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整理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整理版1.环境影响评估:在确定要使用的临时用地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该评估应由专业的环境科学家进行,以确定临时用地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减轻这些影响的措施。
2.持续监测:在临时使用土地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的环境监测。
这将有助于及早发现任何环境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3.原有生态系统保护:临时用地应尽量选择没有或最小程度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土地。
如必须破坏部分生态系统,需要制定具体的保护和修复计划,确保其可持续使用。
这包括采取措施保护植被、栖息地和动物种群等。
4.土地复垦计划:在临时使用土地结束后,必须制定土地复垦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清理和恢复土地的步骤,如移除临时设施、修复地貌和植被等。
5.水资源保护:在临时使用土地期间,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
这包括限制或减少对水源的污染、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等。
6.废物管理:临时用地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须正确处理和管理。
这包括分类、回收、处理和安全储存废物。
同时,应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社会参与:在制定和执行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公众参与。
这可以通过信息透明、公众会议、听证会等形式实现。
公众的意见和反馈应该被认真听取,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纳入方案中。
8.教育和培训:在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中,应包括环境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这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9.资金和资源保障:临时用地复垦方案需要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承担起责任,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以实施方案。
10.定期评估和修订:临时用地复垦方案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这可以确保方案仍然适应实际需要,并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通过以上整理版的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我们可以确保在临时使用土地后能够恢复和重建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同时,通过公众的参与和教育,可以提高社会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共同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目前,该工程已完成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2.2主要工程量该工程的主要工程量包括: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放水排沙底孔、引水建筑物、电站主副厂房、35KV升压站、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以及机电设备安装等。
其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坝高达到63m,水库总库容为984万m3,电站配备3台800KW水轮发电机组。
三、复垦计划安排根据工程概况和主要工程量,制定土地复垦计划安排。
具体包括:确定复垦范围、复垦方式、复垦工期、复垦成本和复垦效益等。
同时,要制定复垦监测计划,及时了解复垦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复垦工作顺利进行。
四、临时用地复垦方案4.1临时用地破坏类型对于临时用地的复垦,需要先了解破坏类型。
主要包括:挖掘、填方、堆放、压实等。
针对不同的破坏类型,制定相应的复垦方案。
4.2复垦方案制定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主要包括:复垦方式、复垦工艺、复垦材料、复垦时间和复垦成本等。
同时,要考虑到复垦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复垦效果长期稳定。
4.3复垦施工注意事项在实施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施工安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保证复垦质量等。
同时,要加强对复垦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复垦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质量保证措施5.1复垦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土地复垦标准。
确保复垦后的土地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5.2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制定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确保复垦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复垦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3质量方针制定土地复垦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复垦工作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复垦质量符合要求。
5.4质量目标根据复垦标准和质量方针,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
包括:土地复垦率、农用地和耕地面积、复垦效益等指标。
5.5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土地复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包括:质量检查、质量监测、质量评估等。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一、概述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发展趋势需要大量的用地
来支持,但现实中用地的供给并不足够,因此需要通过临时用地复
垦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就临时用地复垦的方案进行阐述。
二、临时用地复垦的意义
临时用地是指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
临时使用空地。
针对城市的发展需求,自然会导致土地的消耗,而
临时用地复垦则是指通过对原有耕地的修复来满足对用地的需求。
在临时用地复垦中,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也
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满足城市用地需求。
三、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1.灌溉设施的完善
在临时用地复垦中,灌溉设施的完善非常重要。
如果土地无法
得到及时的水源,原本可以耕种的土地将发生无法复垦的情况。
因此,在临时用地复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灌溉设施来保证供水。
例如,在已有的灌溉设施基础上,增设水渠、润滑剂、水泵等设备,将原本险些无法利用的土地变成可以利用的耕地。
2.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生物
在临时用地复垦中,需要考虑到种植的生物是适合当地环境的。
选择适合当地的耐干旱、适应反复耕作、不伤害土地的作物,例如。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1. 简介临时使用的土地有时需要在使用后进行复垦,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生态学原则的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支持可持续使用临时土地。
2. 复垦方案2.1 土壤改良为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采用透气性好、保水保肥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覆盖物,同时在这一覆盖物上撒上腐熟好的有机肥料,培育土壤菌群,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促进土壤中适生有益微生物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提高土壤肥力。
2.2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措施重建当地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生态修复步骤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2.2.1 种植适地物种在复垦过程中,需考虑到当地气候、水文和土地等自然环境因素,选用适宜种植的植物。
对于不同的土地类型,需要选用不同的植被种类,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成活率。
2.2.2 构建水土保持体系在复垦过程中,应考虑如何防止发生水土流失事件,包括合理规划地形、植被和排水系统等措施。
同时,需要在陡峭的山坡上建造防护措施,以减少水流对土地的冲击。
2.2.3 逐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复垦区的生态系统,包括生态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动态变化,同时设法恢复和加强当地生态系统功能。
此外,还需注意避免使用有害农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
2.3 格局修复在完成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之后,需要对复垦区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格局修复,即建设内部道路、交通设施、农田和农村居民点等,同时改善周边自然环境,从而使得复垦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3. 结论临时用地复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采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本文提出的生态学原则的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修复工作,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进一步恢复生态系统和完善复垦区的受用环境。
该方案可为临时用地的复垦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可持续利用土地的目标实现。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一、临时用地复垦的背景很多地方都有临时用地,这通常是为了建造项目或者基础设施而使用的土地。
用地完工后,这些地方往往被遗忘。
可这些土地,如果不处理好,可能会变成荒地,影响环境和周围的社区。
就像老话说的,良田千顷,良心一寸。
要是我们不把这些地方好好复垦,那就真是辜负了大自然的馈赠。
1.1 复垦的意义复垦不仅是个环保问题,更是个社会责任。
复垦后,这些地方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变成绿地、农田或者公园。
你想想,过去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经过复垦,变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那多好呀!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面貌,也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
1.2 复垦的原则在复垦过程中,有几个原则得记住。
首先,生态优先。
咱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尽量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
其次,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方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制定不同的复垦方案,别一刀切。
最后,公众参与。
复垦的方案最好能征求居民的意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这样才能更贴近民心。
二、复垦的具体措施实施复垦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措施,这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得实实在在地做。
2.1 土地评估复垦的第一步是对临时用地进行全面评估。
搞清楚土壤的污染状况,水源是否受到影响。
这时候,专业人士得上场,使用一些生僻的检测手段,比如土壤取样、重金属分析等。
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是为了让土地“体检”,确保它的健康。
2.2 恢复植被接下来就是恢复植被。
你想想,土地光秃秃的,不仅丑,还容易水土流失。
复垦方案中,可以考虑种植本地的树种和植物。
像是杨树、白蜡树这些适应性强的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再加上一些花草,马上就能吸引小鸟和昆虫,变得热闹起来。
2.3 水源管理别忘了水源管理。
临时用地复垦后,要确保有合适的排水系统,避免水涝。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确保居民能安全使用。
这就像是给土地装上了“保险”,让它稳稳当当。
三、复垦后的管理与维护复垦工作结束后,不能就此撒手不管。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范文

4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这个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的郊外,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这里被征用作为临时用地。
如今,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这片土地需要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的生态环境,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复垦目标1.恢复土地的原貌,消除临时用地期间的痕迹。
2.恢复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三、复垦措施1.土地平整:对临时用地进行平整,消除建筑垃圾和杂草,为后续的复垦工作打下基础。
2.土壤改良:针对临时用地期间的土壤污染,采用生物降解、化学中和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
3.植被恢复: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进行种植,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
5.生态景观建设:结合周边环境,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土地的观赏价值。
四、复垦过程1.前期准备:对临时用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土地的现状,制定复垦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方案,对土地进行平整、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工作。
3.监测评估:在复垦过程中,对土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复垦效果。
4.后期管理: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长期管理,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五、预期效果1.土地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增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
六、注意事项1.在复垦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3.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复垦方案,确保复垦效果。
4.加强后期管理,防止土地再次被破坏。
时光荏苒,咖啡已经见底,我的写作也接近尾声。
这个方案,将是我十年方案写作生涯的一个小小里程碑,也是我继续前行的新起点。
注意事项一:环保意识临时用地复垦,环保是首要考虑的。
土地不是一块冷漠的石头,它孕育生命,连接着大地母亲的脉搏。
要注意,施工中的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得分类处理,有毒有害的更要妥善处置。
尘土飞扬得控制,洒水降尘,绿化带先行,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避免了给周边居民带来不便。
解决办法:设立环保专员,监督整个复垦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确保环保法规得到遵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技术合同6篇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技术合同6篇篇1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技术合同甲方(委托方):______公司乙方(受托方):______公司鉴于,为了对临时用地进行复垦,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乙方愿意承接甲方的委托进行相应工作;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任务范围1.1 甲方委托乙方对指定的临时用地进行复垦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清理垃圾、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工作。
1.2 乙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完成复垦工作,确保复垦后的用地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第二条技术方案2.1 乙方制定的复垦技术方案需经甲方审查同意,方可实施。
2.2 乙方在实施期间,应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妥善处理废弃物、污染物,做好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合同价款3.1 甲方支付给乙方的复垦费用为______元(大写)。
3.2 乙方应在接到款项后,按时按质完成复垦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条工期要求4.1 复垦工作计划工期为______天,具体执行日期由双方协商确定。
4.2 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双方可协商变更工期,但需提前通知对方。
第五条知识产权5.1 乙方在实施复垦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成果等知识产权,归属于乙方所有。
5.2 甲方不得擅自使用、转让乙方的知识产权。
第六条违约责任6.1 若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完成复垦工作,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并赔偿甲方损失。
6.2 若甲方未能按时支付合同价款,导致工期延误的,由甲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条保密条款7.1 双方应对本合同所涉及的商业机密信息,承担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第八条争议解决8.1 若因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应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九条其他事项9.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复垦工作结束。
9.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 公司乙方(盖章):______ 公司签订日期: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篇2临时用地复垦方案技术合同甲方(复垦承包商):______________乙方(用地单位):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就乙方提供的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进行合作,达成如下技术合同:一、合同的目的为了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资源、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甲方将对乙方提供的用地进行复垦,使其重新投入生产和利用。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缺。
为了满足建设需求,一些土地被临时用于建设,而这些用地在使用完毕后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复垦和治理,导致土地的质量下降,甚至成为绝收土地。
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临时用地的复垦问题日益突出。
临时用地在建设完成后,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导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另外,在一些地区,政府对土地复垦的措施不够完备,导致土地难以复垦,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社会发展。
解决方案针对临时用地的复垦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国家政策引导加强对临时用地的管理和监管,制定完善的土地复垦政策,在政策引导下,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工作。
2. 制定土地复垦计划在土地复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复垦计划,统计土地污染情况、建设规划和资金需求等,用于指导和规范土地复垦的整个过程。
3. 加大投入力度在完成复垦计划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用于治理土地污染和治理工作,加快土地复垦进程。
4. 完善监督体系临时用地复垦工作需要加强监督,加快复垦进程。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规范和标准化,对土地复垦工作进行严格监督。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土地复垦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对工作的认识度,共同参与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复垦工作。
结论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良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有效解决临时用地复垦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实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2《防洪标准》(GB50201-94);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4《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7月);5《大西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地复垦工作的通知》大西铁工管涵【2010】162号二、编制目的本工程为新建铁路,地处平原地区,目前处于基建准备时期,应对工程建设时期对土地破坏的类型,以及各类土地的破坏围和破坏程度进行预测;努力把工程施工队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确保铁路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土地生产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收益,恢复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等。
三、工程概况3.1 工程简介大西客专3标段萧河特大桥工程,第三项目经理部施工起迄里程:DK304+040- DK312+000约7.96公里。
位于晋中市区、小店区境,是全线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
工程规模大、工期紧、施工技术要求高。
跨越太长高速等3座连续梁是晋中萧河特大桥工程的施工重点。
3.2 地质水文根据新建铁路《至客运专线线路详细纵断面图》,晋中萧河特大桥主要地质:表覆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层粉质黏土、粉土、中砂、粉砂。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2.5~10米饱和砂土,12~20米粉土为地震液化层。
沿线河流分属海河及黄河水系,其中滹沱河流域属海河水系,汾河及其支流属黄河水系。
河流水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大,河流均具有典型的雨洪特征,流量、水位与降水量成正比,动态极不稳定。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分布晋中盆地,地下水埋深为0.2~5.5米。
3.3气候原平至段:原平所处恒山以南,恒山以北为中温带亚干旱区,以南为暖温带亚湿润区,表现为显著的大陆型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盛行东南风,降水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秋季降水减少,气温骤减;冬季雨雪稀少。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受地理纬度、太阳辐射和地形等条件的综合影响,呈由盆地向山区递减的规律。
年平均气温10 ℃,极端最高温度37.4℃,极端最低气温-22.78 ℃,年平均降雨量431.2mm,年平均蒸发量1702.1mm,最大风速22m/s,最大积雪厚度16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77cm。
四、工程区土地利用状况4.1、土地利用概述大西客运专线沿线的土地类型主要是旱耕地,林地。
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潇河特大桥(K304+040- DK312+000)占用土地331.1亩。
征地用途分类如下:4.2、土地利用原则1、本线用地按新征用地设计,线路尽量利用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协调,减少高填深挖,对于基坑开挖,尽量少占耕地、少拆迁,尽可能保护好沿线土壤、植被和水源。
2、复垦后的土地以恢复原有用途为原则,但应结合当地条件将复垦后的土地用于农、林牧等用途。
3、荒山、荒坡、河滩一般不进行复垦。
对有种草、种树绿化等条件的可进行复垦设计,改善或基本上使土地恢复到用前的植被和生态情况,以保持水土稳定和生态环境。
五、生产建设过程中土地破坏及破坏预测5.1 土地破坏成因在新建铁路过程中将导致对土地破坏形式的不同,从总体而言新建铁路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和压占等方面。
挖损主要指基坑的开挖和回填,破坏了土壤结构,彻底改变了土壤养分的厨师条件,而且增加了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机会,复垦难度较大。
碾压主要指征地外设置的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场临时施工场地及施工便道压占土地。
因固体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物理化学性质复杂,从而将会对占压的土地造成严重的破坏。
5.2 土地破坏类型根据建设期间的情况,土地破坏主要分布在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场等临时场地和大临施工便道。
1、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场拌合站和钢筋加工场占地类型为耕地,由于对放材料和汽车运输,需对场地进行碾压硬化,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2、施工便道在桥梁两侧征地界外,沿线左侧修筑5.5宽,下铺60cm的建筑垃圾,上铺15cm泥结碎石的路基施工便道,全线共修筑施工便道7.96公里,破坏总面积为77.6亩,占地类型为耕地和林地,以耕地占用居多。
路基区对表土的植被造成完全破坏。
5.3 减少土地破坏对策1、合理规划,严禁滥采乱挖,采易弃难的不合理现象。
2、对已经破坏的土地,可从生态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考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边建设边复垦恢复生态环境。
六、土地破坏预防及复垦措施6.1 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
本工程所有基坑开挖的方式和工艺要求均基本一致,因此工程建设用地便于统一管理与预防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依据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如表层土剥离防护、临时堆土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在施工结束后立即对破坏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原利用功能。
这些预防管理措施,对于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地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的预防控制措施有:(1)施工便道选线和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围砍伐;(2)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围;(3)施工区严格控制施工便道围,保证在划定的边界围,进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占地,减少土地的扰动破坏;(4)施工机械应维护良好、防止机械进入附近农田,防止渗油进入土壤从而污染土壤,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以免碾坏植被、庄家、乡村道路等;(5)钻孔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泥浆水排放,为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水先集中在沉淀池沉淀,符合要求排放,严禁乱流乱淌;(6)基坑开挖应按放坡尺寸控制好,需防护的及时防护,承台完工后及时回填,避免开挖时土层坍塌,造成不必要的水土流失。
6.2 复垦措施1、弃土场的设置弃土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易形成坡度开发山坡荒地处,避开大面积汇水地带的滞留谷地。
弃土前必须先将地表熟土集中存放,砌片石挡渣墙,墙身设泄水孔,渣地预埋透水管道,必须先挡后弃,工程结束后对弃土场进行平整,地面必须做必要的防护,将存放的熟土回填弃土场顶部,植草复垦。
2、土地整治①、耕地恢复: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工程占地需复垦为耕地的,复垦后覆土厚度达到40cm以上,地面平整,排灌便利,符合种植农作物的要求。
应清理地表的各种建筑垃圾以及撒落在土壤里的石块,并人工施肥,采用拖拉机翻松、深度不小于20cm。
②、林地恢复:林业用地,复垦后能满足林木生长的要求。
树种的选择应该满足“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
栽植坑在开挖时,应把表层土和深层土分开,待栽完树后,把深层土和表层土依次回填,并人工施肥。
③、草地恢复:部分林地不能恢复其原有土地利用功能,适宜复垦为草地。
因工程建设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为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选择水土保持作用较强、同时结合草种的生态习性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草种。
撒播草籽前,应对土地进行整治,清理土壤中的各种建筑垃圾,必要时人工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3、灌溉排水整治本工程占用部分耕地,在工程施工时可能破坏其周边的灌溉设施,因此,在土地整治的同时,根据其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并结合四周现有的灌溉设施,在占地区四周恢复并修建灌溉渠道,使之与现有灌溉设施连接形成完整的灌溉系统。
6.3 生物化学措施1、改良土壤工程建设占地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耕地及少部分林地,复垦方向为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便于以后作物的生长,消除工程建设给土壤带来的影响,应对土壤进行灭菌,采用代森锌进行灭菌,每平方米采用3.0g,混拌适量细土,撒在土壤中。
2、增加肥力土壤由于受到工程建设扰动,土壤肥力将下降,土层变瘠薄。
为提高土壤肥力,在翻松土地的同时,向土壤中撒播农家土杂肥,需肥量5.0m3/hm2。
3、植物措施(1)树种选择:工程沿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物种丰富,绿化树种应选择当地乡土树种,乔木树种可选择意、马尾松、樟树、水杉等。
(2)草种选择:草种选择水土保持作用较强,且适应当地气候的草种,可选择香根草、狗牙根草。
6.4 复垦计划安排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制度土地复垦工作计划:1、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地锚坑,在开挖后,对地锚坑的深层土和表层土分开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直至完成线路架设,拆除相差设施时回填地锚坑;2、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开始对占地区进行土地整理,清除各种建筑垃圾,并翻松土壤;3、在翻松土壤的同时,向土壤中撒播代森锌和农家土杂肥;4、在翻松土壤后,根据复垦方向,复垦为林地的,开挖土坑栽植苗木,复垦为灌草地的撒播草种。
七、保障措施1、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环保组织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熟悉和掌握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水保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水保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对上岗人员的环保培训教育工作;落实施工现场环、水保管理专职人员及其责任。
环保组织管理体系2、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类型、施工工艺特点以及《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要求,制定相应的《现场环、水保施工作业指导书》,下发各施工作业队伍3、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经理对施工环保、水保及复垦工作负全面责任,监督检查施工场地的环保工作及后期的复垦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专门负责并落实环保工作及土地复垦工作,保证土地复垦方案的顺利实施。
其工作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复垦方针,确保水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保工程效益。
(2)工程施工期间,协调好土地复垦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复垦工作的正常施工,并按时竣工。
(3)负责施工期的复垦运行状况及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并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4)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积累、分析整编资料,为土地复垦工程验收提供相关资料。
4、加强环保、水保的工作宣传深入展开宣传教育工作,编写环保宣传教育资料,充分利用工地宣传形式,宣传环保知识、环保要求及和各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环保和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