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
2022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小朋友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小朋友艺术发展三阶段是:阶段、阶段、阶段。
2.加德纳觉得要想理解小朋友旳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旳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3.音乐旳非句法因素是、、、与。
4.音乐形式旳核心经验有、、、、、旋律、、。
5.国内幼儿园音乐作品旳文化特性其实质是、、与旳协调与把握。
6.幼儿园音乐作品体现性旳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
7.课程目旳表述角度旳转换,一方面体现着;另一方面也旳确能。
8.学前小朋友音乐课程目旳两类体系旳名称是旳目旳体系;旳目旳体系。
9.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原则是音乐作品旳、、。
10.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旳两种目旳是;。
11.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旳四个基本问题是、、、。
12.幼儿拍感旳两个方面是,。
13.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旳三个要点是、、。
14.适合幼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旳歌曲特性是;。
15.进行即兴表演旳两个条件是与。
16.幼儿旳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
17.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层次、、。
18.学前小朋友音乐技能类型有、、、。
19.幼儿打击乐演奏旳三种重要方式是;;。
20.旋律经验旳年龄目旳有、、。
21.节奏经验旳年龄目旳有;。
22.力度经验旳年龄目旳有、。
23.织体经验旳年龄目旳有、、。
24.风格经验旳年龄目旳有、、。
二、名词解释1.感受系统2.制作系统3.知觉系统4.音乐作品旳再现性5.音乐作品旳体现性6.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旳7.学前小朋友音乐课程旳内容组织8.音符单一旳节奏型9.音乐技能10.邀请舞11.双圈舞12.意象13.创编歌词活动14.音乐即兴15.体现性评价三、简答题1.简述在国内音乐教育中浮现旳制作、知觉、感受三大系统分离旳状况。
2.简述学前小朋友音乐经验获得旳三个条件。
3.简述学前小朋友旳三大音乐趣味。
4.简述再现音乐内容旳三项原则。
5.简述音量体现性旳特点。
6.简述舞曲风格经验旳获得机制。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开放)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一、填空题(题数:40,共 100.0 分)1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___________。
(2.5分)第一空: d1-bl2___________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5分)第一空:音乐作品的表现性3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 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5分)第一空:在歌曲中进行第二空:在动作中进行4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5分)第一空:重与轻第二空:渐强与渐弱5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有两种目的,第一,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 。
(2.5分)第一空: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第二空: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6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2.5分)第一空:制作系统第二空:知觉系统第三空:感受系统7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___________。
(2.5分)第一空:节奏8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___________、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层次、重量。
(2.5分)第一空:空间9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涉及的曲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第一空:三段式第二空:回旋式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5分)第一空:双手抱拳与伸展11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___________、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2.5分)第一空:身体动作音乐技能1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___________、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2.5分)第一空:音色13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___________、为什么评、怎么评。
(2.5分)第一空:谁来评14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儿童音乐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音乐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加登纳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与三个阶段理论2.熟悉学前儿童的音乐知觉、音乐制作、音乐感受的发展特征3.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实现条件第一节儿童音乐发展的三大系统与三个阶段一、儿童音乐发展的三大系统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行动指向目的,而不知是单纯的身体运动;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感受系统的产物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这种情感的反应都是有注意参与的。
三大系统是一个整合机制,需要彼此等待交互。
某些令人悲观的现象: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缺失感受系统的参与,教师与学生被僵死的音乐知识技能控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缺失制作系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缺失知觉系统,没有音乐语汇的支撑。
二、儿童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加登纳把早期儿童的艺术感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岁)前符号阶段:艺术知觉特征是感官原动性,所有的艺术偏爱都是由“本能性”的感觉特征决定的;第二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包含三个子阶段:沉浸在符号媒介中,形成符号系统(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为:学习非句法的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调,学习基本的节奏技能);对符号的探索与扩大(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灵活地歌唱、进行演奏的实验、能掌握音乐主题);审美形式感的形成(音乐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掌握音乐形式样式的一些特质)。
第三阶段(8岁以后)继续进步与可能退步阶段。
8岁儿童出现退步的可能原因有:一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枯燥地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儿童对音乐学习本身失去兴趣;二是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这种结果可能是由于音乐教育者缺少音乐素养造成的;三是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靠静坐倾听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只对初学音乐的少数成人有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音乐感的发展B.学习能力的发展C.全面发展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2.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C.分句欣赏的方法D.反复练习法3.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B.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C.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目标和谐B.过程和谐C.方法和谐D.评价和谐5.在韵律活动中使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是( )A.道具新颖有趣,使用技巧复杂亦无关紧要B.尽量为儿童提供现成的道具C.增强儿童的美感,引发想象、联想D.教师应花较多精力设计道具6.儿童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是的律动作中的()A.基本动作B.模仿动作C,舞蹈动作D.表演动作7.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自然掌握,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主要是由于( )A.教师和同伴的正确榜样B.通过语言交流找准了发声位置C.通过视觉、触摸觉交流了解了发声方法D.发声练习8.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A.美的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D.基本素质的教育9.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10.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总体结构做出反应的幼儿,其年龄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二、填空题1.韵律动作可分为三类: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_________。
2.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_________;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之简答题.doc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之简答题.doc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之简答题: 复习资料(1620)三、简答题1.前符号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感官原动性,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是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作审美对象2.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甜的类型有哪些?答:(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 )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3.造成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是什么?(1)缺乏歌唱练习;(2)害羞;(3)—些幼儿的声音低沉或咅色特殊,他们因为和别人的声音不一样而不敢歌唱;4 )一些过于H信的幼儿可能乂会唱得太高太响,因此可能听不到他们自己唱得和别人不一样;(5)只有相当少数的情况属于生理原I大I。
4.指向拍感冃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答:特点:歌词本身要么直接指向身体动作要么充满了身体动作提示,只要把歌曲的身体动作做到位歌Illi也就会唱了。
5.简述舞]III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答:(1)用不同的摇摆与舞步表达不同风格的舞曲;(2)能在不同的队形中跳集体舞;3)把身体动作的节奏感迁移到打击乐演奏中去。
6.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四个阶段。
答:(1)掌握歌词阶段;(2)掌握节奏阶段;(3)大致掌握音高轮廓阶段;(4)初具调性感阶段。
7.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哪四种情况?答:(1 )歌曲的动作表演与歌唱活动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2)舞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3)器乐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4)身体打击乐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有哪三种形式?答:以音乐版块内容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以音乐经验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以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包括自我、社会、H 然及关系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国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考试复习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歌曲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结构过于太大的歌曲B.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节奏过于复杂的歌曲C.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旋律起伏太大的歌曲D.学前儿童一般不宜唱词曲关系单纯的歌曲【答案】ABC【多选题】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是( ? )。
A.提炼出节拍,用打击乐演奏出来B.提炼出音符简化后的节奏型,即出掉附点、切分等难的音符,只留下四分、八分、二分等简单音符,并组成节奏型C.基本上也是提炼节拍,但在延续音上又保留了节奏D.完全根据重拍提炼节奏型【答案】ABCD【多选题】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 ? ?)。
A.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B.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C.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D.用打击乐器模拟歌唱的音色【答案】ABC【多选题】节拍音乐经验获得的机制是( ? )。
A.幼儿通过模仿老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B.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的理解C.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的理解D.幼儿自己以即兴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答案】ABC【多选题】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包括( ? )。
A.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B.知识或信息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的新旧知识反复地、双向交互的过程C.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D.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兴趣的教学,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有效、深入的【答案】ABCD【多选题】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三个目标维度是( ? )。
A.认知B.情感与态度C.知觉D.操作技能【答案】ABD【多选题】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是( ? ?)。
A.歌唱B.韵律活动C.打击乐器演奏D.欣赏【答案】ABCD【多选题】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 ?)。
A.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B.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C.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D.4-5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答案】ABC【多选题】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 ? )。
【20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易考通考试复习资料

【20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易考通考试复习资料绪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与目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音乐教育,儿童可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同时促进其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1.促进身心和谐发展:音乐活动能有效地刺激儿童大脑皮层,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音乐活动中的节奏、旋律、音调等元素能够刺激儿童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促进感官协调发展。
同时,音乐活动能够调节儿童的情绪,舒缓压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发展智力:音乐活动需要儿童进行听辨、记忆、想象、创造等多种认知活动,这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
例如,学习乐器需要儿童进行精细动作的协调,记忆乐谱需要儿童进行记忆训练,创作音乐需要儿童进行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3.培养审美能力:音乐是美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教育,儿童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学习欣赏音乐的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这对于培养儿童高雅的情趣,提升其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社会性发展:音乐活动常常需要儿童进行合作与交流,例如合唱、乐队合奏等。
这能够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5.促进个性发展:音乐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鼓励儿童自由表达,发展其独特的音乐才能。
不同的音乐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其个性发展。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的音高、音强、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2.发展音乐表现能力:能够用歌声、乐器或身体动作表达音乐;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能够根据音乐进行即兴创作。
3.培养音乐创造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音乐;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023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阶段、阶段、阶段。
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3.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与。
4.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旋律、、。
5.我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与的协调与把握。
6.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
7.课程目的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另一方面也的确能。
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的两类体系的名称是的目的体系;的目的体系。
9.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
10.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
11.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12.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
13.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是、、。
14.适合幼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的歌曲特性是;。
15.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与。
16.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
17.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层次、、。
18.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
19.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重要方式是;;。
20.旋律经验的年龄目的有、、。
2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的有;。
22.力度经验的年龄目的有、。
23.织体经验的年龄目的有、、。
24.风格经验的年龄目的有、、。
二、名词解释1.感受系统2.制作系统3.知觉系统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5.音乐作品的表现性6.幼儿园音乐课程目的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8.音符单一的节奏型9.音乐技能10.邀请舞11.双圈舞12.意象13.创编歌词活动14.音乐即兴15.表现性评价三、简答题1.简述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的制作、知觉、感受三大系统分离的状况。
2.简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
3.简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4.简述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
5.简述音量表现性的特点。
6.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7.简述速度经验的获得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音乐) 》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 阶段、阶段、阶段。
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 这三大系统是: 、、。
3.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与。
4.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旋律、、。
5.中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与的协调与把握。
6.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 。
7.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 一方面体现着;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
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的目标体系; 的目标体系。
9.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
10.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 。
11.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12.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 。
13.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是、、。
14.适合幼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的歌曲特征是; 。
15.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与。
16.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
17.非移动动作能够从四个方面探究, 它们是、层次、、。
18.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
19.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主要方式是; ; 。
20.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
22.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3.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4.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二、名词解释
1.感受系统
2.制作系统
3.知觉系统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
5.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6.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8.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9.音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