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演奏和弦进行的基本模式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演奏)《同桌的你》主要和弦按图及基本节奏型_课件1

《同桌的你》是老狼1994年演唱的一首歌曲 (校园民谣代表作),由高晓松作词、作曲、编 曲。收录于1995年5月发行的专辑《恋恋风尘》 中。
这首歌曲是高晓松在给初恋女友“红”梳理 头发时产生了的创作灵感。1990年,高晓松与 女友“红”相识并相恋。之后,高晓松与红在厦 门大学附近一个小渔村合租了一间民房。一天早 晨,高晓松为红梳头。高晓松突然大叫一声“有 了”,然后他迅速放手,来不及找纸,就在一本 书的封底上,记下了他瞬间的灵感,这段文字就 是《同桌的你》的初稿。1993年,高晓松完成 了整首歌的创作。
聆听《同桌的你》,那些沉在心底的种种总会突 然涌上心头,模糊了的面孔开始清晰,陌生了的 声音渐渐熟悉,于是人们的青春记忆便在歌声中 被唤醒 。
《同桌的你》,简单的吉他旋律,浅白的歌词, 却正是暗藏了许多人心底的暗涌。多年后再听 《同桌的你》,或许依然让人感触万分,而在感 触之余才发现,原来最令人怀念的依然还是校园 的生活 。
创作背景
主要和弦按图
基本节奏型
《同桌的你》是90年代初大陆校园歌曲潮的代表 作品,影响至今。毕业时最伤感的离别歌,一个 纯真怀旧的范本。
一曲《同桌的你》经由老狼吟唱,成为90年代标 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歌曲鉴赏
《同桌的你》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内地优秀校园 歌曲的空白,校园民谣这一流拍从此正式进入人 们的视野。 老狼用他独特而又极有质感的嗓子成 功演绎了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配曲,都没有大多数流 行音乐所充斥的商业味道,老狼低沉沧桑的诗情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演奏)《四季歌》的主要和弦按图及基本节奏型_课件1

《四季歌》一首歌颂纯洁真挚而深 情的友情、亲情、爱情的日本民谣歌曲, 填词是荒木丰尚,歌曲是两小节为一个 分句,总共是八小节四个分句,是一首 平易近人的好歌。
创作简介
《四季歌》是荒木丰作的,他有 一次因为滑雪受伤而住院治疗,护士们 对他进行了精心的照料。感激之余,就 谱曲了几首歌送给她们,其中一首不胫 而走、传遍日本,就是这首《四季 歌》 。
日语版歌词
春(はる)を爱(あい)する人(ひと)は 心清 (こころきよ)き人(ひと) すみれの花(は な)のような ぼくの友(とも)だち
夏(なつ)を爱する人は 心强(こころつよ) き人(ひと) 岩(いわ)をくだく波(なみ)の ような ぼくの父亲(ちちおや)
秋(あき)を爱する人は 心深(こころふか) き人(ひと) 爱(あい)を语(かた)るハイネ のような ぼくの恋人(こいびと)
主要和弦按图
基本节奏型
中文版歌词
喜爱春天的人儿是 心地纯洁的人 像紫 罗兰的花儿一样 是我的友人。
喜爱夏天的人儿是 意志坚强的人 像冲 击岩石的波浪一样 是我的父亲。
喜爱秋天的人儿是 感情深重的人 像诉 说爱情的海涅一样 是我的爱人。
喜爱冬天的人儿是 胸怀宽广的人 像融 化冰雪的大地一样 是我的母亲。
冬(ふゆ)を爱する人は 心広(こころひろ) き人(ひと) 根雪(ねゆき)をとかす大地(だ いち)のような ぼくの母亲(ははおや)
谢谢
作者
荒木丰尚,也有称荒木丰久,生于1943 年9月19日,日本音乐人,笔名荒木とよひさ, 出生于中国大连,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系, 有诸多名作,如日本民歌《四季の歌》是其作 词作曲,是其成名作,亦为中日两国人民所熟 悉,同时也是亚洲歌后邓丽君诸众多名作的词 作者如《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中文翻版 《我只在乎你》,《偿い》中文翻版《偿还》 《爱人》中文翻版《爱人》,《别れの予感》, 为邓丽君问鼎全日本放送大赏和有限放送大赏 双奖三连霸立下汗马功劳,和另外一位音乐人 三木刚开创了邓丽君在日本歌坛的黄金时代。
和弦的推算-人音版《演奏》教案

和弦的推算-人音版《演奏》教案背景与简介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想必大家都会在教学生演奏时遇见一些难点。
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乐曲中的和弦推算。
一方面,和弦推算是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掌握专业术语和推算规则;另一方面,和弦推算还需要结合乐曲节奏和旋律进行推算,需要学生对乐曲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人声版《演奏》时,笔者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和弦推算和演奏指导。
在反复实践和探索后,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借此,分享给大家。
步骤与要点步骤一:确定主调和弦推算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主调。
对于人声版《演奏》,它的原版主调为 G大调。
在推算时,我们需要把原版主调变成学生演奏的调性,比如 A 大调或 C 大调等。
确定主调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五线谱和和弦谱的变化,在弦上确定起点,否则很容易出现和弦推算错误的情况。
步骤二:搞清乐曲节奏和旋律在推算和弦时,旋律和节奏的掌握非常重要。
可以让学生先唱一遍乐曲,熟悉旋律和节奏。
同时,可以对重点部分进行把握,比如起伏的部分、旋律转折的部分等,更有利于和弦的推算。
步骤三:和弦推算主调和节奏确定好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和弦推算。
首先,需要掌握和弦的构成,比如三和弦、四和弦等,然后依据和弦的构成,按照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推算出正确的和弦。
在推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查找和弦和谐度的关键音关系2.推算的和弦需要和上一个和弦及下一个和弦有良好的过渡3.有些乐曲的和弦会出现一些变化或者偏移,需要注意这些变化步骤四:提炼与演奏最后一步就是对推算出来的和弦进行提炼与演奏。
这个过程需要分为两个阶段:1.把推算出来的和弦放在和弦谱上,适当标记出弹法或指法,并在教学中进行演示。
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记录等方法,掌握和弦的正确演奏方式;2.在学生掌握了和弦谱演奏后,可以让学生把和弦谱和旋律谱整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演奏。
总结在教学人声版《演奏》的过程中,和弦推算是难点,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和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驾驭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
指挥的基本图式(一)-人音版选修 歌唱教案

指挥的基本图式(一)-人音版选修歌唱教案一、引言指挥是合唱团、交响乐团等乐团中不可或缺的职位,作为指挥,不仅要有出色的音乐素质,更应该掌握指挥技巧。
因此,在学习指挥时,我们不仅要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节奏、节拍、乐曲速度等基本技能,同时也要理解指挥的基本图式。
本教案将针对指挥的基本图式(一)-人音版选修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什么是指挥的基本图式指挥的基本图式是指指挥在演奏中所呈现出来的基本动作形态和节奏感。
在进行音乐指挥时,根据不同乐曲类型和风格,指挥的基本图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指挥的基本图式包括了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基本动作,而且每个动作还需要按照不同节奏进行控制。
三、指挥的基本图式(一)-人音版选修对于指挥的基本图式(一)-人音版选修,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四个方面:向左、向右、向上、向下。
1. 向左向左是指挥的基本动作之一,常用于控制乐曲节奏和速度。
在进行向左的指挥时,需要根据乐曲节奏的变化调整手臂的速度和时机。
比如,在重拍上需要加大力度,而在弱拍上则需要适度减缓。
2. 向右向右是指挥的基本动作之一,和向左的指挥相反,向右的指挥一般用于控制乐曲节奏的转换。
和向左的指挥一样,向右的指挥也需要根据乐曲节奏的变化适度调整速度和时机。
3. 向上向上是指挥的基本动作之一,常用于指示乐曲高潮部分的节奏变化。
在进行向上的指挥时,需要更加注重手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达到更好的指挥效果。
4. 向下向下是指挥的基本动作之一,和向上的指挥相反,向下的指挥常常用于表述乐曲顺利结束的趋势。
在进行向下的指挥时,需要更加注重乐曲节奏的平稳性和结尾的稳定性,以确保演出效果的统一性。
四、结语指挥的基本图式是指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合格的指挥都需要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都能够对指挥的基本图式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以后的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指挥效果。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旋律的基本形态与发展手法二

• 变奏
是将一段音乐材料在保留原型主题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采用“ 快简慢繁”的原则,即快的复杂的音乐材料加以简化、省略;慢的简 单的音乐材料加以丰富、装饰。用节奏或旋律的加花或精减重复变形 的写法。
谱例:《小星星变奏曲》 莫扎特
• 对比
对比式展开手法也是音乐主题发展的重要手法之一。如果说重 复式展开手法侧重的是旋律的统一性,那么对比式展开手法则强调了 旋律的多样性。
• 变化重复
指在重复原旋律时,根据需要对个别音或少量音加以变化。
谱例1:《半个月亮爬上来》 青海民歌 (换头合尾)
谱例2:《幽默曲》 德沃夏克(捷克) (合头换尾)
• 模进
又称 “移位”,是模仿进行,即把某个音乐主题片段作为原型,整体 移动到不同的音高位置上进行重复。它较之重复,具有进一步展开的意义。
谱例:《我的祖国》 刘炽
实践(一)
分析美国 歌曲《铃儿响 叮当》,其旋 律运用了哪些 展开手法。
实践(二)将以下音乐主题按照律的发展手法进行编 创,写作16小节的乐段。
第二单元 旋律的创作
第四节 旋律的发展
旋律的发展手法
• 完全重复 • 变化重复 • 模进 • 变奏 • 对比
• 完全重复
重复式展开手法是音乐主题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方法;
完全重复是把某一音乐材料原样的反复一次或多次,以 加深印象。
谱例1:《啊,朋友》 南斯拉夫民歌
(乐节重复)
谱例2:《快乐的农夫》 舒曼(德国) (乐句重复)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创作)旋律的基本形态与发展手法(一)_课件1

五声调式音阶:
12356
宫 商 角徵羽
旋律进行的形态: 一、同音反复 二、级进 三、跳进
调式的确定:
1. 结束音 2. 重拍 3. 时值 4. 经常出现
练习:根据五声调式写出四小节旋律, 4/4拍,中速(需用到旋律进行的三种 形态,以及三种以上的节奏类型)
旋律上行往往可以表现出高涨、激动、 紧张的情绪,有渐强的趋势;
旋律下行可将紧张的情绪松弛, 表现出抒情、宁静、悲伤的情感、 有渐弱的趋势。
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还分为清角 六声音阶、变宫六声音阶、雅乐七声 音阶、清乐七声音阶、燕乐七声音阶, 包含降号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 包含升号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 正音、偏音的辨别等等。
பைடு நூலகம்
作业:根据民族五声调式写出 十六小节的羽调式旋律, 速度、拍号、情绪不限。
谢谢大家!再见
人音版高中音乐选修(演奏)音在指板上的位置_课件1

第一把位,起始于6弦的空弦,结束于1弦的 3品。4根手指分别控制:食指:1品,中指:2品, 无名指:3品,小指:无
第二把位,起始于6弦的5品,4根手指分别 控制:食指:5品,中指:6品,无名指:7品, 小指:8品。在3弦的时候注意倒把。
第三把位C大调的。起始于6弦的8品,4根手 指分别控制:食指:8品和9品,中指:10品,无 名指:无,小指:12品。
第四把位C大调的。起始于6弦的12品,4根 手指分别控制:食指:12品,中指:13品,无名 指:14品,小指:15品
注意事项
12品这个把位如果不看品位,和第一了一个八度。12品以后的音阶可以按以前的把位 图+12来演奏。也就是说:第二把位图的高八度 位置在17品,第三把位图的高八度在20品。图里 音的位置全部都不变。
音在指板上的位置
• 吉他上的音一般都由左手按出。在吉他上,同一根 弦上相邻的两个音都是半音关系。以第二弦为例, 一品一品地向上弹奏,音的顺序就是C、 # C、D、 #D、E、F、#G、G、A 、# A、B。下面的吉他 指板的示意图,标出了吉他六根弦上从空弦到12品 之间的所有音。
定义
1个八度,按小二度关系,可以被平均分成12 份。其中,E和F,B和C是半音(小二度)关系, 而其他的则都是全音(大二度)关系。也就是说, C D EF G A BC这个八度中,EF和BC是半音关系, 其他的相邻的音都是全音关系。在C和D中间,有 #C和bD,这两个音是相同的一个音,而名字不用 而已。
谢谢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教案人声歌唱的基本音域与定调

高中音乐合唱《菊花台》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了解歌曲的题材形式、词曲作者等,学生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合唱排练实践,掌握自己本声部的旋律,较为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歌唱技能演唱歌曲,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合唱作品《菊花台》,体会感伤而动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关注声部音色的和谐、均衡、协调、统一,并富有表情地参与合唱表演。
教学难点:歌唱技巧与歌曲情感的有机结合。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堂课的训练后,学生对合唱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需进一步提高合唱能力。
教法:启发引导法、视听法学法: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段,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留下较为完整的印象。
1.欣赏前提出问题: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2.介绍作品周杰伦、周润发、巩俐合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主题曲。
干净的吉他配上沧桑的弦乐,描绘出电影中巩俐死前的一幅的唯美的画面,如诗如歌的词,北风、菊花、雨,写尽情的伤、命运的多桀,而周杰伦亦以一种和以往不同细腻嗓音与咬字的演唱方式,搭配简单却唯美的编曲,唱出凄美绝伦的菊花台,整首歌都充满了入戏的情感,感伤而动人。
二、发声练习:1=C至1=G54 32 | 1— ||Lu要求:用气息吹嘴唇。
要求:声音和谐,声部间均衡、统一。
三、新课教学:新歌教唱及情感处理1、先轻声哼唱歌曲的旋律声部,使学生了解旋律线的走向。
2、分声部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再合唱。
3、分析第一乐段的情绪是凄婉、哀怨的。
4、进行第二乐段的学习,情绪略显激动,充满了无奈,面对命运的安排无力抗争。
5、针对两声部不同的几个音着重练习,熟练后两声部一起唱。
尽力表现出应有的情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能。
6、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合唱的美感要表现在音乐的音响上。
即:合唱音响是否和谐,是否均衡,是否具有适当的音乐情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弦的进行
一般而言,和弦的根音按逆行的三五 七度进行时为良好进行,而顺行三五七为 不良进行。
一般由主和弦进行到下属和弦再到属 和弦(或属七和弦),最终回到主和弦。
图表如下
C大调和弦的进行模式
a小调和弦的进行模式
G大调和弦的进行模式
e小调和弦的进行模式
扩展与探究
试着找一首歌曲,用我们已经学过的 几个和弦,按照和弦进行的一般模式去编 配歌曲,并试着用变调夹改变音高,找到 适合自己演唱的调。
和弦进行的基本模式
和弦(Chord)源自希腊文χορδή,是 乐理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关系 的一组声音。将三个或以上的音,按照三 度或非三度的叠置关系,在纵向上加以结 合,就成为和弦。
三度和弦:通常有三和弦(三个音的和弦)、 七和弦(四个音的和弦)、九和弦(五个音)、十 一和弦 (六个音),十三和弦(七个音)。非三度 和弦,通常有:挂留和弦、强力和弦(即五和弦) 等。然而,并没有什么32和弦、40和弦乃至64和弦 的说法!严格地说,“和弦铃声”是商业上的概念, 并不符合乐理,只是在音色上更加饱满、圆润,在 听觉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过,在音频器材的工 业设计方面,和弦也叫复音,指的是多个音源同时 发音。一般在钢琴上,是三和弦和七和弦,很少有 九和弦。在吉他里,和弦一般是用扫的,也有分解 的,另外一种和弦有多种按法。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