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作者:徐斌张强刘亮镜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14期中图分类号 R28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4-1715-06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4.09摘要目的:评价丹参酒炙过程中炮制时间、颜色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方法:用黄酒制备不同炮制时间(7~15 min)的丹参酒炙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酒炙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采用色差仪测定两者的色度值[红绿色轴分量(a*)、黄蓝色轴分量(b*)、明度(L*)]并计算总色差值(ΔE);采用Spearman’s rho、Kendall’s Tau-b检验考察炮制时间、色度值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分别为17.9~70.6、2.3~3.1、0 mg/g;丹参酒灸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5-HMF的含量分别为14.8~68.4、1.1~3.9、0.7~34.4mg/g。
丹酚酸B含量先降低再增加,约在9、11 min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丹参酮ⅡA含量先增加,约在7 min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5-HMF在炒制13 min后含量急剧增加。
以丹参为标样的丹参酒炙品的ΔL*为-5.369~2.553、Δa*为-1.098~0.321、Δb*为-1.471~2.355,ΔE为0.217~5.397。
Spearman’s rho、Kendall’s Tau-b检验的结果均显示,ΔE与丹参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89)、5-HMF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49、0.405)均呈正相关(P均小于0.01);丹参酮ⅡA含量与Δb*(相关系数分别为-0.509、-0.391)、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420)、5-HMF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392)均呈负相关(P均小于0.01);5-HMF含量与炮制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70)呈正相关(P均小于0.01)。
浅析中药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影响

因为 中药 的来源地是大 自 然 ,其 中难免 会混杂一 些变 质 、腐烂 的 药材 以及 泥沙等 ,因此应严格控制净选 这一工序 。同一中药材 因为人
药部位的不同,其治疗作用是不同,甚至相反的。例如,山茱萸的果
肉有治疗 遗精 、滑精 的功 效 ,但是 山茱 萸的果核的药 用却恰恰相反 ,
中 图分 类号 :R 2 8 2 . 7 0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7 0 0 - 0 2
中药 炮 制与 中药 临床 实践密 不可 分 ,历朝 历代 的名 医都 对 中药
的炮 制十分 重 视 ,从 古 至今 的医药 史册均 有详 细记 载 ,例 如 :宋代
不 易 变质 及提 高药 效的 目的 。但是据 笔者调 查 发现 ,现今 中药饮 片 的炮制现 状 着实 令人 担 忧 。 因此 ,必须 坚决 以中 医理 论 为指导 ,严格依 据 中药 的特 色予 以炮制 ,以提 高药 效为 目的,调整 方 剂的适 用 范围 ,保 证 临床 中安 全、有 效 、合 理 用药 。 【 关键 词】 中药炮制 ;安 全 用药 ;化 学成分 ;临床 疗 效
的性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根据临床用药的要求进行,这样才能使
药物 发挥 最大 的药 效。
1中药炮制工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1 . 1严把净选 关
3 炮制对 中药 临床 应用 的影 响 3 . 1降低药物 的毒性 《 内经》 中明确记载过 : “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 去其 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 ;无毒 治病 ,十去其 九。勿使过之 ,伤 其正 也”。其意思是说 ,在利用某些 药物的毒性治病 的同时 ,是有 一 个 限度的 ,如果超过这个 限度 ,就会损 害药物 的正常疗 效 。某一 些药
丹参 炮制

丹参炮制的研究概况发表时间:2012-7-31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宏都1、2 蒋晓煌2 [导读]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丹参酮IIA为代表的醇溶性菲醌类化合物和以丹酚酸B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
张宏都1、2 蒋晓煌2(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丹参为唇形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能。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丹参酮IIA为代表的醇溶性菲醌类化合物和以丹酚酸B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
现将近年来丹参炮制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以供参考。
1 炮制对丹参中化学成分的影响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等;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丹参酮ⅡA、异丹参酮、氧化丹参酮等。
据报道,丹参切片前经水浸泡后,水溶性成分损失严重。
总酚类成分损失约97%,原儿茶酚损失约55%。
黄政德等[1]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及醇提液中原儿茶酚的含量,结果原儿茶酚以生品醇提最高,以白酒炙后水提最低。
刘斌等[2]研究表明,丹参炮制后原儿茶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酒丹参降低17.14%,醋丹参降低20.00%,炒丹参降低42.86%,丹参炭降低62.86%。
据报道,酒炙1、3、5h的酒炙品中丹参素含量均比生品及清炒品高;酒炙5h时丹参素含量最高;从7h起,丹参素的含量随着酒炙时间的延长呈无规律的变化[3]。
也有报道,丹参炒制后丹参素无明显变化,但总酚性成分提高6%~13%,与王文凯等研究结果相似[5]。
赵成等测定了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光曝晒干燥影响最大,丹参酮ⅡA的减损率达43.8%;其次是炒制法(28.1%)和酒炙法(18.8%);阴干法影响最小,其丹参酮ⅡA减损率为9.4%[6]。
酒制甘肃丹参的炮制工艺研究

尾草 S l i r e s i a i . a vaP z  ̄lk iM x m 的根 茎, 生品 自采于岷县, 野
B.The be tpr c s o s o e s c ndii n a 1 % y lo ie wi ,a e 0% w ne re n to w s 0 e lw rc ne dd d 2 i ,f d i 80 ℃ fr 4 r i i o n. a
Co c u i n I n l so t was r a o bl o c o e t e tpr c s o i on f r wi ns Sa v a. e s na e t ho s he b s o e s c nd t i o ne Ga u l i
的酒量, 8 在 0℃炒炙 4m n i。结论
中 图 分 类 号 :R 8 . 23 5
选择最佳 炮制工艺对 于酒制甘肃丹参 的制备较 为合理 。
文 章编 号 : 10 .3 42 1 )50 4 —3 0 55 0 (0 00 .0 90
关键词 :甘 肃丹 参;炮制工 艺;正交试验 ;丹 酚酸 B 高效液相 色 法 ; 谱
摘要 :目的 以甘 肃丹参 中脂 溶性成分 、 水溶性成 分为指标, 通过正 交试验探 讨酒制甘肃丹 参的炮制工 艺。 方法
采用 高效液相 色谱 法, 以脂 溶性成分 、水溶性成分含 量为指标 , 通过正 交设 计 筛选炮制 工艺。结果 水提取对 脂溶 性 成分转移率仅 为 2 4 , . % 实际意义 不大;而对 水溶 性成分丹酚 酸 B含量有显著 影响, 最佳 工艺条件 为 1% 0 的黄 酒, 2 % 加 0
丹参炮制前后丹酚酸B的含量变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2- 53.
[2] 龚千峰. 中药炮制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1. [3] 倪力军,邬科芳,张立国. 加热方式对丹酚酸提取物质量的影
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1):56. [4] 张发艳,华声瑜,范英昌. 丹酚酸 B 及丹参酮ⅡA 对家兔动脉粥
片经酒炙后丹酚酸 B 含量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丹参;炮制;丹酚酸 B;HPLC
[中图分类号] R283.1
[文献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659X(2009)05- 0434- 02
丹 参 是 一 种 临 床 常 用 中 药 ,为 唇 形 科 植 物 丹 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微寒,具 有 祛 瘀 止 痛 、活 血 通 经 、清 心 除 烦 的 功 能 [1]。丹 参 中 的 丹酚酸 B 是主要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 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以丹酚酸 B 为指标,对丹参炮制前后丹酚酸 B 的含量变化进行 了测定,为丹参炮制工艺的优化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 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收稿日期] 2009- 03- 20 [基金项目] 山东省 2005- 2006 年度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 号:2005- 128) [作者简介] 李慧芬(1979-),女,山东邹城人,医学硕士,主要从 事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炮制原理研究。
434
滤液,即得。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酚酸 B 对照品 6.02 mg,置 10 ml 棕色容量瓶中,加 75%甲醇稀释至 刻度,摇匀,即得。 2.3 色 谱 分 析 条 件 [1] 色谱柱:Diamonsil C1(8 5 μm, 250 mm×4.6 mm);检测波长:286 nm;柱温:室温;流 动相:甲醇 - 乙腈 - 4%甲酸水溶液(30∶10∶60);流速: 1 ml·min-1;进样量:20 μl。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丹酚酸 B 对照品溶液 0.2,0.4,0.6,0.8,1 ml,置 1 ml 棕色容量瓶中,分别加 75%甲醇至刻度,各取 20 μl 进样,测定峰面积,以进 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丹酚酸 B 的线性范围为 2.408~12.040 μg。回归方 程为 Y=675113X- 299899,r=0.9993。 2.5 精密度实验 取丹参药材溶液,平行 6 份测定, 结果平均含量为 5.12%,RSD 为 1.54%,表明该测定方 法精密度良好。 2.6 重复性实验 取丹参药材溶液,平行 6 份测定, 结果平均含量为 5.19%,RSD 为 2.28%,表明该测定方 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实验 取丹参药材溶液,在室温下自然放 置,分别在 0,2,4,6,8,12 h 进行测定,结果平均峰面 积为 2 298 828,RSD 为 1.0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12 h 内稳定。 2.8 加样回收率实验 取已知丹酚酸 B 含量的丹参 药材溶液,共 6 份,各约 0.1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 入丹酚酸 B 对照品溶液(0.6020 mg·ml-1)3 ml,加入 75%甲醇定容至 50 ml,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中药炮制对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03 中药炮制对药材药理作用 的影响
炮制对药材药效的影响
01
增强药效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易溶出或被机体吸收,从而
提高疗效。如蜜炙款冬花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醋炙延胡索能增强止痛
作用等。
02
减弱或消除副作用
未来,中药炮制研究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引入更多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探讨 炮制机制,推动中药炮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中药炮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进一 步加强,以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02 中药炮制对药材化学成分 的影响
炮制方法对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01
02
03
水处理方法
03
炮制能够去除或减轻药材的异味,改善患者用药体验。
拓展药材应用范围
01
炮制能够改变药材的物理性质,如软化、切片等,方便制剂和 临床应用。
02
炮制能够增加药材的溶解度或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有利于
药物吸收和利用。
炮制能够开发出新的药用部位或品种,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
03
05 实验研究及案例分析
实验研究方法与步骤
部分药材经过炮制处理后,可以降低或消除其原有的副作用,使临床用
药更加安全。如生半夏有毒,经姜汁制后可解除其毒性,并能增强止呕
作用。
03
改变或缓和药性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改变药材的原有性质或作用部位,从而更适应病情
需要。如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作用,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后,则转
为性温,具有补血滋阴作用。
炮制对药材毒性的影响
药材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干燥、 粉碎等预处理。
_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探析_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探析

丹参运用临床的有效 成 分 主 要 包 括 丹 参 酮 ⅡA、丹参素及丹参酚酸 B,以上诸多的药理作用使 其更广泛的应用临床。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显 示出了其独特的疗效和优越性。复方丹参滴丸治 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是明确的; 心宁片、通心络、 芪丹通脉片、双龙丸等主要含丹参,对冠心病治疗 效果是肯定的。冠心病的基本证候特点为气虚血 瘀型,运用益气活血类的中药和方剂如人参、丹参、 三七、黄芪、赤芍、当归补血汤及血府逐瘀汤对冠心 病的疗效是显著的[10]。以丹参为主的制剂还有丹 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冠心丹参片,主要用于治疗 心脑血管类疾病。临床上还有应用丹参注射液治 疗消化性溃疡 30 例,治愈率 86. 7 %[11]。丹参是 杜雨茂教授[12] 治 疗 肝 硬 化 最 常 用 的 活 血 化 瘀 药, 其消肝脾肿大软坚消癥之效甚良。注射用丹参冻
2012 年 9 月第 35 卷第 5 期 Sep. 2012 Vol. 35 No. 5
方药纵横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71·
丹参的药用科,陕西 铜川 727000)
丹参的药用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 类。脂溶性 成 分 包 括 多 种 菲 醌 衍 生 物,如 丹 参 酮 I、丹参酮ⅡA、丹 参 酮 Ⅱ B、隐 丹 参 酮、二 氢 丹 参 酮 Ⅰ、异丹参酮、异丹参酮Ⅱ、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 等。水溶性成分有丹参素、原儿茶醛及丹酚酸 B 等[2]。脂溶性 的 丹 参 酮 类 以 改 善 血 液 循 环、抗 菌 和抗炎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 血、抗血栓 形 成、调 血 脂 和 细 胞 保 护 作 用 明 显[2]。 丹参酮ⅡA 和丹酚酸 B 为 2010 版《中国药典》所 规定的丹参主要的有效成分[1]。 1. 1 品种对药用成分的影响 因本草文献描述丹 参品种特征混乱,凡是具备“花红紫”及“根皮丹而
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深秋、初春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令紫色”(《千金》)的炮制方法。
宋代有微炙、炒令黑色(《总录》)、焙制(《宝产》)等方法。
明代增加了酒洗(《人门》)、酒浸(《原始》)、酒炒(《辨义》)等法。
清代又增加了猪心血拌炒(《害利》)、酒蒸(《笔花》)等的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筛去碎屑。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丹参片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饮片性状】丹参为类圆形的厚片,片面红黄色或黄棕色,见有散在黄白色筋脉点,呈放射状排列,中心略黄,周边外表黯红棕色。
气微,味微苦涩。
酒丹参,表面黄褐色,略具酒香气。
【质量标准】丹参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5.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方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丹参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含丹参酚酸B不得少于3.0%。
丹参饮片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1.0%,酒丹参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
【炮制目的】丹参味苦,性微寒。
归心经、肝经。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能。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丹参多生用。
生品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力强,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因其性偏寒凉,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产后瘀滞疼痛,经闭腹痛,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等。
酒制后,缓和寒凉之性,增强活血祛瘀、调经之功,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资讯 2010 NO.2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懿 (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四平 1 3 6 0 0 0 )
摘 要:目的:探索炮制过程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按照现
《 中 国 药 典 》2005 年 版 规 定 丹 参 酮 ⅡA 含量不得少于0.20%,丹酚酸B含量不得少 于3.0%。
另外,对比3种不同规格的丹参饮片有 效成分含量,可以发现,丹参饮片和自制饮 片在经过水洗干燥后有效成分含量有所降 低 。所 以 可 以 肯 定 炮 制 方 法 对 丹 参 有 效 成 分含量影响很大。
221
版社,172~175. [2] 国 家 药 典 委 员 会.中 国 药 典( 2005 版一
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徐莉莎,吴航宇,徐江平,等.丹酚酸B对
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 志,2003,13(1):19~20.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酸B 对照品适量,加75%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 的 溶 液 。即 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 号筛)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 密加入75%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 1小时,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 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 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 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 定,即得。
表 1 各样品检测数据
3 结果 各样品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3种不同规格的丹参
饮片的含量测定中,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 均较丹参药材的含量低, 甚至已经低于《中 国 药 典 》2 0 0 5 年 版 标 准 。这 说 明 炮 制 丹 参 饮 片质量有较大影响。
1 材料及仪器样品来源、试剂及仪器 1.1 器材
本次研究随机从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购买3个产地的丹参药材,经鉴定为唇形科 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3种规格的丹参饮片3批, 每批药材样品约1kg。
同时按2005年版药典要求,将3个产地 丹参药材做成饮片(干燥温度为82℃),各制 成饮片约100g。 1.2 仪器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 ⅡA对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 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 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中含丹参酮ⅡA16u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 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 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 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即得。
(2)丹参酸B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 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 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为流动相; 检 测 波 长 为 2 8 6 n m 。理 论 板 数 按 丹 参 酸B 峰 计算应不低于2000。
4 结语 丹参饮片中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含量
均较丹参药材的含量有明显下降,丹参作 为一种常见中药,其饮片用量一直都非常 大 。生 产 实 践 中 发 现 市 场 中 丹 参 饮 片 质 量 差异较大,以饮片投料的成品这两种有效 成分的含量均不易控制,主要是由炮制过 程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中国中医药出
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型输液 泵 , 岛 津 。A N A S T A R 色 谱 数 据 处 理 系 统 ) , 电子分析天平(Sart.BP211D80g/0.01mg)。 1.3 试剂
丹参对照药材(批号为:120923-200509); 丹参酮IIA对照品(批号为:110766- 200416);丹酚酸B对照品(批号为:111562- 200403)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供。甲 醇 乙 腈 甲 酸 为 色 谱 纯 。
行药典对丹参药材的炮制要求, 经过加热后丹参酮I I A的含量显著降低, 经过水洗后丹酚酸B 的含量亦显著降低。结论: 炮制对丹参药材的
质量影响很大。
关键词:丹参 炮制过程 丹参酮IIA 丹酚酸B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Bibliotek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8(a)-0221-01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它 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e,药 用部位为干燥根及根茎[2],是活血化瘀的常用 中 药 , 临 床 主 要 用 于 治 疗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等 。 研究发现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以丹参酮 IIA为代表的醇溶性菲醌类化合物和以丹酚 酸B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3]。2005年版 药典规定丹参药材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生 产投料,处理过程为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 润 透 , 切 厚 片 , 干 燥 。笔 者 以 不 经 过 炮 制 的 药 材和经过水洗干燥的饮片为样品,以丹参标 准中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为检测指标,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发现炮制后较 前这两种成分损失很多。
2 方法 2.1 取样方法
将各批样品分别混匀后,采用四分法, 取适量进行检测。 2.2 检测方法
(1)丹参酮ⅡA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 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甲 醇 - 水 ( 7 5∶2 5 ) 为 流 动 相 ; 检 测 波 长 为 2 7 0 n m。理 论 板 数 按 丹 参 酮 ⅡA 峰 计 算 应 不 低于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