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学案(1)沪科版

合集下载

17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课件4沪科版

17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课件4沪科版

模板链
基因的 起始位点
T A C C A G A T
基因的 终止位点 A G
RNA聚合酶
mRNA
G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G
(一)转录 以DNA分子的一条多核苷酸链 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1、场所 细胞核
2、模板 DNA分子的一条多核苷酸链
3、原料 核糖核苷酸(A,U,C,G) 4、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数目极多
3、特异性 在分子水平上决定生物的差异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 人类基因组计划 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 学家共同测定了人类24条染色 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人类 基因组共有31亿个碱基对,23万个基因。最长的一条染色 体含2.5亿个碱基对,最短的 一条染色体含3800万个碱基对。每种tRNA能 转运 Nhomakorabea种氨 基酸?
每种氨基酸 可由几种 tRNA转运?
反密码子
(二)翻译 在细胞质中进行,以mRNA为模板,tRNA 为运载工具,使氨基酸在核糖体内按照一定 的顺序排列起来,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场所 核糖体 2、模板 mRNA 3、原料 氨基酸 4、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结果 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6、运载工具 tRNA
解旋:组成DNA 分子 的两条多核苷酸链在 酶的作用下逐步分开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
(六). 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 方式 14
含15N培养基 培养若干代 转移到 N 培 养 基
转移到14N 培 养 基
提取培养的样 品的DNA 离心
14N
提取培养 20min 后 样 品 的 D N A 离心
提取培养 20min 后 样 品 的 D N A 离心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蛋白质合成课件2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蛋白质合成课件2沪科版
蛋白质的合成
资料分析
• 1961年,美国科学家尼伦伯格把人工合成的RNA 片段加入到含有tRNA、ATP、核糖体、氨基酸和有关 酶的试管里,发现能合成多聚氨基酸。但奇怪的是加入 单链DNA片段,则不能合成任何多聚氨基酸。
RNA的结构
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磷酸
核糖
碱GCAU基
核糖核苷酸的种类
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资料分析
• 1961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只要给予合成RNA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和DNA,这种酶 就能催化合成RNA,并且生成的RNA,其碱基排列顺 序能充分反映D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结论: DNA能控制RNA的合成,即RNA的合成是 以DNA作为模板的。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 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 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 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 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 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1遗传信息学案2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1遗传信息学案2沪科版

第1节遗传信息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向专家型思维的转化,对相关项目问题及知识点能够运用知识解构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培养其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遗传信息的了解,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逐步形成生命世界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懂得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学习方法:专家型思维法、知识解构法、问题式探究法等四、学习过程指导: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1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转化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表:(1)实验先进行第一、二步的目的是什么?可否直接进行第四步?(2)用“条件──结果”分析法,分析第一、二步说明什么?第二、三步说明什么?第三、四步说明什么?(3)该实验有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1.2 1944年,美国的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进行了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

实验步骤如下图:(1)实验过程中①②③④步说明了什么?⑤⑥⑦步说明了什么?(2)艾弗里等人发现,通过1~7的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仍不足以完全说明DNA是转化因子即是遗传物质,为此他们又设计了⑧,用DNA酶处理DNA,使其水解,结果在培养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没有发现S型细菌。

这组实验的必要性是什么?(3)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4)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沙斯设计了一个巧妙实验。

沪科版高二生物-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第二课时)

沪科版高二生物-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第二课时)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二节DNA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第二课时蛋白质的合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RNA的种类;2、知道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和过程||,即蛋白质合成过程;3、能区分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的概念||,学会使用遗传密码子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动态演示||,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通过比较||,了解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2、了解密码子的功能||,注意DNA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体验基因表达对生物性状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感受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奥妙||。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合成)||。

难点:在学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体验基因表达对生物性状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感受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奥妙||。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Flash);准备学习纸;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引入请同学们翘起拇指||,比较性状差异||。

问:这种性状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那么||,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表现的呢?引入课题:蛋白质的合成相互观看||,思考问题并回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自然地引入课题||。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来源:1ZXXK][来源:1] 1、RNA[来源学||。

科||。

网Z||。

X||。

X||。

K]课件展示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问:1、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哪一部分?2、蛋白质合成场所是什么?观看课件||,并归纳分析[来源:1]回忆旧知识并回答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推理||,从而探求出问题的答案||。

[来源:1ZXXK]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资料中的内涵||,推理出传递遗传信息的使者RNA||。

RNA的化学组成和结构RNA的分类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看书P49第三段回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由现象揭示本质的探究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六章第3节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一、课题: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二、教材分析:在学习了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是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中心法则是指导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教材首先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为例,讲述及基因工程操作过程需要的3种工具,即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为讲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工程诞生的科学背景,基因工程是在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质粒的发现和应用的基础上诞生的,以此说明生命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考虑到知识的可接受性,教材结合实际例子,对基因工程的工具、概念和操作步骤给予简明的介绍。

接着,较详细地阐述植物基因工程和动物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以及基因工程的广泛应用和经济价值,鼓励学生今后去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同时,分析了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和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课程标准规定本节内容的学习水平为B级,教材不仅体现了基因工程的一般知识体系,而且反映了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应用前景,用事实来引导学生领悟生物技术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阅读基因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研究成果,加深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一般操作过程。

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 6.2 蛋白质合成教案 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 6.2 蛋白质合成教案 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蛋白质的合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命科学高中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规定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求为A级,即要求学生知道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懂得使用遗传密码子表.因此,教师只要完成教材中的内容,不宜扩大或加深教学内容.本章是在前两章解决了“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后,紧接着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学习后续章节不可缺少的基础。

由于生物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来实现,所以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实际上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教材分析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即转录和翻译,并在此基础上阐述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概念,分析各种RNA分子的作用,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规律,最后总结出中心法则的内容及其发展。

教材安排了一个“想一想做一做"的活动,启发学生探究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组成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不仅微观、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因此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动画来辅助教学,教学时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

如: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三种RNA功能的比较等等。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蛋白质合成教案2沪科版word版本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蛋白质合成教案2沪科版word版本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知道RNA分子的种类和特点。

3.理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2.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3.在密码子的推理和密码子表的分析过程中,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逻辑美和和谐美。

2.通过对科学发现史的回顾,感受科学家的勇于探索、大胆尝试、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

3.以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为背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进步而奋发向上的情感。

4.通过对镰状细胞贫血和普通侏儒症病因的初步了解,体验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精确性对于生命的意义。

5.观看有关侏儒症的视频,增强学生尊重、关爱、理解弱势群体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教学难点:RNA是怎样控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学情与教材分析本部分是在前几节课解决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基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后,紧接着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基因的表达问题,除了顺理成章外,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学习后续章节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节内容在编排上采用的是在讲述转录和翻译的主干知识过程中,插入讲解tRNA、密码子等侧枝相关知识。

这种逐步展开知识的方法,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强调了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两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本节开头,教材首先从细胞水平引导学生思考位于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指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的,然后再将学生引导到分子水平的学习。

在从分子水平认识蛋白质的合成后,教材又回归到细胞水平。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本质”,已经对基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探知有关基因的各种问题,所以一个好的导入是本节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理解。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蛋白质合成课件3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蛋白质合成课件3沪科版
•该病主要发生在黑色人种中,在非洲黑人中的发病率 最高,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也有患者。 •患者饱尝贫血、呼吸困难、疲倦以及(yǐjí)体内器官容 易发生病变之苦,尤其使患者难以在氧气稀薄的高原 地区存活下来。
第十七页,共20页。
普通(pǔtōng)侏儒症
2005年,美国(měi ɡuó)科学家在侏儒症 患者中发现促使其胚 胎骨骼发育的基因有 两处发
C U
A DNA
细胞核
DNA
第三页,共20页。
(二)RNA 与DNA结构(jiégòu)的 比较:
链数
基本组成单位
碱基
嘌呤 嘧啶
五碳糖
无机酸
DNA
RNA
双链
单链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腺(A)、鸟(G)嘌呤 腺(A)、鸟(G)嘌呤
(piàolìng)
胞(C)、胸腺(T)嘧啶(mì 胞(C)、尿(U)嘧啶
第十页,共20页。
美国生化学家尼仑伯格和美籍印度 裔生化学家霍拉纳于1961年开始用 生化方法进行解码研究,1967年全 部完成。196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 学奖,伽莫夫于当年8月去世 (qùshì),无缘得奖了。
第十一页,共20页。
密码子的破译(pò yì)
资料一:1961年,尼伦伯格用仅含有(hán yǒu)单一 碱基尿嘧啶U的多聚核苷酸链,在试管内做合成多肽 链的实验,结果该多肽链中只含有(hán yǒu)苯丙氨 酸。
资料二:用重复顺序CUCUCUCU--…做模板,结 果生成亮氨酸与丝氨酸交替排列(páiliè)的多肽。
CUC UCU CUC UCU CUC U…
由此推测亮氨酸的密码子是CUC,而丝氨酸的 密码子是UCU。
第十二页,共20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课标解读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是DNA特定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本小节教材的一开始就,联系其结构讲述了DNA分子的复制功能。

这部分知识是理解后面几节内容的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教学重点。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讲述了DNA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即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首先通过讲述两种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然后,用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对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分子的复制)和表达(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进行小结。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本节教材的教学难点。

学习目标
(1)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掌握翻译的概念和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的组成。

(4)理解从DNA→RNA→蛋白质的一系列连贯的过程。

重点
(1)DNA的复制过程及特点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中心法则
难点
(1)DNA的复制过程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测试
一、选择题:
1.在DNA复制的过程中,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A.DNA连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2.1条染色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1个四分体中含有:
A.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 B.2条染色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
C.2条染色体,8条脱氧核苷酸链
D.4条染色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
3.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DNA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B.DNA的分子量很大
C.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4.构成双链DNA的碱基是A、G、C、T4种,下列那种比例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变化:
A.(G+C)/(A+T) B.(A+C)/(G+T) C.(A+G)/(C+T) D.G/C
5.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
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 C. 1/16 D.1/25
6.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
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7(a-m) B.8(a-m) C.7(a/2 -m) D.8(2a-m)
7.生物界这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A.蛋白质的多样性; B.DNA分子的复杂多样;
C.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多样.
8.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A.4120 B.1204 C.460 D.604
9.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碱基排列顺序
10.1个DNA复制成2个DNA,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A.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11.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12.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A.8
B.7
C.5
D.4
13.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物质分别是:
A.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B.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C.脱氧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D.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14.一段信使RNA上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出该信使RNA的一段DNA中的C 和T的个数以及翻译合成一条多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30个,10个
B.30个,9个
C.18个,9个
D.12个,10个
15.一段信使RNA具有2000个碱基,那么转录它的基因双链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的总数是:A.10000个 B.2000个 C.30000个 D.4000个
16.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A.na/6
B.na/3-18(n/3-1)
C.an-18(n-1)
D.na/6-18(n/6-1)
1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蛋白质合成所不需要的:
A.mRNA
B.核糖体
C.tRNA
D.内质网
18.一种细菌m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长度是多少:
A.约360个氨基酸
B.约1080个氨基酸
C.整12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19.在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不包括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逆转录⑤翻译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20.人体中具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二.填空题
21.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的能够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它的保证了复制能准确无误的进行.
(2)DNA复制的时间一般是和 .
(3)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是,它们能严格地“对号入座”是因为 .
(4)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含有一条和一条,因此,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被称为复制.
(5)子代DNA分子和亲代DNA分子的碱基对排列顺序是的;而子代DNA的母链与新链之间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的.
(6)如果一个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则形成的新DNA分子中,有条新合成的多核苷酸链.
21.(1)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均能与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
(2)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列间期(3)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母链子链半保留(5)完全相同互补的(6)14
22.根据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相应的字母并回答问题
(1)丙氨酸的密码子是,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上的碱基是
(2)第二个框中氨基酸应是,请从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半胱氨酸(UGC),
(3)DNA双链中链为转录模板链,遗传信息存在于链上,遗传密码存在
于链上
(4)如若合成胰岛素,其含有51个氨基酸酸,控制合成的基因上,与合成氨基酸有关的基
因中至少含有个脱氧核苷酸
22.(1)GCA CGT (2)半胱氨酸(3)a a c (4)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