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三年级下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采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采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采山》教案一. 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曲目,它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在山中采蘑菇、捉迷藏的欢乐场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湘南地区的民间文化,培养对家乡音乐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审美和演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他们对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程充满兴趣,善于模仿和创造。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湘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介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湘南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对家乡音乐的热爱。

2.学会演唱《采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演唱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湘南方言词汇和发音。

2.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采山》歌曲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湘南地区民间音乐的介绍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湘南山水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然后播放《采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介绍《采山》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湘南民间音乐的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方言词汇,解释发音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教授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旋律,确保学生正确掌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纠正发音和旋律。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湘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音乐文化。

采山-三年级下期音乐教案

采山-三年级下期音乐教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采山》优质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采山》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 、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1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 、能准确演唱十六分节奏。

3 、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十六分节奏的掌握。

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用2/4 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新,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动感。

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采山的愉快心情。

【教学用具】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

1 、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

1篇二:最新201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师姓名:学科:年级:日期:备课本崔海霞音乐三年级下册年月数学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第一课时课题:太阳出来了教学目标:1 、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太阳出来了》,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气蓬勃的情绪。

教学重点:用明亮活泼和谐的声音演唱《太阳出来了》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合唱部分教学过程:一、太阳出来了。

1 、谈话导入,出示课件三声部练习曲。

2 、将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太阳出来了》、二、歌唱太阳。

1 、导入揭示课题:《太阳出来了》。

听录音回答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师归纳:歌曲情绪:热情活泼;速度:稍快。

2 、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哼唱旋律,并找出旋律相似或节奏相似的乐句6 旋律相似:出示课件,教唱找出难点。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采山》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采山》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采山》优秀教案范文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采山》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心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并乐于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表达歌曲节奏,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能用欢愉快泼的心情,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精确的演唱歌曲《采山》。

2.能精确演唱十六分节奏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开心,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十六分节奏的驾驭2. 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采纳2/4拍,徴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词生动形象,曲调欢快、活泼、清爽,节奏比较紧凑,加上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流淌感。

生动的描述了小挚友采山的开心心情。

【教学用具】电子琴、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节奏1、师生随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律动2、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了野外,山坡上长满了大大的蘑菇,大家想不想采蘑菇。

3、师生互动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新授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对比练习,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长短。

先跟老师一起走上山坡吧!(课件出示四分节奏,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到草地上,同学们兴奋得又蹦又跳;(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发觉蘑菇了,快跑去采吧(课件出示八分节奏,同学们边读边表演)。

4、(课件)加上歌词训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十六分音符。

师:(课件)是的,大山物产丰富,一到收获的时候,山民们就高兴奋兴地去采摘他们看上的珍宝,他们称这一活动为采山(板书课题)。

今日有小挚友真的要去采蘑菇,他们不仅采蘑菇还采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去倾听《采山》中小挚友的喜悦吧!二、师生互动、新歌教学1、倾听歌曲范唱。

(学生感受歌曲,熟识曲调)听了这首歌曲你觉得心情怎样?(节奏欢快、活泼,让人心情愉悦)2、学生复听歌曲。

三年级下册音乐表格式教案-5《采山》-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音乐表格式教案-5《采山》-人教新课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采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背景,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表达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合唱协调: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协调自己的声音与他人,保持音色、音量的和谐统一。这一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反复练习、指导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克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采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山里,体验过采茶或者类似的劳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采山》歌曲中的劳动乐趣和音乐之美。
1.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高。
2.创设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讨论主题,提高讨论效果。
4.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并启发他们如何在自己的演唱中体现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山上采摘野果的情景,歌词简洁易懂,旋律欢快,富有童趣。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生动表现了孩子们在山上采果的欢乐心情。

这首歌曲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模仿,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采山》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歌曲旋律中的音准和节奏。

3.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运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合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4.利用图谱法,直观展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采山》的歌词和旋律谱子。

2.准备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3.准备合唱用的乐器和道具。

4.准备教学课件和图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采山》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和旋律谱子,引导学生跟读歌词,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

然后教唱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问答法,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教案 (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教案 (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教案 (2)一. 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在山上采摘野果的欢乐场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表现。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歌曲学唱、动作表演等形式,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采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采山》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采摘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音乐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采山》的旋律、歌词和图片。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采摘道具、野果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采摘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采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加强记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采摘的其他歌曲。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演唱和表演。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采山》的主题和大自然的美好。

7.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歌曲《采山》,分享学习成果。

8.板书(课堂结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回顾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采山》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采山》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采山》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采山》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山上采蘑菇、摘野果的欢乐场景。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轻快,富有童趣。

歌曲的五线谱采用简单的音符和休止符,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简单的五线谱,掌握基本的音符和休止符。

学生对富有童趣的歌曲较为感兴趣,参与度较高。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采山》的歌词和五线谱。

2.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采山》的五线谱识谱。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采山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采山》的五线谱、歌词。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采山》。

3.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4.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采山》,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提问:歌曲《采山》讲述了什么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采山》的五线谱和歌词,引导学生跟读歌词,注意音高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乐表现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采山歌曲。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用乐器伴奏,展示自己的才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采山》的主题和大自然的美妙。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采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采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采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采山》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山上采蘑菇、摘野果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谱,对简单的音乐节奏和韵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认知尚不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五线谱的讲解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导入和表演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采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认知和识谱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欢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别和识谱能力。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准的把握。

3.歌曲情感的投入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琴演奏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以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表演,如分组唱、接龙唱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采山》的音频、视频、五线谱、歌词等。

2.五线谱练习册:供学生课后练习识谱。

3.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道具: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采山》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采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向 山 尖 尖。 梦 里 钻,
50
︱︳
直向梦里 钻。
《采山》
热爱大自然
热爱劳动
这么愉快的山林之行,除了用歌声,我
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采山
1.踩着小雨去采山,小小脚丫 跑得欢, 采呀采蘑菇,采呀采木耳, 采来山菜嫩 又鲜 带着香甜回家走,歌儿飘上 山尖尖。 2.踩着小雨去采山,小小身影 林中钻, 花呀花满篮,果呀果满篮, 彩裙飘 飘也带甜, 唱着歌儿回家走,笑声直向 梦里钻, 直向梦里钻。
采呀采蘑 花呀花满
︵ ︱ ______ 3 3 3 1 2 0 ︱ 6 2 ___ 2 1 6 ︱ 5 6 5 0 ︱ 5 ·5 · · ·· ·
采呀采木 果呀果满 耳, 篮, 采来 山 彩裙 飘 菜 飘 嫩 又 鲜, 也 带 甜, 带 着 唱 着
︵ 5 3 2 ︱ ——
香甜 歌儿
菇, 篮,
︵ 1 2 3 20 ︱ —— ︳ 回 家 走,

普茶寨小学 曹曼娜
一顶小伞,落在林中。 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蘑菇
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蝴蝶 头戴节节帽,身穿节节衣, 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 ——竹笋
__ 2 4
XX XXX ︱____ XXX XO ︱ ____
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 汪
——
2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有节两拍
回 家 走,
歌儿 飘 笑声 直
︵ 6 2 2 1 6 ︱ 5 6 5 0 :︱ ︳ 6666 · —— · · · ·
上 向 山 尖 尖。 梦 里 钻,
50
︱︳
直向梦里 钻。
思考: 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才能表现出小姑娘采 山时的心情? 活泼 轻快地
采 山
1=F
2 4
萧 潇 词 曲
活泼 轻快地
徐邦杰
采呀采木 果呀果满 耳, 篮, 采来 山 彩裙 飘 菜 飘 嫩 又 鲜, 也 带 甜, 带 着 唱 着
︵ 5 3 2 ︱ ——
香甜 歌儿
菇, 篮,
︵ 1 2 3 20 ︱ —— ︳ 回 家 走,
回 家 走,
歌儿 飘 笑声 直
︵ 6 2 2 1 6 ︱ 5 6 5 0 :︱ ︳ 6666 · —— · · · ·
︵ ︵ 25 5 3 2 ︱ 1 2 3 —— ——
踩着 小 雨 踩着 小 雨 去 去 采 采
2 0
山, 山,

2 5
小 小 小 小
脚 丫 身 影
︵ 5 3 2 ——
︵ ︱ 1 2 3 20 ——
跑 林 得 欢, 中 钻,

6 661 20 ______ ···
采呀采蘑 花呀花满
︵ ︱ ______ 3 3 3 1 2 0 ︱ 6 2 ___ 2 1 6 ︱ 5 6 5 0 ︱ 5 ·5 · · ·· ·

弱 ︱ 强
弱 ︱
采 山
1=F
2 4
萧 潇 词 曲
活泼 轻快地
徐邦杰
︵ ︵ 25 5 3 2 ︱ 1 2 3 —— ——
踩着 小 雨 踩着 小 雨 去 去 采 采
2 0
山, 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5
小 小 小 小
脚 丫 身 影
︵ 5 3 2 ——
︵ ︱ 1 2 3 20 ——
跑 林 得 欢, 中 钻,

6 661 20 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