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设备、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等很多单元组成的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力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力系统论文范文一: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的应用摘要:电能作为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的基础性能源,其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化的规划有利于电力工程质量的提升及满足人们的正常用电。
因此,本文则主要就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做详细分析,以期借此能够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的电力实业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工程;应用前言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故此在用电需求上也得到了增加。
为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对电力资源最大化的得到节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就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对整个电力工程的运行效率都会产生影响。
故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方法分析1.1电力系统规划的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及质量都有着要求上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人们正常用电的基础,所以对电力系统的科学规划就显得比较重要。
而电力系统主要就是通过配电以及输、发电等环节所组成的电能生产及消费的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将一次性能源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形式,在输电的支持下将电能供应给用户,所以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
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划就是结合某地区内人口、经济和工业发展规模等实际情况,进行对电力的负荷加以预测,同时对各分区进行电力电量的平衡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盈缺情况加以预测。
然后论证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对相关的设备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实施。
1.2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分析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的,任何设计规划不能一次性就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是在不断的完善改进过程中进行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东北电力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一次系统设计设计计算书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姓名:学校:东北电力学院设计计算书短路电流计算1、计算电路图和等值电路图TS900/296-32QFS300-2SSP-360/220 SSPSL-240/220100KM150KMI II III IIIIII230KV115KVKVKVd1d2d3X1 X4X2X3X7X8X9X10 X5X6X11X12X13X14X15X19X20X16X17X18X22X23d1d2d3230KV10.5KV115KV X21X24系统阻抗标幺值:设:SJ=100MVAX1=X2=X3=0.2X4=X5=X6=(Ud/100 )*(S j/S e)=(14.1/100)*(100/240)=0.59X7=X8=X9=X10=X d*”*(S j/S e)=0.167*(100/300/0.85)=0.0473X7=X8=X9=X10= ( Ud% / 100 )*(S j/S e)=(14.6/100)*(100/360) =0.0406X15=X16=X* S j / U p²= 0.4*150*( 100 / 230²) = 0.1134X17=X18=X* S j / U p²= 0.4*100*( 100 / 230²) = 0.0756根据主变的选择SFPSLO-240000型变压器,可查出: U dI-II % =14.6、U dI-III % =6.2、U dII-III % =9.84 X 19=X 22=1/200*( U dI-II %+ U dI-III %- U dII-III %)*(S j /S e )=1/200*(14.6+6.2-9.84)*(100/240)=0.0228X 20=X 23=1/200*( U dI-II %+ U dII-III %- U dI-III %)*(S j /S e )=1/200*(14.6+9.84-6.2)*(100/240)=0.0379X 20=X 23=1/200*( U dI-III %+ U dII-III %- U dI-II %)*(S j /S e )=1/200*(6.2+9.84-14.6)*(100/240)=0.003(1)、d 1点短路电流的计算:d1X28X26X27X25X29X30d1230KV230KVX 25=(X 1+X 4)/3=0.0863 X 26=(X 7+X 11)/4=0.02198 X 27=X 15/2=0.0567 X 28=X 17/2=0.0378 X 29=X 25+ X 27=0.143 X 30=X 26+ X 28=0.05978 用个别法求短路电流 ① 水电厂 S –1:X jss –1= X 29*( S N ∑1/ S j )=0.143 * ( 3*200/0.875/100 ) = 0.98②水电厂 H–1:X js H–1= X30*( S N∑1/ S j )=0.0598 *( 4*300/0.85/100 ) = 0.844 查运算曲线:t=0”时I*S-1”=1.061I*H-1”=1.242I S-1”= ( I*S-1” * S NS-1)/(√3 * U j )=1.061*( 3*200/0.875)/(√3 * 230)=1.826KAI ch S-1= I S-1”*√[1+2*(K ch-1)²]=1.826*√[1+2*(1.85-1)²]=2.855KAI H-1”= (I*H-1”* S NH-1)/(√3 * U j )=1.242*(4*300/0.85)/(√3 * 230 )=4.402KAI ch H-1= I H-1”*√[1+2 * (K ch-1)²]=4.402*√[1+2 * (1.85-1)²]=6.883KAI”= I S-1”+ I H-1”=1.826+4.402=6.288KAI ch1= I ch S-1+ I ch H-1=2.855+6.833=9.738KAt=2”时I*t=2s-1”=1.225I*t=2H-1”=1.36I t=2s-1”= (I*t=2s-1”* S NS-1)/ (√3 * U j )=1.225*(3*200/0.875)/ (√3 * 230)=2.109KAI t=2H-1”=(I*t=2H-1”*S NH-1)/(√3 * U j )=1.36*(4*300/0.85)/( √3 * 230)=4.8198KA I t=2”= I t=2s-1”+ I t=2H-1”=2.109+4.8198=6.928KAT=4”时I*t=4s-1”=1.225I*t=4H-1”=1.375I t=4s-1”= (I*t=4s-1”* S NS-1)/ (√3 * U j )=1.225*(3*200/0.875)/ (√3 * 230)=2.109KA I t=4H-1”=(I*t=4H-1”*S NH-1)/(√3 * U j )=1.375*(4*300/0.85)/( √3 * 230)=4.873KAI t=4”= I t=4s-1”+ I t=4H-1”=2.109+4.873=6.982KA⑵、d2点短路电流的计算:X31=(X19+X20)/2=0.03035X32=X29+X31+ X29*X31/ X30=0.143+0.03035+0.143*0.03035/0.0598=0.246X33=X30+X31+ X30*X31/ X29=0.0598+0.03035+0.0598*0.03035/0.143=0.103用个别法求短路电流d2d2①水电厂 S–1:X jss–1= X32*( S N∑1/ S j )=0.246 *( 3*200/0.875/100 ) = 1.687 ②水电厂 H–1:X js H–1= X33*( S N∑1/ S j )= 0.103*( 4*300/0.85/100 ) = 1.454 查运算曲线:t=0”时I*S-1”=0.616I*H-1”=0.71I S-1”= ( I*S-1” * S NS-1)/(√3 * U j )=0.616*( 3*200/0.875)/(√3 * 230)=1.06KAI ch S-1= I S-1”*√[1+2*(K ch-1)²]=1.06*√[1+2*(1.85-1)²]=1.657KAI H-1”= (I*H-1”* S NH-1)/(√3 * U j )=0.71*(4*300/0.85)/(√3 * 230 )=2.516KAI ch H-1= I H-1”*√[1+2 * (K ch-1)²]=2.516*√[1+2 * (1.85-1)²]=3.934KAI”= I S-1”+ I H-1”=1.06+2.516=3.576KAI ch1= I ch S-1+ I ch H-1=1.657+3.934=5.591KAt=2”时I*t=2s-1”=0.649I*t=2H-1”=0.74I t=2s-1”= (I*t=2s-1”* S NS-1)/ (√3 * U j )=0.649*(3*200/0.875)/ (√3 * 230)=1.117KA I t=2H-1”=(I*t=2H-1”*S NH-1)/(√3 * U j )=0.74*(4*300/0.85)/( √3 * 230)=2.623KAI t=2”= I t=2s-1”+ I t=2H-1”=1.117+2.623=3.74KAT=4”时I*t=4s-1”=0.649I*t=4H-1”=0.74I t=4s-1”= (I*t=4s-1”* S NS-1)/ (√3 * U j )=0.649*(3*200/0.875)/ (√3 * 230)=1.117KA I t=4H-1”=(I*t=4H-1”*S NH-1)/(√3 * U j )=0.74*(4*300/0.85)/( √3 * 230)=2.623KAI t=4”= I t=4s-1”+ I t=4H-1”=1.117+2.623=3.74KA⑶、d3点短路电流的计算:X34=(X19+X21)/2=0.0129X35=X29+X34+ X29*X34/ X30=0.143+0.0129+0.143*0.0129/0.0598=0.187X36=X30+X34+ X30*X34/ X29=0.0598+0.0129+0.0598*0.0129/0.143=0.078用个别法求短路电流①水电厂 S–1:X jss–1= X35*( S N∑1/ S j )=0.187 *( 3*200/0.875/100 ) = 1.282 ②水电厂 H–1:X js H–1= X36*( S N∑1/ S j )= 0.078*( 4*300/0.85/100 ) = 1.101 查运算曲线:t=0”时I*S-1”=0.810I*H-1”=0.94I S-1”= ( I*S-1” * S NS-1)/(√3 * U j )=0.810*( 3*200/0.875)/(√3 * 230)=1.394KAI ch S-1= I S-1”*√[1+2*(K ch-1)²]=1.394*√[1+2*(1.85-1)²]=12.18KAI H-1”= (I*H-1”* S NH-1)/(√3 * U j )=0.94*(4*300/0.85)/(√3 * 230 )=3.331KAI ch H-1= I H-1”*√[1+2 * (K ch-1)²]=3.331*√[1+2 * (1.85-1)²]=5.21KAI”= I S-1”+ I H-1”=1.394+3.331=4.725KAI ch1= I ch S-1+ I ch H-1=2.81+5.21=7.39KAt=2”时I*t=2s-1”=0.888I*t=2H-1”=1.011I t=2s-1”= (I*t=2s-1”* S NS-1)/ (√3 * U j )=0.888*(3*200/0.875)/ (√3 * 230)=1.529KA I t=2H-1”=(I*t=2H-1”*S NH-1)/(√3 * U j )=1.011*(4*300/0.85)/( √3 * 230)=3.583KA I t=2”= I t=2s-1”+ I t=2H-1”=1.529+3.583=5.112KAT=4”时I*t=4s-1”=0.888I*t=4H-1”=1.011I t=4s-1”= (I*t=4s-1”* S NS-1)/ (√3 * U j )=0.888*(3*200/0.875)/ (√3 * 230)=1.529KA I t=4H-1”=(I*t=4H-1”*S NH-1)/(√3 * U j )=1.011*(4*300/0.85)/(√3 * 230)=3.583KAI t=4”= I t=4s-1”+ I t=4H-1”=1.529+3.583=5.112KA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一、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1、220KV电压等级断路器S n=240MVA最大工作电流:I max =1.05* S n/(√3 * U n )=1.05*240/(1.732*220)=661A选SW2-220型断路器假定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05”,后备保护3.9”。
电力系统本科毕业设计

电力系统本科毕业设计电力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
一、电力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1. 满足用电需求电力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满足人们对电力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电力系统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复杂的电力需求。
2. 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电力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如气候、地理、地质、水利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如电力需求变化、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等。
这些因素均会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产生影响。
3. 考虑安全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安全和可靠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要确保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以保障供电的安全、可靠和稳定。
4. 考虑能源节约与环保在电力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节约能源和环保。
设计师需要优化电力系统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减少浪费和污染,同时遵守环保法规,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符合环境要求。
二、优化电力系统设计1. 采用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是最近几年电力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趋势之一。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完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这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供电能力。
2. 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对其性能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在优化电力系统设计时,可以采用分布式发电,引入新的供电模式,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等,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3. 完善预测模型完善预测模型是电力系统设计中关键的一步。
利用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用电量,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优化预测模型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减少浪费。
4. 推广节能技术节能技术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化毕业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增加,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需求。
因此,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共识。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将计算机、通信、测控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运行参数以及相关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过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监控系统、通信系统、自动调节系统、辅助服务系统、安全与稳定控制系统等几个方面。
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它通过采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检测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运行参数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显示在监控中心中,使操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信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换的桥梁,它通过通信设备将监控中心和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自动调节系统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它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和电力供求平衡情况,自动调节发电机出力和送电功率,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辅助服务系统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而建立的,它通过利用电力系统内部的能量储备和市场上的辅助服务来进行优化和调度,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安全与稳定控制系统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而建立的,它通过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预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毕业设计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基于计算机与PLC控制器的电力系统监控与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也可以设计一个基于通信协议的电力系统联网系统,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传输和交流,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个基于智能算法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述第1。
1节稳定性概述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参量来描述.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只有在同步运行状态下,其送出的电磁功率为定值,同时在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及各支路功率潮流也都是定值,这就是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
反之,如果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不能保持同步,则发电机送出的电磁功率和全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及支路的功率将发生很大幅度的波动.如果不能使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间恢复同步运行,电力系统将持续处于失步运行状态,即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状态。
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保持电力系统稳定的条件下,电力系统才能不间断的向各类用户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电能。
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的原因是在运行中不断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小的负荷波动,大的如电力元件发生短路故障等,使电气连接在一起的各同步发电机的机械输入转矩与电磁转矩失去平衡.电力系统稳定一般按电力系统承受干扰的大小分为静态和暂态稳定两大类。
在大的干扰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将发生很大的偏移和振荡,所以必须考虑电力系统的非线性,从电力系统的机电暂态过程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第1。
2节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外界大干扰后,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能够恢复到原始稳定运行方式,则认为电力系统在这一运行方式下是暂态稳定的。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与干扰的形式有关,一般有三种形式:1)突然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特性,最常见的是短路,无故障断开线路也属于这一类干扰。
2)突然增加或减少发电机出力,如切除一台容量较大的发电机.3)突然增加或减少大量负荷,如切除或投入一个大负荷.在电力系统受到大的干扰后,其机电暂态过程是一组非线性状态方程式,不能进行线性化,所以一般采用数值积分的时域分析法,将计算结果绘出运行参数对时间的曲线,用以判断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8篇)

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选样本8篇)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电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毕业论文的精选样本。
以下样本涵盖了多个电力工程领域的主题,包括电力系统分析、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子、电力传输等。
这些样本可作为撰写自己毕业论文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文的结构、内容和写作风格。
样本1: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通过训练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故障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优越性能。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深度神经网络样本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摘要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问题。
通过建立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了对光伏发电系统参数的优化选择。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优化配置、多目标优化、仿真分析样本3: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变频驱动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变频驱动系统。
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实现了对电机转速和负载的精准控制。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在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变频驱动、电机控制、能耗降低样本4: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建立详细的电气模型,分析了线路参数对输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电气特性、线路参数、输电性能样本5:基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
通过优化能源分配和调度,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系统成本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管理策略、能源利用率样本6: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与优化摘要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与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完整版)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设计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函授站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日期2011.12前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电力能源已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之一,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对电业生产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作为一名电力企业职工和一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要科学合理地驾驭电力,就得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来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是继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的总结和运用,是一次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所学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综合复习和运用一遍,可以培养我们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方案的比较查阅各种手册、规程、资料、数据等来扩大知识面,了解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本毕业设计论文共包括设计的任务、说明、计算、图纸等几大部分,内容是关于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作者通过参考电力系统毕业指导书及老师的帮助,进行了主接线方案的设计;选择了主变的容量和型号;然后再通过短路计算,选择和校验了电气设备及母线;最后,为全厂配置微机继电保护、进行防雷的规划等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可以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技术规程、规定、导则等,树立工程设计必须安全、可靠、经济的观点;巩固并充实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能独立完成工程设计、工程计算、工程绘图、编写工程技术文件等相关设计任务;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南京工程学院陈跃、程桂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鉴于本人水平及时间所限,本设计书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作者2011年12月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 (1)设计说明书 (2)一、概述 (2)二、主变压器的选择 (3)三、主接线的确定 (4)四、短路电流计算 (6)五、电器设备的选择 (7)六、所用电的接线方式与所用变的选择 (20)七、配电装置 (21)八、电压互感器的配置 (22)九、继电保护的配置 (25)十、防雷规划 (27)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二.待建变电所基本资料1.设计变电所在城市近郊,向开发区的炼钢厂供电,在变电所附近还有地区负荷。
电力系统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毕业论文摘要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它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很快,电网及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一些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运行但是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如何使变电生产管理与变电运行紧密结合,使变电管理自动化水平与变电运行自动化发展相适应,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的组成、规模、发展历程以及它对各个生产领域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及其各个状态的分析;同时对君正热电发电厂的电气部分、动力部分、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与构造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世界大发展的前提下,我电力行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求越发明确。
我电力行业迫切需要就“改善发电系统结构,提高输电效率,保证用电质量,加速发展水,风,核电的建设等方面”展开发展。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体,清洁能源的比重偏低。
大力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促进能源资源节约,提高能源转化效率,而且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状态分析,动力部分,电气部分,电气设备.1目录第一章绪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电力系统发展历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2电力系统状态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概述第1.1节稳定性概述电力系统是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由运行参量来描述。
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只有在同步运行状态下,其送出的电磁功率为定值,同时在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及各支路功率潮流也都是定值,这就是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
反之,如果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不能保持同步,则发电机送出的电磁功率和全系统各节点的电压及支路的功率将发生很大幅度的波动。
如果不能使电力系统中各发电机间恢复同步运行,电力系统将持续处于失步运行状态,即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状态。
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保持电力系统稳定的条件下,电力系统才能不间断的向各类用户提供合乎质量要求的电能。
电力系统失去稳定的原因是在运行中不断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小的负荷波动,大的如电力元件发生短路故障等,使电气连接在一起的各同步发电机的机械输入转矩与电磁转矩失去平衡。
电力系统稳定一般按电力系统承受干扰的大小分为静态和暂态稳定两大类。
在大的干扰下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将发生很大的偏移和振荡,所以必须考虑电力系统的非线性,从电力系统的机电暂态过程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第1.2节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电力系统在某一运行方式下,受到外界大干扰后,经过一个机电暂态过程,能够恢复到原始稳定运行方式,则认为电力系统在这一运行方式下是暂态稳定的。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与干扰的形式有关,一般有三种形式:1)突然变化电力系统的结构特性,最常见的是短路,无故障断开线路也属于这一类干扰。
2)突然增加或减少发电机出力,如切除一台容量较大的发电机。
3)突然增加或减少大量负荷,如切除或投入一个大负荷。
在电力系统受到大的干扰后,其机电暂态过程是一组非线性状态方程式,不能进行线性化,所以一般采用数值积分的时域分析法,将计算结果绘出运行参数对时间的曲线,用以判断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第1.3节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解决根据不同的电力系统稳定问题及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1)干扰下的电力系统稳定问题。
可将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所以一般用频率法,即计算电力系统参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相量,可以用来确定静态和动态稳定性,设计和整定各种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和自动调节装置等。
2)对大干扰下的稳定问题,由于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目前几乎无例外地采用时域法即用各种数值积分的方法。
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运行方式的复杂多变新的机组设备及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投入,各种控制系统和机械—-电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当今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已是一个多元的问题,它涉及不同的网络结构、运行方式、控制方式及参数、故障条件、过程的时间跨度等,如加上工程和经济上的考虑,往往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得不到一个唯一解决的问题。
因此,要求进一步发展有关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理论及分析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应用任何一种方法来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都是一种数学模拟,即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物理现象的过程。
所以,在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时,首先要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将表示电力系统特征的主要变量用合适的数学公式联系起来,一般用一组代数方程和一组微分方程的函数关系来表示。
建立数学模型不仅是简单的选择若干数学公式,而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物理过程的正确和抽象化。
在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时常常希望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再现某一物理过程。
这时,在构成数学模型时不仅要考虑主要因素,也要计及次要因素,最大可能使计算结果与实际过程相符合。
但是精确的数学模型往往导致复杂化。
在实际的工作中,人们要求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的范围内再现系统过程的实际变化规律。
所以,要求在保持研究现象的主要方面和其重要规律的合理精确前提下,忽略一些不重要因素,经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用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各个不同元件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可以选择不同详尽程度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到获得这些模型相应的设计或实测参数的可能性。
在本次设计中,根据设计需要我们选择了简化模型,其更加详细的在后面各节中有详细的介绍。
而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了牛顿迭代法,数值积分法对简化模型进行了编程计算,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提高暂态稳定性的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第三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3.1节 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在本次的设计中,对发电机数学模型要求了两个方程式分别为电磁功率方程和转子运动方程式;在对两公式进行推导的过程中用到了如下一关系式:(如图)cos sin sin cos q x y d U U U U δδδδ⎡⎤⎡⎤⎡⎤=*⎢⎥⎢⎥⎢⎥-⎣⎦⎣⎦⎣⎦ (3.1)cos sin sin cos x q y d I I I I δδδδ⎡⎤⎡⎤⎡⎤=*⎢⎥⎢⎥⎢⎥-⎣⎦⎣⎦⎣⎦(3.2)以上两式是电机学中DQ 轴和XY 轴之间的关系。
3.1.1.电磁功率(1)发电机等效电路图(以凸极机为例):E U G U',,d q d x x x e x(2)向量图(以凸极机为例)E qUI(3)方程式的建立(以凸极机为例): 由上图可以得到:sin q q I x U δ= (3.3)cos d d q I x E U δ=-当发电机等效电阻被略去时cos cos()cos sin e q d P P UI UI UI UI θϕδδδ===-=+将(3.3)式代入得:2()sin sin 22q d q e dd qE U U x x P x x x δδ-=*+(3.4)同样由图可得:''cos ''d d d q q d d x x x E E U x x δ-=- (3.5)由式(3.4)和(3.5)联立有:'''q d d q d q q d d qE U U U U U P E x x x =-+(3.6)上式即为发电机电磁功率方程式。
然而在本次设计中多机系统,假设发电机以一个等值电抗和该电抗后的电动势来表示'E 和'd x 。
假定除了发电机节点外,已消去了网络中其他的中间节点,则任一发电机的电磁功率为: .21R e ()s i n ()GE i i i i i ji j i j i ji J J iP E G E E YiIE δβ=≠==++∑式中ij Y 为发电机电动势节点I 和j 之间的互导纳,ij Y 为ij Y 的模值。
G 为发电机的台数;ij δ为i E 和j E 相量之间的夹角,即i j δδ-。
i δ和j δ为电动势的相对于某一相对向量的夹角;ij β为1/ij ij tg G B -。
上式表明,任一发电机发出的电磁功率是该发电机电动势相对于其他发电机电动势向量的相角差的函数。
3.1.2.转子运动方程根据旋转物体力学可以直接写出发电机的转子关系式:m e J T T T α=-=∆(3.7)式中: J ----转子的转动惯量 m T ——原动机转矩,e T ——发电机电磁转矩α ——转子机械角加速度,ω↑ 转子q 轴 同步参考轴空间固定参考轴由左图可以得到:0wt θθ=+⎰ (3.8)00t γωγ=+δθγ=-所以: d w dtθ= (3.9)2222d d d dt dt dtθδω== (3.10)若δ的单位为电弧度则:(3.7)式应为:02*B J d T P S dtωω*=∆ ( 3.11)式中P 为电机机对数。
取转矩基准值 0(/)B B T S W P =,B S 为基准功率值(KVA ) 以B T 去除(3.10)式两边,得出以标么值表示的运动方程式为:02*B J d M T t dw P S dt T ωω***=∆⇒=∆⎰ 上式由此可以写成为:02*B J d M T t dw P S dtT ωω***=∆⇒=∆⎰ 其中:02BJ M P S ω*=假设在转子旋转上施以一个单位标么值的转矩,*1T ∆= ,则:t M d M M ωωω**===⎰ (3.12)M 是以秒为单位的惯性常数。
它表示在发电机转子上施以一个单位标么值的转矩,将转子有静止(w=0)拖动到同步转速(0w )所需的时间S M 为22223302322()2.760(10)10410B B Bnp J D GD n M G P S S P S πω-==***=*** 式中: 2GD ——电机转子转动惯量n ——电机的额定转速,于是,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22d M T dt δ**=∆(3.13)*0J T dw T w dt ∆=⨯*0/B BT P P S S ∆∆=≈=∆Ω 式中:δ的单位是电弧度;M 值是以电机额定功率KVA 为基准的。
如果计算中不以电机额定功率为基准,则应根据所取得基准进行换算。
对以上所推得的转子运动方程利用分段计算法可以求得计算机程序得以实现的方法为:2()(1)(1)k k N k Jt w p T δδ--∆∆=∆=*∆* (3.14)()(1)()k k k δδδ-=+∆(3.15)第3.2节 负荷数学模型在本次设计中,负荷采用恒定阻抗表示,分为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
3.2.1,正序阻抗 因为 L LS P jQ S UI I U U**+=⇒==所以 211L L L L L L P jQ I U U Z U P jQ Z I *-⎫=⎪⎪⇒=⎬-⎪=⎪⎭(3 -- 16)3.2.2.负序阻抗负序阻抗用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 2110.05*0.35*0.35L L L Z Z j Z =+ (3 -- 17)第3.3节 网络的数学模型3.3.1.导纳矩阵的形成电力网络是一个线性网络。
线性网络可以进行线形变换。
利用对称分量法,abc 三相电力网络可以变换为120三序网络。
设三相网络导纳型网络方程为式中 ()abc U ————网络节点三相电压 列向量 ()abc I ————网络节点三相电流列向量 ()abc Y ————网络节点三相导纳列向量设网络节点数为n 。
每个节点都有abc 三相,因此,()abc U 和()abc I 均为3n 维向量,()abc Y 为33n n ⨯维矩阵。
()()()abc abc abc Y U I =网络节点三相电压列向量()abc U 、注入电流列向量()abc I 分别与节点三序电压列向量(120)U ,注入电流列向量(120)I 有如下关系:()(120)abc A U T U =()(120)abc A I T I =其中A T 是三相量和三序量的变换矩阵,维数是 ,它是对角元素为T 的对角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