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一)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数学(文)难题专项训练(1)推理与证明(含答案)

2014年高考数学(文)难题专项训练(1)推理与证明(含答案)

【冲击高分系列】2014年高考数学(文)难题专项训练:推理与证明1.(2013北京海淀区5月模拟卷,8,5分) 若数列满足:存在正整数,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有成立,则称数列为周期数列,周期为. 已知数列满足,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若m=,则B. 若,则m可以取3个不同的值C. 若,则数列是周期为3的数列D. 且,数列是周期数列2.(2013年山东省高三4月巩固性练习,12,5分) 已知函数若函数的零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B.C.D.3.(2012宁夏高三三模,12, 5分)已知有穷数列A: a1, a2, …, a n(n≥2, n∈N) . 定义如下操作过程T: 从A中任取两项a i, a j, 将的值添在A的最后, 然后删除a i, a j, 这样得到一系列n-1项的新数列A1(约定: 一个数也视作数列) ; 对A1的所有可能结果重复操作过程T, 又得到一系列n-2项的新数列A2; 如此经过k次操作后得到的新数列记作A k. 设A: -, 则A3的可能结果是()A. 0B.C.D.4.(2012大纲全国, 12, 5分)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点E在边AB上, 点F在边BC上, AE=BF=. 动点P从E出发沿直线向F运动, 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 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 P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 8B. 6C. 4D. 35. (2007上海, 15, 4分)设f(x)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 且f(x)满足:“当f(k)≥k2成立时, 总可推出f(k+1)≥(k+1)2成立”. 那么, 下列命题总成立的是()A. 若f(1)<1成立, 则f(10)<100成立B. 若f(2)<4成立, 则f(1)≥1成立C. 若f(3)≥9成立, 则当k≥1时, 均有f(k)≥k2成立D. 若f(4)≥25成立, 则当k≥4时, 均有f(k)≥k2成立6.(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4月综合测试,13,5分) 数列的项是由1或2构成,且首项为1,在第个1和第个1之间有个2,即数列为:1,2,1,2,2,2,1,2,2,2,2,2,1,…,记数列的前项和为,则;.7.(2013年山东省高三4月巩固性练习,16,5分) 对大于或等于的自然数的次方幂有如下分解方式:根据上述分解规律,若的分解中最小的数是73,则的值为.8.(2013年湖北七市高三4月联合考试,16,5分) 挪威数学家阿贝尔,曾经根据阶梯形图形的两种不同分割(如下图) ,利用它们的面积关系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恒等式——阿贝尔公式:a1b1+a2b2+a3b3+…+a n b n=a1(b1-b2) +L2(b2-b3) +L3(b3-b4) +…+L n-1(b n-1-b n) +L n b n,则其中:(I) L3=;(Ⅱ) L n=.9.(2013湖北黄冈市高三三月质量检测,17,5分)如图所示,将数以斜线作如下分群:(1) ,(2,3) ,(4,6,5) ,(8,12,10,7),(16,24,20,14,9),…,并顺次称其为第1群,第2群,第3群,第4群,…,则第7群中的第2项是;第群中个数的和是.…10.(2013山东青岛高三三月质量检测,16,5分) 给出以下命题:①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②命题“,” 是真命题;③已知线性回归方程为,当变量增加个单位,其预报值平均增加个单位;④已知,,,,依照以上各式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则正确命题的序号为(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11.(2012江西省临川一中,师大附中高三联考,14,5分)若是等比数列,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则有正确的结论:.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是等差数列,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则有正确的结论:_______.12.(2012山东省济南市第二次模拟,16,5分)观察下列等式1=12+3+4=93+4+5+6+7=254+5+6+7+8+9+10=49……照此规律,第n个等式为__________.13. (2013高考仿真卷四, 16, 5分)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 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 第n行有n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n≥2) , 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 如=+=+=+, …, 则第10行第3个数(从左往右数) 为.…………14.(2012湖南, 16, 5分) 对于n∈N*, 将n表示为n=a k×2k+a k-1×2k-1+…+a1×21+a0×20, 当i=k时, a i=1, 当0≤i≤k-1时, a i为0或1. 定义b n如下: 在n的上述表示中, 当a0, a1, a2, …, a k中等于1的个数为奇数时, b n=1; 否则b n=0.(1) b2+b4+b6+b8=;(2) 记c m为数列{b n}中第m个为0的项与第m+1个为0的项之间的项数, 则c m的最大值是.15. (2012湖北, 17, 5分)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 6, 10, …记为数列{a n},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 n},可以推测:(1) b2 012是数列{a n}中的第项;(2) b2k-1=. (用k表示)16.(2010上海, 12, 4分)在n行n列矩阵中, 记位于第i行第j列的数为a ij(i, j=1, 2, …, n). 当n=9时,a11+a22+a33+…+a99=.17.(2010福建, 16, 5分)观察下列等式:①cos 2α=2cos2α-1;②cos 4α=8cos4α-8cos2α+1;③cos 6α=32cos6α-48cos4α+18cos2α-1;④cos 8α=128cos8α-256cos6α+160cos4α-32cos2α+1;⑤cos 10α=mcos10α-1 280cos8α+1 120cos6α+ncos4α+pcos2α-1.可以推测, m-n+p=.18.(2013北京海淀区5月模拟卷,20,13分)设是由个实数组成的行列的数表,如果某一行(或某一列)各数之和为负数,则改变该行(或该列)中所有数的符号,称为一次“操作”.(Ⅰ) 数表如表1所示,若经过两次“操作” ,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实数,请写出每次“操作” 后所得的数表(写出一种方法即可);(Ⅱ) 数表如表2所示,若必须经过两次“操作” ,才可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求整数的所有可能值;(Ⅲ) 对由个实数组成的行列的任意一个数表,能否经过有限次“操作” 以后,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请说明理由.19.(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三月模拟,20,13分)已知集合.对于,,定义;;与之间的距离为.(Ⅰ)当时,设,,求;(Ⅱ)证明:若,且,使,则;(Ⅲ)记.若,,且,求的最大值.20.21.22. 已知△ABC的三边长为有理数.(Ⅰ)求证:cos A是有理数;(Ⅱ)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cos nA是有理数.23.(2012北京西城区第二次模拟,20,14分)若正整数,则称为的一个“分解积”.(Ⅰ)当分别等于时,写出的一个分解积,使其值最大;(Ⅱ)当正整数的分解积最大时,证明:中的个数不超过;(Ⅲ)对任意给定的正整数,求出,使得的分解积最大.24. (2012北京海淀区期末卷,20,14分)将一个正整数表示为a1+a2+…+a p(p∈N*)的形式,其中a i ∈N*,,且,记所有这样的表示法的种数为(如4=4,4=1+3,4=2+2,4=1+1+2,4=1+1+1+1,故).(Ⅰ)写出的值,并说明理由;(Ⅱ)证明:f(n-1)-f(n)≧1();(Ⅲ)对任意正整数,比较与的大小,并给出证明.25.(2012山东, 22, 13分) 已知函数f(x) =(k为常数, e=2. 718 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 曲线y=f(x) 在点(1,f(1) ) 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1) 求k的值;(2) 求f(x) 的单调区间;(3) 设g(x) =xf '(x) , 其中f '(x) 为f(x) 的导函数. 证明: 对任意x>0, g(x) <1+e-2.26.(2012陕西, 21, 14分) 设函数f(x) =x n+bx+c(n∈N+, b, c∈R) .(1) 设n≥2, b=1, c=-1, 证明:f(x) 在区间内存在唯一零点;(2) 设n为偶数, |f(-1) |≤1, |f(1) |≤1, 求b+3c的最小值和最大值;(3) 设n=2, 若对任意x1, x2∈[-1, 1], 有|f(x1) -f(x2) |≤4, 求b的取值范围.27. (2008上海, 21, 18分)已知数列{a n}∶a1=1, a2=2, a3=r, a n+3=a n+2(n是正整数), 与数列{b n}∶b1=1,b2=0, b3=-1, b4=0, b n+4=b n(n是正整数). 记T n=b1a1+b2a2+b3a3+…+b n a n.(Ⅰ)若a1+a2+a3+…+a12=64, 求r的值;(Ⅱ)求证:当n是正整数时, T12n=-4n;(Ⅲ)已知r>0, 且存在正整数m, 使得在T12m+1, T12m+2, …, T12m+12中有4项为100. 求r的值, 并指出哪4项为100.答案1.D2.C3.B4.B5. D6.36;39817.98.(Ⅰ);(Ⅱ)9.,10. ①③④11.12.13.14.(1) 3(2) 215.(1) 5 030(2)16. 4517. 96218.(I)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1,3,3,-6,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0. 方法1:方法2:方法3:(写出一种即可)……………………3分(II) 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2,0,,0,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1.因为必须经过两次“操作” ,所以要操作第三列和第一行.①如果操作第三列,则有:所以第一行之和为,第二行之和为,所以解得,又是整数,所以.②如果操作第一行,则有:所以每一列之和分别为,,,,所以解得.综上所得,.…………………10分(III) 能,理由如下:按要求对某行(或某列)操作一次时,则该行的行和(或该列的列和)由负整数变为正整数,都会引起该行的行和(或该列的列和)增大,从而也就使得数阵中个数之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大于等于,但是每次操作都只是改变数表中某行(或某列)各数的符号,而不改变其绝对值,显然,数表中个数之和必然小于等于,可见其增加的趋势必在有限次之后终止, 终止之时必然所有的行和与所有的列和均为非负整数,故结论成立.…………………13分19.(Ⅰ)由于,则,即.…………3分(Ⅱ)设,,.因为,使,所以,使得,所以,使得,其中.所以与同为非负数或同为负数.所以,所以.………8分(Ⅲ)解法一.设中有项为非负数,项为负数.不妨设时,;时,.所以因为,所以,整理得.所以.因为;又,所以.即.对于,,有,,且,.综上所得,的最大值为.………13分解法二首先证明如下引理:设,则有.证明:因为,,所以,即.所以.上式等号成立的条件为,或,所以.对于,,有,,且,.综上所得,的最大值为.………13分20.解法一:(Ⅰ)因为动点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为准线的抛物线,方程为即曲线的方程为.………4分(Ⅱ)假设是直角三角形,不妨设,则,则.设,,,必有,,则,,所以.又,则所以,所以,又,,所以,所以,整理得……………………………8分又,所以.又,所以.所以,所以,即.所以,①又,] 所以,整理得即.②由①②得,所以.③设,则有,则.所以无解,所以方程③无解,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ABC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12分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设,,,由,得,.当轴时,,,从而,,即点的坐标为.由于点在上,所以,即,此时,,,所以,很明显此时△ABC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8分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整理得:,则.假设,则直线的斜率为,同理可得:.由,得,,.由,可得.从而,整理得:,即,①设,则,则.所以方程无解,所以方程①无解,所以假设不成立,不可能是直角.同理可证和也不可能是直角,综合得可知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12分21.(1)对任意正整数,有,.所以数列是首项,公差为等差数列;数列是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对任意正整数,有,.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或…………………………3分对任意正整数,..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或.7分(2) 由(1)得,,则有:所以必有,又,则①当时, ,即;②当时,,令,解得,则有;③当时, 则,假设存在,使得从而,得,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此时.综上可知, 存在正整数,使得,并且正整数对只有两对:与…………………14分:22. .(Ⅰ)由AB、BC、AC为有理数及余弦定理知cos A=是有理数.(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cos nA和sin A·sin nA都是有理数.①当n=1时, 由(Ⅰ)知cos A是有理数, 从而有sin A·sin A=1-cos2A也是有理数.②假设当n=k(k≥1)时, cos kA和sin A·sin kA都是有理数.当n=k+1时, 由cos(k+1)A=cos A·cos kA-sin A·sin kA,sin A·sin(k+1)A=sin A·(sin A·cos kA+cos A·sin kA)=(sin A·sin A)·cos kA+(sin A·sin kA)·cos A, 及①和归纳假设, 知cos(k+1)A与sin A·sin(k+1)A都是有理数. 即当n=k+1时, 结论成立.综合①、②可知, 对任意正整数n, cos nA是有理数.23.(Ⅰ)则当6=3+3时,6的分解积取最大值;………………1分同理可得,当时,7的分解积取最大值;………………2分当时,8的分解积取最大值.………………3分(Ⅱ)由(Ⅰ)可知,当7的分解积最大时,.所以中可以有个.………………4分假设有个或个以上的时,因为,且,所以,此时分解积不是最大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中至多有个.………………7分(Ⅲ)①当中有时,因为,且,所以,此时分解积不是最大,可以将加到其他加数中,使得分解积变大.………………8分②由(Ⅱ)可知,中至多有个.③当中有时,若将分解为,由①可知分解积不会最大;若将分解为,则分解积相同;若有两个,因为,且,所以将改写为,使得分解积更大.因此,中至多有个,而且可以写成.………………10分④当中有大于的数时,不妨设,则有,所以将分解为会使得分解积更大.………………11分综上所述,中只能出现或或,且不能超过个,不能超过个.于是,当时,使得分解积最大;…………12分当时,使得分解积最大;………………13分当时,使得分解积最大.………………14分24.(Ⅰ)解:因为3=3,3=1+2,3=1+1+1,所以.因为5=5,5=2+3,5=1+4,5=1+1+3,5=1+2+2,5=1+1+1+2,5=1+1+1+1+1,所以.……………………………………3分(Ⅱ)证明:因为,把的一个表示法中的去掉,就可得到一个的表示法;反之,在的一个表示法前面添加一个“1+”,就得到一个的表示法,即的表示法中的表示法种数等于的表示法种数,所以表示的是的表示法中的表示法数.即.……………………………………8分(Ⅲ)结论是.证明如下:由结论知,只需证由(Ⅱ)知:表示的是的表示法中的表示法数,表示的是的表示法中的表示法数.考虑到,把一个的的表示法中的加上1,就可变为一个的的表示法,这样就构造了从的的表示法到的的表示法的一个对应,所以有即……………………………………14分25.(1) 由f(x) =,得f '(x) =, x∈(0, +∞) ,由于曲线y=f(x) 在(1,f(1) ) 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所以f '(1) =0, 因此k=1.(2) 由(1) 得f '(x) =(1-x-xln x) , x∈(0, +∞) ,令h(x) =1-x-xln x, x∈(0, +∞) ,当x∈(0, 1) 时, h(x) >0;当x∈(1, +∞) 时, h(x) <0.又e x>0,所以x∈(0, 1) 时, f '(x) >0;x∈(1, +∞) 时, f '(x) <0.因此f(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 1) , 单调递减区间为(1, +∞) .(3) 证明: 因为g(x) =xf '(x) ,所以g(x) =(1-x-xln x) , x∈(0, +∞) .由(2) h(x) =1-x-xln x,求导得h'(x) =-ln x-2=-(ln x-ln e-2) ,所以当x∈(0, e-2) 时, h'(x) >0, 函数h(x) 单调递增;当x∈(e-2, +∞) 时, h'(x) <0, 函数h(x) 单调递减.所以当x∈(0, +∞) 时, h(x) ≤h(e-2) =1+e-2.又当x∈(0, +∞) 时, 0<<1,所以当x∈(0, +∞) 时, h(x) <1+e-2, 即g(x) <1+e-2.综上所述结论成立.26.(1) 当b=1, c=-1, n≥2时,f(x) =x n+x-1.∵f f(1) =×1<0,∴f(x) 在内存在零点.又当x∈时, f '(x) =nx n-1+1>0,∴f(x) 在上是单调递增的,∴f(x) 在内存在唯一零点.(2) 解法一: 由题意知即由图象知, b+3c在点(0, -2) 取到最小值-6, 在点(0, 0) 取到最大值0,∴b+3c的最小值为-6, 最大值为0.解法二: 由题意知-1≤f(1) =1+b+c≤1, 即-2≤b+c≤0, ①-1≤f(-1) =1-b+c≤1, 即-2≤-b+c≤0, ②①×2+②得-6≤2(b+c) +(-b+c) =b+3c≤0,当b=0, c=-2时, b+3c=-6;当b=c=0时, b+3c=0,所以b+3c的最小值为-6, 最大值为0.解法三: 由题意知解得b=,c=,∴b+3c=2f(1) +f(-1) -3.又∵-1≤f(-1) ≤1, -1≤f(1) ≤1,∴-6≤b+3c≤0,当b=0, c=-2时, b+3c=-6;当b=c=0时, b+3c=0,所以b+3c的最小值为-6, 最大值为0.(3) 当n=2时,f(x) =x2+bx+c.对任意x1, x2∈[-1, 1]都有|f(x1) -f(x2) |≤4等价于f(x) 在[-1, 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4. 据此分类讨论如下:(i) 当>1, 即|b|>2时, M=|f(1) -f(-1) |=2|b|>4, 与题设矛盾.(ii) 当-1≤-<0, 即0时,M=f(1) -f=≤4恒成立.(iii) 当0≤-≤1, 即-2≤b≤0时,M=f(-1) -f=≤4恒成立.综上可知, -2≤b≤2.注: (ii) (iii) 也可合并证明如下:用max{a, b}表示a, b中的较大者.当-1≤-≤1, 即-2≤b≤2时,M=max{f(1) ,f(-1) }-f=+-f=1+c+|b|-=≤4恒成立.27.(Ⅰ)a1+a2+a3+…+a12=1+2+r+3+4+(r+2)+5+6+(r+4)+7+8+(r+6)=48+4r.∵48+4r=64, ∴r=4.(Ⅱ)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Z+时, T12n=-4n.①当n=1时, T12=a1-a3+a5-a7+a9-a11=-4, 等式成立.②假设n=k时等式成立, 即T12k=-4k,那么当n=k+1时,T12(k+1)=T12k+a12k+1-a12k+3+a12k+5-a12k+7+a12k+9-a12k+11 =-4k+(8k+1)-(8k+r)+(8k+4)-(8k+5)+(8k+r+4)-(8k+8) =-4k-4=-4(k+1), 等式也成立.根据①和②可以断定:当n∈Z+时, T12n=-4n. (Ⅲ)T12m=-4m(m≥1).当n=12m+1, 12m+2时, T n=4m+1;当n=12m+3, 12m+4时, T n=-4m+1-r;当n=12m+5, 12m+6时, T n=4m+5-r;当n=12m+7, 12m+8时, T n=-4m-r;当n=12m+9, 12m+10时, T n=4m+4;当n=12m+11, 12m+12时, T n=-4m-4.∵4m+1是奇数, -4m+1-r, -4m-r, -4m-4均为负数, ∴这些项均不可能取到100.∴4m+5-r=4m+4=100, 解得m=24, r=1,此时T293, T294, T297, T298为100.。

数学文卷·2014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2014.04)

数学文卷·2014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2014.04)

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数学文科(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答案解析】A .由已知得i z i 2)21(=-,两边同乘)21(i +化简得i z 5254+-=,故选A 2.【答案解析】B .因为N C R ={x |xa >},若M N CM R=⋂)(,则∈a (−∞,1],故选B3.【答案解析】D .若p 成立,q 不一定成立,例如取3,2,1,2-=-===d c b a ,反之,若q 成立,p 也不一定成立,如2,3,1,2=-==-=d c b a ,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 4.【答案解析】C .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3,故选C 5. 【答案解析】C .由ππk ax =+4,当π=x 时,41-=k a )(Z k ∈,因为0>a ,所以当1=k 时,正数a 取得最小值43,故选C 6. 【答案解析】A .设3个红球为A ,B ,C ,2个白球为X ,Y ,则取出2个的情况共有10种,其中符合要求的有3种,所求的概率为103,故选A 7. 【答案解析】D .函数)2()2(x f y x f y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命题D 是错误的,故选D 8.【答案解析】D.由于 x y x 222++=1])1[(22-++y x ,而点(-1,0)到直线01243=-+y x 的距离为35123)1(=-⨯-=d ,所以22)1(y x ++的最小值为3,所以x y x 222++的最小值为8132=-,故选D9. 【答案解析】C设BC 的中点为O ,由4=⋅AC AB ,即4)()(==+⋅+,因为3=,49=,425=,而⋅=22OM AO -,由已知21=,所以22OM AO -=641425=-,所以⋅=6,故选C10. 【答案解析】D.如图,取AC 中点为G ,结合已知可得GF //AB ,在正四面体中,AB ⊥CD ,又GE //CD ,所以GE ⊥GF,所以222GF GE EF +=,当四面体绕AB 旋转时,因为GF //平面α,GE与GF 的垂直性保持不变,显然,当CD 与平面α垂直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的长取得最小值21,当CD 与平面α平行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21,11F E 取得最大值22,所以射影11F E 长的取值范围是 [21,22],故选D11. 【答案解析】65πθ=. 由已知得21sin =θ,因为 )23,2(ππθ∈,所以65πθ= 12. 【答案解析】a =2.作出平面区域,由题设画图分析可知,当⎩⎨⎧=-=ay a x 105时,y x z 52-=取得最小值,由此求得2=a .13. 【答案解析】332. 由题意,该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其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2,体积为33224312=⨯⨯ 14. 【答案解析】),1(+∞.由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x 上为增函数,所以当)2()(t f t f ->时,t t ->2,由此解得1>t ,所以t 的取值范围是),1(+∞15. 【答案解析】42014=a .由2)2)(2(1=--+n n a a (*N n ∈).可得:)2()2(2)2(12-=-=-++n n n a a a (*N n ∈),所以,数列{}n a 是一个周期数列,周期为2,由于22212-=-a a ,31=a ,所以2a =4,由周期性得2014a =4 16. 【答案解析】223<<m . 由⎩⎨⎧>>-0022m m m ,(1)当10<<m 时,)1,21(212222∈--=--=m m m m m m e ,φ∈m 当1>m 时,)1,21()1(22∈-=-=m m m m e ,223<<m 17. 【答案解析】)0,49(-.如图,直线y=x-a 与函数1)(-==xe xf y 的图象在0≥x 处有一个切点,切点坐标为(0,0),此时0=a ;直线a x y -= 与函数x x y 22--=)0(<x 的图象有一个切点,切点坐标是)43,23(-,此时相应49-=a ,观察图象可知,方程a x x f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49(-.18.(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x x f 22cos 60cos -=︒x x 2cos 214322cos 141+=++=,由 ππππ2222+≤≤+k x k )(Z k ∈,可得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Z k k k ∈++ππππ,当且仅当)(Z k k x ∈+=ππ时,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是45. (Ⅱ).由余弦定理3cos2222πbc a c b =-+得3=bc ,由此可得4332323sin 21=⨯==∆A bc S ABC .19.(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设1+=n n a c ,则数列⎭⎬⎫⎩⎨⎧n c 1是一个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1,公差也是21,所以221)1(211n n c n =-+=,所以12-=na n , (Ⅱ)由(1)得1221221-==+=n n n n a b ,所以数列{}n b 的前10项和10S91092212]211[22121211⎪⎭⎫ ⎝⎛-=⎪⎭⎫ ⎝⎛-=++++=ΛΛ5121023= 20.(本小题满分15分)【答案解析】(Ⅰ)因为090=∠ACB ,所以BC AC ⊥,当PC AC ⊥时,PBC AC 平面⊥,而PBC PB 平面⊂,所以PB AC ⊥,此时,63322=+=+=PC AC PA ,即当PA=6时,PB AC ⊥(Ⅱ)在PBC ∆中,因为PC=3,︒=∠60PBCBC=1,所以PC BC ⊥,当P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90PBA ,(如图)在PBA Rt ∆中,因为AB=PB=2,由此可求得BD=2,又在BCD Rt ∆中,BC=1,所以CD=1,由于BCD PA 平面⊥,所以PBA BCD 平面平面⊥,所以CBD ∠就是直线BC 与平面PAB 所成角,在BCD Rt ∆中,因为BC=CD=1,所以︒=∠45CBD ,所以直线B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大小为︒45 18.(本小题满分15分)【答案解析】 (Ⅰ)令022)(=-='xe xf ,得0=x .当0≥x 时,0)(≥'x f ;当0<x 时,0)(<'x f ,故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Ⅱ)m x x e x h x---=222)(,x ex h x222)(--='令x e x g x 222)(--=,当]3,0[∈x ,0)1(2)(>-='x e x g ,所以)(x g 在]3,0[∈x 上为增函数,对于任意]3,0[∈x ,有)0()(g x g >,即0)0(222)(='>--='h x ex h x,所以)(x h 在]3,0[∈x 上是增函数,)(x h 的最大值m e h --=152)3(3,故函数)(x h y =有零点时,实数m 的最大值是1523-e.22.(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 (Ⅰ)直线p x 2=与抛物线y 2=2p x 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M ()p p 2,2,N ()p p 2,2-,弦长)0(4>=p p MN ,故三角形ABO 是∆Rt ,所以过A ,B ,O 三点的圆方程是:2224)2(p y p x =+-(Ⅱ)解:设点),2(),,2(222121y py B y p y A ,直线AB 的方程为:b my x +=,它与抛物线相交,由方程组⎩⎨⎧=+=pxy b my x 22消去x 可得0222=--pb mpy y ,故mp y y 221=+,pb y y 221-=,这样,tan =4π()21212112212122111tan tan 1tan tan tan y y x x y x y x x x y y x y x y -+=-+=-+=+βαβαβα()2212142p y y y y p -+=即1=p b mpp pb mp p 2242222+-=--⋅,所以mp p b 22--=,所以直线AB 的方程可以写成为:mp p my x 22--=,即()p y m p x 22-=+,所以直线AB 过定点()p p ,22- .题号:03“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解(Ⅰ)由于1=++c b a ,所以222)3()2()1(+++++c b a)642()14(c b a c b a ++++++=)32(215c b a +++=,由柯西不等式 14))(941()32(2=++++≤++c b a c b a ,当且仅当321cb a ==时, )32(c b a ++取得最大值14,又因为1=++c b a ,由此可得:当149,144,141===c b a 时,222)3()2()1(+++++c b a 取得最大值14215+(Ⅱ)因c b a ,,是正实数,故⎥⎦⎤⎢⎣⎡⎪⎭⎫ ⎝⎛++⎪⎭⎫ ⎝⎛++⎪⎭⎫ ⎝⎛+=++a bc c ab c ab b ac b ac a bc c ab b ac a bc 21 1)(=++≥b a c ,又因222c b a ca bc ab ++≤++,所以1)()(32=++≤++c b a ca bc ab 所以)(3ca bc ab cabb ac a bc ++≥++.题号:04“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 解(Ⅰ)①当切线l 垂直于x 轴时,由题设可求得)712,712(A ,)712,712(-B ,(或)712,712(-'A ,)712,712(--'B ),故1-=⋅OB OA k k ,所以OB OA ⊥; ② 当切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m kx y +=,解方程组⎩⎨⎧=-++=0124322y x m kx y 01248)43(222=-+++⇒m kmx x k ,设),(11y x A ,),(22y x B ,则⎪⎪⎩⎪⎪⎨⎧+-=++-=221222143843124k km x x k m x x ,2212122121)())((m x x mk x x k m kx m kx y y +++=++=,所以222222121)438()43124)(1(m kkmmk k m k y y x x ++-++-+=+ (*),因为直线m kx y +=与圆71222=+y x 相切,所以71212=+k m ,即)1(71222k m +=,代入方程(*)化简得02121=+y y x x。

2014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含解析版)

2014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含解析版)

2014 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分)设全集U={ x∈N| x≥2},集合 A={ x∈ N| x 2≥5} ,则?U()1 5A=A.?B.{ 2}C.{ 5}D.{ 2,5} 2.(5分)已知 i 是虚数单位, a,b∈R,则“ a=b=1是”“( a+bi)2=2i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5 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0cm2B.129cm2C.132cm2D.138cm24.(5 分)为了得到函数y=sin3x+cos3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cos3x 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B.向左平移个单位C.向右平移个单位D.向左平移个单位.(分)在()6(1+y)4的展开式中,记 x m n项的系数为 f( m,n),则 f5 51+x y(3,0)+f( 2, 1) +f(1,2)+f(0,3)=()A.45B.60C.120D.210 6.(5 分)已知函数 f( x)=x3+ax2+bx+c.且 0<f(﹣ 1)=f(﹣ 2)=f(﹣ 3)≤3,则()A.c≤3B.3<c≤ 6C.6<c≤9D.c>9 7.(5 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 a( x> 0),g(x)=log a x 的图象可1能是()A.B.C.D.8.(5 分)记 max{ x,y} =,min{ x,y} =,设,为平面向量,则()A.min{|+ |,|﹣ |}≤min{|| ,||}B.min{|+ |,|﹣ |}≥min{|| ,||}.+ |2,|﹣ |2}≤| |2+| |2C max{|.+ |2, |﹣ |2}≥| |2+| |2D max{|9.( 5 分)已知甲盒中仅有 1 个球且为红球,乙盒中有 m 个红球和 n 个蓝球( m ≥3,n≥3),从乙盒中随机抽取i(i=1,2)个球放入甲盒中.( a)放入 i 个球后,甲盒中含有红球的个数记为ξi(i=1,2);(b)放入 i 个球后,从甲盒中取 1 个球是红球的概率记为 p i(i=1,2).则()A.p1> p2,E(ξ1)< E(ξ2)B.p1< p2,E(ξ1)> E(ξ2).1>p2,E(ξ1)> E(ξ2)D.p1<p2,E(ξ1)< E(ξ2)C p10.(5 分)设函数 f1(x)=x2,f2( x)=2( x﹣ x2),,,,,,,.记k=| f k(a1)﹣f k(a0)|+| f k(a2)﹣f k(a1)丨+ +| f ki=0 1 299I(a99)﹣ f k( a98)| ,k=1, 2, 3,则()A.I1<I2<I3.2<I1<I3.1<I3<I2.3<I2<I1B IC ID I2二、填空题11.( 4 分)在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当输入50 时,则该程序运算后输出的结果是.12.( 4 分)随机变量ξ的取值为 0,1,2,若 P(ξ =0) = , E(ξ)=1,则 D(ξ)=.13.(4 分)当实数 x,y 满足时,1≤ax+y≤ 4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4.( 4 分)在 8 张奖券中有一、二、三等奖各 1 张,其余 5 张无奖.将这 8 张奖券分配给 4 个人,每人 2 张,不同的获奖情况有种(用数字作答).15.( 4 分)设函数 f(x)=,若f(f(a))≤ 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6.( 4 分)设直线 x﹣3y+m=0(m≠0)与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B.若点 P( m,0)满足 | PA| =| PB| ,则该双曲线的3离心率是.17.(4 分)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 A 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 A 到墙面的距离为 AB,某目标点 P 沿墙面上的射线 CM 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 P,需计算由点 A 观察点 P 的仰角θ的大小.若 AB=15m,AC=25m,∠ BCM=30°,则 tan θ的最大值是.(仰角θ为直线AP与平面 ABC所成角)三、解答题18.( 14 分)在△ ABC中,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a≠b,c= ,cos2A﹣cos2 B= sinAcosA﹣sinBcosB(1)求角 C 的大小;(2)若 sinA= ,求△ ABC的面积.4.(分)已知数列{ a n } 和{ b } 满足 a a(n∈N*).若 { a } 为等19 14n1a2a3n=n比数列,且 a1=2, b3=6+b2.(Ⅰ)求 a n和 b n;(Ⅱ)设 c(∈N *).记数列 { c } 的前 n 项和为 S .n=n n n(i)求 S n;(i i)求正整数 k,使得对任意 n∈N*均有 S k≥ S n.20(.15 分)如图,在四棱锥 A﹣BCDE中,平面 ABC⊥平面 BCDE,∠CDE=∠BED=90°,AB=CD=2,DE=BE=1,AC= .(Ⅰ)证明: DE⊥平面 ACD;(Ⅱ)求二面角B﹣AD﹣ E 的大小.521.( 15 分)如图,设椭圆C:(a>b>0),动直线l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 P,且点 P 在第一象限.(Ⅰ)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 k,用 a,b,k 表示点 P 的坐标;(Ⅱ)若过原点O 的直线 l1与 l 垂直,证明:点 P 到直线 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 ﹣b.22.( 14 分)已知函数 f (x)=x3+3| x﹣ a| (a∈R).(Ⅰ)若 f(x)在 [ ﹣ 1,1]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M(a),m(a),求 M(a)﹣ m(a);(Ⅱ)设 b∈R,若 [ f(x)+b] 2≤4 对 x∈[ ﹣1,1] 恒成立,求 3a+b 的取值范围.62014 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5 分)设全集 U={ x∈N| x≥2} ,集合 A={ x∈ N| x2≥ 5} ,则 ?U A=()A.?B.{ 2}C.{ 5}D.{ 2,5}【考点】 1F:补集及其运算.【专题】 5J:集合.【分析】先化简集合 A,结合全集,求得 ?U A.【解答】解:∵全集 U={ x∈N| x≥2} ,集合 A={ x∈N| x2≥5} ={ x∈ N| x≥3} ,则 ?U A={ 2} ,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集、补集的定义,求集合的补集,属于基础题.2.(5 分)已知 i 是虚数单位, a,b∈R,则“ a=b=1是”“( a+bi)2=2i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 29: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A1:虚数单位 i、复数.【专题】 5L:简易逻辑.【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性质,分别判断“a=b=1?”“( a+bi )2=2i ”与“”a=b=1?“(a+bi)2=2i ”的真假,进而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得到结论.【解答】解:当“a=b=1时”,“(a+bi)2=(1+i)2=2i ”成立,故“a=b=1是”“(a+bi)2=2i ”的充分条件;当“(a+bi)2 =a2﹣ b2+2abi=2i 时”,“a=b=1或”“a=b=﹣1”,故“a=b=1是”“(a+bi)2=2i ”的不必要条件;综上所述,“a=b=1是”“(a+bi)2=2i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7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充要条件的定义,复数的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5 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0cm2B.129cm2C.132cm2D.138cm2【考点】 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 5Q:立体几何.【分析】几何体是直三棱柱与直四棱柱的组合体,根据三视图判断直三棱柱的侧棱长与底面的形状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判断四棱柱的高与底面矩形的边长,把数据代入表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与直四棱柱的组合体,其中直三棱柱的侧棱长为 3,底面是直角边长分别为 3、4 的直角三角形,四棱柱的高为 6,底面为矩形,矩形的两相邻边长为 3 和 4,∴几何体的表面积S=2×4× 6+3×6+3×3+2×3×4+2××3×4+(4+5)×3=48+18+9+24+12+27=138( cm2).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84.(5 分)为了得到函数y=sin3x+cos3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cos3x 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B.向左平移个单位C.向右平移个单位D.向左平移个单位【考点】 HJ:函数 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 5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已知函数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平移原则判断选项即可.【解答】解:函数 y=sin3x+cos3x=,故只需将函数y=cos3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 y==的图象.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平移变换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5.(5 分)在( 1+x)6(1+y)4的展开式中,记 x m y n项的系数为 f( m,n),则 f(3,0)+f( 2, 1) +f(1,2)+f(0,3)=()A.45B.60C.120D.210【考点】 DA:二项式定理.【专题】 5P:二项式定理.【分析】由题意依次求出 x3y0,x2y1, x1y2,x0y3,项的系数,求和即可.【解答】解:( 1+x)6( 1+y)4的展开式中,含 x3y0的系数是:=20.f(3,0)=20;含 x2y1的系数是=60, f(2,1)=60;含 x1y2的系数是=36, f(1,2)=36;含 x0y3的系数是=4,f( 0, 3) =4;9∴f(3,0)+f( 2, 1) +f (1,2)+f(0,3)=120.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6.(5 分)已知函数 f( x)=x3+ax2+bx+c.且 0<f(﹣ 1)=f(﹣ 2)=f(﹣ 3)≤3,则()A.c≤3B.3<c≤ 6C.6<c≤9D.c>9【考点】 7E:其他不等式的解法.【专题】 11:计算题; 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 f(﹣ 1)=f(﹣ 2)=f(﹣ 3)列出方程组求出a,b,代入 0<f(﹣ 1)≤3,即可求出 c 的范围.【解答】解:由 f(﹣ 1)=f(﹣ 2)=f(﹣ 3)得,解得,则 f( x)=x3+6x2+11x+c,由0<f(﹣1)≤3,得0<﹣1+6﹣11+c≤3,即 6<c≤ 9,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方程组的解法及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7.(5 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 a( x> 0),g(x)=log a x 的图象可能是()A.B.10C.D.【考点】 3A:函数的图象与图象的变换.【专题】 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结合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当0< a< 1 时和当 a>1 时两种情况,讨论函数f(x)=x a(x≥0),g(x)=log a x 的图象,比照后可得答案.此时答案 D 满足要求,当 a>1 时,函数 f(x)=x a(x≥0),g(x)=log a x 的图象为:无满足要求的答案,11综上:故选 D,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熟练掌握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8.(5 分)记 max{ x,y} =,min{ x,y} =,设,为平面向量,则()A.min{|+ |,|﹣ |} ≤min{| | ,||}B.min{| + | ,| ﹣ |} ≥min{|| ,||}.max{|+ |2,|﹣ |2}≤| |2+| |2.max{| + |2,| ﹣ |2} ≥C D| |2+|| 2【考点】 98:向量的加法; 99:向量的减法.【专题】 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将,平移到同一起点,根据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 和﹣分别表示以,为邻边所做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再根据选项内容逐一判断.【解答】解:对于选项 A,取⊥,则由图形可知,根据勾股定理,结论不成立;对于选项 B,取,是非零的相等向量,则不等式左边min{|+ | ,|﹣|} =0,显然,不等式不成立;对于选项C,取,是非零的相等向量,则不等式左边max{| + | 2, |﹣| 2} =| + | 2=4,而不等式右边=|| 2+| | 2=2,故C不成立,D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在处理时要结合着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将,,,放12在同一个平行四边形中进行比较判断,在具体解题时,本题采用了排除法,对错误选项进行举反例说明,这是高考中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高考选择题的处理上,未必每一题都要写出具体解答步骤,针对选择题的特点,有时“排除法”,“确定法”,“特殊值”代入法等也许是一种更快速,更有效的方法.9.( 5 分)已知甲盒中仅有 1 个球且为红球,乙盒中有 m 个红球和 n 个蓝球( m ≥3,n≥3),从乙盒中随机抽取i(i=1,2)个球放入甲盒中.( a)放入 i 个球后,甲盒中含有红球的个数记为ξi(i=1,2);(b)放入 i 个球后,从甲盒中取 1 个球是红球的概率记为 p i(i=1,2).则()> p ,E(ξ)< E(ξ)A.p1 212 C.p1>p2,E(ξ1)> E(ξ2)B.p < p ,E(ξ)> E(ξ)1212 D.p1<p2,E(ξ1)< E(ξ2)【考点】 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 5I:概率与统计.【分析】首先,这两次先后从甲盒和乙盒中拿球是相互独立的,然后分两种情况:即当ξ=1时,有可能从乙盒中拿出一个红球放入甲盒,也可能是拿到一个蓝球放入甲盒;ξ=2时,则从乙盒中拿出放入甲盒的球可能是两蓝球、一红一蓝、或者两红;最后利用概率公式及分布列知识求出P1,P2和E(ξ1),E(ξ2)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析:,,,所以 P1>P2;由已知ξ的取值为 1、2,ξ的取值为 1、2、 3,12所以,==,13)﹣ E(ξ)=.E(ξ12故选: A.【点评】正确理解ξi(i=1,2)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此题也可以采用特殊值法,不妨令 m=n=3,也可以很快求解..(分)设函数1(x)=x2,f2(x)=2(x﹣x2),,,10 5fi=0, 1,2,, 99.记 I k=| f k(a1)﹣ f k(a0)|+| f k(a2)﹣ f k(a1)丨 + +| f k (a99)﹣ f k( a98)| ,k=1, 2, 3,则()A.I1<I2<I3B.I2<I1<I3C.I1<I3<I2D.I3<I2<I1【考点】 57: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专题】 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记 I k=| f k(a1)﹣ f k(a0)|+| f k(a2)﹣ f k(a1)丨 + +| f k( a99)﹣ f k (a98)| ,分别求出 I1, I2,I3与 1 的关系,继而得到答案【解答】解:由,故==1,由,故×= ×<1,+=,故 I2<I1<I3,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求出这三个数与1 的关系,属于难题.14二、填空题11.( 4 分)在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当输入50 时,则该程序运算后输出的结果是 6 .【考点】 E7:循环结构; EF:程序框图.【专题】 5K: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根据框图的流程模拟运行程序,直到满足条件S>50,跳出循环体,确定输出的 i 的值.【解答】解:由程序框图知:第一次循环 S=1,i=2;第二次循环 S=2×1+2=4,i=3;第三次循环S=2×4+3=11, i=4;第四次循环 S=2×11+4=26,i=5;第五次循环 S=2×26+5=57,i=6,满足条件 S> 50,跳出循环体,输出i=6.故答案为: 6.【点评】本题考查了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模拟运行程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1512.( 4 分)随机变量ξ的取值为 0,1,2,若 P(ξ =0) = , E(ξ)=1,则 D(ξ)=.【考点】 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 5I:概率与统计.【分析】结合方差的计算公式可知,应先求出P(ξ=1),P(ξ=2),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分布列的性质和期望的计算公式不难求得.【解答】解析:设 P(ξ=1)=p,P(ξ=2)=q,则由已知得 p+q=,,解得,,所以.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分布列的性质以及期望、方差的计算公式.13.(4 分)当实数 x,y 满足时,1≤ax+y≤ 4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考点】 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 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再由1≤ax+y≤ 4 恒成立,结合可行域内特殊点 A, B, C 的坐标满足不等式列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组得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可行域如图,联立,解得 C(1,).联立,解得 B(2,1).16在 x﹣y﹣ 1=0 中取 y=0 得 A(1,0).要使 1≤ax+y≤4 恒成立,则,解得: 1.∴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解法二:令 z=ax+y,当 a>0 时, y=﹣ax+z,在 B 点取得最大值, A 点取得最小值,可得,即 1≤a≤;当 a<0 时, y=﹣ax+z,在 C 点取得最大值,① a<﹣ 1 时,在 B 点取得最小值,可得,解得0≤a≤(不符合条件,舍去)②﹣ 1<a< 0 时,在 A 点取得最小值,可得,解得1≤a≤(不符合条件,舍去)综上所述即: 1≤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考查了数学转化17思想方法,训练了不等式组得解法,是中档题.14.( 4 分)在 8 张奖券中有一、二、三等奖各 1 张,其余 5 张无奖.将这 8 张奖券分配给 4 个人,每人 2 张,不同的获奖情况有60种(用数字作答).【考点】 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专题】 5O:排列组合.【分析】分类讨论,一、二、三等奖,三个人获得;一、二、三等奖,有 1 人获得2张,1人获得 1张.【解答】解:分类讨论,一、二、三等奖,三个人获得,共有=24 种;一、二、三等奖,有 1 人获得 2 张, 1 人获得 1 张,共有=36 种,共有 24+36=60 种.故答案为: 60.【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 4 分)设函数 f(x)=,若f(f(a))≤ 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考点】 5B: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 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画出函数 f (x)的图象,由f(f( a))≤ 2,可得 f( a)≥﹣ 2,数形结合求得实数 a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函数 f (x)=,它的图象如图所示:由 f(f( a))≤ 2,可得 f( a)≥﹣ 2.当 a<0 时, f (a)=a2+a=(a+)2﹣≥﹣2恒成立;18当 a≥0 时, f (a)=﹣a2≥﹣ 2,即 a2≤2,解得 0≤ 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a≤,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其它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16.( 4 分)设直线 x﹣3y+m=0(m≠0)与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B.若点 P( m,0)满足 | PA| =| PB|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考点】 KC:双曲线的性质.【专题】 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先求出 A,B 的坐标,可得AB 中点坐标为(,),利用点 P( m,0)满足 | PA| =| PB| ,可得=﹣3,从而可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a>0,b>0)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19与直线 x﹣3y+m=0 联立,可得 A(,),B(﹣,),∴ AB中点坐标为(,),∵点 P(m, 0)满足 | PA| =| PB| ,∴=﹣3,∴ a=2b,∴= b,∴e= =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考查直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7.(4 分)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 A 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 A 到墙面的距离为 AB,某目标点 P 沿墙面上的射线 CM 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 P,需计算由点 A 观察点 P 的仰角θ的大小.若 AB=15m,AC=25m,∠BCM=30°,则 tan θ的最大值是.(仰角θ为直线AP与平面 ABC所成角)【考点】 HO: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HU:解三角形.【专题】 58:解三角形.20【分析】过 P 作 PP′⊥ BC,交 BC于 P′,连接 AP′,则 tan θ=,求出PP′,AP′,利用函数的性质,分类讨论,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 AB=15m,AC=25m,∠ ABC=90°,∴ BC=20m,过 P 作 PP′⊥ BC,交 BC于 P′,连接 AP′,则 tan θ=,设 BP′=x,则 CP′=20﹣ x,由∠ BCM=30°,得 PP′=CP′tan30 °=(20﹣ x),在直角△ ABP′中, AP′=,∴ tan θ= ?,令 y=,则函数在x∈[ 0,20]单调递减,∴ x=0 时,取得最大值为=.若 P′在 CB的延长线上, PP′=CP′tan30 °=(20+x),在直角△ ABP′中, AP′=,∴ tan θ= ?,令 y=,则y′=0可得x=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考查学生分21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18.( 14 分)在△ ABC中,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a≠b,c= ,cos2A﹣cos2 B= sinAcosA﹣sinBcosB(1)求角 C 的大小;(2)若 sinA= ,求△ ABC的面积.【考点】 GL: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HP:正弦定理.【专题】 58:解三角形.【分析】( 1)利用倍角公式、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可得,由 a≠ b 得, A≠B,又 A+B∈( 0,π),可得,即可得出.(2)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a,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可得 sinB,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由题意得,,∴,化为,由 a≠b 得, A≠ B,又 A+B∈( 0,π),得,即,∴;( 2)由,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得,由 a<c,得 A<C,从而,故,∴.【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倍角公式、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2.(分)已知数列{ a n } 和{ b } 满足 a a(n∈N*).若 { a } 为等19 14n1a2a3n=n比数列,且 a1=2, b3=6+b2.(Ⅰ)求 a n和 b n;(Ⅱ)设 c(∈N *).记数列 { c } 的前 n 项和为 S .n=n n n(i)求 S n;(i i)求正整数 k,使得对任意 n∈N*均有 S k≥ S n.【考点】 8E:数列的求和; 8K: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专题】 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先利用前n 项积与前( n﹣1)项积的关系,得到等比数列 { a n } 的第三项的值,结合首项的值,求出通项 a n,然后现利用条件求出通项 b n;(Ⅱ)(i)利用数列特征进行分组求和,一组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另一组用裂项法求和,得出本小题结论;(ii)本小题可以采用猜想的方法,得到结论,再加以证明.【解答】解:(Ⅰ)∵ a1 23 a n(∈*)①,a a=n N当 n≥2,n∈N*时,②,由①②知:,令 n=3,则有.∵b3=6+b2,∴ a3=8.∵{ a n} 为等比数列,且 a1=2,∴ { a n} 的公比为 q,则=4,由题意知 a n>0,∴ q> 0,∴ q=2.∴( n∈ N*).又由 a a(∈N * )得:1a2a3n=n,23,∴b n=n(n+1)(n∈N*).(Ⅱ)(i)∵ c n ===.∴S n=c1+c2+c3+ +c n====;(ii)因为 c1=0,c2>0,c3> 0, c4>0;当 n≥5 时,,而=>0,得,所以,当 n≥5 时, c n< 0,综上,对任意 n∈ N*恒有 S4≥S n,故 k=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还考查了分组求和法、裂项求和法和猜想证明的思想,证明可以用二项式定理,还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本题计算量较大,思维层次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难题.20.(15 分)如图,在四棱锥 A﹣BCDE中,平面 ABC⊥平面 BCDE,∠CDE=∠BED=90°,AB=CD=2,DE=BE=1,AC=.(Ⅰ)证明: DE⊥平面 ACD;(Ⅱ)求二面角B﹣AD﹣ E 的大小.24【考点】 LW:直线与平面垂直; MJ: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 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5G:空间角; 5Q:立体几何.【分析】(Ⅰ)依题意,易证AC⊥平面 BCDE,于是可得 AC⊥ DE,又 DE⊥DC,从而 DE⊥平面 ACD;(Ⅱ)作 BF⊥AD,与 AD 交于点 F,过点 F 作 FG∥ DE,与 AE交于点 G,连接 BG,由(Ⅰ)知 DE⊥AD,则 FG⊥AD,所以∠ BFG就是二面角 B﹣AD﹣ E 的平面角,利用题中的数据,解三角形,可求得 BF=,AF= AD,从而 GF= ,cos∠BFG==,从而可求得答案.【解答】证明:(Ⅰ)在直角梯形 BCDE中,由 DE=BE=1,CD=2,得 BD=BC=,由 AC=222,AB=2得 AB=AC+BC ,即 AC⊥BC,又平面 ABC⊥平面 BCDE,从而 AC⊥平面 BCDE,所以 AC⊥DE,又 DE⊥DC,从而 DE⊥平面 ACD;(Ⅱ)作 BF⊥AD,与 AD 交于点 F,过点 F 作 FG∥ DE,与 AE交于点 G,连接 BG,由(Ⅰ)知 DE⊥AD,则 FG⊥AD,所以∠ BFG就是二面角 B﹣AD﹣ E 的平面角,222在直角梯形 BCDE中,由 CD =BC+BD ,得 BD⊥BC,又平面ABC⊥平面BCDE,得BD⊥平面ABC,从而BD⊥AB,由于 AC⊥平面 BCDE,得 AC⊥ CD.在 Rt△ACD中,由 DC=2,AC= ,得 AD= ;在Rt△AED中,由 ED=1,AD= 得 AE= ;在 Rt△ABD 中,由 BD=,AB=2,AD=得BF=,AF= AD,从而GF=,在△ ABE,△ ABG中,利用余弦定理分别可得 cos∠BAE=,BG=.在△ BFG中, cos∠BFG==,25所以,∠ BFG=,二面角B﹣AD﹣E的大小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二面角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21.( 15 分)如图,设椭圆C:(a>b>0),动直线l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 P,且点 P 在第一象限.(Ⅰ)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 k,用 a,b,k 表示点 P 的坐标;(Ⅱ)若过原点O 的直线 l1与 l 垂直,证明:点 P 到直线 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a ﹣b.【考点】 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 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5E: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Ⅰ)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m( k< 0),由,消去y得(b2+a2k2)x2+2a2kmx+a2m2﹣a2b2=0,利用△ =0,可求得在第一象限中点P的坐标;(Ⅱ)由于直线 l1过原点 O 且与直线 l 垂直,设直线 l1的方程为 x+ky=0,利用点26到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得点P到直线l1的距离d=,整理即可证得点 P 到直线 l 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解答】解:(Ⅰ)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m(k<0),由,消去 y得(b2+a2k2) x2+2a2kmx+a2m2﹣a2b2=0.由于直线 l 与椭圆 C 只有一个公共点P,故△ =0,即 b2﹣ m2+a2 k2=0,此时点 P 的横坐标为﹣,代入y=kx+m得点 P 的纵坐标为﹣ k?+m=,∴点 P 的坐标为(﹣,),又点 P 在第一象限,故m>0,故 m=,故点 P 的坐标为 P(,).(Ⅱ)由于直线 l1过原点 O 且与直线 l 垂直,故直线 l1的方程为 x+ky=0,所以点P 到直线 l1的距离d=,整理得: d=,27因为a2k2 +≥ 2ab,所以≤=a﹣b,当且仅当k2=时等号成立.所以,点 P 到直线 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点到直线间的距离、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不等式应用等综合解题能力.22.( 14 分)已知函数 f (x)=x3+3| x﹣ a| (a∈R).(Ⅰ)若 f(x)在 [ ﹣ 1,1]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M(a),m(a),求 M (a)﹣ m(a);(Ⅱ)设 b∈R,若 [ f(x)+b] 2≤4 对 x∈[ ﹣1,1] 恒成立,求 3a+b 的取值范围.【考点】 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专题】 53: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Ⅰ)利用分段函数,结合 [ ﹣ 1,1] ,分类讨论,即可求 M( a)﹣ m( a);(Ⅱ)令 h(x)=f( x)+b,则 h( x)=,h′(x)=,则[ f( x)+b] 2≤4 对 x∈ [ ﹣ 1,1] 恒成立,转化为﹣ 2≤h(x)≤2 对 x∈[ ﹣1,1] 恒成立,分类讨论,即可求 3a+b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 f(x)=x3+3| x﹣a| =,28∴ f (′ x)=,①a≤﹣ 1 时,∵﹣ 1≤x≤1,∴ x≥a,f( x)在(﹣ 1, 1)上是增函数,∴ M(a)=f(1)=4﹣3a, m(a)=f(﹣ 1) =﹣4﹣3a,∴M(a)﹣ m( a) =8;②﹣ 1<a< 1 时, x∈( a, 1),f (x)=x3+3x﹣ 3a,在( a,1)上是增函数;x∈(﹣ 1, a),f(x) =x3﹣ 3x+3a,在(﹣ 1,a)上是减函数,∴M(a)=max{ f(1),f(﹣ 1)} ,m(a)=f(a)=a3,∵ f(1)﹣ f(﹣ 1) =﹣ 6a+2,∴﹣ 1<a≤时, M(a)﹣ m( a)=﹣a3﹣3a+4;<a< 1 时, M ( a)﹣ m(a)=﹣a3+3a+2;③a≥ 1 时,有 x≤ a, f(x)在(﹣ 1,1)上是减函数,∴ M(a)=f(﹣ 1) =2+3a,m( a)=f(1)=﹣2+3a,∴ M(a)﹣ m( a) =4;(Ⅱ)令 h(x)=f( x)+b,则 h( x)=,h′(x)=,∵[ f(x)+b] 2≤ 4 对 x∈[ ﹣1,1] 恒成立,∴﹣ 2≤h(x)≤ 2 对 x∈ [ ﹣ 1, 1] 恒成立,由(Ⅰ)知,① a≤﹣ 1 时, h( x)在(﹣ 1,1)上是增函数,最大值 h(1)=4﹣3a+b,最小值 h(﹣ 1)=﹣4﹣3a+b,则﹣ 4﹣3a+b≥﹣ 2 且 4﹣3a+b≤2 矛盾;②﹣ 1<a≤时,最小值h(a)=a3+b,最大值h(1)=4﹣ 3a+b,∴ a3+b≥﹣ 2且 4﹣ 3a+b≤ 2,令 t( a) =﹣ 2﹣ a3+3a,则 t ′( a)=3﹣3a2>0,t (a)在( 0,)上是增函数,∴t (a)> t (0)=﹣2,∴﹣ 2≤3a+b≤0;③<a<1时,最小值h(a)=a3+b,最大值 h(﹣ 1)=3a+b+2,则 a3+b≥﹣ 229且 3a+b+2≤2,∴﹣< 3a+b≤0;④a≥ 1 时,最大值 h(﹣ 1)=3a+b+2,最小值 h(1)=3a+b﹣2,则 3a+b﹣2≥﹣2 且 3a+b+2≤2,∴ 3a+b=0.综上, 3a+b 的取值范围是﹣ 2≤3a+b≤0.【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综合运用,考查函数的最值,考查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难度大.30。

数学文卷·2014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2014.04)

数学文卷·2014届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2014.04)

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数学 (文科)测试卷(二)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柱体的体积公式 S =4πR 2V =Sh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V =34πR 3 台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V =31h (S 1+21S S +S 2) 锥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S 1, 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V =31Sh h 表示台体的高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2)1()21(i z i +=-,则z 的值是 ( ▲ )A .i 5254+-B. i 5352+-C. i 5254- D. i 5352-2.设集合M=}21{≤<x x ,N=}{a x x ≤,若M N C M R =⋂)(,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B .(−∞,1]C .[1,+∞)D .(2,+∞)3.设R d c b a ∈,,,,则“d c b a >>,”是“bd ac >”成立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A .2B .-2C .3D .-35.如果函数)4cos(ax y +=π的图象关于直线π=x 对称,则正实 数a 的最小值是( ▲ )(第11题)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24444A .41=a B .21=a C .43=a D .1=a 6.一个口袋中装有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3个红球和2个白球,甲从这个口袋中任意摸取2个球, 则甲摸得的2个球恰好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103 B .52 C .53 D .327.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以下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 ▲ ) A .若)(x f 是奇函数,则)2(-x f 的图象关于点A (2,0)对称 B .若函数)2(-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则)(x f 为偶函数 C .若对R x ∈,有),()2(x f x f -=-则4是)(x f 的周期 D .函数)2()2(x f y x f y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 8. 若实数x ,y 满足:01243=-+y x ,则x y x 222++的最小值是 ( ▲ )A. 2B. 3C. 5D. 89. 在△ABC 中,已知4=⋅3=BC ,M 、N 分别是BC边上的三等分点,则AN AM ⋅ 的值是( ▲ )A .5B .421C . 6D . 8 10. 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其中线段AB //平面α,E ,F 分别是线段AD 和BC 的中点,当正四面体绕以AB 为轴旋转时,线段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长的范围是( ▲ )A.[0,22] B. [66,22] C. [36,22] D. [21,22] 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设向量)cos ,1(θ=OA ,)tan ,21(θ-=,)23,2(ππθ∈,且OB OA ⊥,则=θ ▲ .12.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0801050y x y x a y ,且目标函数y x z 52-=的最小值是10-,则a 的值是 ▲ .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右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cm 3. 14. 已知函数)(x f y =在R 上为偶函数,当0≥x 时,)1(log )(3+=x x f ,若)2()(t f t f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15. 在数列{}n a 中,31=a ,2)2)(2(1=--+n n a a (*N n ∈),则2014a 的值是 ▲16. 已知椭圆的方程C :12222=+-my m m x (0≠m ),若椭圆的离心率)1,22(∈e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7. 已知函数⎩⎨⎧---=x x e x f x 21)(20<≥x x ,若关于x 的方程a x x f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3=a ,A=︒60,23=+c b .(Ⅰ)求函数()x A x f 22cos cos +=)(R x ∈ 的单调递增区间及最大值;(Ⅱ)求ABC △的面积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4分) 在数列{n a }中,11=a ,2111111=+-++n n a a )(*N n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n a b n 21+=(*N n ∈),求数列{}n b 的前10项和10S .20.(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ABC ∆在平面α内,090=∠ACB ,22==BC AB ,P 为平面α外一个动点,且PC=3,︒=∠60PBC(Ⅰ)问当PA 的长为多少时,PB AC ⊥(Ⅱ)当P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B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大小18.(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x e x f x 22)(-=,m x x g +=2)((R m ∈).(Ⅰ)试讨论函数)(x f y =的单调性;(Ⅱ)设函数)()()(x g x f x h -=,]3,0[∈x ,当函数)(x h y =有零点时,求实数m 的最大值.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C :px y 22= )0(>p ,点A 、B 在抛物线C 上.(Ⅰ)若直线AB 过点M (2p ,0),且AB =4p ,求过A ,B ,O (O 为坐标原点)三点的圆的方程;(Ⅱ) 设直线OA 、OB 的倾斜角分别为βα、,且4πβα=+,问直线AB 是否会过某一定点?若是,求出这一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数学文科(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答案解析】A .由已知得i z i 2)21(=-,两边同乘)21(i +化简得i z 5254+-=,故选A 2.【答案解析】B .因为N C R ={x |xa >},若M N CM R=⋂)(,则∈a (−∞,1],故选B3.【答案解析】D .若p 成立,q 不一定成立,例如取3,2,1,2-=-===d c b a ,反之,若q 成立,p 也不一定成立,如2,3,1,2=-==-=d c b a ,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 4.【答案解析】C .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3,故选C 5. 【答案解析】C .由ππk ax =+4,当π=x 时,41-=k a )(Z k ∈,因为0>a ,所以当1=k 时,正数a 取得最小值43,故选C 6. 【答案解析】A .设3个红球为A ,B ,C ,2个白球为X ,Y ,则取出2个的情况共有10种,其中符合要求的有3种,所求的概率为103,故选A 7. 【答案解析】D .函数)2()2(x f y x f y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命题D 是错误的,故选D 8.【答案解析】D.由于 x y x 222++=1])1[(22-++y x ,而点(-1,0)到直线01243=-+y x 的距离为35123)1(=-⨯-=d ,所以22)1(y x ++的最小值为3,所以x y x 222++的最小值为8132=-,故选D9. 【答案解析】C设BC 的中点为O ,由4=⋅,即4)()(==+⋅+OB AO ,因为3=BC ,49=OB ,由此可得:425=AO ,而⋅=22OM AO -,由已知21=OM ,所以22OM AO -=641425=-,所以⋅=6,故选C10. 【答案解析】D.如图,取AC 中点为G ,结合已知可得GF //AB ,在正四面体中,AB ⊥CD ,又GE //CD ,所以GE ⊥GF,所以222GF GE EF +=,当四面体绕AB 旋转时,因为GF //平面α,GE 与GF的垂直性保持不变,显然,当CD 与平面α垂直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的长取得最小值21,当CD 与平面α平行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21,11F E 取得最大值22,所以射影11F E 长的取值范围是 [21,22],故选D 11. 【答案解析】65πθ=. 由已知得21sin =θ,因为 )23,2(ππθ∈,所以65πθ= 12. 【答案解析】a =2.作出平面区域,由题设画图分析可知,当⎩⎨⎧=-=a y a x 105时,y x z 52-=取得最小值,由此求得2=a .13. 【答案解析】332. 由题意,该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其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2,体积为33224312=⨯⨯ 14. 【答案解析】),1(+∞.由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x 上为增函数,所以当)2()(t f t f ->时,t t ->2,由此解得1>t ,所以t 的取值范围是),1(+∞15. 【答案解析】42014=a .由2)2)(2(1=--+n n a a (*N n ∈).可得:)2()2(2)2(12-=-=-++n n n a a a (*N n ∈),所以,数列{}n a 是一个周期数列,周期为2,由于22212-=-a a ,31=a ,所以2a =4,由周期性得2014a =4 16. 【答案解析】223<<m . 由⎩⎨⎧>>-0022m m m ,(1)当10<<m 时,)1,21(212222∈--=--=m m m m m m e ,φ∈m 当1>m 时,)1,21()1(22∈-=-=m m m m e ,223<<m 17. 【答案解析】)0,49(-.如图,直线y=x-a 与函数1)(-==x e x f y 的图象在0≥x 处有一个切点,切点坐标为(0,0),此时0=a ;直线a x y -= 与函数x x y 22--=)0(<x 的图象有一个切点,切点坐标是)43,23(-,此时相应49-=a ,观察图象可知,方程a x x f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49(-.18.(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x x f 22cos 60cos -=︒x x 2cos 214322cos 141+=++=,由 ππππ2222+≤≤+k x k )(Z k ∈,可得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Z k k k ∈++ππππ,当且仅当)(Z k k x ∈+=ππ时,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是45. (Ⅱ).由余弦定理3cos2222πbc a c b =-+得3=bc ,由此可得4332323sin 21=⨯==∆A bc S ABC .19.(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设1+=n n a c ,则数列⎭⎬⎫⎩⎨⎧n c 1是一个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1,公差也是21,所以221)1(211n n c n =-+=,所以12-=na n , (Ⅱ)由(1)得1221221-==+=n n n n a b ,所以数列{}n b 的前10项和10S91092212]211[22121211⎪⎭⎫ ⎝⎛-=⎪⎭⎫ ⎝⎛-=++++=ΛΛ5121023= 21.(本小题满分15分)【答案解析】(Ⅰ)因为090=∠ACB ,所以BC AC ⊥,当PC AC ⊥时,PBC AC 平面⊥,而PBC PB 平面⊂,所以PB AC ⊥,此时,63322=+=+=PC AC PA ,即当PA=6时,PB AC ⊥(Ⅱ)在PBC ∆中,因为PC=3,︒=∠60PBCBC=1,所以PC BC ⊥,当P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90PBA ,(如图)在PBA Rt ∆中,因为AB=PB=2,由此可求得BD=2,又在BCD Rt ∆中,BC=1,所以CD=1,由于BCD PA 平面⊥,所以PBA BCD 平面平面⊥,所以CBD ∠就是直线BC 与平面PAB 所成角,在BCD Rt ∆中,因为BC=CD=1,所以︒=∠45CBD ,所以直线B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大小为︒45 19.(本小题满分15分)【答案解析】 (Ⅰ)令022)(=-='xe xf ,得0=x .当0≥x 时,0)(≥'x f ;当0<x 时,0)(<'x f ,故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Ⅱ)m x x e x h x---=222)(,x ex h x222)(--='令x e x g x222)(--=,当]3,0[∈x ,0)1(2)(>-='xe x g ,所以)(x g 在]3,0[∈x 上为增函数,对于任意]3,0[∈x ,有)0()(g x g >,即0)0(222)(='>--='h x ex h x,所以)(x h 在]3,0[∈x 上是增函数,)(x h 的最大值m e h --=152)3(3,故函数)(x h y =有零点时,实数m 的最大值是1523-e.22.(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 (Ⅰ)直线p x 2=与抛物线y 2=2p x 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M ()p p 2,2,N ()p p 2,2-,弦长)0(4>=p p MN ,故三角形ABO 是∆Rt ,所以过A ,B ,O 三点的圆方程是:2224)2(p y p x =+-(Ⅱ)解:设点),2(),,2(222121y py B y p y A ,直线AB 的方程为:b my x +=,它与抛物线相交,由方程组⎩⎨⎧=+=pxy b my x 22消去x 可得0222=--pb mpy y ,故mp y y 221=+,pb y y 221-=,这样,tan =4π()21212112212122111tan tan 1tan tan tan y y x x y x y x x x y y x y x y -+=-+=-+=+βαβαβα()2212142p y y y y p -+= 即1=p b mpppb mp p 2242222+-=--⋅,所以mp p b 22--=,所以直线AB 的方程可以写成为:mp p my x 22--=,即()p y m p x 22-=+,所以直线AB 过定点()p p ,22- .题号:03“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解(Ⅰ)由于1=++c b a ,所以222)3()2()1(+++++c b a)642()14(c b a c b a ++++++=)32(215c b a +++=,由柯西不等式14))(941()32(2=++++≤++c b a c b a ,当且仅当321cb a ==时, )32(c b a ++取得最大值14,又因为1=++c b a ,由此可得:当149,144,141===c b a 时,222)3()2()1(+++++c b a 取得最大值14215+(Ⅱ)因c b a ,,是正实数,故⎥⎦⎤⎢⎣⎡⎪⎭⎫ ⎝⎛++⎪⎭⎫ ⎝⎛++⎪⎭⎫ ⎝⎛+=++a bc c ab c ab bac b ac a bc c ab b ac a bc 211)(=++≥b a c ,又因222c b a ca bc ab ++≤++,所以1)()(32=++≤++c b a ca bc ab 所以)(3ca bc ab cabb ac a bc ++≥++.题号:04“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 解(Ⅰ)①当切线l 垂直于x 轴时,由题设可求得)712,712(A ,)712,712(-B ,(或)712,712(-'A ,)712,712(--'B ),故1-=⋅OB OA k k ,所以OB OA ⊥; ② 当切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m kx y +=,解方程组⎩⎨⎧=-++=0124322y x m kx y 01248)43(222=-+++⇒m kmx x k ,设),(11y x A ,),(22y x B ,则⎪⎪⎩⎪⎪⎨⎧+-=++-=221222143843124k km x x k m x x ,2212122121)())((m x x mk x x k m kx m kx y y +++=++=,所以222222121)438()43124)(1(m kkm mk k m k y y x x ++-++-+=+ (*),因为直线m kx y +=与圆71222=+y x 相切,所以71212=+k m ,即)1(71222k m +=,代入方程(*)化简得02121=+y y x x即1-=⋅OB OA k k ,所以OB OA ⊥.综上①②,证得OB OA ⊥成立(Ⅱ) 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C 在极坐标系下的方程是3sin 4cos 1222θθρ+=,因为OB OA ⊥,故可设)2,(),,(21θπρθρ+B A ,所以3)2(sin 4)2(cos )3sin 4cos (11222222θπθπθθ+++++=+OBOA 1273141=+=。

浙江省2014届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 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4届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 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14届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二)数学理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2)1()21(i z i +=-,则z的值是( ▲ ) A .i 5254+-B. i 5352+-C. i 5254- D.i 5352- 2.设集合M=}21{≤<x x ,N=}{a x x ≤,若M N C M 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B .(−∞,1]C .[1,+∞)D .(2,+∞)3.设x 为非零实数,则p :21>+xx 是q :1>x 成立的 (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A .2B .-2C .3D .-35. 李先生居住在城镇的A 处,准备开车到单位B 处上班,途中(不绕行)共要经过6个交叉路口,假设每个交叉路口发生堵车事件的概率均为61,则李先生在一次上班途中会遇到堵车次数ξ的期望值ξE 是( ▲ )A .61B .1C .6656⎪⎭⎫ ⎝⎛⨯D .6616⎪⎭⎫ ⎝⎛⨯6.如果函数)4cos(ax y +=π的图象关于直线π=x 对称,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是( ▲ )A .41=a B .21=a C .43=a D .1=a 7.已知函数)(x f y =在R 上为偶函数,当0≥x 时,)1(log )(3+=x x f ,若)2()(t f t f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 )A .)1,(-∞B . ),1(+∞C . )2,32( D . ),2(+∞8. 已知双曲线C 的方程是:12222=--my m m x (0≠m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2>e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m<2.B . 0<mC .10><m m 或D .0<m 或1<m<2.9. 在△ABC 中,已知4=⋅AC AB 3=,M 、N 分别是BC 边上的三等分点,则AN AM ⋅的值是( ▲ )A .5B .421C . 6D . 810.正四面体ABCD ,线段AB //平面α,E ,F 分别是线段AD 和BC 的中点,当正四面体绕以AB 为轴旋转时,则线段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 ▲ ) A . [0,22] B .[22,1] C .[21,1] D .[21,22]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设443322104111121⎪⎭⎫⎝⎛+⎪⎭⎫ ⎝⎛+⎪⎭⎫ ⎝⎛+⎪⎭⎫ ⎝⎛+=⎪⎭⎫ ⎝⎛-x a x a x a x a a x , 则42a a +的值是 ▲ .12.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0801050y x y x a y ,且目标函数y x z 52-=的最小值是10-,则a 的值是 ▲ .1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右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cm 3.14.在数列{}n a 中,31=a ,2)2)(2(1=--+n n a a (*N n ∈),则该数列的前2014项的和是 ▲ .15.若实数x ,y 满足:1243=+y x ,则x y x 222++的最小值是 ▲ .16. 将编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四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至少放入一张卡片, 则编号为3与6的卡片恰在同一个盒子中的不同放法共有 ▲ .17.已知函数⎩⎨⎧---=x x e x f x 21)(200<≥x x ,若关于x 的方程a x x f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设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3=a ,A=︒60,23=+c b . (Ⅰ)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Ⅱ)求C B sin sin +的值及ABC △中内角B,C 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在数列{a n }中,2551=a ,256111111=+-++n n a a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kka b k2=(*N k ∈),记数列{}k b 的前k 项和为k B ,求k B 的最大值.20.(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ABC ∆在平面α内,090=∠ACB ,AB=2BC=2,P 为平面α外一个动点,且PC=3,︒=∠60PBC(Ⅰ)问当PA 的长为多少时,PB AC ⊥(Ⅱ)当P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21.(本小题满分15分)设椭圆C 1:1522=+y x 的右焦点为F ,P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 (Ⅰ)求线段PF 的中点M 的轨迹C 2的方程;(Ⅱ)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C 1相交于点A 、D ,与曲线C 2顺次相交于点B 、C ,当FB FC AB -=时,求直线l 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x e x f x 2)(-=,m x x g +=2)((R m ∈)(Ⅰ)对于函数)(x f y =中的任意实数x ,在)(x g y =上总存在实数0x ,使得)()(0x f x g <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Ⅱ)设函数)()()(x g x af x h -=,当a 在区间]2,1[内变化时,(1)求函数)(x h y '= ]2ln ,0[∈x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x h y = ]3,0[∈x 有零点,求实数m 的最大值.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数学(理科)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答案解析】A .由已知得i z i 2)21(=-,两边同乘)21(i +化简得i z 5254+-=,故选A 2.【答案解析】B .因为)(N C R ={x |xa >},若M H C M R=⋂)(,则∈a (−∞,1],故选B3.【答案解析】B .若p 成立,q 不一定成立,如取5.0=x ,反之成立,故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4.【答案解析】C .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3,故选C 5. 【答案解析】B .ξ服从二项分布B )61,6(,1616=⨯=ξE ,故选B6. 【答案解析】A . 由24ππk ax =+,当π=x 时,412-=k a )(Z k ∈,因为0>a ,所以当1=k 时,正数a 取得最小值是41,故选A 7. 【答案解析】B.由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x 上为增函数,所以当)2()(t f t f ->时,t t ->2,由此解得1>t ,故选B8. 【答案解析】D.解.由21223002222<<⇒⎪⎪⎩⎪⎪⎨⎧>-->>-m m m m m m m m ,或02)3(00222<⇒⎪⎪⎩⎪⎪⎨⎧>---<<-m m m m m m m ,所以0<m 或1<m<2.,故选D9. 【答案解析】C设BC 的中点为O ,由4=⋅ACAB,即4)()(==+⋅+OC AO OB AO,因为3=,所以49=,由此可得:425=,而⋅=22OM AO -,由已知21=,所以22OM AO -=641425=-,所以⋅=6,故选C10.【答案解析】 B .如图,取AC 中点为G ,结合已知得GF //AB ,则线段AB 、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等于GF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在正四面体中,AB ⊥CD ,又GE //CD ,所以GE ⊥GF,所以222GF GE EF +=,当四面体绕AB 转动时,因为GF //平面α,GE 与GF 的垂直性保持不变,显然,当CD 与平面α垂直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的长取得最小值21,当CD 与平面α平行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21,11F E 取得最大值22,所以射影11F E 长的取值范围是 [21,22],而G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长为定值21,所以AB 与EF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22,1].故选B 13.【答案解析】40.由题意40)2()2(444224=-+-C C14. 【答案解析】2.作出平面区域,由题设画图分析可知,当⎩⎨⎧=-=a y a x 105时,y x z 52-=取得最小值10-,由此可得2=a .13.【答案解析】332. 由题意,该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其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2,体积为33224312=⨯⨯14.【答案解析】7049.由2)2)(2(1=--+n n a a (*N n ∈).可得:2)2)(2(1=---n n a a (2*,≥∈n N n ),以上两式相除,得12211=---+n n a a ,)2()2(11-=--+n n a a 2*,≥∈n N n ,所以 ,数列{}n a 是一个周期数列,周期为2,由于22212-=-a a ,31=a ,所以2a =4,所以7049)43(1007)(1007212014=+⨯=+⨯=a a S15.【答案解析】8.由于x y x 222++=1])1[(22-++y x ,而点(-1,0)到直线01243=-+y x 的距离为35123)1(=-⨯-=d ,所以22)1(y x ++的最小值为3,所以x y x 222++的最小值为8132=-16. 【答案解析】240.将3和6“捆绑”看成一张卡片,这样可看成5张卡片放入四个盒子中,共有不同的放法:2404425=A C 种放法.17.【答案解析】)41,0()0,49(⋃-.如图,直线y=x-a 与函数1)(-==xe xf y 的图象在0≥x 处有一个切点,切点坐标为(0,0),此时0=a ;直线a x y -=与函数x x y 22--=的图象在0<x 处有两个切点,切点坐标分别是⎪⎭⎫ ⎝⎛-43,21和)43,23(-,此时相应的41=a ,49-=a ,观察图象可知,方程a x x f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1,0()0,49(⋃- 18.(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由余弦定理3cos2222πbc a c b =-+得3=bc ,由此可得4332323sin 21=⨯==∆A bc S ABC .(Ⅱ)因为A=3π;由正弦定理:CB cb Cc B b sin sin sin sin 3sin3++===π,又23=+c b ,所以26sin sin =+C B ;因为︒=+120C B ,所以26s i n )120sin(=+-︒C C ,由此得22)30sin(=+︒C ,在ABC △中,由此可求得A=︒105,︒=15C 或A=︒15,︒=105C .19.(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设1+=n n a c ,则数列⎭⎬⎫⎩⎨⎧n c 1是一个等差数列,其首项为2561,公差也是2561,所以2562561)1(25611n n c n =-+=,所以1256-=na n ,(Ⅱ)由(Ⅰ)知当256≤n 时,0≥n a ,由2562≤k得8≤k ,所以数列{}k b 的前8项和8B (或前7项和7B 最大,因为08=a )最大,)8321()28232221(2568328++++-++++⨯= B ,令832828232221++++= T ,由错位相减法可求得782152⎪⎭⎫ ⎝⎛⨯-=T ,所以8B =36]2152[2567-⎪⎭⎫⎝⎛-⨯=466.即前7项或前8项和最大,其最大值为466.23.(本小题满分15分)【答案解析】(Ⅰ)因为090=∠ACB ,所以BC AC ⊥,当PC AC ⊥时,PBC AC 平面⊥,而PBC PB 平面⊂,所以PB AC ⊥时,此时,63322=+=+=PC AC PA ,即当PA=6时,PB AC ⊥(Ⅱ)在PBC ∆中,因为PC=3,︒=∠60PBC BC=1,所以PC BC ⊥,2=PB .当P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90PBA ,(如图)在PBA Rt ∆中,因为 2==BA BP ,由此可求得BD=2,又在BCD Rt ∆中,BC=1,所以CD=1,过C 作BD CE ⊥,E 为垂足,由于BCD PA 平面⊥,所以,PBA BCD 平面平面⊥,由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可知:PBA CE 平面⊥,所以CPE ∠就是直线PC 与平面PAB所成角,在BCD Rt ∆中,可求得22=CE ,在P E C Rt ∆中,66322s i n =÷==∠PC CE CPE ,所以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66.24.(本小题满分15分)【答案解析】(Ⅰ)设点M (x ,y ),而F (2,0),故P 点的坐标为(2x-2,2y ),代入椭圆方程得:1)2(5)22(22=+-y x ,即线段PF 的中点M 的轨迹C 2的方程为:145)1(422=+-y x (Ⅱ)设直线l 的方程为:2+=my x ,解方程组014)5(1522222=-++⇒⎪⎩⎪⎨⎧=++=m y y m y x m y x ,2020)5(4162221+=++=∆m m m ,① 当0>m 时,则)5(2152422+++-=m m m y A ,解方程组018)5(4145)1(422222=-++⇒⎪⎩⎪⎨⎧=+-+=m y y m y x m y x 8080)204(4642222+=++=∆m m m ,)204(2154822+++=m m m y c ,由题设FB FC AB -=,可得FC AF =,有C A y y =,所以)5(2152422+++-m m m =)204(2154822+++=m m m ,即1562+=m m (0>m ),由此解得:315=m ,故符合题设条件的其中一条直线的斜率51551==m k ;②当0<m 时,同理可求得另一条直线方程的斜率5155-=k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是)2(5155-±=x y .25.(本小题满分14分)【答案解析】(Ⅰ)原命题⇔<min )]([x g min )]([x f ,先求函数)(x f y =的最小值,令02)(=-='x e x f ,得2ln =x .当2ln >x 时,0)(>'x f ;当2ln <x 时,0)(<'x f ,故当2ln =x 时,)(x f y =取得极(最)小值,其最小值为2ln 22-;而函数)(x g y =的最小值为m,故当2ln 22-<m 时,结论成立(Ⅱ)(1):由m x x ea x h x---=2)2()(,可得x e a x h x 2)2()(--=',把)(x h y '=这个函数看成是关于a 的一次函数,(1)当]2ln ,0[∈x 时,02<-x e ,因为]2,1[∈a ,故)(x h '的值在区间]2)2(,2)2(2[x e x e xx ----上变化,令x e x M x 2)2(2)(--=,]2ln ,0[∈x ,则022)(>-='x e x M ,)(x M 在]2ln ,0[∈x 为增函数,故)(x h '在]2ln ,0[∈x 最小值为2)0(-=M ,又令x e x N x2)2()(--=,同样可求得)(x N 在]2ln ,0[∈x 的最大值1)0(-=N ,所以函数)(x h y '=在]2ln ,0[∈x 的值域为[-2,-1](Ⅱ)(2)当]2ln ,0[∈x 时,x e x N x2)2()(--=的最大值1)0(-=N ,故对任意]2,1[∈a ,)(x h 在]2ln ,0[∈x 均为单调递减函数,所以函数m a h x h -==)0()(max当]3,2[ln ∈x 时,因为02>-x e ,]2,1[∈a ,故)(x h '的值在区间]2)2(2,2)2[(x e x e xx----上变化,此时,对于函数)(x M ,存在]3,2[ln 0∈x ,)(x M 在],2[ln 0x x ∈单调递减,在]3,[0x x ∈单调递增,所以,)(x h 在]3,2[ln ∈x 的最大值为m e a h ---=9)6()3(3,因为]2,1[∈a ,09)7()0()3(3>--=-e a h h ,所以)0()3(h h >,故)(x h 的最大值是m e a h ---=9)6()3(3,又因为]2,1[∈a ,故当函数)(x h y =有零点时,实数m 的最大值是9)6(23--=e m 2123-=e .题号:03“数学史与不等式选讲”模块(10分)解(Ⅰ)由于1=++c b a ,所以222)3()2()1(+++++c b a)642()14(c b a c b a ++++++=)32(215c b a +++=,由柯西不等式 14))(941()32(2=++++≤++c b a c b a ,当且仅当321c b a ==时, )32(c b a ++取得最大值14,又因为1=++c b a ,由此可得:当149,144,141===c b a 时,222)3()2()1(+++++c b a 取得最大值14215+(Ⅱ)因c b a ,,是正实数,故⎥⎦⎤⎢⎣⎡⎪⎭⎫ ⎝⎛++⎪⎭⎫ ⎝⎛++⎪⎭⎫ ⎝⎛+=++a bc c ab c ab b ac b ac a bc c ab b ac a bc 21 1)(=++≥b a c ,又因222c b a ca bc ab ++≤++,所以1)()(32=++≤++c b a ca bc ab所以)(3ca bc ab cabb ac a bc ++≥++.题号:04“矩阵与变换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模块(10分)解(Ⅰ)①当切线l 垂直于x 轴时,由题设可求得)712,712(A ,)712,712(-B ,(或)712,712(-'A ,)712,712(--'B ),故1-=⋅O B O A k k ,所以OB OA ⊥; ② 当切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m kx y +=,解方程组⎩⎨⎧=-++=0124322y x m kx y01248)43(222=-+++⇒m kmx x k ,设),(11y x A ,),(22y x B ,则⎪⎪⎩⎪⎪⎨⎧+-=++-=221222143843124k km x x k m x x ,2212122121)())((m x x mk x x k m kx m kx y y +++=++=,所以222222121)438()43124)(1(m k km mk k m k y y x x ++-++-+=+ (*),因为直线m kx y +=与圆71222=+y x 相切,所以71212=+k m ,即)1(71222k m +=,代入方程(*)化简得02121=+y y x x 即1-=⋅O B O A k k ,所以OB OA ⊥.综上 ,证得OB OA ⊥成立(Ⅱ) 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椭圆C 在极坐标系下的方程是3s i n 4c o s 1222θθρ+=,因为OB OA ⊥,故可设)2,(),,(21θπρθρ+B A ,所以3)2(s i n 4)2(c o s )3s i n 4c o s (11222222θπθπθθ+++++=+OB OA 1273141=+=。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浙江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教师:杭州新理想高复李良总体分析:这次化学试题应该来说学生得分不会很低,同样拿高分也不简单,由于28题实验题与29有机推断题稍简单,这样的题平时月考考60的同学这次有机会拿70分。

平时拿90分的同学未必考得出90分……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 ·L-1的目标分子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解析:答案D热值:1千克某种固体(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很明显加入甲醇带来的热值肯定改变。

这道题要选择错误答案一般同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实战中还是那句话:其它答案说的那么有道理一般都是对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解析:选择B这里面A答案明显不对,D答案茚三酮是检验氨基酸的,很多人或在BC中徘徊,C答案是错误的,由于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得到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实际浓度偏小,会使标准液实际浓度减小,使得实际消耗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体积增大,所以计算得到的得到的待测液浓度偏大。

B答案乙酸乙酯水解因为有乙酸的存在,酸度,离子浓度都会改变, 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2024年浙江省宁波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宁波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4年浙江省宁波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宁波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宁波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考试高三数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满足()2i 5z +=,则z =()A B C .2D2.若α为锐角,4sin 5α=,则πsin 3α⎛⎫+= ⎪⎝⎭()A B C D 3.已知平面,,,l αβγαβ⋂=,则“l γ⊥”是“αγ⊥且βγ⊥”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直线:10l x y -+=与圆22:20C x y x m +--=相离,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1m <B .11m -<<C .1m >D .1m >-5.某校数学建模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地区儿子身高()cm y 与父亲身高()cm x 之间的关系,抽样调查后得出y与x 线性相关,且经验回归方程为ˆ0.8529.5yx =+.调查所得的部分样本数据如下:父亲身高()cm x 164166170173173174180儿子身高()cm y 16516817617017217617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儿子身高()cm y 是关于父亲身高()cm x 的函数B .当父亲身高增加1cm 时,儿子身高增加0.85cmC .儿子身高为172cm 时,父亲身高一定为173cmD .父亲身高为170cm 时,儿子身高的均值为174cm6.已知数列{}n a 满足2n a n n λ=-,对任意{}1,2,3n ∈都有1n n a a +>,且对任意{}7,N n n n n ∈≥∈都有1n n a a +<,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A .11,148⎡⎤⎢⎣⎦B .11,147⎛⎫ ⎪⎝⎭C .11,157⎛⎫ ⎪⎝⎭D .11,158⎛⎤ ⎥⎝⎦7.在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1114,2,===AB A B AA O 与上底面1111D C B A 以及棱,,,AB BC CD DA 均相切,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9πB .16πC .25πD .36π8.已知集合(){4,|20240P x y x ax =+-=且}2024xy =,若P 中的点均在直线2024y x =的同一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20232023,-∞-+∞B .()2023,+∞C .()(),20242024,-∞-+∞ D .()2024,+∞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数学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高三数学试题(答案在最后)审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复数121i,2i z z =-=-,则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 【解析】【分析】应用复数的除法及乘法化简,得出复数即可求出对应点,进而得出所在象限即可.【详解】()()()()2121i 2i 1i 2i 2i i 31i 2i 2i 2i 555z z -+-+--====---+,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31,55⎛⎫- ⎪⎝⎭,点位于第四象限.故选:D .2.已知集合1{(,)|||},(,)|||A x y y x B x y y x ⎧⎫====⎨⎬⎩⎭,则A B = ()A.{1,1}-B.{(1,1),(1,1)}- C.(0,)+∞ D.(0,1)【答案】B 【解析】【分析】先解方程组,得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出交集.【详解】,1y x y x ⎧=⎪⎨=⎪⎩,解得1,1x y =⎧⎨=⎩,或1,1x y =-⎧⎨=⎩,所以{(1,1),(1,1)}A B =- ,故选:B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不用发号施令,大家自然起身效法,政令将会畅行无阻;如果当政者本身言行不正,虽下命令,大家也不会服从遵守.根据上述材料,“身正”是“令行”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判断“身正”和“令行”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其身正,不令而行,即身正⇒令行,故“身正”是“令行”的充分条件;又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令行⇒身正,所以“身正”是“令行”的必要条件,综合知“身正”是“令行”的充要条件,故选:C .4.已知()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1()1f x a x =-+.若()f x 在(,)-∞+∞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1,)+∞ B.(1,)+∞ C.(,1)-∞ D.(,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列出相应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因为()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所以(0)0f =,若()f x 在(,)-∞+∞上单调递减,故只需11001a a -=-≤+,即1a ≥,故选:A .5.将6棵高度不同的景观树种植在道路两侧,要求每一侧种植3棵,且每一侧中间的景观树都要比两边的高,则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A.20种B.40种C.80种D.160种【解析】【分析】先分步计算两侧的排法,再结合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即可.【详解】一侧的种植方法有3262C A 20240=⨯=种排法,另一侧的种植方法有22A 2=种排法再由分步计数原理得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40280⨯=种排法,故选:C.6.将函数()*π()cos N 12g x x ωω⎛⎫=+∈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2,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函数()f x 的图象,若()f x 在π0,2⎛⎫⎪⎝⎭上只有一个极大值点,则ω的最大值为()A .2B.3C.4D.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伸缩变换规则可得()*π()2cos 2N 12f x x ωω⎛⎫=+∈ ⎪⎝⎭,再由余弦函数图象性质以及极值点个数解不等式可得结果.【详解】由题可知()*π()2cos 2N 12f x x ωω⎛⎫=+∈ ⎪⎝⎭,当π02x <<时,πππ2π121212x ωω<+<+,若()f x 在π0,2⎛⎫⎪⎝⎭上只有一个极大值点,则由2cos y x =的图像可得π2ππ4π12ω<+≤,解得23471212ω<≤,因为*N ω∈,所以ω的最大值为3.7.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焦点为1F ,O 为坐标原点,若在C 的右支上存在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P Q ,使得1PF Q △为正三角形,且1OQ F P ⊥,则C 的离心率为()A.B.1C.D.1+【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利用几何关系得到12π2F PF ∠=,又21π6F F P ∠=,得到21,PF c PF ==,再结2c a -=,即可求解.【详解】设双曲线的焦距为2(0)c c >,右焦点为2F ,直线OQ 交1F P 于点M ,连接2PF ,因为1PF Q △为正三角形,1OQ F P ⊥,所以M 为1F P 的中点,所以2//OM F P ,故12π2F PF ∠=,易知21π6F F P ∠=,所以21,PF c PF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122PF PF a -=,2c a -=,得1c e a ===+故选:D .8.已知0x 为函数222()e e ln 2e x f x x x =+-的零点,则00ln x x +=()A.1B.2C.3D.4【答案】B 【解析】【分析】由题意确定0x 为方程22e e e ln xx x x=的根,构造函数()e (0)x g x x x =>,由其单调性即可求解.【详解】由()0f x =得222e 2e e ln xx x =-,即22e e (2ln )xx x =-,即222ee e ln xx x=,因为0x >,所以22e e e ln xx x x =,所以0x 为方程22e e e ln xx x x=的根,令()e (0)x g x x x =>,则()e (1)0x g x x '=+>,所以()g x 在(0,)+∞上单调递增,又222e e e ln ln g x xx ⎛⎫=⎪⎝⎭,所以2e ln 2ln x x x ==-,即002ln x x =-,即00ln 2x x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有选错得0分.)9.已知非零向量,,a b 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0a b c ⋅=,则b c ⊥ B.若()(),a b a b +⊥-则||||a b = C.若a c b c ⋅=⋅ ,则a b= D.向量()()a b c a c b ⋅-⋅ 与向量a垂直【答案】ABD 【解析】【分析】选项A ,根据条件,利用数乘向量的定义得到0b c ⋅=,即可判断选项A 的正误;选项B ,根据条件,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及模的定义,即可判断选项B 的正误;选项C ,根据条件,利用数量积的定义,得到||cos ,||cos ,a a c b b c =,即可求解;选项D ,根据条件,结合数量积的运算律,得到[()()]0a b c a c b a ⋅-⋅⋅=,即可求解.【详解】对于选项A ,因为a为非零向量,若()0a b c ⋅= ,则0b c ⋅= ,故b c ⊥ ,所以选项A 正确,对于选项B ,若2222()()||||0a b a b a b a b +⋅-=-=-= ,故||||a b =,所以选项В正确,对于选项C ,若a c b c ⋅=⋅ ,则||||cos ,||||cos ,a c a c b c b c ⋅=⋅ ,得到||cos ,||cos ,a a c b b c = ,不能确定a b= ,所以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0a b c a c b a a b c a a c b a a b c a a b c a ⋅-⋅⋅=⋅⋅-⋅⋅=⋅⋅-⋅⋅=,故[()()]a b c a c b a ⋅-⋅⊥,所以选项D 正确,故选:ABD .10.如图,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4AB =,M ,N ,D ,Q 分别为棱111,,,AB AC B C AA 的中点,DQ QM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11//B C 平面QMNB.1AA =C.点Q 到平面DMN 的距离为D.三棱锥D QMN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131π18【答案】AC 【解析】【分析】应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判断A,应用勾股定理计算判断B,应用等体积求出点Q 到平面DMN 的距离判断C ,利用补形及直三棱柱的外接球公式计算外接球半径即可判断D .【详解】由题,11//,//MN BC BC B C ,所以11//,MN B C MN ⊂平面QMN ,11B C 不在平面QMN 内,故11//B C 平面QMN ,A 正确;由题可得,,QM QN DM DN ==,设12AA a =,易得22224,12QM a QD a =+=+,2244DM a =+,因为222DM QD QM =+,即22244124a a a +=+++,解得a =,故1AA =,B 错误;因为222DM QD QM =+,所以222DN QD QN =+,所以,,,DQ QN QN QM Q QN QM ⊥⋂=⊂平面QMN ,MN ⊂平面QMN ,得出DQ ⊥平面QMN ,112322QMNS MN ==⨯= ,所以13Q DMN D QMN QMN V V S DQ --==⋅=△133⨯⨯=又12DMNS MN == ,设点Q 到平面DMN 的距离为d,则13Q DMN DMN V S d -===△,得d =,C 正确;将三棱锥D QMN -补成以QMN 为底面的直三棱柱,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即为三棱锥D QMN -的外接球,其球心O位于上下底面外心的中点,sin 10QMN ∠=,故QMN 的外接圆半径152sin 3QN r QMN =⨯=∠,设外接球半径为R,则22251313218R ⎛⎫⎛⎫=+= ⎪ ⎪ ⎪⎝⎭⎝⎭,所以三棱锥D QMN -的外接球表面积2262π4π9S R ==,D 错误.故选:AC .11.已知抛物线2:4C x y =的焦点为F ,A ,B ,P 为抛物线C 上的点,cos ,1FA FB 〈〉=-,若抛物线C 在点A ,B 处的切线的斜率分别为12,k k ,且两切线交于点M .N 为抛物线C 的准线与y 轴的交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若4AF BF +=,则1AF BF ⋅=-B.直线PN 的倾斜角π4α≥C.若122k k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0x y -+=D.||MF 的最小值为2【答案】BCD 【解析】【分析】先根据向量夹角设直线再结合抛物线定义得出焦半径公式即可判断A,设点20,4x P x ⎛⎫ ⎪⎝⎭,分000,0x x ≤>两种情况讨论判断B,求导函数得出直线的斜率即可得出直线方程判断C,先写出切线再联立得出1212,24x x x x M +⎛⎫⎪⎝⎭,结合焦半径公式计算最小值判断D.【详解】由题cos ,1FA FB 〈〉=- ,则向量,FA FB的夹角为π,故F ,A ,B 三点共线,设:1AB y kx =+,与C 的方程联立得2440x kx --=,设()()1122,,,A x y B x y ,则124x x k +=,124x x =-,故1221242,1k y y y y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12||1,||1AF y BF y =+=+,故21224440AF BF y y k k +=++=+==,,·4FA FB =-,所以A 错误;设200,4x P x ⎛⎫ ⎪⎝⎭,(0,1)N -,当00x ≤时,直线PN 倾斜角大于等于π2,当00x >时,200011414PNx x k x x +==+≥=,所以直线PN 的倾斜角π4α≥,B 正确;记直线AB 的斜率为k ,令21()4f x x =,则1()2f x x '=,则()()11122211,22k f x x k f x x '=='==,又()222121212121144x x y y k x x x x x x --===+--,所以122k k k +=,所以1k =,又直线AB 过点(0,1)F ,故直线AB 的方程为10,C x y -+=正确;()111:2x MA y y x x -=-,又2114x y =,所以211:24x x MA y x =-,同理222:24x x MB y x =-,联立解得1212,24x x x x M +⎛⎫⎪⎝⎭,即(2,1)M k -,又(0,1)F ,所以||2MF =≥,当0k =时,等号成立,所以MF 的最小值为2,D 正确;故选:BCD.【点睛】关键点点睛:解题关键点是应用导数求出切线斜率进而得出切线方程,再分别得出直线方程及焦半径的最小值.非选择题部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1πsin ,cos()26ααα=+=______________.【答案】14-##0.25-【解析】【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得到π1sin 34α⎛⎫-= ⎪⎝⎭,再整体法用诱导公式求出答案.【详解】1sin 2αα=,即π1sin 34α⎛⎫-= ⎪⎝⎭,ππππ1cos sin sin 62634ααα⎡⎤⎛⎫⎛⎫⎛⎫+=-+=-=- ⎪ ⎪ ⎪⎢⎥⎝⎭⎝⎭⎝⎭⎣⎦.故答案为:14-13.已知某中学的3个年级各有学生300,300,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3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10人,对他们的体重进行了统计.若3个年级被抽到的学生体重的平均值分别为48,52,55kg ,方差分别为4,10,1.将这10名学生体重W (kg )作为样本,则样本的方差为______.【答案】13【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层抽样的平均数公式求出平均数为52,再代入方差公式计算得出方差.【详解】3个年级抽取的学生数分别为3,3,4人,则()13483524555210W =⨯+⨯+⨯=,故22223344(4852)10(5252)1(5552)13101010s ⎡⎤⎡⎤⎡⎤=+-++-++-=⎣⎦⎣⎦⎣⎦.故答案为:13.14.“四进制”是一种以4为基数的计数系统,使用数字0,1,2,3来表示数值.四进制在数学和计算的世界中呈现出多个维度的特性,对于现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四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通过将每一位上的数字乘以4的相应次方(从0开始),然后将所有乘积相加.例如:四进制数013转换为十进制数为2100414347⨯+⨯+⨯=;四进制数0033转换为十进制数为32100404343415⨯+⨯+⨯+⨯=;四进制数1230转换为十进制数为321014243404108⨯+⨯+⨯+⨯=;现将所有由1,2,3组成的4位(如:1231,3211)四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在这些十进制数中任取一个,则这个数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______.【答案】13【解析】【分析】根据四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利用二项式定理将4的高次方展开并求得除以3之后的余数,令余数能被3整除即可得出所有数字组合种类数,可求得概率.【详解】设{},,,1,2,3a b c d ∈,则4位四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为3232444(13)(13)(13)a b c d a b c d⨯+⨯+⨯+=⨯++⨯++⨯++()()01223301223333222C C 3C 3C 3C C 3C 33a b c c d =+⋅+⋅+⋅++⋅+⋅+++()()1223312233322C 3C 3C 3C 3C 33a b c a b c d =⋅+⋅+⋅+⋅+⋅+++++,若这个数能被3整除,则+++a b c d 能被3整除.当这个四进制数由1,2,3,3组成时,有24A 12=个;当这个四进制数由1,1,2,2组成时,有24C 6=个;这个四进制数由1,1,1,3组成时,有14C 4=个;这个四进制数由2,2,2,3组成时,有14C 4=个;这个四进制数都由3组成时,有1个.因为由1,2,3组成的4位四进制数共有4381=个,所以能被3整除的概率1264411813P ++++==.故答案为:13.【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将4进制转化为10进制之后,利用二项式定理来求解能否被3整除的问题,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即可求得相应概率.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如图,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ABC V 是正三角形,1A A ⊥平面ABC ,111224AB A A A C ===,M ,N 分别为棱1,AB B B 的中点.(1)证明:1B B ⊥平面MCN ;(2)求直线1C C 与平面MCN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4【解析】【分析】(1)先应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出CM ⊥平面11,A ABB 再应用线面垂直性质得出线线垂直,即可证明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应用空间向量法求线面角正弦值即可.【小问1详解】因为ABC V 是正三角形,M 为AB 中点,所以CM AB ⊥,因为1A A ⊥平面,ABC CM ⊂平面ABC ,所以1CM A A ⊥,又11,,A A AB A A A AB =⊂ 平面11,A ABB 所以CM ⊥平面11,A ABB 又因为1B B ⊂平面11A ABB ,所以1CM B B ⊥,连接1AB ,易得11AB B B ==,所以22211AB AB B B =+,所以11AB B B ⊥,又因为1//AB MN ,所以1MN BB ⊥,因为MN CM M = ,,MN CM ⊂平面MCN ,所以1B B ⊥平面MCN .【小问2详解】取AC 中点O ,连接1,BO C O ,易知1,,OB OC OC 三条直线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1,,OB OC O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1,2),(0,2,0),(0,0,2)B B C C -,由(1)知平面MCN的一个法向量为12)B B =- ,又1(0,2,2)C C =- ,所以1111113cos ,4B BC C B B C C B B C C ⋅==⋅ ,因为直线1A B 与平面FMN 所成的角为直线1B B 与1C C 所成角的余角,所以直线1A B 与平面FMN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4.16.已知0b >,函数2()((ln )1)f x x x x bx =---在点()(1,)1f 处的切线过点()0,1-.(1)求实数b 的值;(2)证明:()f x 在()0,∞+上单调递增;(3)若对())1,1(x f x a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1b =(2)证明见解析(3)(,1]-∞【解析】【分析】(1)先求导函数再写出切线方程代入点得出参数值;(2)求出导函数1()2ln 2f x x x x'=+--,再根据导函数求出()(1)10f x f ''≥=>即可证明单调性;(3)根据函数解析式分1x =和1x >两种情况化简转化为ln x x a -≥恒成立,再求()ln (1)h x x x x =->的单调性得出最值即可求出参数范围.【小问1详解】()f x 的定义域为1(0,),()2ln()2f x x bx x'+∞=+--,故(1)1ln f b '=-,又(1)0f =,所以()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ln )(1)y b x =--,将点(0,1)-代入得1ln 1b -=,解得1b =.【小问2详解】由(1)知2()(1)ln f x x x x x =---,则1()2ln 2f x x x x'=+--,令1()()2ln 2g x f x x x x '==+--,则22221121(1)(21)()2x x x x g x x x x x---+'=--==,当0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减;当1x >时,()0,()g x g x >'单调递增,所以()(1)10f x f ''≥=>,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小问3详解】对())1,1(x f x a x ∀≥≥-恒成立,即对1,(1)(1)ln (1)x x x x x a x ∀≥---≥-恒成立,当1x =时,上式显然恒成立;当1x >时,上式转化为ln x x a -≥恒成立,设()ln (1)h x x x x =->,则11()10x h x x x'-=-=>,所以()h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1)1h x h >=,故1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17.如图,四边形ABCD 中,1,2,3,πAB CD AD BC BAD BCD ====∠+∠=.(1)求BAD ∠;(2)P 为边BC 上一点,且PCD △ABP 的外接圆半径.【答案】(1)2π3(2)4【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在ABD △和BCD △中,利用余弦定理,分别求得2BD 的表达式,两式作差求得1cos 2BAD ∠=-,即可求解;(2)由(1)求得BD =PCD ∠,结合题意,求得2PC =,进而求得2PD =,再在ABD △和BCD △中,求得cos cosABD DBC ∠=∠1cos 7ABP ∠=,得到sin 7ABP ∠=,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解:因为πBAD BCD ∠+∠=,所以cos cos BAD BCD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54cos BD AB AD AB AD BAD BAD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1312cos BD BC CD BC CD BCD BAD =+-⋅∠=+∠,两式作差得:816cos 0BAD +∠=,解得1cos 2BAD ∠=-,因为(0,π)BAD ∠∈,所以2π3BAD ∠=.【小问2详解】解:因为1,2,3,πAB CD AD BC BAD BCD ====∠+∠=由(1)知22π54cos73BD =-=,可得BD =π3PCD BCD ∠=∠=,则1sin 22PCD S PC CD PCD =⋅∠==△所以2PC =,在PCD △中,可得2222cos 4PD CD PC CD PC PCD =+-⋅∠=,所以2PD =,在ABD △中,可得222cos 2AB BD AD ABD AB BD +-∠===⨯⨯在BCD △中,可得222cos 2BD BC CD DBC BD BC +-∠===⨯⨯可得ABD DBC ∠=∠,所以27cos 2cos 11ABP ABD ∠∠-==,则sin 7ABP ∠=,所以222122cos 7AP AB BP AB AP ABP =+-⋅∠=,解得7AP =,设ABP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正弦定理得772sin 2437AP R ABP ==∠,解得74R =,所以ABP的外接圆半径为4.18.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点(1,3P 在椭圆上,且直线1PF 与2PF 的斜率之积为23-.(1)求C 的方程;(2)直线:(0,0)l y kx m k m =+>>与C 交于M ,N 两点,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ⅰ)若A ,B 恰为弦MN 的两个三等分点,求直线l 的方程;(ⅱ)若点B 与点1F 重合,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Q ,求1||||MN QF 的值.【答案】(1)2213x y +=(2)(i )3535y x =+;(ii【解析】【分析】(1)根据点在椭圆上及斜率积列方程组计算22,a b 即可得出椭圆方程;(2)(i )设()()1122,,,M x y N x y 结合1()2OA OB OM =+ ,1()2OB OA ON =+ 向量关系列方程求出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方程;(ⅱ)设方程:(l y k x =+联立方程组,韦达定理结合弦长公式计算求解.【小问1详解】将点1,3P ⎛⎫ ⎪ ⎪⎝⎭代入C 的方程得:221213a b +=①,设C 的焦距为2(0)c c >,则12(,0),(,0)F c F c -,故12233113PF PF k k c c ⋅=⨯=-+-,解得c =又222a b c =+③,由①②③解得21b =或23a =,所以C 的方程为2213x y +=.【小问2详解】(ⅰ)由题,(0,),,0m A m B k ⎛⎫- ⎪⎝⎭,设()()1122,,,M x y N x y ,O 为坐标原点,因为A ,B 恰为弦MN 的两个三等分点,所以BA NB AM == ,则1()2OA OB OM =+ ,即110,12m x k y m ⎧-=⎪⎪⎨⎪=⎪⎩,解得112m x k y m ⎧=⎪⎨⎪=⎩,所以,2m M m k ⎛⎫ ⎪⎝⎭,又1()2OB OA ON =+ ,即222,1022m x k m y ⎧=-⎪⎪⎨⎪+=⎪⎩,解得222,m x k y m ⎧=-⎪⎨⎪=-⎩,所以2,,m N m k ⎛⎫-- ⎪⎝⎭将点M ,N 的坐标代入C 的方程得22222241,3413m m k m m k ⎧+=⎪⎪⎨⎪+=⎪⎩,解得2211,35k m ==,因为0,0k m >>,所以,35k m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35y x =+.(ⅱ)由题直线l过点1(F,所以:(l y k x =+,与椭圆方程联立22(13y k x x y ⎧=+⎪⎨+=⎪⎩,得()222213630k x x k +++-=,212120k ∆=+>,设()()1122,,,M x y N x y,则2212122263,1313k x x x x k k--+==++,所以21MN x =-=22113k k+=+,又(21212221313y y k x x k k k ⎛-+=++=+= ++⎝,所以MN 中点为222322,1313k k ⎛⎫- ⎪ ⎪++⎝⎭,所以MN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22211313y x k k k ⎛⎫-=-+ ⎪ ⎪++⎝⎭,令0y =得2213x k -=+,故22,013Q k ⎛⎫- ⎪ ⎪+⎝⎭,所以212113k QF k +==+,所以1MN QF =【点睛】关键点点睛:(2)(i )解题的关键点是应用1()2OA OB OM =+ 1()2OB OA ON =+ 向量关系列方程求出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方程;19.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研究密码变化的客观规律,应用于编制密码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称为编码学;应用于破译密码以获取通信情报的,称为破译学,总称密码学.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公开密钥体制,即运用单向函数的数学原理,以实现加、脱密密钥的分离.加密密钥是公开的,脱密密钥是保密的.这种新的密码体制,引起了密码学界的广泛注意和探讨.某数学课外小组研究了一种编制密码的方法:取任意的正整数n ,将小于等于n 且与n 互质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即为密码.记符合上述条件的正整数的个数为n a .(1)求数列{}n a 的前5项和;(2)求2(N )n a n *∈的表达式和3137a ⨯的值;(3)记22()nn n n b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证明16n S <.【答案】(1)10(2)122n n a -=,31371080a ⨯=(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数列定义求出前5项即可求和;(2)先根据定义得出122n n a -=,再求出3137a ⨯即可;(3)应用错位相减法计算得出2158162n n n n S -++=-即可证明.【小问1详解】由题,11a =;小于等于2且与2互质的正整数有1,所以21a =;小于等于3且与3互质的正整数有1,2,所以32a =;小于等于4且与4互质的正整数有1,3,所以42a =;小于等于5且与5互质的正整数有1,2,3,4,所以54a =.所以数列{}n a 的前5项和为1122410++++=.【小问2详解】若2为质数,则小于等于2n 的正整数中,只有2的倍数不与2互质,又因为小于等于2n 的正整数中,2的倍数有12n -个,所以112222n n n n a --=-=.在小于等于31×37的正整数中,31的倍数有37个,37的倍数有31个,所以()()31373137313713113711080a ⨯=⨯--+=--=.【小问3详解】由(2)知122n n a -=,所以212n n n n b -+=,所以222201211122332222n n n n S -++++=++++ ,故222223111223322222n n n n S ++++=++++ ,作差得:2012111232222222n n n n n n S -+⎛⎫=++++- ⎝⎭,所以201211123422222n n n n n n S --+⎛⎫=++++- ⎪⎝⎭ .令01211232222n n n T -=++++ ,则23112322222n n n T =++++ ,作差得:2311111111221212222222212n n n n n n n n n T -⎛⎫- ⎪+⎝⎭=+++++-=-=-- ,所以1242n n n T -+=-,故221112584(4)16222n n n n n n n n n S ---++++=⨯--=-,因为*N n ∈,所以215802n n n -++>,所以16n S <得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一)数学文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 S =4πR 2V =Sh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V =34πR 3 台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V =31h (S 1+21S S +S 2) 锥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S 1, 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V =31Sh h 表示台体的高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全集=U R ,{}12≤≤-=x x A ,{}31≤≤-=x x B ,则( B C =)A U A .}31|{≤<x x B .}32|{≤<-x x C .2|{-<x x 或}1-≥x D .2|{-<x x 或}3>x 2.若复数z 满足i i z 711)2(+=- (i 为虚数单位),则z 为A .i 53+B .i 53-C .i 53+-D .i 53--3.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65,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5<i ?B .6<i ?C .5≥i ?D .6≥i ? 4.“0≥a ,0≥b ”是“ab ba ≥+2”的 (第3题图)(第11题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也不必要条件5.在盒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2个红球,每次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第三次恰好将白球取完的概率为A .31B .41C .51D .616.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N 分别11D C ,BC 是的中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BD MN B .1AB MN ⊥ C .//MN 平面1BDD D .⊥MN 平面C AB 17.已知直线01)1()2(=++++y m x m 上存在点),(y x 满足⎪⎩⎪⎨⎧≥≤--≤-+103203x y x y x ,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35[∞+- B .35,(--∞ C .]21,1[- D .]21,41[-8.已知函数∈-=a x x a x f (sin )(R ),则下列错误..的是 A .若11a -≤≤,则()f x 在R 上单调递减B .若()f x 在R 上单调递减,则11a -≤≤C .若1a =,则()f x 在R 上只有1个零点D .若()f x 在R 上只有1个零点,则1a =9.已知∈b a ,R 且b a ≠,若b a be ae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下列正确的是 A .a b b a -=-ln ln B .b a b a -=-ln lnC .a b b a -=---)ln()ln(D .b a b a -=---)ln()ln( 10.抛物线C 1:)0(22>=p px y 与双曲线C 2:)0,0(12222>>=-b a b y a x 交于A ,B 两点,C 1与C 2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异于原点的两点C ,D ,且AB ,CD 分别过C 2,C 1的焦点,则=||||CD AB A .25 B .26 C .5 D .6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cm 3.12.函数∈+=a ax f x x (22)(R )为奇函数,则=a __________.ABCD 1A 1B 1C 1D MN(第6题图)1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0863=+a a ,则=36S S _____. 14.已知21)4sin(=+πα,则=α2sin ___________. 15.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半焦距为c ,若直线x y 2=与椭圆的一个交点P 的横坐标恰为c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16.已知圆222=+y x 的切线l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 两点,则AOB ∆(O 为坐标原点)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17.如图,ABC ∆中,4||=AB ,3||=AC ,若P 为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动点,则()AC AB AP -⋅的值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满分14分)设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1=a ,123=S . (Ⅰ)求n S ;(Ⅱ)若列数}{n b 满足11a b =,∈+=+n b b n a n n (21N*),求列数}{n b 的通项公式.19.(本题满分14分)在ABC ∆中,三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c a C b -=2cos 2. (Ⅰ)求角B 的大小;(Ⅱ)若C A sin sin 的取值范围.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锥ABC P -中,⊥PA 平面ABC ,32==AB AP ,4=AC ,D 为PC 中点,E 为PB 上一点,且//BC 平面ADE .(Ⅰ)证明:E 为PB 的中点;(Ⅱ)若AD PB ⊥,求直线AC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第17题图)ACDP(第20题图)E21.(本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23231)(x a x x f -=. (Ⅰ)当2=a 时,求曲线)(x f y =在点))3(,3(f P 处的切线方程;(Ⅱ)若函数)(x f 与221)(22a ax x x g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C :)0(22>=p py x 的焦点为)1,0(F . (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Ⅱ)如图,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1l 与2l ,分别交抛物线C 于A 、B 与D 、E ,设 AB 、DE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FMN ∆面积S 的最小值.(第22题图)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数学 (文科)(一)参考答案1.A .2|{-<=x x A C U 或}1>x ,∴ ( B C =)A U }31|{≤<x x .2.A .i i i i i z 535)2)(711(2711+=++=-+=. 3.B .4.C .由0≥a ,0≥b 可得ab b a ≥+2.反之,若ab ba ≥+2,则0≥a b ,可得0≥a ,0≥b . 5.A . 即前二次取出的球中,为1个白球和1个红球,第三次取出的是白球,其概率为31234222=⨯⨯⨯⨯.6.C .记O BD AC = ,则1//OD MN ,∴//MN 平面D BD 1.7.B .直线l :01)1()2(=++++y m x m 过定点)1,1(-,∴点)2,1(,)1,1(-在l 的两侧或在l 上.得0]1)1()1(1)2[(]12)1(1)2[(≤+-⨯++⨯+⋅+⨯++⨯+m m m m ,得35-≤m .8.D .1cos )(-='x a x f ,当11a -≤≤时0)(≤'x f ,∴A 正确.若()f x 在R 上单调递减,则01cos )(≤-='x a x f 在R 上恒成立,得11a -≤≤,∴B 正确.由于x y =是曲线xy sin =在0=x 处的切线,根据图象可得,C 正确. 显然2=a ()f x 在R 上只有1个零点,∴D不正确.9.C .设x xe x f =)(,则x e x x f )1()(+=',∴)(x f 在)1,(--∞为减函数,),1(∞+-增函数,0)0(=f ,且当0<x 时,0)(<x f .由)()(b f a f =知0,0<<b a .由b a e b e a )()(-=-得a b b a -=---)ln()ln(.10.A .由CD 分别过C 1的焦点,⎪⎩⎪⎨⎧==xa by pxy 22得,2222p b pa x C ==, ∴ a b 2=; 由AB 过C 2的焦点,得),(2ab c A ,即)4,(a c A ,)4,(a c A 在C 1上得,pc a 2162=,又a b a c 522=+=,∴ 85p a =,∴ 2525422||||2====p pp a p a b CD AB . 11.π464+.几何体为半径为1高为4的圆柱与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组合体.12.1-.由0)0(=f 得1-=a .13.7-.8363-==a a q ,∴2-=q .711133636-=+=--=q q q S S . 14.21-.由21)cos (sin 22)4sin(-=+=+ααπα得,22cos sin -=+αα, 平方得,=α2sin 21-. 15.12-.P 点坐标为)2,(c c ,代入椭圆方程得142222=+b c a c ,解得12-=ac. 16.2. 设切点),(00y x P ,则l :200=+y y x x ,∴)0,2(0x A ,)2,0(0y B ,则||||200y x S AOB =∆. 由||||22002020y x y x ≥+=,即1||||00≤y x ,∴2≥∆AOB S ,当2||||00==y x 时取等号,∴AOB ∆面积的最小值为2. 17.27.设BC 的中点为D ,则)(21AC AB AD +=,+=得0)(=⋅=-⋅∴ )()()(-⋅+=-⋅)()(21)(-⋅++-⋅= 27)(2122=-=AC AB . 18.解(Ⅰ)12393313=+=+=d d a S ,得1=d .∴2+=n a n ,252n n S n +=.(Ⅱ)由(Ⅰ)知:∈=-++n b b n n n (221N*).∴b n =(b n -b n -1)+(b n -1-b n -2)+…+(b 2-b 1)+b 1131222b n n ++++=+ 5221)21(8321-=--+=+-n n .19.解(Ⅰ)由余弦定理可得:c a abc b a b -=-+⋅222222,即ac b c a =-+222,∴212cos 222=-+=ac b c a B ,由),0(π∈B 得3π=B .(Ⅱ)由3π=B 得,AC -=32π, ∴ A A A A A C A 2s i n 21c o s s i n 23)32s i n (s i n s i n s i n +=-=π(第17题图)41)62sin(21412cos 412sin 43+-=+-=πA A A . ∵ )32,0(π∈A , ∴ )67,6(62πππ-∈-A , ∴ 1)62sin(21≤-<-πA , ∴ C A sin sin 的取值范围为]43,0(.20.(Ⅰ)证明:∵//BC 平面ADE ,⊂BC 平面PBC ,平面 PBC 平面DE ADE =,∴DE BC //.∵D 为PC 中点,∴E 为PB 的中点.(Ⅱ)∵AB AP =,E 为PB 的中点,∴PB AE ⊥,又AD PB ⊥,∴⊥PB 平面ADE ,得PB DE ⊥,且平面⊥PBC 平面ADE .由DE BC //,得PB BC ⊥.过C 作ED CH ⊥于H ,由平面⊥PBC 平面ADE ,∴⊥CH 平面ADE .∴CAH ∠是直线AC 与大小的平面ADE 所成的角.∵DE BC //,PB BC ⊥,∴621===PB BE CH , ∴46sin ==∠AC CH CAH . ABCDP(第20题图)EH21.(Ⅰ)2=a 时,x x x f 2)(2-=',3)3(='∴f ,又点)0,3(P .∴过点P 的切线方程为:093=--y x .(Ⅱ)设2213)()()(223a ax x a x x g x f x h -++-=-=. )1)(()1()(2--=++-='x a x a x a x x h ,令0)(='x h ,得a x =或1=x .(ⅰ)当1=a 时,函数)(x h 单调递增,函数)(x f 与)(x g 的图象不可能有三个不同的交点.(ⅱ)当1<a 时,使得函数)(x f 与)(x g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则方程0)(=x h 有三个不同的实根. ∴,060612232⎪⎪⎩⎪⎪⎨⎧>-<-+-aa a 得0<a .(ⅲ)当1>a 时,由于极大值061222<-+-a a 恒成立,故此时不能有三个解.综上所述0<a .22.解:(Ⅰ)12=p,∴抛物线C 的方程:y x 42=.(Ⅱ)显然AB ,DE 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零.设),(),,(,1:2211y x B y x A kx y AB +=, 由⎩⎨⎧=+=yx kx y 412得,0442=--kx x ,∴121,22221+=+==+=k kx y k x x x M M M . 同理1211,22+=+-=-=k x k y k x N N N .即)12,2(2+k k M ,)12,2(2+-kk N , ∴kk kk k k k MN 122121222-=+--+=. ∴ MN :)2)(1(122k x k k k y --=--,即3)1(+-=x kk y .∴ 直线MN 过定点)3,0(Q .∴ 4)||1|(|2|22|221||||21≥+=+⨯⨯=-=k k k k x x QF S N M , 当||1||k k =,即1±=k 时,4m in =S .(第22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