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合集下载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工作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又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彼此互斥,那么完成这件方法的总数就是等于各类完成这件工作的综合。

这类方法称为加法原理,也叫分类计数原理。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工作需要很多步骤,每个步骤又有很多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工作的方法就是把每一步骤中的不同方法乘起来,这类方法称为乘法原理,也叫分步计数原理。

例题:例1. 小军、小兰和小红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2. 书架上有5本不同的科技书,6本不同的故事书,8本不同的英语书。

如果从中各取一本科技书、一本故事书、一本英语书,那么共有多少种取法,例3.一个盒子里装有5个小球,另一个盒子里装有9个小球,所有的这些小球的颜色各不相同。

(1)从两个盒子任取一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两个盒子里各取一个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例4.四个数字3、5、6、8可以组成多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例5.用四种不同的颜色给下面的图形涂色,使相邻的长方形颜色不相同,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BACD当堂练:1. 五一前夕,学校举行亲子活动,玲玲有红、白、黄、花四件上衣和蓝、黄、青共三种颜色的裙子,找出来搭配着穿,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2.甲、乙、丙三个组,甲组6人,乙组5人,丙组4人,如果从三组中选出一个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3.有7、3、6三个数字卡片,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课堂作业:1. 春节期间,有四个小朋友,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2. 有8,0,2,4,6五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五位数,3. 一个袋子里装有6个白色乒乓球,另一个袋子里装有8个黄色乒乓球。

(1).从两个袋子里任取一个乒乓球,共有多少种不同取法?(2).从两个袋子里各取一个乒乓球,有多少种不同取法,4. 南京到上海的动车组特快列车,中途只停靠常州、无锡、苏州三个火车站,共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考虑往返)5.在A、B、C、D四个长方形区域中涂上红、黄、蓝、黑这四种颜色,使任何相邻两个长方形颜色不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ABC D6.有6个不同的文具盒,4支不同的铅笔,4支不同的钢笔,2把不同的尺子。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首先,让我们从加法原理开始。

加法原理是一种计算相互独立事件总数的方法。

当我们想要知道两个或更多事件发生的总数时,可以使用加法原理来解决问题。

加法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即不可能同时发生),那么发生事件A或事件B的总数可以通过将两个事件的数量相加来得到。

举个例子来说明加法原理的应用。

假设有一个装有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球的袋子,我们要从袋中取出一个球。

现在我们想知道取出红球或蓝球的可能性有多大。

根据加法原理,我们只需将取出红球的可能性与取出蓝球的可能性相加即可。

如果红球有5个,蓝球有3个,那么总共有8个球可供选择。

因此,根据加法原理,取出红球或蓝球的可能性为5+3=8在组合计数中,加法原理的应用更为广泛。

比如,我们想知道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项的总数。

根据加法原理,我们只需将从A中选择一项的可能性、从B中选择一项的可能性和从C中选择一项的可能性相加即可。

因此,总数为3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用于计算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总数。

当我们想知道两个或更多事件同时发生的总数时,可以使用乘法原理来解决问题。

乘法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如果我们有n个独立事件,每个事件的可能性均为m1、m2、m3,那么这些事件同时发生的总数可以通过将每个事件的可能性相乘来得到。

乘法原理在排列组合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要选择一个由3位字母组成的字符串,每个位置都可以是A、B、C。

根据乘法原理,我们需要将每个位置的可能选择相乘。

由于有3个位置,每个位置有3个选择(A、B、C),所以总共有3×3×3=27种可能的字符串。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概念和基本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两个原理的证明过程。

对于加法原理的证明,我们可以假设事件A和事件B互斥,即不可能同时发生。

如果两个事件互斥,那么它们的交集为空集。

现在我们定义一个新的事件C,它表示事件A或事件B发生。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概率论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它们在计算概率问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并从实际问题的角度解释这两个原理。

一、加法原理:加法原理是指当可能发生的两个事件互不相容时,其概率可以通过将两个事件的概率相加来计算。

假设有两个事件A和B,它们互不相容,即A和B不可能同时发生。

那么,这两个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加法原理进行计算。

对于事件A和B,它们的概率分别为P(A)和P(B),那么事件“A或B 发生”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A∪B)。

根据加法原理,有以下公式:P(A∪B)=P(A)+P(B)加法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当两个事件互不相容时,事件“A或B 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

举例说明:假设考虑一个掷骰子的问题,事件A表示掷骰子出现1的概率,事件B表示掷骰子出现2的概率。

由于掷骰子不可能同时出现1和2,所以事件A和B互不相容。

根据加法原理,事件“A或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

假设掷骰子出现1的概率为1/6,出现2的概率为1/6,那么事件“A或B发生”的概率为1/6+1/6=1/3加法原理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两个事件,它可以推广到多个互不相容的事件之间。

如果有n个互不相容的事件A1,A2,...,An,那么它们的概率之和可以表示为:P(A1∪A2∪...∪An)=P(A1)+P(A2)+...+P(An)二、乘法原理:乘法原理指出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次数与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次数有关联时,可以通过将两个事件的概率相乘来计算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

假设有两个事件A和B,它们的发生次数有一定的关联。

那么,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可以用乘法原理进行计算。

对于事件A和B,它们的概率分别为P(A)和P(B),那么事件“A和B 同时发生”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A∩B)。

根据乘法原理,有以下公式:P(A∩B)=P(A)×P(B,A)乘法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区别(三年级数学)

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区别(三年级数学)


A地到B地共有几趟交通工具?
分步骤
分步骤进行,共有两个步骤,每个步骤里面有不同方式
来乘法
用乘法原理
总趟数:5X8=40(趟)
一步到 位加法
分步骤 来乘法
题目:分别用两个例子来解释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区别?
例子1:A地到B地有5趟火车、7趟飞机、8趟轮船可以选择 A地到B地共有几趟交通工具?
一步到位;3种方式;每个方式里面不同方法
用加法原理
总趟数:5+7+8=20(趟)
一步到 位加法
例子2:从A地到B地;要先到C地;A到C有两个例子来解释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区别?
思路1:加法原理理解方式 1、完成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几种方式 2、每一种方式里面有几种方法 3、总的方法就是:每种方式里面的方法加起来
思路2:乘法原理理解方式: 1、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几个步骤 2、每个步骤里面有几种方式 3、总的方式就是:每个步骤里面方式次数相乘起来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都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它们在组合计数和概率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分别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又称为求和原理,它指出当其中一事件可以通过若干个不同的方法实现时,其总的可能性数等于各种情况的可能性之和。

首先,我们假设有两个事件A和B,事件A可以通过m种方式发生,事件B可以通过n种方式发生。

那么,事件A和B共同发生的方式有多少种呢?加法原理告诉我们,共同发生的方式总共有m+n种。

这就是加法原理的基本形式。

这一原理可以推广到多个事件的情况。

假设有n个事件A1,A2,...,An,分别可以通过m1,m2,...,mn种方式实现。

那么,这n个事件共同发生的方式有多少种呢?根据加法原理,可以得出这n个事件共同发生的方式总共有m1+m2+...+mn种。

加法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数列求和中,如果一些数列可以分成若干个部分进行求和,那么最终的求和结果就可以通过加法原理来计算。

又如,在排列组合问题中,如果一些问题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子问题,那么其总的可能性数也可以通过加法原理来计算。

二、乘法原理乘法原理又称积法原理,它指出当若干个独立的事件同时发生时,这些事件共同发生的方式数等于各事件发生方式数的乘积。

首先,我们假设有两个独立的事件A和B,事件A可以通过m种方式发生,事件B可以通过n种方式发生。

那么,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方式有多少种呢?根据乘法原理,共同发生的方式总共有m*n种。

类似地,乘法原理也可以推广到多个事件的情况。

假设有n个独立的事件A1,A2,...,An,分别可以通过m1,m2,...,mn种方式实现。

那么,这n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方式有多少种呢?根据乘法原理,可以得出这n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方式总共有m1 * m2 *...* mn种。

乘法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排列组合问题中,如果一些问题可以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子问题,那么其总的可能性数就可以通过乘法原理来计算。

乘原理和加法原理的区别

乘原理和加法原理的区别

乘原理和加法原理的区别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是概率论中两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们在计算事件的可能性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它们都是计算概率的方法,但是在具体应用中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来看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是指当一个事件可以分解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子事件时,可以通过将这些子事件的概率相乘来计算整个事件的概率。

简单来说,乘法原理适用于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一次抽取彩票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两步:第一步是抽取红色球的概率为p,第二步是抽取蓝色球的概率为q。

那么整个抽取过程的概率就可以通过p和q的乘积来计算。

乘法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概率论中。

在组合数学中,乘法原理也有重要的运用。

例如,当从一个有n个元素的集合中选择k个元素时,可以通过乘法原理计算出选择的可能性,即n个元素中选出k个的组合数为C(n,k)=n!/(k!(n-k)!)。

而加法原理则与乘法原理不同,它适用于多个事件互斥或互不相干的情况。

加法原理指的是当一个事件可以通过多个互斥的子事件中的任意一个发生而实现时,可以通过将这些子事件的概率相加来计算整个事件的概率。

换句话说,加法原理适用于多个事件中至少发生一个的情况。

继续以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假设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彩票方式可以选取,第一种方式的概率为p,第二种方式的概率为q,那么选择一种方式购买彩票的概率就可以通过p和q的和来计算。

加法原理同样在概率论以外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组合数学中,加法原理用来计算多种情况下的组合数。

比如当一个集合可以被划分成若干个不相交的子集时,可以通过加法原理计算出集合的总数。

另外,加法原理也在马尔可夫链、图论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简而言之,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是计算概率时使用的两种不同方法。

乘法原理适用于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情况,可以通过将各个事件的概率相乘来计算整个事件的概率;而加法原理适用于多个事件中至少发生一个的情况,可以通过将各个事件的概率相加来计算整个事件的概率。

第05讲_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第05讲_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第05讲_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数学中常用的计数原理,用于解决计数问题。

加法原理适用于求解互斥事件的总数,乘法原理适用于求解有序事件的总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原理的应用。

一、加法原理加法原理也被称为分拆原理或分情形讨论法,它适用于互斥事件的计数问题。

互斥事件指的是一组事件中,事件之间不存在交集。

加法原理可以用于求解以下问题:1.选择一个事件或另一个事件2.事件A或事件B发生3.求解两个事件中至少一个发生的情况数加法原理的表达式为:若事件A和事件B是互斥事件,则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情况数为事件A的情况数加上事件B的情况数。

举例说明:问题1:小明去购买水果,水果店有苹果、橙子和梨三种水果可选购,小明需要选择一种水果购买。

苹果有3种不同的品种可选购,橙子有4种不同的品种可选购,梨有2种不同的品种可选购。

求小明可选择购买的情况数。

解:根据问题可知,小明购买水果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互斥的情况,即购买苹果、购买橙子或购买梨。

根据加法原理,小明可选择购买的情况数为购买苹果的情况数加上购买橙子的情况数再加上购买梨的情况数。

购买苹果的情况数为3,购买橙子的情况数为4,购买梨的情况数为2,所以小明可选择购买的情况数为3+4+2=9种。

问题2: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20人。

为了活跃班级气氛,班长要从全班学生中选出两位同学参与游戏。

求这两位同学的选择情况数。

解:根据问题可知,班长从全班学生中选择两位同学参与游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位男生参与游戏,另一种是两位女生参与游戏。

根据加法原理,这两种情况的选择情况数分别为男生中选择两位同学的情况数加上女生中选择两位同学的情况数。

男生中选择两位同学的情况数为C(20,2)=190,女生中选择两位同学的情况数为C(20,2)=190,所以这两位同学的选择情况数为190+190=380种。

二、乘法原理乘法原理适用于有序事件的计数问题。

有序事件指的是一系列事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数学中常用的计数原理,它们在解决组合计数问题时非常有用。

这两个原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加法原理是指,当有两个或更多个事件互斥(即不能同时发生)时,所有事件发生的总数等于各个事件发生的次数之和。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问题拆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子问题,然后将结果相加。

例如,假设有一个抽奖活动,有3个奖品可以选择。

如果一个人可以选择获得1个奖品或不获得奖品两种情况,那么总共的可能性就是2^3=8种。

这是因为每个奖品都有两个选择:获得或不获得。

加法原理帮助我们将这些选择情况进行累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乘法原理则适用于有多个步骤或条件的问题。

当每个步骤或条件的选择数目独立且互不影响时,我们可以将各个步骤或条件的选择数目相乘,得到总的组合数目。

例如,假设有一个4道选择题的考试,每道题有3个选项。

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原理计算出总的考试可能性数目。

因为每道题都有3个选项,所以一共有3^4=81种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只适用于互斥事件或独立事件。

如果有关联的事件,则不能简单地使用这两个原理。

此外,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提供了一种计算可能性的方法,但并
不保证所有可能都是合理或可行的。

因此,在使用这两个原理时,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10 1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说课稿说课人:杨威 2007-2-26 教材分析:
两个基本原理一课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的开头课,学习它所需的先行知识跟学生已熟知的数学知识联系很少,而且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乘法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原理,因此必须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两个基本原理,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基本原理是这一章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关键.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并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准确应用.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师: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中学代数内容中一个独特的部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它们研究对象独特,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一般.虽然份量不多,但是与旧知识的联系很少,而且它还是我们今后学习概率论的基础,统计学、运筹学以及生物的选种等都与它直接有关.至于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上,只要涉及安排调配的问题,就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先学习两个基本原理.(二)
1 / 5
讲授新课 1.介绍两个基本原理问题 1:
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 4 个班次,汽车有 2 个班次,轮船有 3 个班次.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 4 种走法,乘汽车有 2 种走法,乘轮船有 3 种走法,每种走法都可以完成由甲地到乙地这件事情.所以,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4+2+3=9 种不同的走法.这个问题可以总结为下面的一个基本原理.加法原理:
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 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 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问题 2:
由 A 村去 B 村的道路有 3 条,由 B 村去 C 村的道路有 2 条(见图 9-1),从 A 村经 B 村去 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这里,从 A 村到 B 村,有 3 种不同的走法,按这 3 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 B 村后,再从 B 村到 C村又各有 2 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 A 村经 B 村去 C 村共有 32=6 种不同的走法.一般地,有如下基本原理:
乘法原理:
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 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 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 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 mn种
---------------------------------------------------------------最新资料推荐------------------------------------------------------ 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2.说明:
两个基本原理的作用:
计算做一件事完成它的所有不同的方法种数.两个基本原理的区别在于:
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进行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直接用加法原理,否则不可以.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各步骤都不可缺少,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而各步要求相互独立,即相对于前一步的每一种方法,下一步都有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就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原理.(三)应用举例例 1、书架上放有 3 本不同的数学书, 5 本不同的语文书, 6 本不同的英语书.(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14 种)(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90 种)(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63 种)例 2、由数字 0, 1, 2, 3, 4 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100)(教师在第二个例题中给出板书示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个基本原理实质的理解,周密的考虑,准确的表达、规范的书写,对于学生周密思考、准
3 / 5
确表达、规范书写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后面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排列、组合综合题打下基础)(四)课堂练习课本 83 页练习 3、习题 2、 3 (五)归纳小结 1 分类时用加法原理,分步时用乘法原理. 2 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分步时要求各步是相互独立的.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 进一步理解两个基本原理,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重点:
两个基本原理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是分类还是分步,分类计数原理的分类标准及其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两个原理
2、强调:
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中,完成一件事,有 n 类办法,是说每种办法互斥,即每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同时它们之间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进行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独立完成这件事. 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直接用加法原理,否则不可以. 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中,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 n 个步骤,是说每个步骤都不足以完成这件事,这些步骤,彼此间也不能有重复和遗漏.可以看出分是它们共同的特征,但是,分法却大不相同. 二、例题分析例 1. 习题 10. 1 第 4 题、第 5 题例 2.
---------------------------------------------------------------最新资料推荐------------------------------------------------------ 集合,从集合 A 中任选 3 个不同的元素组成等差数列,这样的等差数列共有() A. 4 个 B. 8 个 C. 10 个 D. 12 个【分析】取 3 个不同的元素组成等差数列,可先确定等差中项T ,由条件知T 可以取 2, 3, 4, 5 这四个值.解:
所以等差数列可分为四类:
①以 2 为等差中项的有 1, 2, 3 和 3, 2, 1 共 2 个;②以 3 为等差中项的有 1, 3, 5; 2, 3, 4 和 5, 3, 1; 4,3, 2 共 4 个;③以 4 为等差中项的有 2, 4, 6; 3, 4,5 和 6, 4, 2; 5, 4, 3 共 4 个;④以 5 为等差中项的有 4,5, 6 和 6, 5, 4 共 2 个.根据分类计数原理:.故选 D.【评价反思】根据题设条件,恰当地确定分类标准是解题的关键,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例 3. 如图, 要给地图 A、 B、 C、 D 四个区域分别涂上 3 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 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问: 若用 2 色、 3 色、 4 色、 5 色等, 结果又怎样呢?答: 它们的涂色方案种数分别是 0, 432 2 = 48, 5433 = 180 种等。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