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试题(2009起)
全国2009年07月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39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音乐在发展中,形成最初的综合音乐形式是【】A.歌、乐、舞 B.诗、乐、舞C.戏剧、诗歌、舞蹈 D.戏曲、音乐、诗词2.体现音乐的政治功能的音乐作品是【】A.劳动歌曲 B.民俗仪式歌曲C.义勇军进行曲 D.爱情歌曲3.主张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于一炉,从而使儿童的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的教育家是【】A.张雪门 B.陈鹤琴 C.陶行知 D.康有为4.从哪个年代开始,幼儿园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更进一步把音乐审美教育的视野扩大为:帮助儿童发展与周围环境建立审美关系的能力和愿望。
【】A .60年代以来 B.70年代以来 C.80年代以来 D.90年代以来5.一位女孩听到河北民歌《小白菜》时做出假哭的样子,说明了幼儿对音乐的【】 A.记忆力 B.想象能力 C.思维能力 D.感知能力6.在班级气氛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大多数儿童都愿意独立面对大家演唱的年龄是【】 A.3岁末 B.4岁末 C.5岁末 D.6岁末7.对3岁儿童进行集体歌唱发音教学时,应从“重新唤醒”的位盏开始移捌即【】 A.从较低调往上移 B.从中间调往上移C.从中间调往下移 D.从较高调往下移8.幼儿韵律动作“手腕转动”(翻手腕花),通常学习的班级是【】A.小小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9.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导人.情节性比较强的韵律组合的学习或创编活动时适用的导人法是【】A.观察导人 B.游戏导入 C.舞漕导人 D.故事导人10.韵律动作的学习,不适宜分解学习的动作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拖” B.轻松自由 C.循序渐进 D.较慢速度11.相对5岁前的儿童,5—6岁的儿童可以选用的乐器是【】A.双响筒 B.蛙鸣筒 C.木鱼 D.小锣12.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打击乐是【】A.圆孤响板 B.串铃 C.木鱼 D.单响筒13.欣赏音乐的重要基础是【】A.倾听 B.理解 C.参与 D.表达14.儿童对音乐欣赏的偏爱开始出现的时期是【】A.3—4岁期间 B.3—5岁期间 C.4—5岁期间 D.4—6岁期间15.在欣赏音乐作品中.由瞅¨“改编的器乐曲是【】A.《小鸟》 B.《扑蝴蝶》C.《小鸭的舞》 D.《洋娃娃和小熊跳舞》16.音乐欣赏材料中,不属于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的是【】A.动作材料 B.涪言材料 C.视觉材料 D.音响材料17.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没汁原则是【】A.动静交替 B.针对性原则C.建设性原则 D.诊断性原则18.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导人,适应主要声部学习导人的音乐作品是【】A.《小红帽》 B.《瑶族舞曲》C.《大马》 D.《我是小兵》19.韵律动作组合及舞蹈,适合各年龄班儿童学习,只适宜大班儿童学习的是【】 A.律动模仿组合 B.表演舞C.集体舞 D.自娱舞组合20.目前,在幼儿园已经普遍使用的“变通总谱”有三种,以下不属于它的是【】 A.音乐总谱 B.语言总谱 C.图形总谱 D.动作总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5套).doc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期末考试试卷年级 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音乐课的基本儿种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用咅乐会的形式进行。
2、 3-6岁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过程中,3—4岁幼儿音域为cl-al , 4—5岁幼儿音域为 ________________ , 5-6岁幼儿音域为 _________________ o 3、 幼儿园韵律动作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动作。
4、 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屮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集体舞、 ______________ 。
二、名词解释(本题满分20分)1、音乐欣赏:得分阅卷人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复核得分得 分阅卷人一、填空题(本题满分10分)綜 ....................翔:41s72、律动■得分三、简答题(本题满分30分)•阅卷.1、小班音乐课程总口标?2、选择歌曲教材是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3、歌唱得简单知识和技能有哪些?四、论述题(20分)谈谈音乐对于儿童的生活和成长的意义?41s7那7:阅寒人刁直、设计一篇中班歌唱活动《坐上我的小飞船》教案(20分)要求:1、教学目的,要求明确2、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独特3、教学过程明晰,步骤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4、重点难点突出1: 2:却3: 放/4; 二乙名词解释(20分) 1、 音乐欣赏(10分)答T 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
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 手段,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接触更多音乐作品,愉悦感官,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 记恪、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卷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A.内容B.目标C.技能D.手段2.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3.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4.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A.乐器操作能力B.随乐能力C.合作协调能力D.创造性表现能力5.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A.选择教育目标B.确定教学方法C.制定教育目标D.创设教育环境6.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达尔克罗兹B.柯达依C.铃木D.奥尔夫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A.角色的进入B.角色的退出C.角色的保持D.角色的示范8.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9.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10.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A.人际交流合作B.掌握基本舞步C.感受音乐节奏D.体验舞蹈风格二、概念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2、创编歌词活动:3、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配器”主要是:4、多通道参与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儿童音乐作品的题裁分类是哪些?2、说出幼儿园打击乐器的种类?3、家庭音乐教育有什么意义?4、简述预知学习的方法和意义?5、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学前小班阶段音乐教育歌唱的目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试卷(答案)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卷(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可持续发展原则。
(1)音乐教育工作与儿童教育工作一样,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
(2)任何只顾眼前是否学到了什么或只顾眼前是否快乐的教育设计,起码也是不完善的教育设计。
(3)因此,在处理所有教育决策问题时,都应注意尽量结合儿童终生发展的需要来考虑,如何更合理地遵循“和谐”的原则和“依耗高效”的原则。
2、简述幼儿园韵律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
(1)让幼儿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2)发展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3)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4)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3、简述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撰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巩固使用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必须陈述可以看见的行为,必要时也可以补充说明该行为隶属于哪一类发展总目标;必要时还可以补充说明该行为发生的附加条件以及行为反应水平等方面的限定语。
4、简述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导入方法。
(1)总谱学习导入(2)总谱创编导入(3)主要声部学习导入(4)主要声部创编导入(5)音乐欣赏导入(6)故事导入(7)韵律活动导入(8)歌唱导入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近现代我国儿童音乐教育发展阶段。
(1)20世纪初期到40年代末: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期逐步进入初步发展期,主要强调音乐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2)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继承了利用音乐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开始日益增强对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重视程度(3)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再次将音乐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儿童主要通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实践来学习音乐(4)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智力教育、创造力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2010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
2.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
3.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
5.四类日常音色是、、、。
6,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7.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知觉系统2.音符单一的节奏型3.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4.表现性评价5.双圈舞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前符号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3.造成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是什么?4.指向拍感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5.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针对幼儿音乐经验,谈谈一个经验二个特征的含义。
2.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0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旋律和声节奏2. 创编歌词自发咏唱3. 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4. 组织要素组织标准组织形态5. 生活环境中的音色自然环境中的音色动物叫声机器声音6. 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7. 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答: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2. 答: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3. 答: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纸考卷考题目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库】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客观题一、填空题1、____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1607、2009答案:知觉系统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和____。
1607、2101、2009答案:力度3、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____。
1607、1801答案: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5、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 ____、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607、1901答案:围绕目的进行铺垫6、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的四种方式是借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铺垫、借用科学探究方式的铺垫、借用体育活动方式的铺垫和____。
1607、1801答案:借用其它艺术形式进行铺垫7、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和____。
1607、1801、2001、2101、2009答案:怎么评8、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和____。
1607、1706、1801、1907、2107答案:表现性9、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和____。
1607、1701、1807、2007、2107答案:演奏11、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和____。
1607、1801答案:(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1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它们是: ___、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1701、1706、1807、1907、2007、2107答案:制作系统13、音乐的句法因素是___、和声、节奏。
1701、1706、1907、2001、2007答案:旋律14、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___。
1701、1901答案:节奏型15、___是指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701、1907、2009答案:音乐作品的形式性16、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岀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电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历年试题和答案

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
A 段 = 费力 地举起一 只手然后放 回 膝盖 , 费力 地举起另 一 只 手然 后 放 回 膝盖 F 费 力 地抬起
一只脚然后放下,费力地抬起另一只脚然后放下。
B 段 : 费力 地举起两只手然后放 回 膝 盖 , 费力 地抬起两 只 脚然后 放下 s 费力 地举起两 只 手
1.答:(1)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川 2 )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
与川 3 )早期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 答 : (1)使音乐活动变成语言活动川 2 )在新学歌曲活动中就进人歌词创编。
3. 答 : (1 ) 形 式 规 限标 准 川2) 意象 思 维标 准;(3) 以 身 体 动 作 呈 现 方 式 为 主 , 以 其 它 呈 现 方
2. 歌词 创 编 活 动 可 能 存在 的 两 种偏 差是什 么 ? 3. 再现 音 乐 内 容 的 三 项标 准 是 什 么 ? 4. 用 身 体动作 与 嗓 音 表达 轻 重 的 区 别 是什 么 ? 5. 速度 经 验 的 获 得机 制 是 什 么 ?
|得分|评卷人|
I
I
I
四、论述题{每小题 1 0分,共 2 0分}
唱、身体动作制作方式体会速度的变化。
四、论述题{每题 1 0分,共 2 0分}
1.答:(1)身体动作。身体动作的基本语汇包括两类:非移动动作和移动动作。非移动动
作语汇包括:拍手、摇摆、晃动、指挥、弯曲、转身、踏步、说话、歌唱;移动动作语汇包括走、跑、
跳、蹦、跃、奔腾、滑行等。非移动动作与移动动作结合可以构成大量的动作可能性。
1.加登纳认为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
2. 音 乐 的 非 句 法 因 素 是 3. 要 求 幼 儿关注 的 节奏 型 包括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卷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A.内容B.目标C.技能D.手段2.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3.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4.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A.乐器操作能力B.随乐能力C.合作协调能力D.创造性表现能力5.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A.选择教育目标B.确定教学方法C.制定教育目标D.创设教育环境6.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达尔克罗兹B.柯达依C.铃木D.奥尔夫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A.角色的进入B.角色的退出C.角色的保持D.角色的示范8.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9.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10.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A.人际交流合作B.掌握基本舞步C.感受音乐节奏D.体验舞蹈风格二、概念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2、创编歌词活动:3、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配器”主要是:4、多通道参与法: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儿童音乐作品的题裁分类是哪些?2、说出幼儿园打击乐器的种类?3、家庭音乐教育有什么意义?4、简述预知学习的方法和意义?5、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学前小班阶段音乐教育歌唱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2012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
2. 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
3. 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
4. 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
5. 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
6. 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7.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知觉系统2. 音符单一的节奏型3. 创编歌词活动4. 双圈舞5. 音乐即兴三、简答(每小题7分,共3 5分)1. 简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2.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
3.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
4. 简述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
5. 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2. 阐述动作意象的原则。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 0分)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2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 对形式性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3. 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4. 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5. 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6. 摇篮曲舞曲进行曲7. 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2. 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3. 创编歌词活动: 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噪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 双圈舞: 是全体围成二个圈,以双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
5. 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 5分)1. (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2. (1)在听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的再现内容; (2)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的音乐形式样式; (3)用其它类型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
3. 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与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
4. (1)形式规限标准; (2)意象思维标准; (3)以身体动作呈现方式为主,以其它呈现方式为辅标准。
5. (1)幼儿通过对空间高低的探究来知觉声音的高低。
(2)幼儿通过教师手势的提示来理解声音的上与下。
(3)用嗓音模拟生活环境中的高低声音。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1)节奏: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 2分) ( 2 )旋律:声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 2分)( 3 )音色:日常音色、打击乐音色、人声、乐器音色。
( 4 )速度:快与慢;渐快与渐慢。
( 5 )织体:打击乐、舞蹈中声音的多层次;有伴奏无伴奏比较;声音厚薄比较;多声部歌唱。
( 6 )力度:轻与重;渐强与渐弱。
( 7 )结构: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主副歌;三段体、回旋曲;引子。
( 8 ) 风格: 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2. 答: (1 ) 把握音乐形式结构,事先画出句段图的原则;(2) 动作诠释遵循音乐重复、对比等音乐形式组织手法的原则; ( 3 )动作与音乐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吻合原则;(4)动作简单原则。
(各2.5分)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答:曲式结构: ( 5分)再现主题内容:小鸡在壳里努力着想出壳,先用暖啄壳,再用屁股顶壳,然后用翅膀敲壳,再重复用朦啄壳、用屁股顶壳,最后根据尾声的音区下行特征,表明小鸡没有出壳,还得继续努力。
在里圈舞伴的右边,外圈左侧身八拍进里圈,右侧身八拍出里圈。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2011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
2. 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二是。
3. 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结构、结构、结构、结构、。
4. 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
5. 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6. 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和。
7. 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音乐作品的表现性2. 档案夹评价3. 音乐技能4. 自发咏唱5. 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 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2. 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3. 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4. 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5. 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柯达伊教学法中,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哪些?2. 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 举例说明。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写出双圈舞"德国波尔卡"的动作说明。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2. 在歌曲中进行在动作中进行3. 主副歌结构二段体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4. 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5. 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6. 重与轻渐强与渐弱7. 邀请舞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答: 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 答: 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3. 答: 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4. 答: 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 答: 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 答: 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 直接知识" ,可以借助符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
2. 答:(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川。
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
3. 答:(1) 经验铺垫;(2) 明确的任务意识。
4. 答:(1) 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 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 (3)带有舞蹈意味的元情节的动作意象。
5. 答: (1) 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 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 (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答:(1) 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
(2) 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 按照准确音调歌唱; 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 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2.答: 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
举例(略)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答:动作说明:A 前半段: 全体幼儿拉手朝顺时针走。
A 后半段: 全体幼儿拉手朝逆时针走。
B 前半段: 里圈左手搭前面舞伴的左肩,右手拉右边舞伴的手; 外圈左手拉左边舞伴的手,右手侧平举。
双圈共同朝顺时针方向走。
B 后半段: 反向同B 前半段。
C 段: 里圈拍腿二下,拍手一下,拍左右侧一下。
在里圈舞伴的右边,外圈左侧身八拍进里圈,右侧身八拍出里圈。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2011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加登纳认为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 、、。
2. 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组织、力度、。
3. 要求幼儿关注的节奏型包括、、和。
4.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涉及的曲式有、。
5. 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和。
6. 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有、以及。
7.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有两种目的,第一,;第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音乐作品的形式性2. 故事性歌曲3. 音乐即兴4. 制作系统5. 技能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 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2. 歌词创编活动可能存在的两种偏差是什么?3. 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是什么?4. 用身体动作与嗓音表达轻重的区别是什么?5. 速度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体态律动学的二个主要内容是什么?2. 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 举例说明。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分析"哑剧"的曲式结构与动作说明。
试卷代号:25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0-1岁) 前符号阶段 (2-7岁)符号运用阶段 (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2. 音色曲式结构速度3. 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先密后疏的节奏型紧凑与舒展的节奏型休止符4. 三段式回旋式5. 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噪音表达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6. 打击乐和舞蹈中的多层次音层厚与薄得比较多声部歌唱7. 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答:指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