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解决问题
2023二年级数学下册8克和千克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反思改进措施
经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意识到一些教学特色和创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克和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克和千克来衡量物品的?”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a.让学生在家中和父母一起进行一次称重活动,记录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尝试用克和千克进行表示。
b.学生可以尝试寻找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比如超市购物、烹饪等,where they can apply the knowledge of kg and g. They can observe and record the weights of different items and practice converting between kg and g.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克和千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8 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2.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问题的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2.教具:绘本、数字卡片、实物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实际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主体
1.讲解问题和解题思路。
2.通过绘本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方法,解决问题。
3. 拓展
1.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问题,并交流解决方法。
2.在生活中找寻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
六、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写出解题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四_第2课时《解决问题》课时测评(含答案)

第2课时解决问题1、动物快餐店。
□○□=□( )口答:48元能买□盒。
2、如下图,游乐园中的小火车每次最多可以同时载18个小朋友,平均每节小火车最多可以同时载几个小朋友?3、这瓶药能吃多少天?4、一束花中有18枝玫瑰,6枝百合。
玫瑰的枝数是百合的几倍?5、超市里有两种牛奶(如下图),哪种牛奶便宜?便宜多少钱?6、在正确的提问下面画“√”,并解答出来。
每个蛋托最多放6个鸡蛋,妈妈买了42个鸡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民间有绘涂九九消寒图的习俗。
如左下图,人们画一枝梅花,在枝头上画9朵梅花,每朵梅花上有9片花瓣,一朵梅花就代表一个九,一片花瓣就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把一片花瓣涂上颜色。
看右上图,你知道从冬至算起,一共过了多少天吗?如果这些天中平均6天下一场雪,那么一共下了多少场雪?8、算年龄。
(1)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可可的几倍?(2)去年妈妈的年龄是可可的几倍?9、一道除法题的除数是9,龙龙在计算时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弄颠倒了,得到的商是7,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10、欣欣商店搞促销,啤酒每瓶3元,买4瓶赠1瓶。
爸爸给了小红24元,一共可以买多少瓶啤酒?1、8 除48÷8=6(盒) 62、18÷9=2(个)3、48÷6=8(天)4、18÷6=35、18÷3=6(元) 25÷5=5(元) 6>5 6-5=1(元)袋装牛奶便宜,便宜1元。
6、浩然(√)42÷6=7(个)7、4×9=36(天) 36÷6=6(场)8、(1)30+6=36(岁) 36÷6=6(2)36-1=35(岁) 6-1=5(岁) 35÷5=79、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龙龙计算时除数是9,商是7,可以求出龙龙计算时的被除数是9×7=63。
由于他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弄颠倒了,因此正确的被除数应该是36。
第六单元 4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课件)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2课时
目录
课前导入 新课精讲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1课前导入
情景导入
问题:横线上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新课精讲
探索新知
探究点 周期问题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
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请你自己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在作业纸上表示出来。
探索新知
方法一:接着画 方法二:列式计算
同学们,下节课见!
典题精讲
3.看图回答问题。
袋里有多少块糖? 3×5+1=16(块)
易错提醒
1 . 6名同学轮流报数,36是谁报的?50是谁报的?
1
2
3
4
5
6
红红 丽丽 亮亮 东东 小雨 小美
36÷6=6(组) 50÷6=8(组)……2(人) 答:36是小美报的,50是丽丽报的。 辨析:利用余数解决周期性问题时,余数为0时,正确理解 余数“ 0”的含义来确定正确结果。
20÷3=6(个)……2(元)
答:最多能买6个毽子。
3元
6元
(2)全部买水杯,最多能买几个?
20÷6=3(个)……2(元)答:最多能买3个水杯。 (3)还可以怎么买?
买一个水杯,剩下的钱买毽子,可以买几个? (20-6)÷3=4(个)……2(元) 答:剩下的钱可以买4个毽子。(答案不唯一)
小试牛刀
28 ÷ 5 = 5 ( 组 )…… 3 ( 颗 ) 答:第28颗珠子是( 黑 )色的。 (2)☆☆⊙⊙※☆☆⊙⊙※……像这样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第25个是 ( ※ );第48个是( ⊙ )。
小试牛刀
2.填一填,算一算。
(1)用37根小棒摆
,可以摆( 7 )个,还剩( 2 )根小棒。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2 解决问题(第2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人教版

五、作业布置
作业:
李老师如果买5个皮球,每个 皮球优惠1元,即每个皮球的 价格是5-1=4(元), 那么这5个皮球一共要用 5×4=20(元) 或4×5=20(元)。
二、指导练习
练习十二
7.
李老师本来准备买4
个皮球,你认为他应
该怎样买?
这两种买法用的总钱数相同, 皮球的数量却不同,所以李老 师应该买5个皮球。
三、巩固练习
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一、基础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87-49+21
=38+21 =59
(15+25)+8
=40+8 =48
100-5×9 =100-45 =55
8×(27-19) =8×8 =64
一、基础练习
2.解决问题。 (1)妈妈买来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
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桃?
(9+15)÷4 =24÷4 =6(个) 口答:每个盘子放6个桃。
一、基础练习
2.解决问题。 (2)妈妈带了100元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袋64元的 大米,剩下的钱买9元包的糖,可以买几包?
(100-64)÷9 =36÷9 =4(包)
口答:可以买4包。
二、指导练习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7元/支
35元
?元
35+7×3 =35+21 =56(元)
三、巩固练习
2.计算。
35+14÷7 =35+2 =37
3+5×9 =3+45 =48
8×(45-38) =8×7 =5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八单元《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
问题》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熟练掌握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导入引思
小明平时喜欢帮助妈妈买菜,今天他去市场买了500克的土豆和200克的茄子,他还想再买200克的青椒,问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菜?
三、新课呈现
1. 克与千克的换算
•克(g)是小单位,千克(kg)是大单位。
•1千克 = 1000克,即1千克等于1000克。
2. 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小明买了3千克的土豆和5千克的苹果,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蔬果?
3. 计算方法
•先算出每种食物的克数,然后将所有食物的克数相加得到总克数。
四、解题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例题1,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小华买了2千克的香蕉和4千克的橙子,他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果?
2.小红买了500克的鱼和300克的虾,她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产品?
五、拓展练习
1.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行设计两道克与千克的换算问题。
2.请同学们互相交换题目,互相解答,然后互相核对答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了练习。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克与千克第2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下继续加强练习,掌握这部分知识。
【分层训练】4.2 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解决问题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把9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求每个盘子里有多少个,也就是求里有几个.2.请帮小马虎改错.(1)小马虎做除法时,把除数6看成9了,结果商是2,正确的商是.(2)小马虎做乘法时,把一个乘数6看成8了,结果积是48,正确的积是.3.妈妈买来16个桃子,分给姐姐和妹妹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到个桃子,列式为.4.每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27根小棒可以摆个三角形.算式是.5.填一填.6.把14个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个.7.利用7856⨯=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二.判断题8.20个皮球,每箱装9个,2个箱子就能把球都装下.9.1243÷=可表示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三.计算题10.在□里填上不同的算式.【提升训练】四.应用题11.明明和丽丽进行书法比赛,明明3分钟写了27个毛笔字,丽丽5分钟写了40个毛笔字,谁写得快?12.毛毛和皮皮进行写字比赛,毛毛4分钟写了36个字,皮皮5分钟写了40个字,他们两个谁写得快?13.一本故事书5元.(1)35元钱可以买多少本故事书?(2)王老师买了9本故事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解:求9里有几个3;÷=(个)933答:每个盘子里有3个。
答案:9;3。
2.解:(1)926⨯÷=÷186=3答:正确的商是3.(2)4886÷⨯66=⨯=36答:正确的积是36.答案:3,36.3.解:1628÷=(个)答:平均每个人分到8个桃子.答案:8;1628÷=(个).4.解:2739÷=(个)答:27根小棒可以摆9个三角形.答案:9;2739÷=(个).5.解:2137÷=÷=45954977÷=⨯=9981÷=72894886÷=答案:6.解:1472÷=(个)答:每个小朋友可以2个.答案:2.7.解:利用7856÷=;⨯=写出两个除法算式:5678÷=;5687答案:56,7,8,56,8,7.二.判断题8.解:9218⨯=(个)>2018所以2个箱子不能把球都装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答案:⨯.9.解:1243÷=可以表示两种意义:①表示把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②每4个分一组,12个可以分成3组.原题说法错误.答案:⨯.三.计算题10.解:四.应用题11.解:2739÷=(个)÷=(个)4058>98答:明明写得快.12.解:3649÷=(个)÷=(个)4058>98答:毛毛写得快.13.解:(1)3557÷=(本)答:35元钱可以买7本故事书.(2)5945⨯=(元)答:王老师买了9本故事书,一共花了45元钱.。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第2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共15张

3×3=9(片)
(2)这瓶药够吃几天? 36÷9=4(天)
6×9=54(元) 答:一共需要54元。
9题元意>解8元读:有18位同学在欢乐园游玩,除游法玩的问项题目有:碰我碰车们、有小飞18机人、过,山要车,坐其几中碰辆碰过车每山次车8元?,每辆坐3人;
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6题
18÷2=9(辆) 答:要坐9辆过山车。
(2)56÷8的算法分析。
提除法计算的问题:我们有18人,要(坐所几辆提过问山车题?不就是唯求一18里,面合有几理个即2,可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8÷2。
(4)_________个卷规笔范刀。解答:18÷3=6(辆)答:要坐6辆碰碰车。
(过1山)车_每__次__5_元__,_块每橡辆皮坐。2人,要求18位乘学法生坐问几题辆碰:碰坐车,9架还要小求飞提出机用,乘法一或共除法需解要决的多问少题并钱解?答。
不等于56,计算错误。 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对又快用54元钱能买几本笔记本? (2)用买一支钢笔的钱可以买几个乒乓球?
54÷6=9(本)
8÷2=4(个)
活学活用
7.
(1)24颗扣子可以钉几件外衣? 24÷6=4(件)
(2)钉8件短袖需要多少颗扣子? 8×3=24(颗)
培优题库
8.一瓶药有36片,小峰每天吃3次,每次 吃3片。 (1)小峰每天吃几片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解决问题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钟)品约重1克,哪些物品约重1千
克。
3.启发学生思考:1千克苹
果有几个?1千克梨有几个?1千
克鸡蛋有几个?
4.分组活动:称一称,验证
猜想。
1、2小组称苹果;3、4小
组称鸡蛋;5、6小组称梨。
要求:
(1)把小组同学带的物品按大小
分类。
(2)分别称量大小不同的
物品。
5.提问:20个苹果重几千
克?
6.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经验展开思考,回答提
问。
4.称量、交流、汇
报。
(1)把大小相同的
放在一起分成一堆。
(2)用弹簧秤分别
称量,
记录每次称量的结
果。
5.思考老师提出的
问题。
6.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
2.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
连。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
位。
4.
(1)买6千克西红柿和2千克青
菜一共要多少元?
3×6+2×2=22(元)
答:买6千克西红柿和2千克
青菜一共要22元。
(2)买500克鸡肉和500克鱼一
共要多少元?
16÷2+9=17(元)
答:买500克鸡肉和500克鱼
一共要17元。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5分钟)
教学例3:
1.课件展示题目,点名读
题。
2.分析题意,指导学生小组
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
意,解决问题,完成板书。
1读题,获取信息。
2.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
交流汇报。
解:(1)如果4个苹
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
重( 5 )千克。
20÷4= 5 (千克)
(2)如果5个苹果重
1千克,这些苹果重( 4 )
千克。
20÷5= 4 (千克)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