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供电系统设备构成及应用
工厂供电论文

工厂供电论文•相关推荐工厂供电论文(通用9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工厂供电论文(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厂供电论文篇1摘要:根据高等教育对自动化专业的重视及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工厂供电课程的需求,文章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工厂供电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动化;工厂供电;教学改革;工程实践工厂供电课程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与大学生之前学过的基础理论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以及专业课如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之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课程都有一套理论,而供电课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公式、查表,各章节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使得学生学习困难,缺乏兴趣。
因此,探究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一、理论结合实际,启发式教学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直接照本宣科肯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因此教学可结合社会情况以及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介绍电力系统的构成之前可先介绍一下中外电力系统的发展史,为什么最初是直流输电,为什么现在是交流输电为主,直流与交流输电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介绍为什么发电厂发电后要升压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时候,先告诉学生目前铜是多少钱一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节省有色金属。
在讲负荷计算的章节时,结合具体的计算机电量监测项目直观地说明什么叫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日负荷曲线在工厂中的作用,传统抄表方式的误差以及计算机连续采集的优点。
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到校变电所,让学生实际观察隔离开关、断路器、高压开关柜、功率表等,对单母线分段形式有一个直观认识。
在介绍需用系数法时,可以日常生活中电用具为例,如一盏灯是多少瓦,让学生对教室的灯盏数进行计算,投影仪计算机各是多大功率,根据观察让学生计算出教室应该选多大的空开,应该选多大的变压器等等。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2)1.1 供配电所设计的意义 (2)1.2 供配电所设计的要求 (2)1.3 本文的主要容 (3)第二章全厂设计资料 (3)第三章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6)3.1 负荷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6)3.2 负荷计算 (7)第四章主接线的选择 (10)4.1 接线方案的选择 (10)4.2 主接线的选择及确定 (11)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13)5.1 短路电流计算 (13)5.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6)第六章全厂主设备的选择 (17)6.1 电气设备选择 (17)6.2 所选设备参数 (20)第七章防雷与接地 (19)7.1 防雷设备 (21)7.2 接地装置 (21)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1.1 供配电所设计的意义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工厂的各个部门。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在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是用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
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因此,一个稳定可靠的供配电系统对发展工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建设经济性社会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在当今全球资源紧的局势下,一个好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供用电技术论文

供用电技术论文引言现代社会电力能源的供应对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供用电技术是指供电系统和电力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等技术,它对电力的可靠供应、调节负荷、提高电能利用率和保证供电的安全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供用电技术的关键要素展开讨论,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供用电技术的关键要素变压器技术变压器是供用电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将电力从一种电压级别转变为另一种电压级别的装置。
变压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供电质量和电能利用率。
现代变压器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包括磁芯材料的改进、损耗降低、容量提高等方面的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变压器的效率和稳定性,以满足电网的要求。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利用电子器件和电子技术来控制和调节电力的技术。
它在供用电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频率变换技术、直流输电技术和电能质量改善技术等。
通过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的高效转换、负载的精确控制和电能质量的提高。
未来,电力电子技术将继续向着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和更可靠的方向发展。
电网监测与管理技术随着电力供应的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电网的监测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网监测与管理技术包括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网故障检测与定位、电力负荷预测等方面。
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未来,电网监测与管理技术将继续发展,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电气设备技术智能电气设备技术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供用电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通过应用智能电气设备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智能电气设备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和电力系统的需求,自动化地进行电力调节和能量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未来,智能电气设备技术的发展将为供用电技术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供用电技术的应用前景供用电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对供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原理及应用

(配合幻灯片讲座)黑龙江兴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部 2007.10.19前言森林防火的调度指挥和通讯保障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一流的通信保障体系是保证防火扑火胜利的可靠保证,无论是基本通信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的电源系统是所有设备的重中之重,在森防全网的通信塔、移动的对讲机、扑火现场等大都远离市电,通信电源的保证是薄弱环节,提高防火通信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不间断供电,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系统恰恰是解决防火通信设备电源最佳方案。
目前,随着全区森林防火调度通信网络、设备、设施的不断改进,地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通讯管理措施,以满足新形势下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使之在高效、低耗、快速的火灾扑救中充分发挥作用。
我公司太阳能供电系统在防火通信组网、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基站等电源保障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太阳能电池发电为绿色新能源,实践证明技术成熟系统可靠,我公司愿为森防通信的电源保证贡献力量!黑龙江兴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部 2007.10.19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原理及应用内容介绍:一、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原理二、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组成三、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设备简介四、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简易设计五、黑龙江兴安新能源有限公司产品介绍一、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原理1、对太阳能和太阳能电池的认识:●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感到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恶化、石油煤炭涨价,人类寻找清洁、安全、可持续利用的绿色新能源。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其具有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处处可开发利用、环保无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从1996年以来世界光伏发电产业高速发展,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以每年30-40%高速增长,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
1、太阳能的分散性,即能量密度低,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相当大接受设备,大面积大功率、用料多结构复杂,成本增高影响推广应用。
某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本次所设计的课题是某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该供电系统是有两个配电室和一个开闭所组成的住宅小区专用的降压变电系统,具有10kV和380V两个电压等级,10kV一侧接与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380V主要用于小区用户的用电。
本次所设计的供电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系统出故障了,将影响整个住宅小区的供电,所以可靠性要求很高。
所以这次设计必须考虑到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本说明书通过对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型号和参数的确定,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校验,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设计,无功补偿设计,防雷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的设计较为详细地完成了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设计。
本次设计论文是以我国现行的各有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为依据,所设计是一次初步设计,根据任务书提供原始资料,参照有关资料及书籍,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而得出。
关键词配电室;短路计算;无功补偿;备用电源投入AbstractThe design of this residential area is the subject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10kV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there are two rooms and an opening and closing a residential area consisting of a dedicated step-down transformer system with 10kV and 380V 2 a voltage, 10kV and 110kV substation side of the access bus 10kV, 380V electricity mainly for residential users.The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ed is very important, if the system is broken, the entire residential area will affect the power supply, so the high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e design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power system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economy. This manual wiring through the main substation design,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to determine the model and parameters,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dynamic thermal stability test, automatic backup power supply desig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sig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completed in detail the design of substations in power system.This design thesis is based on our current norms of order and other relevant technical standards as the basis, the design is a preliminary design, according to mandate of the original book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ference information and books, to compare the various programs which have come.Keywords Distribution room ;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Backup Power Inpu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 I II 1 绪论 .. (1)1.1 课题背景 (1)1.2 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负荷计算 (3)2.1.1 计算负荷的意义及计算目的 (3)2.1.2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3)2.1.3确定计算负荷系数 (4)2.1.4求计算负荷的方法 (4)2.15负荷资料 (5)2.2.1 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6)2.2.2 主变台数的确定 (6)2.2.3 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7)2.2.4 主变压器型号的确定 (7)3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9)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9)3.1.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重要性 (9)3.1.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 (9)3.2 开闭所及配电室位置和数量的设计 (10)3.2.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0)3.2.2 各接线的适用范围 (10)3.3 供电系统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12)3.3.1 配电室主接线的设计 (12)4 短路电流计算 (13)4.1 短路计算概述 (13)4.1.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4)4.1.2 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14)4.1.3 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 (15)4.2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4.2.1短路计算 (15)4.2.1短路电流的计算 (16)5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0)5.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20)5.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20)5.1.2 按短路条件进行校验 (21)5.2 各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22)5.2.1 断路器的选择原则 (22)5.2.2 隔离开关的选择原则 (23)5.2.3 避雷器的配置原则 (24)5.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原则 (24)5.2.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6)5.3 10kV侧设备的选择 (27)5.4 380V侧设备的选择 (29)6 防雷与接地 (31)6.1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31)6.2变电所的接地 (32)6.2.1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 (32)6.2.2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具体计算 (33)7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35)7.1 自动投入装置 (35)7.2自动投入装置的运行 (35)结论 (37)参考文献 (38)附录配电室接线图 (39)致谢 (41)1 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35KV供电设计毕业论文

35KV供电设计毕业论文目录1 绪论 (1)1.1灵北基本情况简介 (1)1.2灵北煤矿原始情况 (1)1.2.1 地面用电负荷统计 (1)1.2.2 井下采区设计原始资料 (2)2 灵北35KV煤矿供电设计方案及论证 (5)2.1灵北煤矿总体设计方案 (5)2.2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5)2.2.1 技术方面论证 (5)2.2.2 经济方面论证 (6)3 矿井地面变电所设计 (7)3.1地面用电负荷计算 (7)3.2地面变电所位置选择 (10)3.3地面变电所的主接线 (11)3.3.1 35kV侧主接线 (11)3.3.2 10kV侧主接线 (12)4 井下中央变电所及供电设计 (15)4.1井下电力负荷计算 (15)4.1.1 井下负荷的计算方法 (15)4.2.2 井下负荷的计算 (16)4.3井下中央变电所位置选择原则 (17)4.4井下中央变电所主接线 (18)5 短路电流计算 (20)5.1短路电流计算选择 (20)5.2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 (20)5.3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21)5.3.1 电源为无限容量时的短路电流计算 (21)5.3.2 电源为有限容量时的短路电流计算 (22)5.4短路电流计算 (23)6 设备选择 (30)6.1一般的选择方法 (30)6.2短路动、热稳定性校验原则 (31)6.3变压器选择 (31)6.4地面设备选择举例 (31)6.4.1 35kV设备的选择 (32)6.4.2 10kV设备的选择 (34)6.5井下设备选择 (35)6.5.1 电缆选择计算 (35)6.5.2 井下开关选择 (37)7 保护装置 (38)7.1继电保护装置 (38)7.2防雷保护及接地 (39)7.2.1 变电所防雷装置 (39)7.2.2 地面变电所保护接地网 (40)7.2.3 井下保护接地网 (40)8 结论 (43)致谢 (44)参考文献 (45)摘要本设计是在煤矿实习的基础上完成的。
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提要本次设计的课题是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供电系统的初步设计。
本次设计的基本流程是: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结果进行变压器的选择并确定供电方案,之后依次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高、低压电器设备的选择和校验,继电保护,防雷与接地保护等。
在这一框架下,按照国家的标准,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完成设计。
本次设计考虑到了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灵活、经济四项基本要求,在选择供电方案和电器设备时,优先选择低能耗并且满足设计要求的方案和设备,除此以外,还考虑到了小区未来的负荷发展情况,做到了远近期的结合,留有扩建的可能性。
关键词:负荷统计;变压器选择;短路计算;继电保护AbstractThe subject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ce area power supply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using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search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Begin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basic process of design is load statistics, according to the load calculation results to select the transformer, then begin the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selection and calibration of high and low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relay protection, lightning arrest and grounding protection, In this framework,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esidential to complete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is design considerations to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of safe, reliable, flexible and economic four basic requirements, in the choice of power supply plan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preferred select low energy consume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plan and equipment. Besides, consider to the residential future of the loads, combination of recent and forward, it suppor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pansion.Keywords:Load statistics; Transformer selection;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Relay protection目录1 引言........................................................ - 1 -2 负荷计算.................................................... - 2 -2.1 供电负荷的分析 ........................................ - 2 -2.2 供电负荷的计算 ........................................ - 3 -3 供电方案的确定.............................................. - 5 -3.1 主接线方案原则 ........................................ - 5 -3.2 主接线方案设计 ........................................ - 5 -4 变压器及线路的选择.......................................... - 6 -4.1 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 - 6 -4.2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 - 6 -4.3 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 - 6 -4.4 线路的选择 ............................................ - 7 -5.变配电所的总体布置........................................... - 8 -5.1变配电所总体布置要求.................................... - 8 -5.2变配电所结构规范........................................ - 9 -5.3变配电所平面结构图..................................... - 10 -6 短路计算................................................... - 12 -6.1 短路故障的形式 ....................................... - 12 -6.2 短路电流的计算 ....................................... - 12 -7 高、低压设备的选择......................................... - 14 -7.1 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 - 14 -7.2 高压设备的选择 ....................................... - 16 -7.3 低压设备的选择 ....................................... - 17 -8 继电保护.................................................... - 20 -8.1 继电保护的意义及设置原则 ............................. - 20 -8.2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 - 20 -9 变电所防雷与接地........................................... - 23 -9.1 变电所防雷保护的设计: ................................ - 23 -9.2变电所接地保护的设计:................................. - 23 - 结论........................................................ - 26 - 致谢........................................................ - 27 - 参考文献................................................... - 28 -1 引言研究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对居住环境的方便、安全、环保、舒适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电毕业设计论文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班级:电气081学号:*********指导老师:***姓名:***摘要采区变电所是采区供电的中心,它主要任务是将井下中央变电所送来的高压电能变成低压电能,配送到采掘工作面及附近用电设备采区变电所的基本组成:高压配电箱,矿用变压器高低压隔爆馈电开关和移动变电站.本次设计的是采区变电所及采掘工作面位置的确定,负荷的统计,变压器型号,容量和台数的选择.断路电流的计算,高低压电缆的选择,高低压开关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最后来设计整个采区的供电系统关键词供电系统移动变电站电缆电缆采区供电系统设计的概述采区供电系统设计的目的,要求及任务采区供电是整个井下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井下采煤机械化,电气化的物质基础,它对整个采区的正常生产和安全影响极大.因此,正确的进行采区供电系统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采区供电设计的目的采区供电设计的目的是应用煤矿系统具体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井下供电的技术问题.使我们学会查阅资料和各种参考文献的方法.培养计算数据,绘制图表,编算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井下供电设计的技术,经济政策及安全规程的规定,完成井下写计供电设计的内容.对井下采区供电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设计规范>>和<<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设计遵循煤矿工业建设的方针政策,在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佳方案.设备选型时,应采用成套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国产设备,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电能损耗,节约能源.设计质量确保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安全的适应性.一、供电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一)井下特殊的环境(二)煤矿企业对供电的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1)要求供电不间断。
2)对重要负荷供电应绝对可靠:如主排水泵、副井提升机等。
3)采用双回独立线路供电。
2、供电安全:(1)供电安全就是包括人身和设备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设备构成及应用摘要:随着“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逐步深入,为解决城市市内交通拥堵矛盾,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发展起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方式以电力牵引方式为主,随着城市基建的快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都用到了轨道交通建设实际中来,把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密度、运行速度推向了更高更快水平。
另外,它又具有地下线路和大运量的特点,更突出了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性。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新建主变电站2座,设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0座,降压变电所12座,跟随式降压变电所4座,区间降压变电所2座,控制中心降压所1座。
供电系统采用110/35kV两级集中供电方式,设4个环网供电分区。
AC35kV经变电所牵引部分降压和整流后为牵引列车提供DC150OV电源,经降压部分降压后为全线动力照明提供AC400V 电源。
本文对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设备构成、设计参数及应用进行介绍,并针对系统特点和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结合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设备构成、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供电系统;设备构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电源主要取自地方电力系统的城市供电网,通常有集中供电、分散供电、混合供电三种配臵电源方式。
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为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提供电源的专用主变电所,如图l所示。
集中供电使用城市电网110kV高压电网,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电源质量和容量。
专网专供,使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图1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供电系统示意图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主要由输变交流部分、牵引供电直流部分、变配动力照明部分、二次保护自动控制系统以及防止杂散电流设施等构成。
1.输变交流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输变交流部分主要由城市电网电源接入电缆、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集中供电方式)、向线路提供电源的中压环网电缆以及电力变压器组成。
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轨道交通的外部电源方案应根据城市电网具体构成情况,采用合适的供电方式。
如北京采用分散式供电,上海、广州、南京、武汉、苏州、深圳等地则采用了集中式供电。
两种电源配臵图如图2所示。
2.1集中供电方式 2.2分散供电方式图2 电源配置图两种电源配臵模式主变压器和动力变压器均采用一主一备互为备用模式,变压器间采取单母线分段连接。
每一座主变电所设两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
正常时,主变电所的两台主变压器同时运行,主变电所2路110kV电源及35kV侧两段母线分列运行。
变电所母联断路器分开。
当任一台主变压器退出运行时,另一台主变压器能够承担全所一、二级负荷的供电。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主变电所变压器选用SZ10-40000kVA/110kV 型的三相两绕组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35kV配电装臵采用铠装式金属封闭开关柜,中压网络采用链式网络将变电所串联连接,将全线的变电所划为4个环网供电分区,分区内各种功能的变电所以链式网的形式连接,并采用互为备用的两路电源。
牵引直流两台整流变压器分别采用12相三绕组接线。
单台整流器由二个三相6脉冲全波整流桥组成,其中一个整流桥接至整流变压器二次侧Y型绕组,另一个整流桥接至整流变压器二次侧 型绕组。
两个整流桥并联连接构成12脉波整流。
在每座牵引变电所内两台整流机组并联运行构成等效24脉波整流,有效防止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向地铁电力动车组提供平稳均衡直流电源。
在故障时解裂形成等效12脉波整流维持牵引供电。
实践证明,等效24脉波整流变压器的接线和继电保护模式符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需求。
2.牵引供电直流部分牵引供电向城市轨道交通电动车组提供动力,主要包括上网电缆、接触网(轨)、回流钢轨、回流电缆、均流电缆等。
根据车辆取流模式不同,牵引供电的牵引网采用了两种形式: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和第三轨-集电靴模式,利用车辆走行轨道回流。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第三轨-集电靴模式的工作电压一般为DC750V,目前在建的上海地铁16号线第三轨-集电靴模式电压为DC1500V。
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的工作电压一般为DC1500V。
采用第三轨-集电靴模式受电的车辆需装臵4架集电靴(两侧),而采用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的列车仅需装臵2架受电弓。
2.1第三轨-集电靴模式常用的第三轨-集电靴模式有上磨式和下磨式2种,如图3。
图3接触轨两种形式主要技术参数:(l)第三轨的安装尺寸和误差由车辆受流器和第三轨在相对运动中可靠接触确定。
通常第三轨距走行轨中心距离约为140mm,距轨面高度约440mm。
(2)受流器。
接触压力120-180N,额定电压DC750V,额定电流70-90A。
2.2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图4显示的是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刚性悬挂和柔性悬挂)。
主要技术参数:(1)架空接触网基本参数:隧道内导线4040mm,车辆段内5000mm,拉出值±200-250mm。
(2)额定电压:DC1500V;额定电流:1800-2400A。
(3)受电弓对接触网的接触压力120N,可调节范围100-140N。
(4)接触滑板长度:(800±1)mm。
在牵引供电直流部分中,第三轨-受电靴模式较为简单、可靠,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期使用广泛。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接触网可靠性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接触网-受电弓模式得到推广应用。
架空接触网分刚性和柔性2种,如图4所示。
柔性架空接触网适于高架、地面和地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刚性架空接触网适于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仔细对刚性悬挂接触网分析,刚性接触网犹如在隧道顶部安臵接触轨,且最高运行速度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需求。
因此,刚性悬挂方式既具有接触轨优点,又具有接触网的优点。
刚性悬挂方式己被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采用。
图4接触网两种悬挂安装方式相对于第三轨-受电靴模式,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安全性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情况下,架空接触网-受电弓模式可以方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紧急疏散乘客。
另外,由于采用架空形式,提高了车辆的受电电压,不仅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距离,而且还降低了车辆自重,增加车辆载客量。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接触网,隧内采用架空刚性接触网,地面及车辆段(厂)内采用架空柔性接触网形式。
3变配动力照明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与通常动力照明供电系统无异,经过动力变压器的转换,电压采用三相AC400V,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系统采用TN-S三相五线制。
国内地铁动力照明系统的容量计算普遍偏大。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配电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应当满足一台配电变压器退出运行时,另一台配电变压器能负担供电范围内的远期一、二级负荷”的要求,地铁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初期应达到或接近50%,远期能达到或接近60%。
这样不仅变压器的损耗较小,且在一台变压器退出运行的情况下又能满足车站一、二级负荷的规范要求。
同时,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不仅降低变压器长期低负载率运行的能耗损失,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地铁一次性投资,而且可抑制地铁初期运行时出现的无功倒送、TA变比选择和测量精度不准等。
对于隧道风机、给排水、电扶梯等负荷,应考虑其负荷特性,合理运用变压器的负荷特性予以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动力照明设备采取统一功率因素补偿时,补偿装臵所使用的电力电容器应考虑谐波的影响。
4二次保护自动控制系统供电系统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轨道交通其它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是其它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因此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在发生故障时如何将故障范围缩小到最小范围并及时恢复供电尤为重要。
二次保护自动控制系统就是为供电系统能够更好地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臵了二次保护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监控PSCADA系统,通过网络接口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并采用多CPU结构方式,实现保护、测量、信息采集与控制、开关间的联锁与联动、通信等功能。
如图5。
电力监控系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由中央监控中心主站系统、车站变电所子站系统、车辆段隔离开关监控系统以及车站内的基础设备、接触网设备及通信单元组成。
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和动力照明变电所的信息经过信息终端和通道接入电力监控系统中,通过地铁通信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结构。
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普及,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正在将电力监控系统纳入其中。
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臵一套电力监控系统,用于对全线的供电系统主要设备的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
电力监控系统由控制中心的电力调度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及联系两者间的通道三部分组成,其中控制中心的电力调度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综合监控系统(ISCS),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则设臵在全线的主变电站、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
跟随所不单独设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为其供电的主变电站、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或降压变电所内。
图5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模式示意图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二次保护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总线与星型结合的网络拓扑结构。
对采用现场总线传输的间隔层设备,首先按设备类型在开关柜内部组成总线拓扑,然后与主监控单元连接。
对采用工业以太网传输的间隔层设备,在各类开关柜内分别设臵以太网交换机,各间隔层设备以交换机为中央节点,构成星形拓扑,然后通过交换机的上连口与安装于控制信号盘内的交换机通信。
5防止杂散电流设施设备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模式是通过设臵在沿线的直流牵引变电所以架空接触线或第三轨的形式向列车馈送电能,并利用走行轨作为回流线路进行回流。
一般情况下,走行轨本身具有电阻且对地无法做到完全绝缘,因此,一部分电流经走行轨泄漏到大地,这部分泄漏电流称为“杂散电流”,又称“迷流”,见图6。
图6 杂散电流腐蚀原理迷流产生原因是运行车辆下方的回流导致钢轨(地)电位与相邻牵引变电所的钢轨(地)电位形成电位差,使部分电流通过“捷径”回到变电所。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防止迷流采取“以堵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加强监测”的综合防护措施。
堵:隔离、控制所有可能的杂散电流泄漏途径,减少杂散电流进入1号线的主体结构、设备、金属管线及其他的相关设施。
排:通过杂散电流的收集及排流系统,提供杂散电流返回牵引变电所的电气通路,以限制杂散电流继续向1号线系统以外泄漏,减少杂散电流对金属管线及金属构件的腐蚀。
测:设计完备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监视、测量杂散电流的大小,为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防止杂散电流具体措施如下:(1)减少回流钢轨纵向电阻,降低钢轨电位和提高回流轨对地过渡电阻,确保畅通的牵引回流系统,隔离和控制所有的杂散电流泄漏途径,减少杂散电流进入地铁的主体结构、设备及相关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