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5知识小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知识点讲解。
1. 三位数加法。
- 不进位加法。
- 例如:123 + 345,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3+5 = 8,十位上2 + 4=6,百位上1+3 = 4,结果是468。
- 进位加法。
- 例如:258+347,个位上8 + 7 = 15,向十位进1,个位写5;十位上5+4+1(进位的1)=10,向百位进1,十位写0;百位上2+3 + 1(进位的1)=6,结果是605。
2. 三位数减法。
- 不退位减法。
- 例如:567-345,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7-5 = 2,十位上6 - 4 = 2,百位上5-3=2,结果是222。
- 退位减法。
- 例如:432 - 158,个位上2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2 - 8 = 4;十位上3被借走1剩2,2-5不够减,再从百位借1当10,12-5 = 7;百位上4被借走1剩3,3 - 1=2,结果是274。
3. 加减法的验算。
- 加法验算。
- 方法一: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例如计算123+456 = 579,验算时456+123 = 579,两次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
- 方法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还是123+456 = 579,579 - 123 = 456或者579 - 456 = 123,说明计算正确。
- 减法验算。
- 方法一: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例如567-345 = 222,验算时222+345 = 567,说明计算正确。
- 方法二: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567-222 = 345,说明计算正确。
二、典型例题。
1. 加法例题。
- 计算348+257。
- 解:个位8+7 = 15,向十位进1,个位写5;十位4 +5+1(进位的1)=10,向百位进1,十位写0;百位3+2+1(进位的1)=6,结果是605。
2. 减法例题。
- 计算523 - 348。
- 解: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3 - 8 = 5;十位2被借走1剩1,1-4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10,11-4 = 7;百位5被借走1剩4,4-3 = 1,结果是175。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3-4单元)

部编⼈教版五年级语⽂上册每课知识点(3-4单元)部遍布五年级上语⽂每课知识点(3-4单元)第9课《猎⼈海⼒布》⼀、我会写组词酬chóu(酬谢、报酬、酬⾦)珍zhēn(珍珠、珍爱、珍惜)叮dīng(叮嘱、叮咛、叮当)嘱zhǔ(嘱咐、嘱托、遗嘱)塌tā(倒塌、塌陷、塌⽅)焦jiāo(焦急、焦虑、焦点)誓shì(誓⾔、发誓、海誓⼭盟)谎huǎng(谎话、说谎、撒谎)延yán(延长、延续、延期)悔huǐ(后悔、悔恨、悔悟)扶fú(搀扶、扶着、扶⼿)⼆、我会认组词牺xī(牺牲)三、多⾳字挑tiāo(挑选) tiǎo (挑战)吐tǔ(吐痰) tù(吐⾎)没mò(淹没)méi(没有)传chuán (传染)zhuàn (传记)四、近义词尊敬⼀⼀尊重酬谢⼀⼀感谢再三⼀⼀反复叮嘱⼀⼀嘱咐崩塌⼀⼀倒塌催促⼀⼀敦促牺牲⼀⼀殉难镇定⼀⼀冷静悲痛⼀⼀悲伤千真万确⼀⼀⽏庸置疑五、反义词清楚⼀⼀模糊镇定⼀⼀慌张相信⼀⼀怀疑⽅便⼀⼀⿇烦悲痛⼀⼀⾼兴千真万确⼀⼀模棱两可六、理解词语珍宝:珠⽟宝⽯的总称。
⼈们⽤来泛指那些很有价值的东西。
崩塌:崩裂⽽倒塌。
本⽂指的是突然分裂开后⽽倒塌。
催促:叫⼈抓紧办某件事或赶快⾏动。
本⽂指叫⼈赶快离开这⾥。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决⼼的话或严肃地对某件事作出保证。
原原本本:从头到尾完全照原样。
本⽂指把怎么得到宝⽯,怎么听见鸟商量,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到的消息告诉别⼈的经过从头到尾说⼀遍。
飞禽⾛兽:各种鸟兽的总称。
千真万确:形容⾮常真实。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
本⽂指⼤⼭崩裂的响声巨⼤。
飞禽⾛兽:飞翔的鸟,奔跑的兽。
泛指鸟类和兽类。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七、句⼦解析1.海⼒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个猎⼈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海⼒布的⼼理描写,看出他时时为别⼈着想的品质。
2.海⼒布听到这个消息,⼤吃⼀惊。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3-5里程表(二) 行驶路程问题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4. 华华家的电表出现了故障,每用9千瓦时电,电表 就比实际少走3千瓦时。现在实际用电 72千瓦时, 如果原来电表上的读数是 657千瓦时,现在的读 数是多少? 72÷9×3=24(千瓦时) 657+72-24=705(千瓦时) 答:现在的读数是705 千瓦时。
解析:根据“每用9 千瓦时电,电表就比实际少走 3 千瓦时”可以求出用电72 千瓦时比实际少走 72÷9×3=24(千瓦时),先用原来电表上的读数加 上实际的用电量,再减去电表比实际少走的用电量, 就是现在电表上的读数。
第三单元 加和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 行驶路程问题
知 识 点 起点非零的读数问题
1. 学校办公室刚更换了一块电表,2022年 12月底的 读数是18千瓦时,下面记录的是 2023年上半年每 月月底的读数。(单位:千瓦时)
1月底 2月底 3月底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204 293 435 540 647 752
解析:1~6 月各月的用电量。
(3)学校办公室2023年上半年总的用电量是( 734 )千 瓦时。
解析:上半年总的用电量=2023 年6 月底的读数- 2022 年12 月底的读数。
提 升 点 根据里程表解决读数问题
2. 下表记录了出租车司机王叔叔星期一到星期六每
(1)根据上面的信息想一想,填一填。
45
6
293 435 540 647
(2)分别算出学校办公室2023年1~6月各月的用电量。 1 月:204-18=186(千瓦时) 2 月:293-204=89(千瓦时) 3 月:435-293=142(千瓦时) 4 月:540-435=105(千瓦时) 5 月:647-540=107(千瓦时) 6 月:752-647=105(千瓦时)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总结一、5以内数的认识。
1. 基数含义。
- 1 - 5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例如,1个苹果、2只鸭子、3朵花、4个气球、5颗星星等。
通过数具体的物体,感受数与物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 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如1个杯子对应1个杯盖,它们的数量同样多。
2. 序数含义。
- 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例如,在排队时,从前往后数,第1个小朋友、第2个小朋友等。
区分基数和序数,基数表示物体的数量,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如“有3个小朋友”是基数概念,“第3个小朋友”是序数概念。
3. 数的写法。
-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
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1 - 5各数,1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画直线;2从左上向右下画半圆,再向右上画半圆;3从右上起笔,画两个半圆;4先写撇折,再写一竖;5先写短竖,再写弯钩。
4. 数的大小比较。
- 按照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2<3<4<5,5>4>3>2>1。
可以通过直观的实物比较,如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所以3>2。
二、5以内数的加减法。
1. 加法的意义。
- 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例如,树上有2只鸟,又飞来了1只鸟,一共有多少只鸟?算式是2 + 1 = 3(只)。
可以通过实物操作,如用小棒摆一摆,左边摆2根小棒,右边摆1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根小棒,帮助理解加法的含义。
2. 减法的意义。
-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例如,有3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多少个气球?算式是3 - 1 = 2(个)。
同样可以用实物演示,如3个圆片,拿走1个圆片,剩下2个圆片。
3.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点数法:对于1 - 5以内的加减法,可以通过数手指或数实物的方法计算。
如计算2+3,先数出2个物体,再接着数3个物体,一共是5个物体,所以2 + 3 = 5。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4课复习

4、生锈与防锈 3.怎样防止铁生锈。
1、苹果切面变色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变色的苹果切面还 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吗?
答:苹果切面变色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苹果切 开后,苹果中的某些物质被氧化成新物质而变色,变 色后的苹果切面就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了。
2、那么,在苹果表面滴上柠檬汁,苹果为什么就不容易 变色呢?
5、这些方法为什么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答:这些方法隔绝了空气和水,不会与空气中 的氧气和水中的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可 以防止金属生锈。
课堂检测:
一、填空。
1、紫甘蓝汁遇到白醋会变( 红色 ( 绿)色 2、铁生锈与( 空气)、( )水、(
),遇到小苏打溶液会变
)等因盐素有关。
3、每年由于生锈而报废的金属制品占全世界金属年产量的
答:白色纸花变色是因为在花上涂有白醋, 在叶上涂有小苏打溶液。
7、为什么用烘烤的方法就能让字迹显现出来呢?
答:柠檬汁里的柠檬酸,比一般纸张的碳化温 度低,所以纸上被柠檬汁涂过的地方遇火先碳 化,变成焦黄色,继而变成褐色。
8、有哪些植物的汁液可以做“隐形墨水”?
答:柠檬汁、苹果汁、蒜汁、洋葱汁、 大葱汁、冬瓜汁、马铃薯汁等水果或 蔬菜的汁都能用作“隐形墨水”。
提示:每次只改变 一个条件,才能保 证实验的科学合理。
试管编号 实验条件
1
无水、有空气、无盐
2
无水、无空气、无盐
3
有水、无空气、无盐
4
有水、有空气、无盐
5
有水、有空气、有盐
观察到的现象
锈迹不明显 没有生锈 有轻微的锈迹 锈迹很明显 生锈最严重,锈迹很厚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我们可以得出铁生锈与空气、 水、盐等因素有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5课【重要知识点】梳理,为期中考做准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5课【重要知识点】梳理,为期中考做准备七年级道法上册4~5课【重要知识点】梳理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1、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活动的内容有什么变化?(1)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2)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①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
②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朋友的重要意义?(友谊的力量)(1)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3)与正直,诚信、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4、友谊的特质(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5、正确认识友谊(友谊的澄清)(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差别对待竞争的态度能够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
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这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1、如何建立友谊?(1)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需要持续的行动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机会找到朋友。
2、怎样呵护友谊?(1)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4、为什么说网上交往是把双刃剑?(1)积极影响:拓展人际交往圈。
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2)消极影响: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冀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s3-4 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

冀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Winter in Canada【重点单词】1. season 季节2. spring 春天;春季3. summer夏天;夏季4. autumn 秋天;秋季5. winter 冬天;冬季6. put on 穿上;戴上7. take off 脱下(衣服);摘掉8. again 再;又9. body 身体10. nose 鼻子11. mouth 嘴12. head 头13. ear耳朵14. arm胳膊15. leg腿16. eye眼睛17. think 认为;以为;想;思考18. can能,会(过去式为could)19. why为什么【重点句型】1.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一年有四个季节。
2. Winter is cold. There is ice and snow.冬天很冷。
有冰和雪。
3. Spring is warm and rainy. There are new leaves and flowers.春天温暖多雨。
有新叶子和花。
4. The summer sun is hot. What a hot, sunny day!夏天的太阳很热。
好热、好晴朗的一天啊!5. Autumn is cool. The leaves turn red and yellow.秋天很凉爽。
树叶变成红色和黄色。
6. In winter, I put on my hat, scarf and winter coat.在冬天,我戴上我的帽子、围巾,穿上冬天的外套。
7. In spring, I take off my winter clothes.在春天,我脱下我冬天的衣服。
8. In summer, I put on my shorts and T-shirts.在夏天,我穿上我的短裤和T恤。
9. In autumn, it is cool. I put on my trousers and sweater.在秋天,天气凉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4知识点归纳1.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2.回复力: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由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回复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将物体拉回平衡位置,从而使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回复力是由振动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如弹簧振子)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如单摆)提供的,这就是回复力的来源。
3.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物体在振动中所受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此时振子未必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虽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并不为零,还有向心力.4.描述振动的物理量:①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向外;②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描述的是振动的强弱,振幅是标量;③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④相位用来描述振子振动的步调。
如果振动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则振动步调相反,为反相位.5.简谐运动: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B、单摆的周期。
由本身性质决定的周期叫固有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振动的总能量)无关。
6简谐运动的图象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因而振动图象反映了振子的运动规律(注意: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由振动图象还可以确定振子某时刻的振动方向.7.简谐运动的能量: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振动是理想化的振动,此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其振动频率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幅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
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就越小.反之,越接近,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P18 图共P19 图共振曲线)1.波的特征量及其关系(1)波长:波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两相邻质点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波速,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v =△x/△t )2.介质中质点运动的特征:(1)每个质点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并不随波迁移;(2)后振动的质点振动情况总是落后于相邻的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3.波动图象(1)横波的形成过程P24 图(2)规定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结各质点位移量末端得到的曲线叫做该时刻波的图象(3)横波图象的作用:①可知波动中质点的振幅和波长;②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知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③相邻的波峰波谷点间的质点振动方向相同;④若知波速v,可求此时刻以后的波形图,方法是把波形图平移Δx=vΔt的距离。
2、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P37 波的衍射的示意图)3、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几列波的重叠区域中的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都等于几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最能说明独立传播原理的是声波;几个人在一起同时讲话,虽然声波在空间叠加,但人们仍然能分出各自的声音.4、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1)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2)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δ= ;,即。
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
(P40 波的干涉的示意....;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图)5、声波是纵波,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可闻声波的频率大致在20HZ到20kHZ之间,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
当波....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小....。
现象:多普勒测速仪、“红移”、1、麦克斯韦理论(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明其理论是正确的)(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_______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___________的磁场.(3)振荡的(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2、电磁场:变化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_________.3、电磁波(1)定义:交替产生的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向周围空间的传播..形成电磁波.(2)特点:①电磁波是____....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强度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且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_ ;②电磁波的传播_____需要介质,波速取决于__________,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___________;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______的乘积,即___________。
(3)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关系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介质,还与电磁波.....,频率______,传播速度越小..................的频率有关电磁波本身是物质,所以电磁波的传播不像机械波需要别的物质作为介质.机械波____真空中传播.1、无线电波的发射(1)要向外发射无线电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足够高的频率;第二,采用开放电路,使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2)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要求发射的无线电波随信号而改变.使无线电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_____.常用的调制..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两种.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______,经过调幅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______.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_______,经过调频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_______.在无线电波的发送中必须有 .2、无线电波的接收(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_____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___________现象.(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_______........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收音机的调谐电路,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电路的频率而实现调谐的.(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__________.1、电磁波谱: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1)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和它的传播速度相同,在传播过程中可不需要介质,都具有波动的共性.如干涉、_______、________。
它又是横波.2、应用(1)电视:在电视发射端,摄取景物并将景物反射的______转换为_______的过程叫摄像,这个过程是由摄像管来完成的. 在电视接收端,将________还原成像的过程,由电视接收机的显像管来完成.伴音信号经检波电路取出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便伴随电视屏幕上的景像发出声音来.(2)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微波..—.电磁波...:直线性好、反射性强;声呐:超声波......—.机械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当雷达向目标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收到反射回来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直接从荧光屏上的刻度读出障碍物的距离。
1、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 表示,即n=sini/sinr =c/v ,因c>v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 都大于1.2、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1)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折射率最大;(2)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3)由同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3、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产生反射的现象叫全反射.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a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v n C ==1sin );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4、光导纤维:内层为光密介质,外层为光疏介质。
5、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 (右图2)。
(玻璃到空气;i=45 o >C=42o )6、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光的干涉(1)现象:符合一定条件的相干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的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2)光发生干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缝干涉:(1801年,英国的托马斯∙杨)①推导:如图所示,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_____________时,出现亮条纹(n=0,1,2,3…) 符合_________________时,出现暗条纹(n=0,l ,2,3,…)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邻亮条纹中央间距,相邻暗条纹中央间距)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象特点:中央为__________,两边_____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红光:明、暗条纹宽度最宽,紫光明、暗条纹宽度最窄.白光干涉图象中央明条纹的最外侧为红色.③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4)薄膜干涉:①相干光源的由来: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膜、空气膜)________的反射光束相遇而形成干涉现象.②图象特点: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______________. 单色光在肥皂膜上(上薄下厚)形成水平状明暗相间条纹(白光入射形成彩色条纹). ③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