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与地形图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2)图示比例尺:
绘制在数字比例 尺下方 用分规直接在图 上量取直线段的 水平距离 可抵消图上量取 长度时图纸伸缩 的影响
图示比例尺
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比例尺精度的作用:
◆根据比例尺精度,就可在测图时确定出量距应达到的准确程度; ◆按图上需要表示出的实地最小距离来确定测图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比例尺精度越高。 例如:根据某工程设计需要,在图上必须能表示0.05米的实地距 离,按上述原理,应采用的测图比例尺为:
.
□对于要按实际形状画出的地物,如形状不规则,当凹凸 部分在图上大于0.4毫米时均应表示出来。道路、围墙、管 线等曲折在图上小于0.5毫米时可忽略不计,将其拉直。
2、地貌点的选择
.
山地:应选择山顶、鞍部、 山脊、山谷和山脚等坡度 及方向变化处的地貌特征 点作碎部点。
平坦地区:间隔一定距离 (一般为图上30mm)测绘 一碎部点,每块平地应注 明其代表性高程。
1∶500地形图取至0.01千米, 1∶1 000和1∶2 000地形图取 至0.1千米, 1∶5 000地形图取至整千米数。
矩形分幅编号 ◆流水编号法
一般从左至右、由上到下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行列编号法
一般由上到下为横行,从左至右为纵列,以一定 代号按先行后列的顺序编号。
第五节
图名和图号 接图表
用量角器量出测点方向, 沿量角器直尺边刺点。
控制点
经纬仪配合小平板仪测图法
小平板仪安置在控制点上; 经纬仪安置在平板仪近旁(23米) 采用方向距离交会法。
测点方向:用照准仪瞄 测点距离 测点标高
地图与测量第五章地形图及其应

地图比例尺 1:1万 1:2.5万 1:5万 1:10万
方里网间隔 10厘米 4厘米 2厘米 2厘米 .
相应实地长 1公里 1公里 1公里 2公里
坐标系与方里网
在1:1万---1:10万地形图上,只在内外 图廓间绘有间隔为1分的经、纬度刻划线, 称为分度带,不在图幅内绘制经纬网格。
1:25及1:50万地形图只绘经纬网,其间 隔见下表
118 o 120
122
20带
21带
120o 30
117
123
每幅1: 100万 图幅范 围内各 种比例 尺地形 图需绘 邻带方 里网的 图幅
经 差 7.5分 内 的 1: 1万 图 绘西边邻带方里网
经 差 7.5分 内 的 1: 2.5万 图 绘东边邻带方里网
经 差 3 0 分 内 的 1 : 1 0.万 、 1 : 5 万 、 1: 2.5万 图 绘 东 边 邻 带 方 里 网
.
第五章 地形图和普通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一、高斯----克吕格投影 由于地球是一个接近于椭球的不规则形体,无法用数学 公式表示,这给地面点的精确定位造成困难,人们构造 了一个非常接近地球的形体——旋转椭球体来表示地球, 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但它与地球一样不可无变形地展 在平面上。地图学中,通过选择可展的过渡面(圆柱面、 圆锥面、平面),使它们与旋转椭球体相切或相割,再 设定投影的变形条件(等积、等距、等角、任意),从 而建立了从椭球面到平面的数学关系——地图投影。
我国规定:每个投影带西边缘 30分以内及东边缘7.5分(1: 2.5万)、15分(1:5万)以 内的图幅,加绘邻带方里网。 即西带方里网延伸到东带30 分内,中央经线以东应该投 影到经差3度30分。
中国地形图地理全册

3、 地 形 骨 架 呈 网 格 状
评价
优点:
在一些山脉的迎风(海风)坡形成较丰 富的降水(多雨中心),导致山脉两侧的 气候差导,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
联想:
①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由南向北——阿尔 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
②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 作剖面-30°N、38°N、45°N,沿纬线作 剖面-90°E、100°E、110°E。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水电站;
评价 :
(1)优点:
①有利于水汽深入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海洋湿
秦岭淮河21202041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东西走天山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阴山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22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山西和河北的省界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西侧是云贵高原东侧是江南丘陵长白山中国和朝鲜的界山23山脉走向山脉名称地理事物的分界线南北走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黄土高原西北东中国和蒙古的界山祁连山北侧是河西走廊南侧是柴达木盆地喜马拉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24中华五岳
内蒙 古高 原
连山麓与甘 新边界—大 兴安岭,长 城-北面国
界
特点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②地面平 坦广阔;③东部多草原西部多 沙漠戈壁;④海拔一般1000米 左右;⑤有丰富的炼、铁、稀 土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地形图是一种以等高线和其他图形符号来表示地表地貌特征的地理信息图。
绘制一张准确的地形图是研究地形和地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
一、准备工作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收集一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包括地理图表、地形测量数据、卫星图像等。
这些数据将为绘制地形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适合的绘图工具,如绘图仪器、绘图纸和涂色工具等。
二、确定图幅在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确定图幅的大小和范围。
图幅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适中的大小,以方便后续的绘制和观察。
图幅的范围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区域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包含所研究区域全部或者部分的范围。
三、绘制地块轮廓首先,在绘图纸上绘制出图幅的边界,并确定地块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利用等高线和其他图形符号,将地块的轮廓绘制出来。
这需要根据实际的地形测量数据进行绘制,以保证地块轮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绘制地块轮廓时,可以采用分层绘制的方法,先绘制主要轮廓,再逐步绘制次要轮廓,以增加图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绘制等高线绘制等高线是绘制地形图的核心步骤之一。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起伏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地表的高度和等高差。
在绘制等高线之前,需要根据地形测量数据来确定等高线的间距和线性。
一般来说,等高线的间距可以根据地形起伏的大小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等高线的间距越小,地形的细节描述越丰富,但同时也增加了绘制的难度和工作量。
在绘制等高线时,可以采用逐层绘制的方法,先绘制主要等高线,再逐步绘制次要等高线,以增加地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五、添加地貌特征在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添加一些地貌特征的符号和标记。
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丘陵、平原等,它们反映了地表的形态和特点。
在添加地貌特征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符号和颜色,以突出地貌的特征和差异。
第7章:地形图基本知识xp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4. 等高线的分类
首曲线(基本等高线) 计曲线(加粗等高线) 间曲线(1/2等高线) 助曲线(1/4等高线)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4. 等高线的分类
4.1 首曲线 在同一幅图上, 按规定等高距测绘 的等高线称为首曲 线,也称基本等高 线,用0.15mm实线 绘制。
第7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本章内容:地形图、地图、比例尺及
其精度、图名、图廓、图号、地物地 貌符号、识图。
§7-1 地形图概述
1. 地形
地物和地貌构成地形。
2. 地形图
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 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平 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称为地形图。
§7-1 地形图概述
3. 地图
按一定的比例尺,有选 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 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 图,称为地图。 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 题地图。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3. 典型地貌的等高线表示法
3.2 山脊与山谷 山脊、山谷等高线的疏密, 反映了山脊、山谷纵断面的起伏 变化情况,其尖圆或宽窄反映了 山脊、山谷横断面的起伏变化情 况。 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合称地 性线。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3. 典型地貌的等 高线表示法
3.3 鞍部 是相邻山头之 间呈马鞍形的低凹 部位,也是两个山 脊与两个山谷汇合 处,也成垭口。
砼3 ×
× 黄 × ×
× ×
×
×
注记
注记
§7-5 地貌符号——等高线
地貌:是指地球自然表 面的起伏状态。 地貌包括:山地、丘陵 地、平原、洼地等。 地貌的表示法:等高线
砼3
× 黄 × ×
×
× ×
地理:1.4《地形图》课件(中国版七年级上)概要

如何实现立体地形到平面地图的转化? 如下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
山顶——
密闭等高线 的最内层
山脊——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 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 等高线表现为向内 凹进去(等高线向 高处突出)
鞍部—— 相邻 两座山顶之 间的连接部位。
艾丁湖为吐鲁番盆 地的“盆底儿”,湖 面低于海平面154.31米, 是我国陆地海拔的最 低点。
二、陆地地形: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丘陵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
陵
海拔一般在500 米以下、起伏不大、 坡度和缓、相对高 度不超过200米。
山
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 呈脉状分布的地形区。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意义:
将一定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 线,就是等高线,它表示该区域中某一海 拔高度的各个地点的集合。
A
B
E C D
F
A
B C D
E
F
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
将多条等高 线按一定比例缩 小后投影到平面 图上,就形成了 等高线地形图。
范围广、面积大、 外围较陡、内部 起伏较为和缓, 海拔在500米以 上的地形区。
高
原
平 原
海拔在 200米以下、 宽广平坦、起 伏很小的地形。
中间低、但较 平坦、四周相对 较高、但相对崎 岖的地形区。
盆 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200米 以下 广阔平 坦,起 伏不大
《地形图测绘》

编辑ppt
8.3.2 地形测图的方法 (一)经纬仪测绘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测站上的准备工作 安置经纬仪于控制点A,如图所示,测定竖直度盘的指标差x,并用尺子量 出仪器高i。
编辑ppt
2.在水平度盘读数为零度时,照准另一控制点B,作为起始方向。 3.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瞄准立在碎部点1上的视距尺(一般使中丝对准尺上仪 器高i处,此时i=l),读出上、中、下三丝在尺上的读数,并读出水平度盘及竖盘 读数,分别记入手簿内。 4.算出水平距离D及高差h,并计算碎部点的高程H测点(H测点= H测站+h; 式中H测站为测站点的高程)。水平距离计算到分米,高差、高程计算到厘米。 5.用量角器和三棱尺将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注以高程,注记时可 用碎部点的点位兼作高程数字的小数点。
地形:地物和地貌合称为地形。
8.1.1地物的表示方法
地形图图式中地物的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状符号和注记符号。
1. 比例符号:将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地物形状轮廓线,按测图比例尺缩小
绘制在地形图上,再配合注记符号来表示地物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在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原则是:凡能按比例尺缩方法
编辑ppt
⑴ 山头:山头的等 高线呈环网状。
地形图与地理底图

第二节 地形图与地理底图 一、地形图〔清光绪三十四年《秋季大操地理全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陆军部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中心,举办第三次大型军事演习。
为提供演习所需的实地用图,由清南洋实地测量司测制了有关的比例尺地形图。
此次测绘,有1∶2.5万比例尺“太湖县北部”、“太湖县南部”地形图共16幅,幅面37.5厘米×27.5厘米。
等高距10米、5米,水准标高假定于放马堡80密达(米),并绘有直线比例尺。
1∶10万比例尺“潜山县附近总图”、“太湖县附近总图”2幅,等高距20米。
1∶100万“安庆府附近总图”1幅,为彩色图。
深蓝色单线河,红色道路,绿色省界,居民地和注记为黑色,地貌为土黄色晕渲法表示,并绘有高度尺,单位:启罗密达(千米),长度比例尺,单位:里。
该图系内还附有1∶2.5万“北京北郊略图”、“北京东郊略图”,1∶2千“薪野附近防御略图”。
1∶1.2万“阅兵式命令附图”,是在地形图上用红色线状符号表示宿营区域和阅兵大臣阅兵行进路线,军队进路,以供阅兵现场使用。
〔民国时期“安徽全图”〕民国2年(1913年),安徽省陆军测量局开始以天文、三角、水准测量为基础,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形图测绘。
当时,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多面体投影,图廓为矩形分幅(幅面为36厘米×46厘米),运用简单的地形图图式,以速测法为主成图。
民国25年(1936年),陆地测量总局决定采用兰勃特投影,将1∶5万比例尺矩形分幅地图改编为经纬度分幅,地面高程基准以各省假定点起算。
以安徽陆地测量局(驻安庆市)门前假定标高50公尺为起算点。
该局实测有安庆附近1∶5千地形图5幅;安庆至合肥一带1∶2.5万比例尺地形图71幅;津浦线及安庆至合肥一带、皖西、高河埠附近、皖南、长江流域及全椒至庐江一带、亳县附近1∶5万地形图,截止民国25年,共完成213幅。
民国19~24年(1930~1935年),安徽省陆地测量局,以民国3年(1914年),参谋本部第五局颁布的《1∶10万地图勘测规则》和《1∶20万民国图编纂规则》,在1∶5万比例尺地形图基础上,通过调查,采用缩编摹绘,编制有1∶10万比例尺“安徽全省图”144幅;以1∶10万调查图为基础图缩编摹绘,编制有1∶20万比例尺“安徽全省图”44幅;以1∶2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图缩编摹绘,编制有1∶40万比例尺“安徽全省图”14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缓坡
开动脑筋
福州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图1、 图2,回答下列问题。 B 处;适合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 A 处。一处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漂流的是______ 自西向东 _________。
16
开动脑筋
658 米。图上测得甲 (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 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 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 ,则缆车路线 1 千米。 长度至少_____
冰斗谷
角峰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 角峰和冰斗谷
海蚀柱
波浪的作用
生物也会改变地形的结构
主导
塑造师
内 力
火山 地壳 运动 地震
外 力
流水 侵蚀
泥沙 堆积 生物 因素 海浪
风力 冰川
使地球表面高低不 平、起伏加大,具 有阶段性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具 有缓慢性和持久性
31
复习回顾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 用的方法是( B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
32
牛刀小试
3、外力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侵蚀作用是( B ) A.风力的侵蚀 B.流水的侵蚀 C.冰川的侵蚀 D.海浪的侵蚀
17
开动脑筋
(3)结合图2,判断图1中C、D两山坡更适 合修梯田的是______ C 坡。
18
讨论
在喜马拉雅山的东段有世界上最大的 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是怎么形成 的?
地表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既受地球内 力的影响,也受地球外力的影响,如流 水的冲刷和溶蚀、泥沙的沉积、风的吹 蚀等。
19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最大。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 沉积,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 和冲积平原。
沙漠Leabharlann 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域——风蚀城堡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 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风蚀柱 戈 壁
风蚀蘑菇
相对高度 海拔
丘陵的特点
海拔一般在200-500米,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 下 地面起伏、坡度较缓 典型丘陵:哈萨克丘陵 江南丘陵
7
高原的特点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顶面平坦宽阔。地势起伏不大,但是边缘陡峭。
典型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云贵高原
8
盆地的特点
四周高,中间低平 典型丘陵: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9
平原的特点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 典型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0
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是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
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等高线地形图实
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
个平面上来表示地形的起伏的图。
12
山体的不同部位
4、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损坏的重要原因是 ( C) 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侵蚀作用 C.风化和风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课后作业
下课!
山谷 鞍部
峭壁 山坡 (陡坡)
山顶
峭壁 (缓坡)
13
等高线中的地形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
等高线呈 封闭状态, 中间高, 四周低。
等高线向 海拔较低 处凸出, 便于登山
等高线向 海拔较高 处弯曲, 易发源河 流
两个山顶 间的平坦 区域
等高线重 叠处
开动脑筋
陡坡
山顶
A
山脊 山谷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 并且思考沿那条路 登鸡冠山更好?
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你能认出这是哪里吗?
2
地形的类型
山地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3
猜地形游戏,并说明理由
4
山地的特点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典型山地: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
5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