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全册课件【第3章】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共9张PPT)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 的路线是直线,并且速度大 小保持不变。
s/m
25 20 15 10
5
1 2 3 4 5 6 t/s
请你根据图像求出此物体运动的速度。
作业
课后第1题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7时56分25秒19:56:25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7时56 分25秒下午7时56分19:56:2521.11.9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二节 探究——比较物体 运动的快慢
在雅典奥运会上,110 m的跨栏正 在紧张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 瞩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刘 翔最快,裁判则依据到达终点时 所用时间少而判定他跑得最快。 这里观众和裁判都判定刘翔最快, 他们所用到的方法相同吗?
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用相同的 时间来比较经过的路程和用 相同的路程来比较所用的时 间,若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 间均不相同,我们用什么方 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呢?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7时56分21.11.919:56November 9, 2021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课件——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上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课程导入
如何知道百米赛跑运动员跑的快慢呢? 通过终点成绩——时间知道
那如何测比 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它们运动 的快慢?
视察有图的红、绿两辆车,你分别 使用怎样的方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的?
归
纳
小组讨论:
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结
课
➢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相关练习题
后
➢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
作 ➢ 预习下一节知识点
业
下节课再见!
72km/h= 20
m/s km/h→m/s除以3.6
新课讲授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约5m/h
约1.1m/s
约20m/s
约100m/s
约5m/s 约250m/s
课后练习
1.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
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乙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是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新课讲授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1 km
1m/s=
1000 1
h
=3.6km/h
3600
一般来说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上 车速不能低于60km/h,不得
超过120km/h。
新课讲授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m/s= 18 km/h m/s→km/h乘以3.6
。
课后练习
2.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知( B )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课程导入
如何知道百米赛跑运动员跑的快慢呢? 通过终点成绩——时间知道
那如何测比 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它们运动 的快慢?
视察有图的红、绿两辆车,你分别 使用怎样的方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的?
归
纳
小组讨论:
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结
课
➢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相关练习题
后
➢ 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
作 ➢ 预习下一节知识点
业
下节课再见!
72km/h= 20
m/s km/h→m/s除以3.6
新课讲授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约5m/h
约1.1m/s
约20m/s
约100m/s
约5m/s 约250m/s
课后练习
1.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
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乙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是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新课讲授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1 km
1m/s=
1000 1
h
=3.6km/h
3600
一般来说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上 车速不能低于60km/h,不得
超过120km/h。
新课讲授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m/s= 18 km/h m/s→km/h乘以3.6
。
课后练习
2.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知( B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公开课课件

约1.5mm/s
小资料
喷气式客机
约250m/s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 同步卫星 轨道速度
3070m/s
子弹出膛时
约1000m/s 3×108m/s
真空中光速
例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 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12.91s。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 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 指示为 3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s 解:利用公式 v = ,可以算出刘 t 翔的运动速度为:
解 :由公式 v = s/t 变形可以得到 t = s/v , 因此,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t = s/v =1463km/(104km/h)=14h 及时练: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 组”。如图所示,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 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 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km/h,以北京— 上海为例,从北京9:36发车,16:36到达上海,全 程1463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 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都指的是平均速度
s 110 m v1 = = = 8.52 m / s t 12 .91s
摩托车的速度为:
1000 m v2 = 30 km / s = 30 = 8.3m / s 3600 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大。
解题过程要写出 所依据的公式, 把数值和单位代 入时,单位要统 一。结果带单位。
例2 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为 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 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我们昨天一起学习了那些知识
是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 否 参照物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 在 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 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怎样动呢?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 形式多种多样。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1)钟表和停表都是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主要用于连续记录时间, 而停表主要用来精确测量时间间隔。
(2)用停表计时时,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三个:①秒针的初始时刻不在 零位置;②操作时,手按按钮有超前或滞后的情况;③当被测对象为运动 物体时,判断位置时有误差。
新课讲解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如图所示,裁判是以谁先到达终点来判断胜负的,也就是说,龟兔通过 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比较它们 在相同的时间内谁通过的路程长来判断谁跑得快。
(2)在长木板上标出两个点A、B,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先后让 甲、乙两个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用表记下它们所用的时间t甲、t乙,比较 甲、乙两个小车运动的快慢;
新课讲解
(3)让甲、乙两个小车分别从木板的A点出发,同时用表计时,记 下它们经过相同时间到达的位置,并用刻度尺测出这段距离,记为s 甲、s乙,比较甲、乙两个小车运动的快慢。
新课讲解
【提出问题】 对于运动中的不同物体,如何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如
何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
新课讲解
【猜想与假设】
(1)比较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物体 运动得越快;
(2)比较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 物体运动得越快。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1)取甲、乙两个不同的电动小车,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长木板上的同一 位置向前运动,比较两个小车运动的快慢;
新课讲解
【结论】
(1)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所用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2)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
新课讲解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的长短,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越长,运动得越快;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3: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分类
按运动路线的形状分: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按速度是否变化分:匀速运动 变速运动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百米赛跑中,观众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裁判 员又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
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相同的时间内, 谁经过的路程长,谁运动的快”.
同。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都不变,但是各 自的速度值可能不同。例如:10m/s 20m/s
3、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描述
路程(m)
20 10
速度(m/s)
20 10
0
2 4 时间(s) 0
2 4 时间(s)
看图像,比较甲乙两物体谁的速度大?
• 1.相同时间找路程 • 2.相同路程找时间 • 3.求出速度值
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经过相同的路程, 谁用的时间少,谁运动的快”.
总结: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2.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所用时间越少,运动的越快.
语言表述练习 甲、乙、丙三位同学谁运动的最快?为什么?
在相同的时间内,丙同学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丙同学运动得最快。
s v2 t 5米/秒 120秒 600米
答:由于S﹥500米,所以,点火者能跑到安全区。
•引火线的运动
分析:
方法一:是分别求出引火线燃烧完所用的时间t1和点火 者跑到安全区需要的时间t2,比较t1和t2的大小,若t2 <t1, 说明点火者在爆炸前已到达安全区。
方法二: 先求出引火线燃烧完所用的时间t,再求出时间t内点火
者跑出的路程s,若s>500米,说明点火者在爆炸前已到达安 全区。
运动的分类
按运动路线的形状分: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按速度是否变化分:匀速运动 变速运动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在百米赛跑中,观众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裁判 员又是怎样比较运动员跑的快慢的?
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相同的时间内, 谁经过的路程长,谁运动的快”.
同。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都不变,但是各 自的速度值可能不同。例如:10m/s 20m/s
3、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描述
路程(m)
20 10
速度(m/s)
20 10
0
2 4 时间(s) 0
2 4 时间(s)
看图像,比较甲乙两物体谁的速度大?
• 1.相同时间找路程 • 2.相同路程找时间 • 3.求出速度值
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经过相同的路程, 谁用的时间少,谁运动的快”.
总结: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2.通过相同的路程,物体所用时间越少,运动的越快.
语言表述练习 甲、乙、丙三位同学谁运动的最快?为什么?
在相同的时间内,丙同学通过的路程最长,所以丙同学运动得最快。
s v2 t 5米/秒 120秒 600米
答:由于S﹥500米,所以,点火者能跑到安全区。
•引火线的运动
分析:
方法一:是分别求出引火线燃烧完所用的时间t1和点火 者跑到安全区需要的时间t2,比较t1和t2的大小,若t2 <t1, 说明点火者在爆炸前已到达安全区。
方法二: 先求出引火线燃烧完所用的时间t,再求出时间t内点火
者跑出的路程s,若s>500米,说明点火者在爆炸前已到达安 全区。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4、单位换算1m/s=3.6km/h
1 km
1m/s=
1000 1
h
=3.6km/h
3600
5m/s= 18 km/h 72km/h= 20 m/s
1m/s 人走路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4m/s
120km/h
自行车行驶
汽车在高 速公路上 行驶
900km/h
7900m/s
飞机飞行
卫星绕地运动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4.进行检查,无误后写出最后答案。
匀速直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就称这 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1)运动路线是直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描述
路程(m) 20 10
速度(m/s) 20 10
0
2 4 时间(s) 0
课堂小结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2.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3.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二、速度 1.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速度。 2.公式:
3.单位:m/s km/h 4.物理意义: 三、匀速直线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第三章 ·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二节 探究—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
比比谁快
学生实验
制定计划: 先让小车A、B分别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板)上运动,观察、记录它们的运动情况,定性比较运动的快慢;然
后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板)上标记一段距离,记下长度,测量小车A、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定量比较运动的快慢。
例1: 行进中的快速列车在3min内通过的路程是7.2km,列车的运动速度是多 少?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9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s/m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t/s
如图斜线表示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
它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20
你能说说这两个图像的异同点吗?
21
课堂练习 1.图中停表的读数为: 140 s。
小盘的分度值是1 min,指 针在2 min和3 min之间。
运动相同时间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13:00:03 13:00:02
13:00:02 13:00:02
10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1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2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
观看竞速类的体育比赛时,观众用的方 法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即看谁“ 领先”;而裁判会为每一位选手的全程 计时,所以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较 时间”。
1s内运动: 20m
1s内运动: 5m
13
速度的定义
1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 公式:
v s t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 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 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14
速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 读作
常用单位 读作
大盘的分度值是1 s, 大盘指针在20 s。 因此停表的读数为2 min 20 s=140 s。
22
2.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 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乙 ,你这 样判断的理由是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
23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s/m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t/s
如图斜线表示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沿直线运动时,
它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20
你能说说这两个图像的异同点吗?
21
课堂练习 1.图中停表的读数为: 140 s。
小盘的分度值是1 min,指 针在2 min和3 min之间。
运动相同时间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13:00:03 13:00:02
13:00:02 13:00:02
10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1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2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
观看竞速类的体育比赛时,观众用的方 法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即看谁“ 领先”;而裁判会为每一位选手的全程 计时,所以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较 时间”。
1s内运动: 20m
1s内运动: 5m
13
速度的定义
1 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 公式:
v s t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 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 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14
速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 读作
常用单位 读作
大盘的分度值是1 s, 大盘指针在20 s。 因此停表的读数为2 min 20 s=140 s。
22
2.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 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 乙 ,你这 样判断的理由是 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距离长 。
23
初中物理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课件

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为 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 子停表两种),如图2 所示。
感悟新知
(2)停表的使用方法:一按走,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感悟新知
机械停表使用指南 1. 明确关系:当大表盘指针转过一圈时,对应的小
表盘指针会转过一小格还是半小格。 2. 看清楚大小表盘对应的一周量度的时间及其对应
的分度值。 3. 读数为大小表盘示数之和。合适记录较短的时间,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 景:比赛开始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 快。判断根据是什么?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 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 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感悟新知
•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 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 •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 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
感悟新知
1. 时间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 (2)时间的常用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
(μs)等。
感悟新知
2. 常见的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如图1 所示。
感悟新知
3. 时间的测量工具 (1)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为钟表,实验室及运动场
感悟新知
例2 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 得快,他采用的是“_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路__程___的方法”; 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运动员跑得快, 这是用 “_相__同__路__程__比__时__间__的方法”。
感悟新知
温馨提示 “跑在最前面”说明通过的路程最大,“用时最
感悟新知
例4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图6 中用来表示物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
感悟新知
(2)停表的使用方法:一按走,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感悟新知
机械停表使用指南 1. 明确关系:当大表盘指针转过一圈时,对应的小
表盘指针会转过一小格还是半小格。 2. 看清楚大小表盘对应的一周量度的时间及其对应
的分度值。 3. 读数为大小表盘示数之和。合适记录较短的时间,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 景:比赛开始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 快。判断根据是什么?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 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 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感悟新知
•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 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 •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 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
感悟新知
1. 时间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 (2)时间的常用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
(μs)等。
感悟新知
2. 常见的时间单位间的关系 如图1 所示。
感悟新知
3. 时间的测量工具 (1)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为钟表,实验室及运动场
感悟新知
例2 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 得快,他采用的是“_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路__程___的方法”; 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运动员跑得快, 这是用 “_相__同__路__程__比__时__间__的方法”。
感悟新知
温馨提示 “跑在最前面”说明通过的路程最大,“用时最
感悟新知
例4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图6 中用来表示物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请按物理格式计算“体验2”活动2中甲、乙的速度,比较谁 快。由此可知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 。
提示:找到已知的物理量,代入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比较速
度的大小得出结果;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已知:s甲=100m,t甲=17s,s乙=165m,t乙=25s,求:v甲、v乙。 解:v甲=
【体验2】比一比谁快 活动:观看同学百米比赛
活动1:如图,小明、小刚两位同学在进行百米赛跑。
活动2:甲在17s内经过了100m的路程,乙在25s内经过了165m的 路程。
(1)在活动1中,观众认为跑在
的时间 的人跑得快。
的人跑得快,裁判认为用
(2)在活动2中,甲和乙通过的路程和用的时间相同吗?你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提示:(1)前面 少 (2)不相同 不相同 路程除以时间比较
3.公式: v s 。
s 。 s=vt 4.变形公式:(1)_____;(2) t v t
5.单位
米/秒(m/s) 。 (1)国际单位:___________ 千米/时(km/h) 。 (2)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3.6 (3)换算关系:1m/s=____km/h 。 四、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 运动,并且速度大小_________ 保持不变 。 1.定义:物体沿_____
得越快,与人们的习惯感知相违背。用“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
所用时间的比”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相同的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与人们的习惯感知相符合,而且已 为世人所公认。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按这个规定来计算速 度。
考点
速度公式的应用
【典例】连云港市正在建设的“BRT”系统,是连接中心城区与 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 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市中心聚焦。 (1)已知从起点海州站到终点墟沟站的距离约为 34km,若“BRT” 专用车的平均速度为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
相等 的。 2.特点: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是_____
【拓展延伸】
用“时间与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比”可以表示速度吗? 从原则上讲,不论用“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还 是用“时间与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比”,都能够反映出 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但是用“时间与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的比”比较快慢时发现: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 物体运动得越慢,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
3.换算关系
60 3600 1h=___min=_____s 1000 106 μ s 1s=_____ms=___
钟表、停表 、光电计时器等。 4.测量工具:___________
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越长 运动越快。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_____,
越短 运动越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_____, 三、速度 运动的快慢 。 1.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 所用时间 的比。 2.概念: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_________
s甲 100 m =5.9m/s,v乙= s乙 = 165 m =6.6m/s。 = t乙 25 s t甲 17 s
5.9m/s<6.6m/s,所以乙比甲快。
参考答案:乙快 越快
一、测量时间 秒(s) 。 1.基本单位:______ 小时(h) 、________ 分(min) 、毫秒(ms)、微秒(μ s)。 2.其他单位:________
他们的商,谁的商大,谁就跑得快。(或时间除以路程比较他们 的商,商小的跑得快)
1.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2.什么是速度? 3.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探究1
停表的使用
结合“体验1”中的活动并读图,思考问题: 1.观察机械停表表盘。 (1)小表盘表示 ,大表盘表示 。 分钟,一个 分钟; 秒,一个大格是
(2)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
(3)分别读出 参考答案:(1)分 秒 (3)分 秒
和 (2)15 1
,然后将它们相加。 0.5 30 1 0.1
2.“体验1”中,测量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时,怎样能测量
得更准确? 提示:因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很短,如果只记录一次的时间, 误差很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累积法。 参考答案:采用测多算少——累积法。记下1min脉搏跳动的次 数,用1min除以次数,即可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3.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度的常用单位还有
,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1m/s= km/h。
,速
提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与长度的单位相同是m,时间的单位 是s,在计算时单位像数字一样参与计算,只把路程单位、时间 单位代入公式v= s ,得速度单位是 m ,把分号写成“/”即为m/s。
s t 因为1km/h= 1 000 m 1 m ,所以1m/s=3.6km/h。 3 600 s 3.6 s 参考答案:v= s m/s km/h 3.6 t
二:机械停表表盘如图所示,按一按机械停表按钮观察表针 变化。
活动2:用停表测出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
(1)在活动1中(如图所示机械停表指针位置),按一下机械停表 的按钮A,指针_______,按两下机械停表的按钮A,指针_______, 再按机械停表的按钮B,指针_________。 (2)活动2中,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___________。 提示:(1)走动 停止 归零 (2)60(60~80均可)
探究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通过“体验2”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由活动1可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由活动2知,哪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更好一些?我们引
出了什么物理量?它是如何定义的? 提示:在活动2中,用路程和时间相除,即比较1s内通过的路程。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出了一个物理量:速度,即路 程和时间之比。 参考答案:路程和时间相除,比较1s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 是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