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 练习题及作业题

一、选择题1、构件上参与接触的点、线、面,称为____。
A、运动副元素B、运动副2、____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1个约束。
A、移动副B、转动副C、高副3、运动链的自由度数为____时,运动链无相对运动。
A、0B、1C、34、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____。
A、局部自由度B、复合铰链C、虚约束5、若复合铰链处有4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____个转动副。
A、2B、3C、46、在自行车前轮的下列几处联接中,属于运动副的是____。
A、轴与车轮B、前叉与轴C、辐条与钢圈7、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虚约束应该____。
A、除去不计B、考虑在内C、除不除去都行8、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B、两构件相联接C、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D、两构件既联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9、在比例尺μL=0.02m/mm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是____mm。
A、20B、50C、200D、50010、机构运动简图与____无关。
A、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B、构件数目C、运动副的数目、类型D、运动副的相对位置11、火车车轮与铁轨的接触联接是____副。
A、低B、高C、转动D、移动12、齿轮轮齿啮合处的运动副,限制两构件的____。
A、沿接触点法线方向的相对移动B、沿接触点切线方向的相对移动C、相对移动D、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二、判断题1、虚约束(影响)机构的运动。
2、虚约束对运动不起独立限制作用。
3、齿轮机构组成(转动)副。
4、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5、运动副按(运动)形式不同分为高副和低副两类。
6、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将减少一个自由度。
7、机构中只有一个机架。
8、机构中(只有)一个主动件。
9、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处组成的(运动)副即为复合铰链。
10、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是相同的。
11、虚约束没有独立约束作用,在实际机器中(可有可无)。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2. 2.U T为温度的电压当量,当温度为室温时,U T≈m v。
26mV。
3. 3.半导体二极管2AP7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CZ56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N型锗,N型硅。
二、判断题1.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反向击穿电压增大。
(×).2. .稳压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必须反偏,且反偏电流必须大于稳定电流I Z。
(√)三、选择题1. 2CZ型二极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点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B、面接触型,适用于整流;C、面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2. 稳压二极管电路如图Z1.1所示,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U Z=6.3V,正向导通压降0.7V,则为U O(C)。
A.6.3VB.0.7VC.7VD.14V3.在图Z1.2所示各电路中,已知直流电压U I=3V,电阻,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求U O=?解:(a)U O=0.7V (b)U O=1.5V (c)U O=4.3V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判断题1.当二极管两端正向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2.半导体二极管反向击穿后立即烧毁。
()1.√2.×1.2选择题1.硅二极管正偏时,正偏电压0.7V和正偏电压0.5V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值()A、相同;B、不相同;C、无法判断。
2.二极管反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达到反向击穿电压之前通过电流很小,称为反向饱和电流;B、在达到死区电压之前,反向电流很小;C、二极管反偏一定截止,电流很小,与外加反偏电压大小无关。
3.图P1.1所示电路,二极管导通时压降为0.7V,反偏时电阻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VD导通,U AO=5.3V;B、VD导通,U AO=—5.3V;C、VD导通,U AO=—6V;D、VD导通,U AO=6V;E、VD截止,U AO=—9V。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 50 年之久。
这本书的作者是 ( )。
A.华生B.斯金纳C. 桑代克D.杜威2.1868 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因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3. 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 ) 。
A.乌申斯基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4.1924 年出版了第一本由我国学者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潘寂、D.陈选善5.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在 1908 年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该书的翻译者是 ( )。
A.陆志韦B.陈选善C.房东岳D.潘寂6.1963 年,我国心理学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出版,与此同时,全国各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心理学》课程,我国教育心理学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此书的主编是 ( )。
A.廖世承B.陆志韦C.房东岳D.潘寂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 )。
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8.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前苏联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上十分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
其中最为著名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者是 ( ) 。
A.赞可夫B.卡普列杰夫C.巴甫洛夫D.维果斯基9.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面的观点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
A.布鲁纳B.奥苏伯尔C.加涅D.班杜拉10.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 。
第一章 总论 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政府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
A、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不与委托者独立。
B、仅与委托者独立,不与被审计单位独立。
C、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不独立。
D、与委托者和被审计单位均独立。
2、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
A、账项基础审计B、风险导向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3、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审计的监督体系。
其中,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方面是基本相似的。
A、审计所依据的准则B、审计要实现的目标C、对内部审计的利用D、审计中取证的权限。
4、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是()的成立。
A、威尼斯会计协会B、爱丁堡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国际会计师联合会5、从审计独立性、有效性来讲,本单位()领导,内部审计最有效。
A、总会计师B、董事会C、总裁D、主管财务的副总裁6、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但这一规定并不限制注册师()。
A、与被审计单位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B、为被审计单位提供代编财务报表等服务C、妥善保管在审计过程中编写的工作底稿D、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意见7、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规范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法律规范B、政府监督C、行业自律D、违纪处分8、内部审计通常不进行()审计。
A、财务报表B、绩效审计C、合规审计D、内部控制审计9、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型。
A、行政B、司法C、立法 D独立二、多项选择1、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审计,可以有不同的审计分类。
按照审计的内容和目的进行分类,审计可以分为()类别。
A、财务报表审计B、经营审计C、合规审计D、账项基础审计2、以下关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第一章 习题

第一章习题一、名词解释货币电子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币材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二、填空题1.( )是由价值尺度派生的,价值尺度职能借助于它来实现。
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 )内在矛盾发展的必3.然结果,是()发展的必然产物。
4.( )职能和( )职能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5.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6.马克思认为货币是( )和( )的统一。
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三、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2、下列对信用货币的正确表述是()A、信用货币由国家发行用以弥补财政赤字B、信用货币包括金银铸币C、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贮藏手段职D、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3、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4、货币的产生是()。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5、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A、货币金属说B、货币名目说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D、国家发明创造说6、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7、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A、信贷规模B、货币必要量C、货币流通D、生产规模8、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9、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10、国民党政府于哪年8月19日宣布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废止法币:A、1946B、1947C、1948D、194911、代用货币的何种性能,使其迅速成为一种与铸币一样被广泛接受的支付手段:A、随时可增值性B、随时可流动性C、随时可兑换性D、随时可贮藏性12、信用货币的购买力_____货币币材的价值,但不能自由兑换金属商品货币A、远大于B、远小于C、基本等于D、略小于13、商品的价格()。
第一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C )。
A、1950年B、1945年C、1946年D、1948年2.与二进制数(10111.101)2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A )。
A、23.625B、23.5C、39.5D、39.6253.与十进制数(101.1)1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D )。
A、5.5B、110010.00011C、11000101.0011D、1100101.000110011…4.与十六进制数(1AE.5D)16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C )。
A、(647.272)8B、(565.727)8C、(656.272)8D、(656.235)85.与二进制数(1111111111)2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B )。
A、FF3HB、3FFHC、210-1D、1777O6. 在PC机中,1MB准确等于( C )。
A、1000×1000KBB、1024×1024KBC、1024×1024BD、1000×1000B7.已知真值X= +1101010,则其补码[X]补等于( B )。
A、00010110B、01101010C、10010110D、00101108.已知机器数[X]反=11111111,则其真值X为( D )。
A、00000000B、+0000000C、10000000D、-00000009.已知[X]原=10011110,则其对应的[X]补为( D )。
A、01100010B、11100001C、-0011110D、1110001010.已知A =01011101,B =11101010,则A○+B为( A )。
A、10110111B、01001000C、11111111D、1010001011.1MB等于( C )字节?A、10KB、100KC、1024KD、10000K12.把十进制数215转换成二进制数,结果为( D )。
第一章 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①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②是否是自然形成的③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④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3、人的理想确立的关键时期是()。
①中年②童年③老年④青年4、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信念。
①基本的②坚定的③彻底的④一贯的7.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①理想②信念③成才目标④道德品质8. 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树立的远大理想()①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9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①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实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
④人民生活达到温饱水平。
10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①人生的指路明灯②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③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④ 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11.“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①勇于实践、艰苦奋斗②认真学习科学理论③逐步确立坚定信念④大胆畅想美好未来13、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①生活理想的表现②社会理想的表现③道德理想的表现④职业理想的表现二、多选题1、理想的特征有①超前性②阶级性③科学性④主观性⑤时代性2、理想从对象上划分()。
①个人理想②道德理想③生活理想④ 社会理想⑤长远理想4、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
①理想理想,有利就想②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③没有理想的人一样生活的很开心④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的好就可以了⑤凡是理想自然都可以实现5、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1.设晶格常数为a 的一维晶格,导带极小值附近能量E c (k)和价带极大值附近能量E V (k)分别为:E c =0220122021202236)(,)(3m k m k k E m k k m k V -=-+ 0m 。
试求:为电子惯性质量,nm a ak 314.0,1==π(1)禁带宽度;(2)导带底电子有效质量; (3)价带顶电子有效质量;(4)价带顶电子跃迁到导带底时准动量的变化 解:(1)eVm k E k E E E k m dk E d k m kdk dE Ec k k m m m dk E d k k m k k m k V C g V V V c 64.012)0()43(0,060064338232430)(2320212102220202020222101202==-==<-===-==>=+===-+ 因此:取极大值处,所以又因为得价带:取极小值处,所以:在又因为:得:由导带:043222*83)2(1m dk E d mk k C nC===sN k k k p k p m dk E d mk k k k V nV/1095.7043)()()4(6)3(25104300222*11-===⨯=-=-=∆=-== 所以:准动量的定义:2. 晶格常数为0.25nm 的一维晶格,当外加102V/m ,107 V/m 的电场时,试分别计算电子自能带底运动到能带顶所需的时间。
解:根据:tkqE f ∆∆==得qE k t -∆=∆sat sat 137192821911027.810106.1)0(1027.810106.1)0(----⨯=⨯⨯--=∆⨯=⨯⨯--=∆ππcos 2θ可为)(3)(232221221b b b b b +++、)(3)(232221221b b b b b ++-、)(3)(232221231b b b b b +++、)(3)(232221231b b b b b ++-、)(3)(232221232b b b b b +++、)(3)(232221232b b b b b ++-六个值 4. n 型Ge 导带极值在[111]轴上及相应的对称方向上,回旋共振的实验结果如何? 答:k3沿体对角线方向(1) B 沿[100]:2cos 1/3θ=一个共振峰(2) B 沿[110]:2cos 0,2/3θ=两个共振峰(3) B 沿[111]:2cos 1,1/9θ=两个共振峰(4) B 沿除此之外的其它方向,则B 与4个体对角线的夹角均不相同,故有4个 ,即有4个吸收峰2cos θcos 2θ可为)(3)(2322212321b b b b b b ++++、)(3)(2322212321b b b b b b +++-、)(3)(2322212321b b b b b b ++-+、)(3)(2322212321b b b b b b ++--四个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习题一、单项选择1.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是(C )A.香农B.钟义信C.维纳D.哈姆雷特2.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是(a)A.香农B.钟义信C.维纳D.哈姆雷特3.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和方式的表征”的是(b)A.香农B.钟义信C.维纳D.哈姆雷特4.控制论的奠基人是( A )A 维纳B 纪德C 香农D 拜纳姆5.信息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的( C )。
A 维纳B 纪德C 香农D 拜纳姆6.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A )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物质、能量、信息(B)物质、量、水(C)能量、信息、空气(D)能量、信息、知识7.社会发展至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有( B )A、信息、知识、经济B、物质、能源、信息C、通讯、材料、信息D、工业、农业、轻工业8.物质、能量、和( B )构成了世界的三大要素。
A.知识B.信息C.信息技术D.经济知识点:信息的三种定义及其产生,见书第3页9.下面哪一项是信息( C )A.电视B.报纸C.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D.一张VCD光盘10.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的是(D)(A)文字(B)书籍(C)光盘(D)“现在正在考试…”这件事1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A.2006世界杯现场直播的节目内容B.《06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C.《电脑爱好者》杂志D.索尼数码相机12.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C )。
A.报纸上刊登的新闻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C.存有程序的软盘D.期末考各班成绩1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C )。
A.新闻报道 B.天气预报 C.报纸杂志 D.市场行情14.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D )A、电脑B、VCD光盘C、报纸D、CCTV1播出的新闻1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D )。
A.上课的铃声B.收到的开会通知书的内容C. 电视里播放的汽车跌价消息D.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16.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
小王说:“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信息”;小李说:“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
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 C )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17.以下属于信息的是:(D )。
A、闹钟的铃声B、天气预报C、电视节目D、以上都是18.用普通电话跟朋友联系业务,其信息的载体是(C )A.文字B.图像C.声音D.符号19.在我国古代,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媒体是(A )A、声音B、图像C、文字D、空气20.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21.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知识点:对信息的理解,载体上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22.《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尽丧”的下场。
这说明信息具有( C )。
A、共享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23.名著《三国演义》在图书馆被不同的人借了又借,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翻阅。
这都说明信息具有( C )的特点。
A、传递性B、变换性C、共享性D、时效性24.对于“非洲人不穿鞋”这种现象,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D)(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25.“盲人摸象”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说明信息具有(B )。
A.共享性 B.价值相对性 C.时效性 D.可处理性26.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时效性27.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
这里体现了信息(C)。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依附性[解析] 考察信息特征的具体应用:信息的特征有普遍性、不完全性、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等等。
题目中说招聘日期已过,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
28.由于投递的关系,小张收到全额助学金的表格时,已超过了回复的最后期限,校方已取消小张的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A.时效性B. 共享性C. 存储性D. 载体依附性29.广东气象台2006年5月14日发布台风“珍珠”警报,并要求台山到汕头一带需重点防范,迅速做好防御台风的工作,从而将人员、财物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A)。
A.时效性、价值性B.可存储、可转换C.独立性、广泛性D.增值性、共享性30.2001年7月13日晚10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不少国内外商家从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大量的运动场馆、基础设施等需要建设,数以万计的奥运健儿、观光旅游者将会到这里消费,商机无限……以上材料说明信息具有( d )。
A、共享性B、传递性C、时效性D、可处理性31.1999年底广东在一次强寒流袭击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8亿元,而据气象局的专家估计,如果提前获得了气象信息,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至少有30%~40%的损失是可以避免的,而事后再采取措施显然是不行的。
以上材料说明信息具有( C )。
A.共享性 B.价值相对性 C.时效性 D.可处理性32.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性的以31枚金牌的成绩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这说明信息具有( a )。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33.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
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
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D、价值性34.古代的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那时的书是以笨重的竹简、木简为媄体,这体现了信息的( A)A.载体依附性B. 共享性C. 时效性D. 传递性3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绩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B).A、可以共享的B、可以增值的C、需依附一定载体D、具有时效性36.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实况,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全世界发布,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同一时刻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壮举。
信息可以同时被众多接收者获取是因为信息具有(A)A.传递性、共享性B.传递性、真伪性C.载体依附性、真伪性D.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37.刘磊计划今天与好友到郊外野营,他从报纸上获得了天气情况良好,于是他们出发了。
不料,中午时分狂风暴雨大作,于是他们埋怨天气预报不准确。
当他回到家里再拿出报纸核实,原来那是几天前的报纸。
经分析,由于刘磊对信息的( C )特征没有做出慎重的判断,以致野营不能顺利进行。
A. 共享性B. 价值性C. 时效性D. 来源38.以前纪律涣散、学习成绩较差的陈晓同学,近期读了罗素一本名为《幸福之路》的书之后,懂得了人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达到幸福状态,从此他努力学习寻找自己的弱点进行挑战,从而学习进步很快,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得到提高,这体现的是信息的( B )。
A. 共享性B.价值性C. 时效性D. 依附性39.李刚打开电脑时,股市已经收盘,李刚因错过了买卖时限而没能卖出手中的股票。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B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40.去年“愚人节”某大学张贴一个当日在校园礼堂公演“哈里波特Ⅶ”的海报,这则消息具有信息的( C )。
A. 时效性B. 共享性C. 真伪性D. 价值相对性4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传递性42.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43.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44.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45.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46.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这反映了信息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D )。
A、时效性B、共享性C、真伪性D、载体依附性47.“红灯停,绿灯行”反映的是信息的( b )。
“同一个灯不同情况下效果是不一样的”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48.“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映的是信息的( d )“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人的价值是不同的”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49.我有我的见解,你有你的看法,大家互相交流,认识才更加深刻。
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 )A.信息的共享性B.信息的价值性C.信息的交换性D.信息的时效性50.“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人至少有两种思想”这体现了什么?( D )A、信息的依附性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51."两个人交换手中的一个苹果,每个人手中还是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个人便拥有了两份信息。
"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A)。
A.共享性B.时效性C.多样性D.发散性52.人们要及时掌握最新的有用的信息,因为信息有(D )性。
A.处理性B.共享性C.传递性D.时效性53.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54.“烽火告急”、“信鸽传书”是属于信息的哪种主要特征(C )A.处理性B.共享性C.传递性D.时效性55.“口说无凭”指的是说过的话无据可查,在进行重大交易时,往往需要签订书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