。
”感叹:如此和蔼可亲的裁判已不多见了!第6位:Tony Brothers执哨生涯介绍:他在NBA执哨了25个赛季,常规赛有1300多场季后赛140多场总决赛11场。
职业生涯事件:14年雷霆快船之战的争议判罚,单场比赛出现4个争议判罚,赛后联盟要求他做出书面解释,但是联盟似乎还是保护他,这让球迷恨之又恨,可能就是因此Tony Brothers才被人铭记吧。
论余华《兄弟》的低俗描写及其隐喻

论余华《兄弟》的低俗描写及其隐喻2019-07-31摘要:余华的《兄弟》以低俗描写著称,但低俗本⾝绝不是作者追求的⽬的,在低俗描写中隐含着对社会⽣活和⼈性弱点的批判。
《兄弟》描写的⼀系列低俗事件是对不同时代社会⽣活和国民性的批判与反省,具有隐喻价值和嘲讽意义;构造这种审美效应的⽅法就是幽默。
幽默使《兄弟》成为诙谐、惨烈、传奇、浪漫的复杂⽂本。
关键词:余华;《兄弟》;低俗描写;隐喻意义;幽默效应中图分类号:I207.4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余华的长篇⼩说《兄弟》分上、下两部,在出版时间上错开半年之久,曾经被评论界称为商业运作的成功典范,显⽰了出版商在市场运作上的成熟与精明。
与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相匹配,《兄弟》在叙述技术上的娴熟与睿智也令⼈叹为观⽌。
⽆庸讳⾔,《兄弟》(上、下)能够吸引⼈阅读,其中的低俗描写的确产⽣了很⼤作⽤。
所谓低俗描写,是指对社会⽣活中低级庸俗内容的描写。
⽂学中的低俗描写是⼀个不太好说清楚的事情。
因为⼈性有低俗的⼀⾯,暴露和批判⼈性弱点就难以回避低俗描写,即使《红楼梦》这样的世界名著中,也有薛蟠这样的⼈物,《⾦瓶梅》中更是充斥了低俗描写。
余华的《兄弟》在市场上成功了,很容易被评论界判定为作品中的低俗描写有迎合市场不良阅读兴趣的商业化写作倾向。
然⽽,也可能存在另⼀种情况,即作家对低俗艺术场景的创造完全是出于反映或批判现实⽣活和揭⽰⼈性弱点的需要。
事实上,《兄弟》的低俗描写的确产⽣了批判现实⽣活和揭⽰⼈性弱点的作⽤。
⼩说作为⼀种艺术⽂本,“写什么”和“怎么写”的交织往往会造成耐⼈寻味的意蕴。
《兄弟》中的低俗描写只是⼩说艺术的⼿段,属于“怎么写”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写什么”的问题。
也就是说,《兄弟》的低俗描写主要是⼀种幽默的艺术⽅法,表⾯上的低俗事件实质上隐含着对⽣活的批判和反省,作家的主要动机也在于借庸俗反庸俗。
这是⼀种幽默的智慧,它成就了《兄弟》的内幕性、传奇性、惨烈及其批判性、诙谐的浪漫性。
余华《兄弟》

目 录
第二章
《兄弟》(下)
兄弟
余 华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 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 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 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 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 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 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 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 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 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其中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余华《兄弟》
Yu hua the brothers''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作品简介
《兄弟》(余华)简单介绍
作者简介
余华简介
第一章
余华 《 。 Yu hua 。
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1960年4月3日 《四月三日事件》的来源)出生于浙江杭州,后 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 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 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 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 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 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 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 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 《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其中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 成电影。现居浙江杭州。
自甘堕落的名人例子

自甘堕落的名人例子1. 张国荣张国荣是香港乐坛的巨星,他的音乐才华和演艺实力备受赞誉。
然而,他在事业巅峰的时候,却陷入了自甘堕落的境地。
他经常熬夜、酗酒,甚至滥用药物,导致身体状况恶化。
最终,他在2003年因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46岁的生命。
2. 伍迪·艾伦伍迪·艾伦是美国知名导演和演员,以他的幽默风格和独特的电影作品而闻名。
然而,他也是一个自甘堕落的名人。
他和前妻的婚姻破裂后,与其继女开始了一段禁忌的恋情,并最终与她结婚。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争议,使他的名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3. 凯文·史派西凯文·史派西是美国演员,以出演《美国丽人》等电影而成名。
然而,他在事业鼎盛的时候,却沉溺于毒品和性丑闻。
他多次被捕,并因涉嫌强奸罪被判刑。
这些丑闻使他的事业几乎完全毁掉,他也成为了自甘堕落的名人之一。
4. 布兰妮·斯皮尔斯布兰妮·斯皮尔斯是美国流行女歌手,曾经是全球最畅销的女歌手之一。
然而,她在2007年崩溃了,频繁出现自甘堕落的行为。
她剃光头、被拍到不穿内衣、酗酒和滥用药物等,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5. 查理·辛查理·辛是美国演员,因出演电视剧《男人帮》而走红。
然而,他在事业巅峰时期陷入了自甘堕落的境地。
他因吸毒、酗酒和暴力行为而闻名,多次被逮捕并进入戒毒中心。
这些负面行为使他的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6. 希斯·莱杰希斯·莱杰是澳大利亚演员,因在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出演小丑一角而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然而,他在事业达到高峰之时,酗酒和滥用药物成了他的自甘堕落的标志。
最终,他因药物过量而不幸离世,年仅28岁。
7. 约翰·贝尔修斯约翰·贝尔修斯是英国著名音乐家和艺术家,他是乐队Joy Division 的主唱和词曲创作人。
然而,他在事业起步之后,就陷入了自甘堕落的状态。
他经常酗酒、吸毒,导致他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恶化。
骆驼祥子5个经典事件

骆驼祥子5个经典事件情节《骆驼祥子》5个重要情节如下:1、祥子的第一辆车祥子18岁从乡下北平来拉车,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凑足了一百块钱,他认为不能再等了,应该及早买车。
恰巧车铺有辆别人定做而没钱取货的车,经过讨价还价,祥子最终以九十六元买下了这辆车。
祥子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非常激动,把买车的这天定为自己和车的生日,他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2、匪兵抢车北平城外军阀开始了混战,百姓也不得安宁,大兵到处抓人抓车。
一天,有人要去清华,祥子心里清楚去那里风险很大,但因为客人出的价钱高,他和一个年轻光头的矮子抱着侥幸的心理揽下了这桩生意。
结果还没到目的地,他们被十几个兵捉了去,祥子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匪兵抢去了,人也被抓。
3、祥子绰号的来历祥子趁匪兵退却时,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骆驼,卖了35块钱。
从此他落下“骆驼祥子”的外号。
另一个说法:一天,祥子拉著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
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著炮弹滚到山涧裏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
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著再买辆洋车。
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4、怒辞杨宅为了赚钱再买辆车,祥子为杨宅拉起了包月。
杨先生有两位太太,还有一大群孩子。
祥子每天接送完这个,又要去伺候那个,同时还要干杂活。
更可恨的是,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食宿很差。
在杨家的第四天,在送走一位女客人后,因为杨太太的无理,他不堪忍受侮辱,愤怒地将钱摔在杨太太脸上,辞去了这份工作。
(这段精彩的描写,突出了祥子善良坚忍的外表下还蕴藏着反抗的要求。
丰富了人物性格。
)5、祥子与虎妞祥子回到了人和车行,刘四爷和虎妞都十分喜欢祥子。
虎妞请祥子喝酒。
酒后,在迷迷糊糊中祥子被虎妞骗上了床。
事后,祥子心里万分矛盾,对虎妞既愤恨又想念,同时还夹杂着害怕。
后为躲避虎妞去了曹先生家做包月车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头事件
剃光头的想法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管,老时候老婆管,只有现在处于权力交接时期,管理松散,加上去年夏天我叫嚷了很久“头发太长,热得发慌”,做好了充分的蓄势,于是我正式向偶mm提交要求剃光头的议案,结果是遭受了四重迫害后终于屈服。
她先是苦口婆心地人身攻击:“你一脸抬头纹、头顶癞头疮、后脑勺波浪型,你要是真剃了光头跟毁容有什么区别啊?加上你头大,没了毛就更显大了”
“我不怕!”
接着她晓之以利,动之以权:“今年夏天我多给你买冰激凌,买你爱吃的‘可爱多’,怎么样?除了这件事,其他什么都可以答应,都听你的。
”
“我不要!”
后来就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你心理变态人格扭曲啊?告诉你,
真剃了光头,今年夏天不要来找我,我丢不起这人!”
“我不出门就是了。
”
最后她使出了天下最恶毒的一招:那天准岳父岳母来北京,mm当即告状,岳父岳母旋即变了脸色。
岳父干了一辈子公安,岳母干了一辈子法院,每天同“光头”打交道,一定恨得牙根痒痒,头发短他们都会怀疑有前科,更不用说光头了。
我只好说了一句“开玩笑的”,将数天来的辛苦打拼付之一炬。
两位老人走后,为了庆贺胜利,mm又逼着我背了一遍“家规”:1.老婆说得都是对的。
2.如果不对参见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