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建模与渲染课程设计proe

建模与渲染课程设计proe

建模与渲染课程设计proe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认识、文件管理等。

2. 使学生理解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ProE中建模的基本工具及其应用。

3. 让学生掌握渲染的基本流程,包括材质设置、灯光布置、渲染参数调整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roE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能够完成中等难度的模型设计。

2. 培养学生运用ProE进行渲染,使模型具有真实感,提高视觉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建模和渲染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三维设计知识。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中等难度的建模与渲染任务,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roE软件基础操作:介绍ProE软件的界面、菜单栏、工具栏等,使学生熟练掌握文件管理、视图操作等基本功能。

2. 三维建模原理及工具:讲解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学习ProE中曲线、曲面、实体等建模工具的使用,包括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操作。

3. 建模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建模思路和技巧,提高建模能力。

4. 渲染基本流程:介绍渲染的基本概念,学习材质设置、灯光布置、渲染参数调整等,使模型具有真实感。

5. 实践项目:安排中等难度的建模与渲染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参照教材以下章节:1. ProE软件基础操作:第1章 ProE软件概述及安装配置。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指导“Pro/E”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名称Pro/E应用培训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Pro/E4.0软件的基本功能特点;2.了解三维基本技能和方法及典型操作流程;3.精通基本的3D绘图方法和简单零件的设计方法;4.掌握零件的装配方法,了解机构仿真的步骤和方法;5.掌握工程图纸的创作技巧。

三,课程设计的容忍度和要求1.自己设计一个装配体,包括大于等于4个零件(这里指的零件不包括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简单零件,而只是装配体中的一个零件)。

创建这些零件时需要使用的特征包括两个基本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混合、扫描和混合、螺旋扫描特征)和工程特征(孔、壳和壳)2.零件的结构设计;3.分析和确定约束类型和组件中零件之间的“连接条件”,并创建组件,这要求在创建的组件中至少有两个可移动的连接;4.创建至少两个零件的工程图,要求这两个零件是你设计的所有零件中比较复杂的两个;5.课程设计说明。

目录第一章零件设计一、壶体外壳的设计二。

止壶器的设计三。

保温层的设计四。

水壶底盖的设计动词(verb的缩写)锅盖的设计第二章零部件组装一、锅壳和保温层的组装二。

带水壶插头的组件三。

水壶底盖的组装四。

锅盖的组装第三章小结第一章。

零件设计一、锅壳的设计用来设计水壶外壳的命令主要有草绘、旋转、拉伸和自动倒圆。

1.创建新模板。

(1)运行PRO/E5.0软件。

(2)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新建),然后选择(零件)子类型(实体)。

取消(使用默认模板),点击(确定)按钮,系统会自动进入(新建文件选项)对话框。

选择(mmns_part_solid)并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建模环境。

2.创建一个锅壳。

(1)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旋转)命令,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图)对话框,选择前基准平面作为草图平面,然后单击(草图)进入草图界面。

(3)绘制旋转截面,如下图所示。

(4)然后点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完成操作,绘制结果如下(5)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拉伸)命令,点击控制面板中的(放置)|(定义)按钮,系统弹出(草图)对话框。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风动固定汽缸各零件三维建模设计、组装及动画实习姓名:***班级:机制**学号:***指导老师:****20**年**月*日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在PRO/E软件设计平台上完成风动固定汽缸的三维造型设计。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对风扇驱动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造型设计,最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全局干涉检查。

通过对风扇驱动的系统设计,肯定了PRO/E软件在造型设计、基本特征创建、组件虚拟装配、制作动画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

并精确证明了PRO/E软件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录设计产品的工作原理的简介第一章零件的三维建模 (3)2.1零件的创建 (4)第二章产品装配建模 (6)3.1产品装配分析 (6)3.2产品装配过程 (6)3.3产品装配爆炸图第三章动态仿真 (8)4.1模型分析 (8)4.2动态分析 (8)第四章动画制作 (8)第五章设计小结致谢 (9)一、实习目的:1.进一步了解PRO/E设计思想,提高运用PRO/E基础模块进行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装配及仿真的能力。

2.进一步巩固机械绘图与制图、读图及识图能力。

3.以对风动固定汽缸的零件建模、装配、仿真来增进学生对机械结构的了解。

4.加强自主设计能力。

二、风动固定汽缸的工作原理风动固定汽缸是机床夹紧装置部件,由以下各部分组成:活塞,密封装置,汽缸体,缸盖。

胀圈是活塞的主要零件,由石墨,橡胶和棉纱等材料制成。

胀圈与缸壁的密封情况直接影响空气耗量和夹紧力的稳定。

密封装置由密封圈,鞍形座和环组成,螺母将它们压紧。

密封圈靠工作气体的压力自动向被压紧表面压紧,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拉杆处用填料实现密封。

密封填料由浸过减摩剂的石棉绳制成。

盖和缸体之间用垫片密封。

部件工作过程如下:压缩空气从盖中央孔进到汽缸右侧,推动活塞向右移动,这时候缸体左侧的空气从盖的侧孔排出。

拉杆与夹具相连,这时候工件被夹紧。

当压缩空气从盖进到缸体左侧时,活塞右移,工件被松开。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理解各功能模块的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ProE进行二维图形绘制,并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ProE的装配功能,能够对简单的机械零件进行组装和拆卸。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roE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机械零件和装配体。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遵循工程规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作品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有一定兴趣,但ProE软件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roE软件基础知识:介绍ProE软件的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使学生熟悉软件环境。

教材章节:第一章 ProE软件概述内容:软件安装与启动、界面布局、文件操作、基本设置。

2. 二维图形绘制:学习使用ProE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掌握基本绘图工具和编辑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二维图形绘制内容:基本绘图工具、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几何约束。

3. 三维建模:学习ProE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包括基础特征、放置特征和高级特征。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三维建模内容: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基础特征;孔、倒角、圆角等放置特征;薄壳、阵列、镜像等高级特征。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零件的设计··3一、模柄的设计··3二、凸模的设计··5三、凹模的设计··6四、顶杆的设计··7五、弹簧的设计··8六、下模座的设计··9第二章零件的组装··10一、上模的组装··10二、底座的组装··10第三章装配图的设计··11第四章分解图的设计··12第五章减速器的设计··13一、减速器上模盖的设计··13二、减速器下模盖的设计··14第一章零件的设计一、模柄的设计弯曲模的模柄设计用到的主要命令有草绘、旋转、拉伸和倒圆角。

1.先进入零件绘制界面,然后点击旋转工具,定义草绘平面,开始草绘草图。

如图1所示图12.点击完成绘制出的图形如图2所示3.将零件的顶面进行2×2的倒圆角4.用的命令在零件的底部绘制一个长48、宽40的长方形,双向拉伸的高度为80,去除材料点击确定。

图2 5.同样用拉伸的命令进行通孔。

绘制的模柄零件图如图3所示图3二、凸模的设计凸模的主要命令是草绘、拉伸。

1.先进入零件绘制界面,然后点击拉伸工具,定义草绘平面画图。

2.绘制尺寸根据冲压模具图册第135页的视图中的尺寸1:1绘制出来。

3.在零件上同样用拉伸的命令进行通孔4所示图4三、凹模的设计1.先进入零件绘制界面,然后点击拉伸工具,定义草绘平面画图。

2.绘制尺寸根据冲压模具图册第134页的视图中的尺寸1:1绘制出来。

3.多次应用拉伸,去除材料,进行钻孔、通孔等操作4.绘制出的凹模零件图如图5所示图5四、顶杆的设计顶杆的尺寸是根据凹模相配的圆柱孔而设计出来的,用拉伸和旋转命令绘制。

1.先进入零件绘制界面,然后点击拉伸工具,定义草绘平面画图。

proe机械课程设计

proe机械课程设计

proe机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roe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Proe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模拟。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Proe软件的界面和操作方法,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roe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模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软件的界面介绍、工具栏的使用、文件的管理等。

2.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等。

3.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三维建模、装配、工程图绘制、仿真分析等。

4.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机械设计实例,讲解和演示Proe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Proe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Proe软件的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Proe机械设计》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材料。

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和Proe软件,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大学proe课程设计

大学proe课程设计

大学pro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

2. 学生能掌握Pro/E中进行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如拉伸、旋转、扫描等。

3.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Pro/E进行零件装配和工程图绘制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Pro/E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的三维建模设计。

2. 学生能通过Pro/E软件进行零件的装配,形成完整的机械结构。

3. 学生能运用Pro/E绘制工程图,掌握工程图的基本标注和注释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认识到Pro/E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针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ro/E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提高学生的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绘制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Pro/E软件的三维建模、零件装配和工程图绘制技能展开。

具体安排如下:1. Pro/E软件基础操作:- 软件界面认识与基本操作流程;- 菜单栏、工具栏、命令栏等使用方法;- 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与关闭操作。

2. 三维建模:- 基本几何元素的创建与编辑;- 拉伸、旋转、扫描等建模命令的应用;- 常见三维建模技巧及实例分析。

3. 零件装配:- 零件装配的基本概念与操作;- 装配约束的应用与调整;- 装配爆炸图的生成与编辑。

4. 工程图绘制:- 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绘制方法;- 尺寸、公差、注释等标注技巧。

教学内容根据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Pro/E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proe简单课程设计

proe简单课程设计

proe简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工具栏功能。

2. 学习并理解ProE草绘模块的基本命令和操作方法。

3. 学会使用ProE进行简单零件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工程图绘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ProE软件进行草绘,并创建基本的几何图形。

2. 熟练掌握ProE的尺寸驱动和约束功能,实现对模型的精确修改。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设计与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和制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设计经验。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其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三维设计有一定兴趣,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和上机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ProE的基本功能,并能够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ProE软件概述- ProE软件的发展历程及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ProE软件的安装、启动及界面认识。

2. ProE草绘模块- 草绘界面及工具栏介绍。

- 基本绘图命令:点、线、圆、矩形等。

- 尺寸驱动与约束:线性尺寸、角度尺寸、直径尺寸等。

3. ProE零件建模- 基本建模命令: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

- 建模技巧:布尔运算、特征编辑、参数化设计等。

- 实例演示:简单零件的建模过程。

4. ProE二维工程图绘制- 工程图界面及工具栏介绍。

- 基本绘图命令:视图创建、尺寸标注、注释等。

- 工程图模板的创建与使用。

5. 实践操作- 上机实践: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1绪论 (2)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2确定传动方案 (3)3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3.1 选择电动机 (3)3.1.1 选择电动机类型 (3)3.1.2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3)3.1.3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4)3.2 传动比的分配 (5)3.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3.3.1各轴的转速: (5)3.3.2各轴的输入功率: (6)3.3.3各轴的输入转矩: (6)4 V带传动的设计 (7)4.1 V带的基本参数 (7)4.2 带轮结构的设计 (10)5齿轮的设计 (11)5.1齿轮传动设计(1、2轮的设计) (11)5.1.1 齿轮的类型 (11)5.1.2尺面接触强度较合 (12)5.1.3按轮齿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13)5.1.4 验算齿面接触强度 (16)5.1.5验算齿面弯曲强度 (16)5.2 齿轮传动设计(3、4齿轮的设计) (17)5.2.1 齿轮的类型 (17)5.2.2尺面接触强度较合 (18)5.2.3按轮齿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19)5.2.4 验算齿面接触强度 (21)5.2.5验算齿面弯曲强度 (22)6轴的设计 (23)6.1高速轴轴的设计 (23)6.1.1齿轮受力分析 (23)6.1.2选取材料 (23)6.1.3轴最小直径的确定 (23)6.1.4轴承的选择 (24)6.1.5键的选择 (24)6.2中速轴轴的设计 (27)6.2.1 齿轮的受力分析 (27)6.2.2选取材料 (28)6.2.3轴最小直径的确定 (28)6.2.4轴承的选择 (28)6.2.5键的选择 (28)6.2.6 弯矩图和扭矩图 (31)6.2.7 轴的校核 (31)6.3低速轴轴的设计 (32)6.3.1 齿轮的受力分析 (32)6.3.2选取材料 (32)6.3.3轴最小直径的确定 (32)6.3.4键的选择 (33)6.3.5 轴承的选择 (33)6.3.6 剪力图和弯矩图 (35)6.3.7轴的校核 (36)7减速器附件的选择及简要说明 (37)7.1.检查孔与检查孔盖 (37)7.2.通气器 (37)7.3.油塞 (37)7.4.油标 (37)7.5吊环螺钉的选择 (37)7.6定位销 (37)7.7启盖螺钉 (38)8减速器润滑与密封 (39)8.1 润滑方式 (39)8.1.1 齿轮润滑方式 (39)8.1.2 齿轮润滑方式 (39)8.2 润滑方式 (39)8.2.1齿轮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39)8.2.2轴承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39)8.3密封方式 (39)9机座箱体结构尺寸 (41)9.1箱体的结构设计 (41)10设计总结 (43)11. proe实体绘制 (44)11.1创建高速级斜齿圆柱齿轮特征 (44)11.2创建低速级斜齿圆柱齿轮特征 (51)11.3创建轴类及键类零件特征 (52)11.4二级减速器传动件的初级装配 (55)11.5整体装配图 (58)11.6减速器仿真 (59)12参考文献 (6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一用于带式输送机传动用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展开式减速器给定数据及要求: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展开式两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

工作平稳,单向运转,两班制工运输机容许速度误差为5%。

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

机器每天工作16小时。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简图1-电动机轴;2—电动机;3—带传动中间轴;4—高速轴;5—高速齿轮传动6—中间轴;7—低速齿轮传动;8—低速轴;9—工作机;二、设计内容:1.设计传动方案;2.设计减速器部件装配图(A1);3.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高速级从动齿轮、中间轴);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7000字)1绪论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减速器的类别、品种、型式很多,目前已制定为行(国)标的减速器有40余种。

减速器的类别是根据所采用的齿轮齿形、齿廓曲线划分;减速器的品种是根据使用的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结构的减速器;减速器的型式是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根据齿面硬度、传动级数、出轴型式、装配型式、安装型式、联接型式等因素而设计的不同特性的减速器。

与减速器联接的工作机载荷状态比较复杂,对减速器的影响很大,是减速器选用及计算的重要因素,减速器的载荷状态即工作机(从动机)的载荷状态,通常分为三类:①—均匀载荷;②—中等冲击载荷;③—强冲击载荷。

减速器是指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独立封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并相应地增大转矩。

此外,在某些场合,也有用作增速的装置,并称为增速器。

我们通过对减速器的研究与设计,我们能在另一个角度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功能、用途和使用原理等,同时,我们也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能正确的理解所学的知识,而我们选择减速器,也是因为对我们机制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2确定传动方案①根据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展开式二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方案。

此方案工作可靠、传递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环境适用性好,但齿轮相对轴承的位置不对称,因此轴应具有较大刚度。

此外,总体宽度较大。

②为了保护电动机,其输出端选用带式传动,这样一旦减速器出现故障停机,皮带可以打滑,保证电动机的安全。

3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3.1 选择电动机3.1.1 选择电动机类型电动机是标准部件。

因为工作环境清洁,运动载荷平稳,所以选择Y 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3.1.2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1、工作机所需要的功率ωP 为:其中:m N T ⋅=390ω,s m v /85.0=ω,min 4.46601000r D vn ≈⨯⨯=πω 得kW kW Tn P 90.195504.46390)(9550≈⨯==ωω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0P 为)(0kW p P ηω=η——电动机至滚筒轴的传动装置总效率。

取V 带传动效率96.01=η,滚动轴承效率99.02=η,齿轮传动 效率96.03=η,弹性联轴器99.04=η,从电动机到工作机输送带间的总效率为:3221234ηηηηη=32232212340.960.990.960.990.8414ηηηηη==⨯⨯⨯≈3、电动机所需功率为:kW P P w 26.28414.090.10≈==η因载荷平稳 ,电动机额定功率m P 只需略大于0P 即可,,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20-1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为kw 3。

3.1.3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展开式减速器的传动比为:60~8=减i V 带的传动比为:4~2=带i 得总推荐传动比为:240~16==带减i i i所以电动机实际转速的推荐值为:min /11136~4.842r i n n w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为750r/min 、1000r/min 、1500r/min 、3000r/min 。

综合考虑为使传动装置机构紧凑,选用同步转速1500r/min 的电机。

型号为Y100L2-4,满载转速1430/min m n r =,额定功率kw 3。

3.2 传动比的分配1、总传动比为8.304.461430≈==n n w m i 2、分配传动比为使传动装置尺寸协调、结构匀称、不发生干涉现象,现选V 带传动比:7.2=带i ; 则减速器的传动比为:4.117.28.30带减≈==i i i ; 考虑两级齿轮润滑问题,两级大齿轮应该有相近的浸油深度。

21)5.1~1.1(i i =,则两级齿轮的高速级与低速级传动比的值取为1.2。

则:70.34.112.12.1减1≈⨯==i i ;08.32.170.32.112≈==i i 。

3.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3.3.1各轴的转速: 1轴 min /5307.214301r i n n m ≈==带; 2轴 min /2.14370.3530112r i n n ≈==; 3轴 min /4.4608.32.143223r i n n ≈==; 滚筒轴 4346.4/min w n n n r ===3.3.2各轴的输入功率:1轴 kw P P 09.299.096.02.24101=⨯⨯=⋅=ηη; 2轴 2123 2.090.990.96 1.99P P kw ηη=⋅⋅=⨯⨯=; 3轴 kw P P 89.196.099.099.13223=⨯⨯=⋅⋅=ηη; 卷筒轴 kw P P 80.196.099.089.15434=⨯⨯=⨯⨯=ηη3.3.3各轴的输入转矩:电机轴 m N n P T m ⋅≈⨯=⨯=03.20143039550955000; 1轴 m N n P T ⋅≈⨯==35.5153085.295509550111; 2轴 m N n P T ⋅≈⨯==73.1802.14371.295509550222; 3轴 m N n P T ⋅≈⨯==01.5314.4658.295509550333; 滚筒轴 m N n P T ⋅≈⨯==84.5244.4655.295509550444 3.3.4整理列表4 V 带传动的设计4.1 V 带的基本参数1、确定计算功率c P :已知:kw P 3=;min /1430r n m =; 查《机械设计》表6-10得工况系数:2.1=A K ; 则:kw kw P K P A c 6.332.1=⨯=⋅=2、选取V 带型号:根据c P 、m n 查《机械设计》图6-8选用A 型V 带3、确定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机械设计》表6-5,表6-6) 由《机械设计》表6-6得带轮最小直径mm d 75min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d 1001=;(2)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mm d i d d d 2701007.212=⨯=⋅=带;选取最接近标准直径mm d d 2802=,误差小于5%,是允许的。

4、验算带速: s m s m n d v md /25/49.710006014301001000601<≈⨯⨯⨯=⨯=ππ带的速度合适。

5、确定V 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 中心距:)(2)(7.021021d d d d d d a d d +≤≤+)280100(2)280100(7.00mm mm a mm mm +≤≤+所以中心距7602660≤≤a mm 取中心距mm a 3000=。

(2)基准长度:mma d d d d a L d d d d d 12243004)100280()280100(230024)()(2222122100≈⨯-+++⨯=-+++=ππ对于A 型带选用mm L d 1250=(《机械设计》表6-4)(3)实际中心距:mm L L a a d d 313212241250300200=-+=-+≈ mm L a a d 25.2961250015.0300015.0min =⨯-=-= mm L a a d 5.337125003.030003.0max =⨯+=+=6、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1α: 由ad d d d οο3.57)(180121--=α得︒︒≈--=1201473133.57)100280(1801>οοα 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