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综合模拟题】二 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高职单招2022年艺术概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高职单招2022年艺术概论第二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______的作品。
()A.王维B.杜甫C.李白D.白居易2.艺术创作的源泉是()。
A.生活B.艺术家的想像C.艺术家的情感D.艺术家的联想3.《悲怆》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
A.A.第二B.第四C.第六D.第九4. 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和主要思维方式是指___________。
()A.抽象思维B.理性思维C.感性思维D.形象思维5.电视在当代艺术传播活动中作用突出,它属于艺术传播诸要素中的()。
A.传播媒介B.传播内容C.传播主体D.传播效果6.诗、书、画统一于一体的《风竹图》的作者是( )A.齐白石B.郑板桥C.陈逸飞D.徐悲鸿7.《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_____戏剧的代表作。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荒诞派8.《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
A.新月派的代表作之一B.山药蛋派的代表作之一C.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之一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9.著名绘画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作者是()A.高更B.凡·高C.塞尚D.毕加索10.发源于古巴比伦和波斯的园林是( )A.阿拉伯园林B.东方同林C.欧洲园林D.宗教园林11. 电影《刘三姐》属______喜剧片。
A.滑稽B.讽刺C.音乐D.荒诞12.音乐家( )认为音乐“既表达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它是具体化的、可以感觉得到的我们心灵的实质。
……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
”A.A.贝多芬B.巴赫C.约翰·施特劳斯D.李斯特13.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广大读者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爱国主义诗篇和歌曲引起强烈共鸣,其原因在于______。
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

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4一、单选题(共30题)1.多媒体的()是其区别于一般媒体的关键属性。
A:交互性B:多样性C:集成性D: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答案】:D【解析】:2.2014年9月19日,第十七届亚运会在韩国开幕。
从大熊猫到万里长城,从钢琴家郎朗到火炬手李英爱身上的中国品牌服装,众多中国元素格外抢眼,令中国观众倍感亲切。
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概括是()A: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趋同B:文化传播文化交融文化平等C:文化传播文化借鉴文化渗透D:文化繁荣文化渗透文化创新【答案】:B【解析】:3.色域描述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可以显示的某个颜色空间中使用的颜色范围,()A:RGB色域包含可以在彩色显示器上准确浏览的各种颜色B:CMYK色域包含可以打印的各种颜色,包括白色C:RGB最小色域有256*3种颜色D:CMYK最小色域只有1种黑色【答案】:A【解析】:4.下列选项中,不属流媒体文件格式的是()。
A:datB:asfC:ramD:flv【答案】:A【解析】:5.放大和缩小图片时()A:可以通过重新采样来保持文件大小不变B:通常会影响图片的质量C:可以通过插值算法来保证图片的质量D:不会改变图片的PPI【答案】:A【解析】:6.应用艺术设计的技术性主要是指()。
A:产品的技术性应用方法B:产品的制作技术工艺环节C:材料加工方面的技术性手段D: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手段()【答案】:B【解析】:7.在Flash中,将一个字符串填充不同的颜色,应先将字符串()。
A:转换为元件B:打散C:转换为按钮D:组合【答案】:B【解析】:8.下列不属于中国艺术风格的是()A:写意B:传神C:写实D:意境【答案】:C【解析】:9.在Flash中,()是指图形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
A:动作补间动画B:逐帧动画C:引导动画D:形状补间动画【答案】:D【解析】:10.有关扫描仪描述中,错误的是()A:扫描仪得到的图像与我们看到的图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填空题1.宋代词体歌曲《扬州慢》和《杏花天影》的曲作者是()。
【答案】姜夔2.“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吴道子和()的绘画风格。
【答案】曹仲达3.记录元代杂剧作家与作品的文献有()的《录鬼簿》。
【答案】钟嗣成4.青花与釉里红于()代烧制成功,开辟了彩绘装饰的新领域。
【答案】元5.扁担舞是壮族著名的一种舞蹈,亦称______。
【答案】《舂米舞》6.《带绿色条纹的肖像》的作者是()。
【答案】亨利•马蒂斯7.新启蒙时代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主义话剧代表作有锦云的《狗儿爷涅槃》、高行健的《车站》和刘树纲的______。
【答案】《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8.美国现代舞训练体系影响最大的是()体系,它大大提高了动作表现力,适于表现强烈的内心矛盾。
【答案】玛莎•格雷厄姆9.()是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发源地,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答案】德国10.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_。
【答案】孟欣二、名词解释1.正剧答:正剧名称的出现,比悲剧和喜剧都要晚得多。
正剧也曾被称为悲喜剧,它是一种同时混杂着悲剧和喜剧因素的剧种。
正剧的诞生是因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戏剧本身面临着变革的必然性。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开始。
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率先提出了“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
他把这种体裁称为“严肃的戏剧”,有时又称作“严肃喜剧”。
2.皮黄腔答:皮黄腔是我国戏曲声腔的一种,以二黄、西皮为代表。
二黄调发源于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的长江中游地区,清代乾隆年间活动于安庆至汉口间的广大地区。
西皮调来源于西北的秦腔,在汉水流域发展成襄阳调,到汉口一带与二黄调汇合,被当地艺人称作“西皮”。
皮黄腔在长江流域分布很广,是汉剧、湘剧、桂剧、赣剧、滇剧等剧种的主要声腔。
乾隆末年,徽班带二黄调进京,对后来京剧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
3.郑正秋答:郑正秋(1889-1935),原名郑芳泽,号伯常,广东潮阳县成田人,导演,编剧,中国电影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家庭伦理片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大学艺术理论试卷及答案

大学艺术理论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起源最主要的动力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人类对美的追求D. 艺术的自身发展答案:A2. 下列哪一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3. 下列哪个时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A. 14-17世纪B. 18-19世纪C. 20世纪初D. 21世纪初答案:A4. 下列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达芬奇B. 毕加索C. 塞尚D. 梵高答案:C5. 中国古代戏曲中,“京剧”属于()A. 梆子戏B. 皮黄戏C. 越剧D. 昆曲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艺术的本质是()。
答案:人类审美意识的体现2.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艺术主要表现为()。
答案:宗教艺术3. 色彩、线条、形状、质感等是()的基本元素。
答案:视觉艺术4.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的是()的声音。
答案:琵琶5.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被誉为“绘画的典范”。
答案:蒙娜丽莎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审美答案:审美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评价。
2. 浪漫主义答案: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艺术的一种思潮,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反对古典主义的规范和约束。
3. 书法答案: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主要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4. 交响乐答案:交响乐是一种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形式,起源于18世纪欧洲,以丰富的音响效果和复杂的音乐结构著称。
5. 装置艺术答案:装置艺术是一种现代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在特定空间内组合各种物体,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和视觉效果的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小学美术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小学美术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格0.5分,共30分)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2、“综合·搜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搜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整幅作品可分为三段内容,第一段为(汴京郊外的景物),第二段(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第三段为(汴京市区的街景),其中(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为整幅作品的中心和高潮。
作品采用的是(散点)透视。
4、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四个山水画家分别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5、我国的四大石窟是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6、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中堂)、(条幅)、(小品)、(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
7、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位画家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的代表性分别是(《最后的晚餐》)、(《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西斯廷圣母像》)。
8、中国的古典园林的苏州四大园林是指(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网。
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桥等。
9、《加菜义民》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他另外的代表作有(《吻》)。
11、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教师中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12、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悉尼歌剧院则是(澳大利亚)国家的建筑,它的造型如(贝壳)。
美术模拟卷答案

美术学科考试模拟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答案】C。
解析:综合艺术包括电影、电视剧等。
2.【答案】D。
解析:陆探微人物画成就卓越,师法顾恺之,人称“顾陆”,同属于“笔迹周密”的“密体”。
他创造了一种以容貌瘦削为特征的人物形象,被称之为“秀骨清像”。
这种突出清秀风骨、有飘然出尘之至的人物形象,正是谈玄论道的南朝士大夫的典型写照。
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
3.【答案】A。
解析: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
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
4.【答案】B。
解析:银帽,又称凤冠,是苗族妇女最为华贵耀目的一种纯银饰品,一般前部造型较为丰满,后面以长布绿带两头打结将凤冠缚紧于头上。
此冠图案内容丰富,最前面一朵大银花,花朵下面排列12匹小马,每匹小马四蹄上都各分挂3个小喇叭,共12个,这样一顶凤冠上要垂吊上150个小喇叭,花朵周围则有飞鸟、银凤、银蝶、花草等,犹如百鸟飞翔于花丛之中,寓意富贵、平安、幸福。
5.【答案】C。
解析: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包括神码、生活风俗、历史故事、戏剧小说、娃娃美人、风景花卉等。
在画法风格上,明显受到殿版版画与宫廷绘画的影响,追求绘画效果,单色版印刷后,再辅以人工填色开脸,线刻精工细腻,色彩鲜艳辉煌,以典雅细丽为主要特色。
乾隆以后,反映现实的作品有所增加。
6.【答案】C。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解析:宋代五大瓷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它划分成了八大窑系,分别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9.【答案】C。
解析:《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所绘,用三、四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模拟卷(二)-答案

2021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全省模考卷(二)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D 【解析】:宫廷画院作为正式的制度而存在是从北宋才开始的。
2.A 【解析】:黑陶是素面陶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上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3.A 【解析】:王国维是近代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有论著《人间词话》、《曲录》、《观堂集林》、《孔子之美育主义》等。
4.D 【解析】:《占领总统府》又名《蒋家王朝的覆灭》是近现代画家陈逸飞的代表作。
5.A 【解析】:乐安蛋雕技艺是一项流传民间的珍贵工艺美术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自从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展览以后,引起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被相关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雕刻艺术之一”。
6.A 【解析】:宋徽宗赵佶宋代画家是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皇帝。
7.A 【解析】:曾鲸字波臣,明代画家善画肖像。
代表作品《王时敏像》《张子卿像》。
8.C 【解析】:朱耷号八大山人,清四僧之一,是明朝遗民,以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抒发家国之痛。
9.A 【解析】:《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十国画家周文矩。
10.A 【解析】: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11.A 【解析】: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是造型艺术的三大理论基础。
12.A 【解析】:北京冬奥会会徽叫做“冬梦”。
13.B 【解析】: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窟都是欧洲的洞穴。
14.A 【解析】: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
15.D 【解析】:唐代宗教美术的显著变化是其现实性因素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世俗化。
16.A 【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昭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初中艺术理论试题与答案

初中艺术理论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A. 古琴B. 京剧C. 交响乐D. 二胡答案:C2. 下面哪个不是色彩的三原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D3. 油画、水彩画、素描属于哪一类艺术?A. 视觉艺术B. 表演艺术C. 音乐艺术D. 文学艺术答案:A4. 《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梵高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类别?A. 楷书B. 行书C. 隶书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色彩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
答案:红色、蓝色、绿色2. 中国传统音乐中,____是最高级的音乐形式。
答案:雅乐3. 画种分为____、____、____等。
答案: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4. 宋朝时期的____被誉为“画圣”。
答案:张择端5. 摄影艺术属于____类艺术。
答案:视觉艺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画的分类及特点。
答案: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类别,特点是以墨为主要颜料,讲究笔墨、构图、意境,注重画家的情感表达。
2. 请简述音乐的基本元素。
答案: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的艺术形式。
3. 请简述雕塑艺术的特点。
答案:雕塑艺术是一种三维空间的视觉艺术形式,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出具有实体感的艺术形象,具有形象性、寓意性、观赏性等特点。
四、论述题(共30分)1. 请论述艺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艺术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其次,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再次,艺术具有教育和启发作用,可以通过典型形象和寓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学综合模拟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悲剧的诞生》的作者是(尼采)2,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提出了艺术起源于“巫术”。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出者是(张璪)4,有“高音c之王”之称的意大利歌唱家是(帕瓦罗蒂)5,《韩熙载夜宴图》是(顾恺之)的作品。
6,《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7,《堂吉珂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8,我国古代美学家严羽的代表作是(沧浪诗话)9,小说《子夜》的作者是(茅盾)10,1948年,德·西卡导演了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该片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审美意象2长镜头3隐含读者4《长生殿》5海明威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艺术再现与表现的关系?2在艺术创作中什么是“熟悉的陌生人”?3、试分析以下这段话描述的审美情感:“一当我将自己的力量和奋求投射到自然事物上面,我也就将这些力量和奋求在内心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了自然之中……只有在这个时候,向自然做的感情移入才变成了真正的审美移情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德国美学家本雅明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耗费了不少精力钻牛角尖似的争论摄影到底算不算一门艺术,却没有先问问这项发明是否改变了艺术的普遍特性”。
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注:可以以你熟悉的任何艺术门类为例,不必一定拘泥于摄影。
)2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尼采2、《原始文化》3、张璪4、帕瓦罗蒂5、顾闳中6、王实甫7、塞万提斯8、《沧浪诗话》9、茅盾10、偷自行车的人二名词解释1审美意象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意象中的“意”是指的主观情思,“象”指的是客观物象。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的存在主体,是观念中的内心视象。
审美意象既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思,又体现着客体的审美特征。
这种内心视象是内心中具体的,鲜明的,确定的形象,同时还有不确定性一面,具有模糊性,变动性。
参考艺术学概论中的胸中之竹论述举例展开。
2、长镜头长镜头是指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1941年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在他的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又成功地运用了长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运动摄影以及多视角的叙事结构。
这部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里程碑”。
长镜头最根本的在于镜头内纵深的场面调度产生的纪实性和整个影片节奏的起承转合所体现的现实主义风格。
当然,相对而言,讲求景深内的场面调度会使镜头的时间变长、节奏变慢。
例如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恋恋风尘》等影片。
长镜头的作用为:能以一个单独的镜头表现完整的动作和事件,而其含义不依赖它与前后镜头的联结就能独立存在;强调长镜头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间的作用,形成几个平面互相衬映、互相对比的复杂画面空间结构;由于这种多层面和多元性的画面,自然派生出多义性,使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有相当大的选择自由和读解空间。
3、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其著作《阅读行为》中提出的。
所谓隐含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即作者心目中的文学消费者和接受者。
例如学者在写作自己的学术著作时,心中的隐含读者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而不是普通百姓。
4、《长生殿》《长生殿》是清代著名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一部爱情悲剧。
故事叙述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
杨贵妃恃宠善妒,杨国忠招权纳贿,激起拥有重兵之番将安禄山。
称兵造反。
哥舒翰潼关不守,兵败降贼。
明皇束手无策,仓皇幸蜀,逃至马嵬曙,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陈元礼纵兵逼哄,贵妃佛堂自缢,摇摇将坠的大唐江山到此才获得一线转机。
这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更根据历史把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中所发生的的政治影响而写出的。
洪昇是和孔尚任齐名的剧作家,作品有传奇《长生殿》,杂剧《四婵娟》一种传世,另有《锦绣图》待考。
其余作品均佚。
今人章培恒著有《洪昇年谱》。
5、莫扎特莫扎特是奥地利古典乐派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
6岁时,在父亲的带领下,他漫游整个欧洲大陆旅行演出十年之久。
后来,他成为一个不依附于皇室的自由音乐家。
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仅35岁。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再现与表现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两种基本手段和方法:再现着重反映对象的客观特征,表现着重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
再现,一般指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和逼真,即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
文艺复兴时代画家L.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经常把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面前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中外历史上的大量美术作品,如唐、宋的山水花鸟及人物画,希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术,都是使用再现的或偏重再现的手法。
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 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自我,改变客体,表达理想。
自宋以后,中国的文人画开始从着重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向着重表现主观情感方面转移。
H.马蒂斯说"我首先所企图达到的是表现","我的道路是不停止地寻找如实摹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相互关系再现与表现,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两种基本手段和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可以分别适应不同时代、社会、体裁、题材、风格、趣味等的需要和特性。
再现与表现这一对术语,有时也被用来表明不同美术种类或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的一般固有特点。
例如说"书法是表现的艺术,绘画是再现的艺术";"西方的绘画是再现的,东方的绘画是表现的";"古典艺术是再现的,现代艺术是表现的"。
2在艺术创作中什么是“熟悉的陌生人”?这是别林斯基就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独创性、共性和个性所提出的著名论断。
“熟悉”点明典型形象的现实基础,“陌生”指出典型形象的独创性。
熟悉的陌生人,从典型人物的社会效应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典型人物共性同个性的关系。
一方面由于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某种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另一方面,由于典型人物个个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是不可重复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所以,人们又会有“陌生”感。
比如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他那种虚荣好胜、自欺欺人的可笑品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种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恶劣国民性,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沾上一点,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所以,“阿Q精神”是人们所熟悉的。
但阿Q的具体个性,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特征,比如被人欺侮挨打后就说上一句“儿子打老子”来自我解嘲等等言行举止,是罕见的,只有阿Q才会如此,所以,人们又对他产生新鲜感、陌生感。
正是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构成了读者“熟悉”和“陌生”的统一;只有“熟悉”而不“陌生”,便成为只有共性缺少个性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只有“陌生”而无“熟悉”,则虽有个性却缺乏共性,容易变得离奇荒诞,沦入非理性主义泥坑。
所以,二者必须巧妙结合,缺一不可。
3、试分析以下这段话描述的审美情感:“一当我将自己的力量和奋求投射到自然事物上面,我也就将这些力量和奋求在内心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了自然之中……只有在这个时候,向自然做的感情移入才变成了真正的审美移情作用。
”以上这段话介绍的是的审美中的“移情说”。
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所提出的。
所谓移情是指审美接收者积极主动的一种心理投射,当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另一是对象本身是由线段、色调和形状等所构成的空间意志,能使审美主体的内在意识向它转移。
四论述题1、德国美学家本雅明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耗费了不少精力钻牛角尖似的争论摄影到底算不算一门艺术,却没有先问问这项发明是否改变了艺术的普遍特性”。
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注:可以以你熟悉的任何艺术门类为例,不必一定拘泥于摄影。
)这道题背后暗含的是关于“电视是艺术吗”,对于这一论述,可以参见高鑫老师在《电视艺术美学》中的论述。
摄影是艺术吗?在摄影出现之前,纪实并不成其为一种艺术特征,而摄影出现之后,在艺术特性的谱系中就添加了纪实性这一美学风格。
当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段出现之后,可以暂时将其本质问题悬置起来,先去探究它在实践创作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当在实践中出现认知的混乱时,再推进理论的向前。
2、如何理解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所谓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是指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风格为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些阶段,因为经济以及其他因素,会出现某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为文化中心或艺术中心的现象,例如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9世纪的法国等等。
20世纪以来,巴黎、纽约、莫斯科都曾经是西方或东欧的文化和艺术中心。
19世纪70年代,巴黎的印象派波及整个欧洲,俄国也不例外。
但俄国一些有思想的艺术家如克拉姆斯科伊、列宾、苏里科夫等,在关注巴黎思潮变化的同时,却根据本民族的实际,创造了“巡回展览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