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翁旭青(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浙江杭州310018)[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杭州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目前,杭洲市八大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部分创意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意人才等问题。
政府部门应对出版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尽量减少垄断性保护。
同时,还要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等。
商业金融机构也应改变过去向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支助,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及对于创意产业无形资产重视不够的现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关键词]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2009年,杭州市获得了“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荣誉称号。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度高峰会”上,市文创办获“2009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
在2009年度中国游戏行业年会上,杭州市被评为“2009年度支持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模范政府”、市节展办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全国促进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信息服务业以电子科技为主的文体休闲娱乐市场健康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
目前杭州市围绕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等国家级基地的集聚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等信息化建设。
杭州已经拥有一批如“阿里巴巴”等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文化商务产业。
2008年,在阿里巴巴、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61亿元,同比增长47.2%,占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1.8%。
文化产业集聚政策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了吗——来自文创园区评选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中国软科学2021年第1期文化产业集聚政策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了吗?—来自文创园区评选准自然实验的证据谭娜,黄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上海201209)摘要:文化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利用中国在推进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所进行的文创园区评选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文化产业集聚政策对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相比对国际旅游经济的影响,文化产业集聚政策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且这一带动作用呈现地区异质性。
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这一带动作用高度依赖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服务业发达程度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等条件的支撑。
本文的研究对文化产业集聚政策的旅游经济带动效应予以了实证支持,也为不同地区制定恰当的文化产业集聚政策,推动文旅融合,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文创园区;旅游经济;双重差分法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 0566(2021)01 -0068- 09Does Cultural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Policy Boost Tourism Growth?------Evidence from “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of the Culturaland Creative Clusters SelectingT A N Na, H U A N G Wei(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 f Accounting and Finance,School o 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y Shanghai201209, China)Abstract: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now. Do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policy boost regional tourism growth? With the help of M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clusters selecting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ultural industrial agglomerate policy effectively drives the growth of tourism especially the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while the effect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 Further mechanism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effect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he thir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level. This research provide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tourism- enhance eff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policy, and also provid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different regions to formulate cultur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polic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clusters ;tourism growth ;Difference-in- Differences method收稿日期:2020 -05 -01 修回日期:2020 - 09 - 1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L130);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15CG61)。
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Abs t r a c t :I t ha s b e c ome a c o ns e ns us t h a t c ul t u r e i ndu s t r y ha s a n i mp or t a nt r ol e i n t he r e g i o na l e c on omy d e v e l o pme nt .I n o r de r t o q ua n t i t a t i v e l y r e s e a r c h t h e i mpa c t l e v e l o f c u l t u r e i nd us t r y
u p o n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y d e v e l o p me n t , we t a k e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a s a n e x a mp l e t o a n a l y z e
Vo1 .25 No .4, A u g. 2 01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7 9 8 . 2 0 1 3 . 0 4 . 0 0 1
文 化 产 业 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 —
浙 江科 技 学 院 学报 , 第2 5卷 第 4期 , 2 0 1 3年 8月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 S c h o o l o f S c i e n c e s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3 ,Ch i n a )
2024年杭州文化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杭州文化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本文将对杭州市的文化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文化市场的定义和重要性;其次,我们将探讨杭州市文化市场的现状;最后,我们将对该市文化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
文化市场的定义和重要性文化市场是指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活动领域。
它包括了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各种领域,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市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经济增长:文化市场可以为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
2.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3.宣传城市形象:通过文化市场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宣传城市的形象。
4.增加城市吸引力:文化市场可以吸引游客和人才,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杭州市文化市场的现状杭州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
目前,杭州市的文化市场正在迅速发展,不断壮大。
在文化产业方面,杭州市拥有众多的文化企业和机构,如杭州博物馆、杭州艺术学院等。
这些机构通过不断举办展览、表演等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在文化旅游方面,杭州市拥有着西湖、灵隐寺等众多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杭州市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活动,如灯笼节、龙井茶文化节等。
在文化创意方面,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如杭州市的互联网创意设计企业、文化艺术衍生品企业等。
杭州市文化市场的规模分析杭州市的文化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杭州市文化产业总产值已达到X亿元。
其中,影视产业是杭州市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杭州市的影视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杭州市相继涌现了一批知名的影视制作公司,如阿里影业、华策影视等。
这些公司通过制作优质的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为杭州市的文化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湖区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

西湖区文化创意产业调研报告西湖区统计局马定忠陈明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和创意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新兴智力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产业结构、城市辐射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之一。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创建创新性城市、激发全民创新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西湖区作为一个位于杭州西部的重要城区,与沿海的其他城市的城区一样,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土地、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依靠要素投入和土地滚动开发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如何寻找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切合西湖区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显得尤为迫切。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湖区加大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模式的探索,并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该区实际的道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一、西湖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1、区域优势2、产业优势3、文化优势西湖区是杭州市重要的文教强区。
近年来,围绕着“生活品质之区”、“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的建设,我区在保护和开发好原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不断发掘新的文化内涵。
之江的“宋城千古情”及“童玩节”等创意文化节目精彩纷呈。
西溪湿地的顺利开园推进了我区文化旅游业进一步繁荣。
2008年,以娱乐健身、旅游休闲、美容保健、文化创作与表演、群众文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旅游业迅速发展,实现增加值2.39亿元。
同时我区举办首届区文化艺术节和“品质颂”文艺晚会等13场大型群众性文娱活动;开展13项大型体育活动;完成区体育场和综合健身中心主体工程。
西溪湿地获得“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二、西湖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1、明确思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和西湖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认识和探讨,全区上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文化创意产业是西湖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径。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倪焱;刘丙孜;唐艳昕【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6页(P38-43)【作者】倪焱;刘丙孜;唐艳昕【作者单位】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成长到政府引导,再到市场化运作,实施园区建设,最后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化目标发展这四个阶段。
本文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阐述了集群式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得出未来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还需在园区的基础上依靠集群优化发展的结论,对如何引导文创产业由集聚向集群更高效高质发展提出了建议。
考察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见表1):表1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逐步改善,杭州市文化产业开始进入自发成长阶段。
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艺术设计、图书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复苏。
当时的经济体制虽然仍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一些不同形态从事文化产业的个体、企业和机构已开始零散地自发发展。
杭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积淀为杭州文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该阶段,文化产业和相关设施主要集中于老城区的狭小地块。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时称浙江美术学院)等艺术名校,杭州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藏品鉴定、艺术品设计等行业开始陆续发展。
西泠印社也相继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商业活动。
此外,国外动漫创作产业链的进入带动了杭州动漫产业的全新发展。
初期仅仅是为海外动漫产品进行后期加工,80年代末的杭州已成为当时中国连环画最大的生产基地。
在这一时期,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大批文化事业单位在“以文补文”政策的激励下开始走向经营之路,杭州文创产业不断在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现代文创产业。
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对策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0 0. 64 3. 3 1. 45 0. 17
0 0. 54 0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 0. 63 0. 87 0. 41 0. 79 1. 75 2. 31 2. 07 0
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正在建设中
创意良渚基地 2. 93 0
0
0
0
3. 58 0 3. 55
西溪创意产业园 1. 86 2. 93 0
表 1 杭州市十大园区建设概况
园区名称
地理 区位
建设 年份 /年
用地 面积 / ha
总建筑 实营业 面积 / ha 企业数 / 个
西湖创意谷 之江文化创意园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 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创意良渚基地 西溪创意产业园 下沙大学科技园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合计
0. 00 0. 00
85. 33 0. 00
10. 53 10. 53
21. 13 9. 86
170
47
10. 53 6. 45 0. 00 19. 23
15. 79 0. 00 5. 65 15. 32 4. 23 0. 00 16. 15 0. 00
28. 57 0. 00 4. 00 18. 42 7. 04 45
西湖区 西湖区 西湖区 拱墅区 下城区 余杭区 西湖区 江干区 滨江区 萧山区
2007 2008 2004 2008 建设中 2008 2009 2007 2007 2007
2. 3 22. 14 8. 3 21. 18 66. 3 1 759 1. 6
88 1 500
8 3 476. 82
1. 8 2. 7 5 24 30 53 1. 5 11. 2 35 1. 5 165. 7
杭州文化市场分析报告

杭州文化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将对杭州文化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杭州文化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文章将介绍杭州文化市场的概况,包括文化产业规模、结构和特点等方面的情况。
然后,将对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文章将对杭州文化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杭州文化市场的全面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促进杭州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进行介绍。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对杭州文化市场概况、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市场竞争分析进行详细分析。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体杭州文化市场进行总体评价,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展望。
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杭州文化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杭州文化市场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竞争情况,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同时,也旨在为投资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可靠的市场分析,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文化市场的概况、产业发展现状和竞争分析的全面研究,旨在为杭州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杭州文化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杭州文化市场概况、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市场竞争分析的全面研究,我们发现杭州文化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活力。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和相关政策的不断支持,杭州文化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杭州文化市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加强市场监管和管理,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品牌,为杭州文化市场的永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 3期□ /翁旭青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实证研究近年来, 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创意产业也成了新一轮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指标。
杭州在《杭州十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提出, “ 创意产业” 要成为“ 杭州文化的支柱产业” 。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但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却迎难而上,逆势飞扬。
2008年实现增加值 579.86亿元,增长 17.6%,高于全市 GDP 增速 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3.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达12.1%,比上年提高 0.2个百分点,对 GDP 增长贡献率为 13.2%,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 新引擎” 。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与其集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本文通过数学建模,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 经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指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并从经济学角度对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最终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测算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测算一地区某产业的集聚度可以通过该产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产业的成果数量等指标的人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来体现。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多种子产业, 要想把所有子产业的数据都收集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选取能反映产业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文章研究数据仅仅选取人均文化事业单位数、人均剧团演出场数、人均报纸发行数、人均杂志发行数和人均图书发行数、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等。
以下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样本数据。
表 1杭州文化事业单位数、剧团演出场数、报纸、杂志、图书发行数、文化事业从业人员数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杭州统计年鉴》、《杭州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部分数据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而没有采用。
NORTHERN ECONOMY区域经济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以杭州为例” 研究成果之一 , 项目编号 :Y20090702。
572010年第 3期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全国平均分布水平其集聚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测算: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 HCIGE=1/4[人均文化事业单位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 +人均剧团演出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 +1/3(人均报纸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 +人均杂志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 +人均图书发行数与全国的比值 +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按照以上测算方法, 可以得到以下结果:根据测算数据,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有所下降, 2003年集聚程度较高, 2007年集聚程度最低,而 2008年与 2007年相比集聚程度又有所提高。
(二与相关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比较表 2上海、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相关指标情况得到历年上海、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如下:对 3个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指标数值可以看出,北京的历年数值都远远大于上海和杭州, 北京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中心, 但杭州的集聚程度要超过上海。
对 3个城市进行纵向比较, 北京和上海的集聚程度日益下降,这说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虽然这 2个国内顶级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有较大的发展, 但是, 由于国内其他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快速发展,北京和上海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其集聚发展速度在减缓。
杭州 2003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最高,之后几年有下降趋势, 但 2008年集聚度又有所提高。
这与杭州政府瞬时采取措施,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关。
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影响因素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程度与需求、劳动力、资本、人文、信息通讯、相关产业发展等因素有关, 而且呈正相关关系。
下面来分析杭州这些影响因素的状况。
在数据选取上, 我们采用人均 GDP 和消费支出来反映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水平; 采用高校师生数来衡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情况; 采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反映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供给情况; 采用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数量来衡量文化创意产业信息通讯情况。
(一人均 GDP 和消费支出情况需求是由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两个要素构成的,人均 GDP 能反映该地区的购买力情况,而消费支出能反映该地区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者偏好。
杭州人均 GDP 始终高于全国人均 GDP ,自 2006年以来就超过了北京, 2008年杭州人均 GDP 为 70832元, 位居全国第 2名。
杭州较高的人均 GDP 反映了杭州人的购买能力。
2008年杭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 16719.1元, 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5504.28元。
消费性支出中, 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是 1782.02元 (占总消费支出的10.66%, 用于交通和通信的是 2589.77元。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率与 1995年的7.8%相比,已经有较大提高。
这 NORTHERN ECONOMY区域经济资料来源 :根据历年《北京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部分数据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而没有采用。
58说明杭州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如果进行横向对比, 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占 13%, 北京为 14.5%, 上海为 14.8%。
可见, 文化娱乐在杭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二所在区域高校师生情况所在区域高校师生情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
据统计, 2008年杭州高等学校有 36所, 在校学生 409559人, 专职教师 24017人, 高校在校学生和专职教师与总人口比例达到 1:15.63。
2008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和专职教师与总人口的比例为 1: 66.23, 北京为 1:19.50, 上海为 1:25.77。
由此可见, 杭州高校学生和专职教师的密集度比较高,文化教育的密集度比较高, 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力供给后劲比较足, 有利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
同时, 省教育厅对高校进行整体规划, 开辟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杭州滨江高教园区、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萧山高教园区等。
这些高教园区和高校师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后盾, 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等活动的融合, 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高素质人才。
(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投资额能反映某地区资本供给的整体情况,而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能反映该地区过去这段时间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供给情况。
2008年杭州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达 99601万元 (占总投资 0.5% , 比上年增长33.22%。
杭州还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 资金总额高达每年 1.52亿元, 并将根据需要逐步递增。
纵观全国, 2007年全国文化娱乐业投资占总投资的 0.9%, 北京 3.31%, 上海0.69%。
相比之下,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额度还不够大,而北京对文化娱乐业相当重视, 投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3.68倍。
(四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文化产业与信息传播息息相关,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网上图书、文献搜索、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网络音乐应运而生。
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因特网注册用户和宽带业务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信息通讯情况。
2008年末, 杭州全市固定电话用户 416.35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 866.81万户, 因特网注册 163.67万户, 宽带业务 132.12万户, 4个指标共计 1578.95万户,比上年增加4.8%。
按户籍人口计算, 2008年杭州人均固定电话 0.61部, 人均移动电话 1.28部; 全国人均固定电话 0.28部, 人均移动电话 0.41部; 北京人均固定电话 0.75部, 人均移动电话 1.32部; 上海人均固定电话 0.73部, 人均移动电话 1.28部。
杭州在信息传播方面远远优越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比北京和上海逊色一些。
三、结论与建议经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是比较高的, 在相关城市的比较中,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高于上海和北京; 最近 2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相对与全国平均水平又有所提高, 这是《杭州市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5-2010年》实施的效应体现。
但是,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 杭州各因素情况有优有劣,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 进一步扩大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
杭州人均 GDP 证明了人们强劲的购买力, 因此, 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措施激发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
影剧院可以通过降低票价等吸引更多的观众;各种艺术表演团体可以通过表演进社区等方法, 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各旅游景点可以通过降低门票或实施节假日门票等方式, 吸引更多游客;政府可以通过发放专项消费券鼓励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
第二,鼓励高校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规模。
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在高校招生计划中有意识地增加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和专业招生人数。
对高校专职教师可以采取顶岗实习等方法, 促使专业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实践指导教学, 还可以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当然这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第三, 对创意园区进行集中细致规划。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各园区之间及园区内需进一步协调规划。
现在运行中的杭州创意园入驻企业涉及行业面比较广, 同一园区内有贸易公司、动漫公司、艺术品公司、数字影像公司等, 需要在投资前进行引导。
各园区需要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 对入驻企业要有选择。
只有同行业产业集聚才能发挥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规模效应、区位经济效应。
第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 如体育锻炼设施、城市绿化、休闲娱乐设施等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解决创业人士的后顾之忧, 轻松创业, 激发创新思维。
这两者都能吸引人才, 吸引投资, 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