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八年级事例3:邻居家的乙叔性格热情开朗,见面的时候主动跟人打招呼,经常对人说的话有几句:“有啥事说话!”“有时间一起吃饭。
”“***那件事啊,我知道一些#¥#。
”邻居们有事没有见到乙叔,也没有人见过乙叔请饭,热门的事情最后也不像乙叔说的那样严重骇人。
乙叔一直匆匆忙忙地来去,依然热情地打着招呼。
你怎么理解乙叔的行为?想想邻居们对乙叔会是什么样的态度?环节三:我有关的“信”(班级演讲说诚信)社会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守信的人和事,他们为自己赢得了什么?或者不守信的人和事,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列举:图片或截图、文字(一)遵守诚信,和谐社会小学生刮车留下字条得到车主原谅;四名学生扶起倒地老人获得正能量奖金(二)不守诚信,害人害己1.傍名牌泸州老窖/泸洲老窖大白兔/大白免奥利奥/粵利粵飘柔/瓢柔康师傅/康帅傅中国石油/中*石油中华香烟/中萃香烟沙宣/沙宜脉动/脉劫洽洽牌瓜子/治治牌瓜子2.不守诚信,后果严重添加剂超标补课广告结语: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石,是个人获得他人认可的第一步,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们应该要求自己诚信做人,面对不诚信的现象要学会理性、科学的思考,识别、抵制、反对不诚信。
学生调动生活或阅读积累,联想坚守诚信和丧失诚信的一类现象,小组讨论分析所列举的事例或现象带来的后果,尽可能多讨论几个事例深入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从个人修身的小节到社会运行的大事,轻则失去信任,重则损人利益,违法犯罪。
“诚信”都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底线。
达标检测根据以上资料写一篇简单的演讲稿,注意提示的提纲及段落之间的逻辑性。
板书设计人无信不立引经据典话诚信(我了解的“信”)----积累整理资料环顾身边觅诚信(我身边的“信”)----发表看法思路班级演讲说诚信(我有关的“信”)----有理有据表达。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写作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优质课教案_13

人无信不立学习目标:1.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聪明,一个叫小甲某日,两人结伴乘船出游,不巧,在海上遇到大风暴,两人乘坐的船沉没了,救生艇上仅仅于一个位置那个叫聪明的年轻人,一看形势不好,为了争夺救生艇上的位置,就把诚信推进海里,自己逃生去了。
小甲喝了不少水,却大难不死,被海浪推到了一个小岛上,他惊魂未定,只好坐在沙滩上等待救援的船只不久果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欢快的音乐,他马上站起来,向着音乐的方向望去,发现有一艘小船向小岛驶来,他看见小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写着快乐两个字,原来是快乐的小船,他急忙喊道:快乐,快乐我是小甲,你能救我吗?快乐一听,笑着对他说,不行不行,我要是有了你就不快乐了,你看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说老实话而不快乐。
说罢,快乐走了又过一会,地位的小船来了小甲忙喊道:地位地位我是小甲,你能带我回家吗?地位一听,忙把船划离小岛,一边回头冲着小甲说:不行,不行,你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来之不易,要是有了你,我的地位就保不住了小甲很失望地看着地位离去,眼里充满着疑惑与不解,只好无奈的再小岛上再呆下去。
过不久,又来了一艘船,小甲一看是竞争的船,小甲又喊道:竞争,竞争,我是小甲,你能不能让我搭你的船回家竞争一看是小甲,忙说道:你不要给我添麻烦了,如今世界竞争这么激烈,我如果还要诚信的话,我就竞争不过人家了说罢,扬长而去。
突然,海上开始电闪雷鸣,狂风卷起一波波的滔天巨浪,正当小甲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亲切慈祥的声音喊到:孩子,上船吧。
小甲一看,原来是时间老人你为什么要救我呢?小甲问道,时间老人微笑着说:只有时间才可以证明你是多么重要啊!在回程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因巨浪翻船而落水的聪明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了你,聪明反而害苦了自己,快乐不会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可以给故事中的小甲取一个名字吗?(诚信)二、抢答成语、名人名言(平板抢答功能)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诚信对我们做人是多么重要,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更是全世界人民都认可的美德。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等,引导学生探究“诚信”的内涵。
2.感受生活中人们诚实做人、讲求信用的美好品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演讲技巧。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2.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课时安排2课时(本次微课视频为第二课时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好!我是来自达州铁路中学的陈彦旭老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共同完成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用小篆书写的字。
大家认识这个字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言”,对,这就是“信”字。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信,诚也。
从人,从言。
会意。
”用人口所言会真实之意,本意为言语真实。
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古代的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这个活动,看看都有哪些?1.请同学们分小组搜集整理资料。
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或经典论述,汇总并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
2.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小组内讨论:“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重要的意义?来听听老师的学生是怎么做的。
展示:第一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言而有信言信行果赤诚相待取信于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韩信报恩》《曾子烹彘》《郭沫若与芭蕉花》《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第二组的完成情况又如何呢?第二组:正面反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精品)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1.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了解“诚信〞的意义。
2.学习讲诚信故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3.发现身边与诚信有关的人或事,感受美好品质,努力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根底和根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表达在实际生活中。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都会消亡。
现在,就让我们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诚信素养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做一个诚信小少年吧!二、教学新课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一)活动指导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每组的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博物馆、纪念馆等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
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像材料。
3.每个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册。
4.根据以上材料,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5.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二)活动例如例如一:名言警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墨子》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晁说之诚信为人之本。
——鲁迅老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平安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无信不立》是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
“信”即诚信,是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是个人必备的精神品质。
教材安排了三个学生活动:“引经据典话诚信”“环顾身边思诚信”“班级演讲说诚信”,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信”的含义,提升诚信意识,践行弘扬诚信美德,做有诚信的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诚信的成语、典故、诗文,理解诚信故事内容及其意义,掌握演讲方法。
2.通过看图识成语、讲演故事、仿句成诗、演讲、创作徽章等活动形式,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升思维敏捷性和独创性的品质,形成正确审美意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品质。
3.从小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做诚信之人。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看图识成语、说故事、仿句成诗、创作徽章等活动形式,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审美水平,理解传统文化中诚信的内涵。
四、活动准备全班同学根据所选择的不同任务分为五组,分别为:资料组、表演组、诗歌创作组、演讲组、徽章设计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诚信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讲到:“诚,信也。
信,诚也。
”可见诚信的本义是真诚、诚实、有信,反对弄虚作假。
一个没有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去探诚信、说诚信、宣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引经据典觅诚信(资料组成员上台,以小老师的角色向大家展示成果)(一)按图索骥识别成语生:同学们,请观察图片,说出有关诚信的故事与成语。
(PPT 展示图片:一言九鼎、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二)腹有诗书,上下联句生:同学们,请大家调动学习知识积累,补全名言,并说一说你的理解。
(PPT展示“志不强者智不达,”“人背信则”)(三)日积月累典故接龙生:请一列同学接龙你积累的有关诚信的典故名称。
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学生的诚信美德。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课时计划:第一节课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节课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准备: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资料,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并汇总整理资料。
2.分门别类制作成册或放到班级博客、公共邮箱、网络论坛里共享。
3.寻找身边讲诚信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4.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精彩导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在我们身边萦绕。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发现、说出诚信的意义吧!活动指导:1.“引经据典话诚信”。
各组分别搜集资料,组长汇总整理后分类讨论“信”的含义及其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做好记录。
2.“环顾身边觅诚信”。
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诚恳地访问,细心地倾听,讲故事,说感想。
访问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小组展开讨论,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3.“班级演讲说诚信”。
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
小组成员认真听取并提出修改意见,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成果展示:展示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如“失信就是失败”、“没有诚实哪来尊严”等。
信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这句话来自松下幸之助。
一个人的信用可以影响到他的生活和事业。
保持诺言比保护财产更为重要。
这句话是XXX说的。
成语“一诺千金”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XXX是一位秦朝末期的义士,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在总结回顾环节,同学们对诚信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我认为仍有必要加强对诚信行为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诚信的力量。
在讲授诚信的基本概念时,我注意到同学们对成语典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加大了对成语典故的讲解力度,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诚信的内涵。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我发现,部分同学在讨论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诚信的本质。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更加关注学生对诚信内涵的把握,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如“曾子杀猪”的故事,解释典故背后的诚信道理,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实质。
(2)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学会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举例:针对诚信缺失现象,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原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诚信品质的内化:将诚信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中,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诚信,并将其付诸实践。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诚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新教案 第2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1.语言运用:积累有关诚信的成语、典故、诗文,理解诚信故事内容及其意义,掌握演讲方法。
2.思维发展:通过看图识成语、讲演故事、仿句成诗、演讲、创作徽章等活动形式,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3.审美鉴赏: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
4.文化传承:从小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做诚信之人。
全班同学根据所选择的不同任务分为五组,分别为:资料组、表演组、诗歌创作组、演讲组、徽章设计组。
一、导入新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我们耳熟能详。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践诚信吧!(板书课题)二、活动指导(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小组准备(1)各组分别搜集关于“诚信”的资料,组长汇总并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个人之诚信”“交友之诚信”“经商之诚信”“国家之诚信”等。
(2)根据以上资料,分组讨论“诚信”有哪些含义,“诚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组长做好记载。
2.小组展示(资料组成员上台,以小老师的角色向大家展示成果)(1)按图索骥,识别成语生:同学们,请观察图片,说出有关诚信的故事与成语。
(PPT展示图片:一言九鼎、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商鞅立木)(2)腹有诗书,上下联句生:同学们,请大家调动学习和积累过的知识,补全名言,并说一说你的理解。
(PPT展示“志不强者,智不达”“人倍信则名不达”)(3)日积月累,典故接龙生:请一列同学接龙你积累的有关诚信的典故名称。
(回顾《陈太丘与友期行》)师:资料组的同学表现非常棒,他们通过设计有趣的互动展示形式,进一步带我们认识了“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请同学们及时填写好资料组的评价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教学过程
环节二
合
作
探
究
(二)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
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
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
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
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
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
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句诺言。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2010年春节前夕,武汉东方建筑集团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为赶在年三十前给武汉黄陂的工友们发工钱,携带一家四口人开车回黄陂,不料路上雪大路滑,遭遇车祸,一家四口全部罹难。
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一家的遭遇之后,万分悲痛。
但想到哥哥一家是为了给工友们发工钱才出了这样的事,“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
”这是哥哥二十年来一直坚守的一个信条。
如今哥哥走了,作为弟弟一定要为哥哥完成这个遗愿,于是,东林不顾工友们的劝阻,四处借钱,准备年三十替哥哥为工友们发工钱。
此时,孙东林的父母也从电视新闻上知道了儿子一家遇难的消息,为了能让东林顺利的把工钱给工友们发下去,他们也强颜欢笑,准备着年饭,像往年一样招待工友们。
发工钱的时候,账本在车祸现场丢了,工友们凭着信义自己报账,中间钱不够了,东林母亲拿出自己的储蓄一万元添上去,最后一分钱也不差,全部给工友们发完了。
完成了孙水林的遗愿。
谱写了一曲兄终弟及,接力还薪,
感天动地的信义赞歌。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
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
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讲会。
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哪些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各小组分工完成。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同学高中华。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
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
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按时归还图书等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
他的学生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和别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诚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
”古人们的话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家门口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烧饼。
看样子,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
当我就要与她擦肩而过时,老奶奶问我:“小朋友,吃烧饼吗?”“可我没带钱。
”我害羞地说。
“没事儿,想吃就送你一个。
”说着,老奶奶递给我一个烧饼。
“这怎么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钱。
”说完,我带着烧饼飞快地往家赶。
可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