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分析苏教版

合集下载

15.2电功率(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5.2电功率(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5.2电功率(1)导学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一、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电功率的应用:通过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可以分析电路中电能的消耗情况,以及用电器的使用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电功率的应用。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对电路中电能消耗情况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电流表、电压表。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电风扇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

2. 知识讲解:讲解电功率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接着介绍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并解释各个参数的含义。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简单的例题,如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路,通过的电流为1A,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电路的电功率。

通过解题过程,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讨论:讨论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电功率分析家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器等。

6.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点,如电压、电流等。

7. 作业设计:布置几道作业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巩固电功率的知识。

题目1:一个电压为110V的电路,通过的电流为2A,求电路的电功率。

题目2:一个电灯的功率为40W,工作时间为2小时,求消耗的电能。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2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2电功率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2电功率一、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4. 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影响电功率的因素;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电功率相关的实际情景,如家庭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功率的标识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电功率的单位:电功率的单位有瓦特(W)和千瓦(kW)。

1W等于1J/s,1kW等于1000W。

(3)影响电功率的因素:电功率受到电压、电流的影响。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在电流一定时,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取一两个典型例题,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家用空调的功率为1.5kW,工作时间为3小时,求空调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刚学的电功率知识进行计算。

如:一个电风扇的功率为40W,工作时间为2小时,求电风扇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4. 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家庭用电器的工作原理;2. 计算一个灯泡的功率为25W,工作时间为1小时,所做的功;3. 讨论:如何根据电功率的知识选择合适的用电器。

《第十五章二、电功率》学历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五章二、电功率》学历案-初中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电功率》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学历案的主题为《电功率》,作为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一环,本主题将带领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单位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掌握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和单位,能够正确使用电功率的符号和单位。

2. 理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在电功率计算中的应用。

3.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电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评价任务1. 掌握程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电功率基本概念和单位的掌握情况。

2.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电功率问题,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解程度。

3. 过程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等方面。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功率的概念,如家庭用电量的计算、电器产品的功率标识等。

2. 新课讲解:讲解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单位及符号,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讲解欧姆定律在电功率计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互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电器的电功率,加深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

4. 总结归纳:总结电功率的基本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电功率相关知识的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电功率基本概念和单位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电功率相关的作业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学习反思: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学生在学习完本课后,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和单位,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电功率的符号和单位。

苏科版物理九下《15.2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下《15.2电功率》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下《15.2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下的第15.2节,主要讲解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电功率的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3. 电功率的计算实例:如何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计算电功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电风扇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电功率。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解释电压、电流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如何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计算电功率,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计算一些实际问题的电功率,如计算教室里的电风扇的电功率等。

5.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典型例题的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一盏家用灯泡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0.45A,求灯泡的电功率。

(2)一台家用电视机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0.7A,求电视机的电功率。

2. 答案:(1)灯泡的电功率为99W。

(2)电视机的电功率为154W。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5.2电功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15.2电功率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5章第2节《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电功率相关的实践情景,如电风扇、空调等电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功率的存在。

2. 知识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取一道典型的例题,如:“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灯,通过的电流为0.5A,求电灯的电功率。

”通过讲解这道例题,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如:“一个电压为110V的电风扇,通过的电流为0.7A,求电风扇的电功率。

”5.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与电功率相关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5.2 电功率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计算公式:P=UI七、作业设计(1)一个电压为220V的电灯,通过的电流为0.5A,求电灯的电功率。

(2)一个电压为110V的电风扇,通过的电流为0.7A,求电风扇的电功率。

2.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电功率的存在,然后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2电功率-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2电功率-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5章第2节“电功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单位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功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实例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电功率计算器。

学具:教材、笔记本、电功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电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2)电风扇的转速与什么有关?2. 概念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是瓦特(W)。

3. 公式讲解: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4. 单位讲解:讲解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等。

5. 实例讲解:以家庭用电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如电灯、电风扇等。

6. 随堂练习:(1)一个220V的电灯,电流为0.5A,求电灯的电功率。

(2)一个330V的电风扇,电流为0.7A,求电风扇的电功率。

7. 板书设计: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实例。

8. 作业设计:(1)请解释电功率的概念,并给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一个40W的电灯,电压为220V,求电流;一个500W的电风扇,电压为330V,求电流。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时,部分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拓展延伸: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电能计量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5.2电功率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5.2电功率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5.2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5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3.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4.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了解影响电功率的因素,理解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3.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正在工作的电风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风扇在工作时消耗了多少电能?电风扇的电功率是多少?2. 概念讲解:讲解电功率的概念,介绍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 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能,t表示时间。

3. 单位介绍:介绍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和千瓦(kW),并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W = 1000W。

4.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讲解影响电功率的因素,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

通过示例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电功率。

5.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讲解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介绍电功的计算公式:W = Pt,其中W表示电功,P表示电功率,t表示时间。

6.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关于电功率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一起解题,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

7.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关于电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和千瓦(kW);3.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电压、电流、电阻;4.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及其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计算一下你家的电视机的电功率;2. 请解释一下为什么电功率越大,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对电功率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学案215.2电功率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学案215.2电功率

电功率(2)学习目标:1、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能根据测量电功率的实验需要,正确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确定实验步骤;2、通过完成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理解用电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利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学习难点:用电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一、预习导学1、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请写出实验原理、画出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二、合作探究活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3、实验电路图:4、通过实验,完成书上表格内容。

三、精讲点拨1、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为两节铅蓄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lA'’字样,某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甲.(1)该同学连接的电路中有错误,请用笔在错误处划“×”标明.(2)错误改正后,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中的电流是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__W.(4)另一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先很亮后熄灭,你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只电饭锅的铭牌上标着“220V,1600W”(1)这只电饭锅累计正常工作10h,会消耗多少电能?(2)若实际电压是210V时,电饭锅内的实际电流是多少?实际功率是多少?四、反馈练习1、某校学生宿舍走廊的路灯,原来用一盏“220V 40W”的白炽灯,每晚亮10小时。

同学们发现灯泡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

后来,学校电工用两盏“220V 40W”的灯泡串联后代替原路灯。

结果,两盏灯的亮度比改装前要暗,但灯泡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学案分析苏
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

巩固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锻炼学生根据公式P=IU设计试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重、难点:
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

分析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标有“220V11w”“220V22w”的灯泡各1只,
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20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
率各是多少?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流――用电流表测量
电压――用电压表测量
电功率P=w/tP=UI
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进行新课:
、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学生分析P=UI
测出U、I,就可以求的电功率
(2)设计实验: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电压U
电流I
电功率P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5)实验结果: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是不同的;
2、本试验你得到的启示: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如何连接电路,从课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问题,必要进行示范。

2、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应进行必要的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