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化学符号是正确的?A. 氧(O2)B. 氢(H)C. 氮(N)D. 碳(C)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B. 生成物是水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D. 以上都是3. 原子量单位是:A. 千克B. 克C. 毫克D. 原子质量单位(u)4. 下列哪个是纯净物?A. 空气B. 纯水C. 果汁D. 沙子5.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什么?A. 原子量B. 原子序数C. 电子数D. 元素名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要遵循的两个守恒定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7. 根据题目1中的选项,正确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8.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是______。

9. 根据题目2中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是______。

10.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特点是具有______个价电子。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什么是化学计量?12. 请简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3.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14. 请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5. 如果有5克的氢气和10克的氧气反应生成水,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

16.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7.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18. 描述如何使用分液漏斗进行液体的分离。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9. 论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 论述环境保护中化学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氧的化学符号是O,氢是H,氮是N,碳是C。

2. 正确答案:D。

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单位是摩尔。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这个数目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A)表示。

请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 6.02×10^23 mol^-1B. 6.02×10^24 mol^-1C. 6.02×10^25 mol^-1D. 6.02×10^26 mol^-12. 根据题目1的描述,1摩尔氢气含有的氢原子数是多少?A. 2NAB. NAC. 2NAD. 3NA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电解质?A. 金属铜B. 蒸馏水C. 硫酸D. 石墨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能量最低原理B. 泡利不相容原理C. 洪特规则D. 同位旋规则5. 以下哪种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金属与酸反应C. 碳酸钙受热分解D. 水的电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物质的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微观粒子数比)。

2. 根据题目1,2H2 + O2 → 2H2O 表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数比为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0分)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其余为氧元素。

试求该化合物的实验式。

四、实验题(共10分)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确定某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并说明实验原理。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D5. B二、填空题1. 质量比,微观粒子数比2. 2:1三、计算题根据题目,设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xHyOz,根据质量分数可得:12x : y : 16z = 40% : 6.7% : (100% - 40% - 6.7%)通过计算,可以得到x : y : z的比值,进而确定实验式。

初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空气C. 纯碱D. 酒精答案:B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颜色改变B. 状态改变C. 产生新物质D. 能量变化答案:C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铁D. 所有选项答案:D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元素质量C. 原子种类D. 原子数目答案:B5.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请写出水的化学式:________答案:H2O2. 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3Fe + 2O2 → Fe3O43. 请写出氢氧化钠的化学名称:________答案:氢氧化钠4. 请写出氧化钙的化学式:________答案:CaO5. 请写出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________答案:1.25g/L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2. 请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反应中,酸的氢离子(H+)与碱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分子(H2O)。

3. 请说明什么是摩尔质量?答案:摩尔质量是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它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 请描述什么是溶解度?答案: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物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最大浓度。

通常以克/升(g/L)或摩尔/升(mol/L)来表示。

5.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在单位时间内转化为产物的量。

化学竞赛试题初赛真题

化学竞赛试题初赛真题

化学竞赛试题初赛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6?A. 铁(Fe)B. 钴(Co)C. 镍(Ni)D. 铜(Cu)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ⅠA族的是哪一个?A. 锂(Li)B. 钠(Na)C. 钾(K)D. 铯(Cs)3.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2OD. MgS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如果1.2 mol的氢气与氧气反应,需要氧气的摩尔数是多少?A. 0.6 molB. 1.2 molC. 2.4 molD. 3.6 mol5.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NaOH + HCl → NaCl + H2OB. 2H2 + O2 → 2H2OC. CaO + H2O → Ca(OH)2D. CO2 + Ca(OH)2 → CaCO3 + H2O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子数加上________。

7.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________规则。

8.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被称为________。

9.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其中________键不存在于单质中。

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水的电解反应中,每产生1 mol氧气,需要消耗________ mol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请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化学方程式。

13. 请描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简述如何影响化学平衡。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给定一个化学反应:N2(g) + 3H2(g) ⇌ 2NH3(g),其平衡常数Kc = 0.5,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

求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

15. 已知某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0.05 mol/L,溶液的体积为500 mL。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B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颜色变化B. 状态变化C. 放出热量D. 产生新物质答案:D3.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A. 钠B. 镁C. 铝D. 钾答案:A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气C. 碳酸钙D. 氯化钠答案:A5.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是:A. 碳B. 氧C. 硫D. 氯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答案:H₂2. 铁在空气中生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4Fe + 3O₂ + 6H₂O → 4Fe(OH)₃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H⁺ + OH⁻ → H₂O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

答案:不变5.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

答案:18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例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

2.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其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体系处于动态平衡。

3. 请说明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氕(¹H)、氘(²H)和氚(³H)。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碱?A. NaOHB. KOHC. Ca(OH)2D. NH4Cl2.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水的质量是多少克?A. 1B. 16C. 18D. 23. 元素周期表中,哪个周期包含镧系元素?A. 第二周期B. 第四周期C. 第五周期D. 第六周期4.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CO2 → 2H2CO3B. 2H2 + O2 → 2H2O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aCO3 → CaO + CO25.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2OD. Fe3O46. 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哪个区?A. s区B. p区C. d区D. f区7. 以下哪种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 用火焰直接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 使用滴管时,滴管尖端接触试管壁C. 用玻璃棒搅拌试管中的溶液D. 将强酸直接倒入废液桶中8. 以下哪个化学方程式是平衡的?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O → 2H2 + O2D. H2O → H2 + O2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酒精C. 蔗糖D. 碳酸氢钠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酸?A. HClB. H2SO4C. CH3COOHD. HNO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___。

12.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_________但不同_________的原子。

1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_________。

15. 摩尔浓度(Molarity)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_________数。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化学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氯化钠答案:C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某物质的质量时,需要使用的数据是:A. 反应物的质量B. 生成物的质量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D. 反应物的摩尔数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化铁D. 水答案:A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一定相等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比一定相等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一定相等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答案:D5.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氧化铁D. 氢气答案:B6.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比一定相等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一定相等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守恒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守恒答案:D7.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化铁D. 水答案:C8.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比一定相等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比一定相等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一定相等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不一定相等答案:A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overset{点燃}{\rightarrow}2H_2O\) 表示的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过程,其中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 ________。

答案:2:11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若反应物A的质量为20g,生成物B 的质量为40g,则反应物A与生成物B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卷子一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卷子一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卷子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 6B. 8C. 16D. 182.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纯水B. 空气C. 氧气D. 铁3.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A. 2H2 + O2 → 2H2OB. H2 + O2 → H2OC. 2H2 + O2 → 2HOD. H2 + O2 → 2H2O24. 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A. 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中不变B. 物质的总体积在化学反应中不变C. 原子的总个数在化学反应中不变D. 原子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中不变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如果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则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是:A. 1:1B. 2:1C. 1:2D. 4: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原子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7.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前的系数表示的是反应物的______。

8.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_____个。

9.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是______和水。

10. 元素的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通常用______表示。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其体积分数为0.5%,如果废气排放量为1000立方米,求排放的二氧化硫的质量。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3. 描述实验室中制备氧气的一般过程,并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4. 简述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5.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16. 简述金属的一般性质。

六、论述题(10分)17. 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注】: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竞赛试题应由专业教师或相关机构根据竞赛要求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竞赛真题精选(一)1.(5分)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Na2O %、NaOH %。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的盐酸溶液100g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是多少克?2.(8分)由于地球的二氧化碳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造成的惨剧使世人记忆犹新。

消除“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广泛植树造林。

已知180g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时放热2804kJ太阳每分钟对地球表面辐射能量为cm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设光合作用时太阳能量利用率10%,每片树叶面积以10cm2计算,这样的树叶100片要合成1.8g葡萄糖。

问:(1)需光照多长时间?(2)若空气中含CO2质量分数为%,需要标准状况下空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为1.29g/L)(3)若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问光合作用时除生成1.8g葡萄糖,还放出氧气多少升?(二)3.(8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 ①Fe ②Fe 2O 3 ③Fe 3O 4 ④FeCl 3 ⑤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想中,不做实验就可排除的是 和 (填序号),理由是 ;你认为黑色粉末还可能是 ,理由是 。

(2)李同学将黑色粉末干燥后,用磁铁靠近,发现粉末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得出结论: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你认为李同学的结论对吗? ,理由是 。

4.(8分)先阅读下列短文,再回答下列问题: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NaClO )、过氧化氢都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Fe 2+氧化为Fe 3+。

Mg(OH)2和Fe(0H)3在溶液中生成时呈胶状物或絮状物沉淀,而MgCO 3在水中煮沸可转变为Mg(OH)2。

“卤块”的主要成分为MgCl 2,还含有FeCl 2、FeCl 3、MnCl 2等杂质。

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工艺流程即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若要求产品不含杂质离子,而且成本较低,流程中所用试剂或pH 控制可参考表1、表2来确定。

表1:表2:请填下列空白:(1)写出盐酸溶液中NaClO 将FeCl 2氧化成FeCl 3,同时生成NaCl 和H 2O 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在盐酸溶液中H 2O 2将FeCl 2氧化成FeCl 3,同时生成H 2O 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步骤2中加入物质X ,最佳的选择应是 ,理由是 。

(3)在步骤3中加入的物质应是 ,之所以要控制pH =,其目的是 。

(4)在步骤4中加入物质应是 。

(5)在步骤5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稀硫酸 碱石灰 浓硫酸 鼓气球 样品 D E B C 碱石灰 A F(三)5.(11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原理】Na 2CO 3+H 2SO 4 = Na 2SO 4 + H 2O + CO 2↑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 、C 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B 的质量(m 1)。

(称量时注意封闭B 的两端。

)⑧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B 、C 。

⑤打开分液漏斗F 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 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B 的质量(m 2)。

(称量时注意封闭B 的两端及E 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

⑴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则干燥管A 的作用:; 干燥管C 的作用是 E 装置的作用是 。

步骤③中鼓气的目的是 步骤⑥中鼓气的目的是 ; 本实验能否同时省略③、⑥两个步骤? ,原因是 。

⑵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5g ,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分液漏斗F 中至少要盛放10%的稀硫酸(密度为 1.07g/mL ) mL ,若m 1为51.20g ,m 2为53.18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6.(12分) 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

甲、乙、丙三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物质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正确,其理由是:。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请填写以下实验报告:(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7.(6分)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⑴【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⑵【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⑶【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⑷【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⑸如果用C n 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气体。

(l)计算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2)下表为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配制的混合液中分三次逐滴加入(边加边振荡)盐酸后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经查阅资料知Na 2CO 3与HCl 反应可以分两步进行:Na 2CO 3 + HCl 二NaCl +NaHCO 3(I );NaHCO 3 + HCl =NaCl + H 2O +CO 2↑(11)。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CO 2质量(纵坐标)与所加入盐酸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

CO 2质量(五)9(7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对两件文物的表面A 物质和B 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请你根据下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G :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H+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K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博物馆里很少见到由J 制造的完好文物,原因是什么?10(7分)、已知CaCO 3+H 2O+CO 2→Ca(HCO 3)2,Ca(HCO 3)2易溶于水。

某实验小组在含一定量Ca(OH)2的石灰水中通入CO 2,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 2气体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在石灰水中刚通入CO 2时的化学方程式 。

(2)请描述整个实验过程的实验现象 。

(3)通CO 2气体前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为 g 。

(4)至少通入CO 2气体质量 g 时溶液的质量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质量的最大值(不考虑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11.(7分)现有A贮气瓶中的混合气体(主要有CO,内含少量CO2),以A为原料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氧化铜,并验证反应产物。

依照图示装置回答:(1)请用字母标号表示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A→→→→→(2)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是。

(3)B装置的作用是,(4)D装置的作用是。

(5)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2CO+ O2 =点燃==2 CO2(2分)(六)12.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 g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W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物质仍是W g。

求:(1)原先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当W为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13.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41 g,放人131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163.2 g 20 ℃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

计算:(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七)14. (5分)向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待。

求原混合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

15.(6分)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g,加入27g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g。

计算.:(1)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8分)某种天然碱样品的化学式可以用xNaHCO3·yNa2CO3·zH2O表示(式中x、y、z是最简整数比)。

取50克某一浓度的盐酸与3.32克样品充分反应,能生成1.32克CO2气体。

(1)若改用1.66克样品与50克这种盐酸反应,能产生克CO2。

(2)另取3.32克样品在300℃下加热至完全分解(已知Na2CO3在300℃时不会分解),能产生0.22克CO2和0.45克H2O,试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

(3)写出这种天然碱与盐酸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6.64克天然碱样品与50克该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的CO2最多,求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八)17、(4分) 粉笔是教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可吸入颗粒物),粉笔的生产过程是:(1)写出熟石膏变为生石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熟石膏中加入少量的甘油和纯碱,可制成“无尘”粉笔。

这是利用甘油吸湿性很强的性质,可使粉笔因潮湿而不飘尘,而加入纯碱的作用是提高粉笔的硬度。

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装置中,研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图中的勒克斯是光照强度的单位)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得数据如图所示。

(1)从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该叶片在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呼吸吸速率的倍;(3)20℃、2万勒克斯光照时,叶片每小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毫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