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5.16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新

合集下载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答案
(2)
2 题组集训
12345678
1.[2016·全 国 卷 Ⅰ , 37(4)] 光 催 化 还 原 CO2 制 备 CH4 反 应 中 , 带 状 纳 米 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_O_>_G__e_>_Z_n_。
答案
12345678
2.[2016·全国卷Ⅱ,37(3)]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9 kJ·mol - 1 , INi = 1 753 kJ·m铜ol失-去的1 是,全I充Cu>满IN的i 3d的10电原子,因镍是失 _去__的__是__4_s_1电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元素电离能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 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如果某元素的In+1≫I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价,如钠元素I2≫I1 ,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元素的电负性 (1)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电负性: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叫做该元素的 电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 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 增大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 减小 的 趋势。
答案
12345678
5.[2015·江 苏 , 21(A) - (1) 节 选 ]Cr3 + 基 态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_1_s_22_s_2_2_p_63_s_2_3_p_63_d_3_(_或__[A__r]_3_d_3_) _。
答案
12345678
6.[2015·全国卷Ⅰ,37(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 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电__子__云__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 __2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 第15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 第15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考向分析
在复习时我们 除要掌握书写、 判断、计算方 法外,还要记 住一些常见晶 胞中含有的微 粒个数及配位 数
高 频 考 点
•考点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
1.(2017· 江苏· 21 节选)铁氮化合物(FexNy)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前景。某 FexNy 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 导学号 43864483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五
第15讲
选考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
1 2
高 高Βιβλιοθήκη 考 频点 考击 点
3
课后热点强化
高 考 点 击
最新考纲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 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 运动状态。
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 。元素 Co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Mn 与 O 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 ,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 Mn 是________ 。
•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根据构造原理可写 出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 [Ar]3d74s2。O是非金属元素,而Mn是金属元素,前者易 得电子而不易失电子,后者则反之,所以O的第一电离能 大于Mn。Mn和O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1s22s22p63s23p63d54s2、1s22s22p4,前者的3d轨道中5个电子 均未成对,后者的2p轨道中有2个电子未成对,所以Mn的 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六物质结构与性质16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六物质结构与性质16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6-
最新考纲
高频考点
题型预测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
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 5.根据晶胞确 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定晶体的组成
的关系。
并进行相关的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 计算(宏观辨识
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 与微观探析) 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10-2 nm和7.8×10-2 nm。则熔点NiO
(填“>”“<”或“=”)FeO,原因是

答案:(1)①3d104s1 ②7 (2)①O>Cl>C ②3∶1 sp2 ③> 两 者均为离子晶体,且阴阳离子电荷数均为2,但Fe2+的离子半径较大, 离子晶体晶格能小,因此其熔点较低
,空间构
3.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 σ键 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 子对,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 π键 。
考情分析
-24-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1.(2018课标Ⅱ,35节选)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 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熔点/℃ 沸点/℃
H2S -85.5 -60.3
考情分析
-16-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2)电负性大小判断。
规律 方法
在周期表中,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从上往下逐渐减小
常常应用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判断电负性的大小,如 O 与 Cl 的电负性比较:①HClO 中 Cl 为+1 价、O 为-2 价,可知 O 的 电负性大于 Cl;②Al2O3 是离子化合物、AlCl3 是共价化合 物,可知 O 的电负性大于 Cl

人教课标版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PPT

(3)硝酸锰是离子化合物,硝酸根和锰离子之间形成 离子键,硝酸根中 N 原子与 3 个氧原子形成 3 个 σ 键, 硝酸根中有一个氮氧双键,所以还存在 π 键。
答案:(1)sp sp3
(2)H2O>CH3OH>CO2>H2 H2O 与 CH3OH 均为极 性分子,H2O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甲醇多;CO2 与 H2 均 为非极性分子,CO2 相对分子质量比 H2 大,范德华力比 H2 大 (3)π 键、离子键
题组二 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 3.(1)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 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O、 S、 Se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已知 X 的基态原子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2 倍,Y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nsnnpn+2,则 X 的电负性比 Y 的________(填“大”或“小”)。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相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书写电子 排布式,并判断未成对电子的个数。 (2)结合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排列大小顺序, 并注意规律的特殊性。
解析:(1)Co 是 27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 期 Ⅷ 族 , 其 基 态 原 子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s22s22p63s23p63d74s2 或[Ar]3d74s2。元素 Mn 与 O 中,由 于 O 元素是活泼非金属而 Mn 是过渡元素,所以第一电 离能较大的是 O。O 基态原子价电子为 2s22p4,所以其核 外未成对电子数是 2,
考点
原子结构和性质
【例 1】
(1)(2017· 全国卷Ⅲ)研究发现,在 CO2 低
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中,Co 氧 化物负载的 Mn 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 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Co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元素 Mn 与 O 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_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全国通用) (共69张PPT)

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化学基础 课件(全国通用) (共69张PPT)

(4)氢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
【典例探究】
例1 (1)[2017·全国卷Ⅰ改编] 芳香化合物X是 的同分异构 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
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全国卷Ⅱ改编] L的分子式为C7H8O2,其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 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卷Ⅲ改编] 氟他胺G( ________种。 )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 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
(3)因所求同分异构体在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可用“定二移一”法找出其同分异构体的
种数。共9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变式 E(
(1)[2016·全国卷Ⅰ] 具有一种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W是 )的同分异构体,0.5 mol W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
成44 g CO2,W共有_______(不含立体异构)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的结构简 式为____________。 (2)[2016·全国卷Ⅱ] G(结构简式 有相同官能团 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3)[2016·全国卷Ⅲ] 芳香化合物F是 同化学环境的 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两种不 )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
高频考点探究 考点一
【核心透析】
1.常见有机物及官能团的主要性质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p 4.[2015·全国卷Ⅰ,37(3)节选]CS2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2015· 山东理综, 33(3)]F2 通入稀 NaOH 溶液中可生成 OF2 , OF2 分子
3 sp V 形 构型为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2)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3) 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总是
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2.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按电子排入各电子层中各能级的先后顺序,用能级符号依次写出各能级 中的电子数,同时注意特例。 如: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2)简化电子排布式 “[稀有气体]+价层电子”的形式表示。
2np6 1 n s n s 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 到 的周
期性变化。
答案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 增大 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
最 大 ,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 小 ;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 减小 的趋势。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新步步高】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答案
1
2
3
4
5
6
7
8
4.[2016· 全 国 卷 Ⅲ , 37(1)] 写 出 基 态 As 原 子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22s22p63s23p63d104s24p3或[Ar]3d104s24p3 1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 两大理论与分子构型 微粒作用与分子性质 微粒作用与晶体结构
考点一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
核心精讲
1.排布规律 (1)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
如Ge: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2)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3) 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总是
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2.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按电子排入各电子层中各能级的先后顺序,用能级符号依次写出各能级 中的电子数,同时注意特例。 如: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2)简化电子排布式

22p63s23p63d10 1s22s 基 态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或[Ar]3d10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5
6
7
8
104s24p2 3d布 2.[2016· 全 国 卷 Ⅰ , 37(1)] 基 态 Ge 原 子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式为

2018届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基本概念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2018届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基本概念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第三步:启用“对比思维”,由“已知”推“未知”。阅读 题后,再现教材中知识、原理的出处,据此推导有关结论、用途、 说法,与题目对比,作出判断;有的四个选项本身就存在对比关 系,通过对比可以剔除个别选项。
2.熟记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的“三馏”“四解”“十一
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
四解
潮解
电解、水解、裂解
熔化、汽化、钝化、裂化、酯化、煤的气化、 十一化
液化 煤的液化、碳化、硝化、老化
3.“1 图”“6 式”的规范使用和书写
结构示
意图 S2-:
;Al3+:
电子式
Na2O2:Na+[··O······O······]2-Na+; H2O:H··O······H
A.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丁达尔 效应
B.该材料的基本微粒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该材料在 2000℃的高温下,还可以保持结构完整,可正 常使用 D.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温热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吸附和清 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解析] 该材料的基本微粒的直径为 1~100 nm,将该材料 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A 项不符合题意,该材料的基本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B 项符合 题意;氮化硼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可耐高温,结构稳定,C 项不 符合题意;该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性,D 项不符合题意。


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把脉考向] 一、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 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 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