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划重点单元精练-第一单元 重点02—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九年级语文上册划重点单元精练-第一单元 重点02—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九年级语文上册划重点单元精练第一单元重点02—名著阅读《艾青诗选》1.艾青在《礁石》一诗中写到:“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当你读起这首诗时,也许会想到简·爱,也许会想到祥子。

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2.小语根据《艾青诗选》的部分诗歌,从意象角度做整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诗中意象象征意义作者情感诗歌示例(1)光明、理想向往光明、驱逐黑暗的美好愿望。

《向太阳》《给太阳》黎明(2)呼唤黎明,迎接、歌颂光明。

《黎明》《黎明的通知》土地苦难、悲伤(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3.下面是《艾青诗选》的一段推荐语,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品名称。

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写出了养育他长大的“大堰河”悲苦、善良的一生,抒发了对贫苦农妇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诗人在《》中,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像这样的杰作还有很多。

同学们,打开《艾青诗选》吧,诗中诗意的笔调、独特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一定能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4.你和小语参加《艾青诗选》封面设计活动,你觉得《艾青诗选》封面的背景图案应该有艾青诗歌中的重要意象—— 与太阳。

主色调由淡淡的土黄色与灰蓝色构成,因为艾青的诗歌具有的风格。

小语:我觉得,如果重新出版《艾青诗选》,我们可以参考《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也用一个吹号者形象,因为:。

5.小语阅读艾青的诗,列了一个表格,既有读诗方法的总结,还有阅读思考和收获,小语请你一起帮他完善表格。

读诗方法例句阅读思考和收获方法一:品味诗歌语言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及阅读理解练习题和答案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及阅读理解练习题和答案

《艾青诗选》名著阅读归纳作品简介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诗人艾青的一个断代诗选本,集中选录了诗人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诗作一百三十余首,其中既有《向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时代》、《老人》这样虽不著名,却有另一种动人风范的优秀之作。

这些诗篇全面、完整地层示了诗人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综合诗歌成就,极富感染力地映现了一个苦难而激越的时代。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感情诚挚,诗风清新3轰动诗坛。

之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电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圣地》《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作品主题01土地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蒲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在《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身,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把爱国主义表达地淋漓尽致的还有他的名作《我爱这土地》一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精选题附答案

九上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精选题附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高树的舞蹈”“ 河流的狂歌”等,勾画了一幅众生热烈欢 迎太阳,万物复苏的情景。
(3)选文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蕴含着诗人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 求。
5、名著阅读。(6分)
跳水 艾青
从十米高台 陶醉于下面的湛蓝 在跳板与水面之间 描画出从容的曲线 让青春去激起 一片雪白的赞叹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的乳房,它养育了我,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这首诗是艾青的诗歌《_当__黎__明__穿__上__了_ _白__衣__》,这首诗歌写于由_巴__黎__到_马__赛__的 路上。(3分)
(2)找出文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说说它的好处。(3分)
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8分)
①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②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1)以上选文选自_艾__青___(人名)的作品《_ _太__阳___》。 (2分) (2)简要分析第①节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 其作用。(3分)
(1)这段选诗选自诗歌《__大__堰__河__—__—__我__ _的__保__姆__》, 作者是艾青,原名_蒋__正__涵__, _现__当___代诗人。(3分)

中考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中考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一、艾青简介:艾青是中国现代一位伟大的诗人。

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

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浪尖上》《光的赞歌》。

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二、人物小传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

浙江金华人。

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诗论《诗论》,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艾青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及阅读理解练习题和答案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详细知识整理及阅读理解练习题和答案

《艾青诗选》名著阅读归纳作品简介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诗人艾青的一个断代诗选本,集中选录了诗人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诗作一百三十余首,其中既有《向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时代》、《老人》这样虽不著名,却有另一种动人风范的优秀之作。

这些诗篇全面、完整地层示了诗人第一个创作高峰期的综合诗歌成就,极富感染力地映现了一个苦难而激越的时代。

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感情诚挚,诗风清新3轰动诗坛。

之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电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圣地》《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作品主题01土地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蒲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在《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身,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把爱国主义表达地淋漓尽致的还有他的名作《我爱这土地》一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鉴赏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鉴赏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一、基础知识1.作者情况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成书过程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3.作品风格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拓展延伸1.诗人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

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

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

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

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共48张)

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共48张)

2.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土__地___和 _光__明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 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 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太__阳___” 和“__火__把___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 的代表。
3. 艾青于 1910 年阴历 2 月 17 日生于浙江金华的 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 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大__堰__河___ 收养,然而这 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④我从东方来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话回答。 “黎明”的任务是:_我__将__带__光__明__给__世__界___/__又__将____ _带__温__暖__给__人__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的任务是:__告__诉__他__们___/__说_他__们__所__等__待__的__已____ _经__要__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和特色: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如《新 月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语 言朴素,格调明快。爱情和人生也是泰戈尔歌咏的对象。如《园 丁集》,很多诗作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泰戈尔还写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小诗。《飞鸟集》就是一部富 于哲理的格言诗集,里面的每首诗都不长,短的仅一两行,长的 也不过三四行。它们有着格言警句一般的简洁明快,发人深省。
等诗作。
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 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 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 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 的诗歌。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名著阅读《艾青诗选》(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诗歌风格及作品鉴赏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激趣导入:艾青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是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有着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的巨匠之一,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称他为“中国诗坛泰斗”。

作家聂华苓也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品读他的诗歌,常被那澎湃的爱国热情所打动,为他对光明、希望的不懈追求而折服。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那灵活多变、充满“散文美”的诗歌中,感受与众不同的恢弘与大气。

1. 了解名著《艾青诗选》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 学会品读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一、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观看视频,了解艾青)艾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1985年曾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他的诗歌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诗中有画,饱含哲理,字里行间充盈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诗人牛汉称“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1. 表现深沉的爱国之情。

若将艾青的诗歌分为两部分,那么,解放前的诗歌是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去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

建国后的诗歌以朴实的语言来歌颂劳动人民,礼赞社会主义美好的生活。

如写于1937年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和深沉的忧患意识。

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发出了“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呼唤。

《手推车》把“北国人的悲哀”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农民的无比同情。

写于1978年的《光的赞歌》是一首闪耀着哲理光芒的经典之作,表现出诗人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赞美之情。

2. 灵活多变的散文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一、基础知识1、作者情况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得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得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与人民得情感。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得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得《艾青诗选》与《艾青全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就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得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成书过程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

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得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得创作历程与风格特征。

3、作品风格艾青得诗歌从风格上瞧: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得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她得“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她得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得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她“朴素、单纯、集中、明快"得诗歌美学主张。

艾青就是自由体新诗得代表诗人。

二、拓展延伸1、诗人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她同许多留法得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与侮辱。

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她得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得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得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

于就是艾青就这样成了她得笔名。

2、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得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得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得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得天平。

3、个人得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得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得夜晚,世界没有永恒得冬天。

5、因为,我们得曾经死了得大地,在明朗得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得胸膛里,重新漩流着得,将就是战斗者得血液.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得距离.但就是在泥土得覆盖下,它们得根伸长着,在瞧不见得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三、精彩赏析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得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得山坡到青灰得山坡,绿得草原,绿得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得乳液似得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得时候,田野就是多么新鲜!瞧,微黄得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得最后得时间.瞧!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得路上【点拨】这首诗就是写黎明时田野上得景色及自己得感受。

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得”“青灰得”“绿得”,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与谐得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得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着",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而用“乳液”来形容烟,将烟得清新、流动等描绘出来,可谓神来之笔。

于就是,第二节开头,诗人似乎也忍不住,直抒胸臆地赞叹:“啊,当黎明穿上白衣得时候,/田野就是多么新鲜!"结尾句“微黄得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得最后得时间”,蕴含深刻得哲理,“黎明”象征新生得力量,“灯光”象征衰落得力量,旧事物就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得脚步得。

手推车在黄河流过得地域在无数得枯干了得河底手推车以唯一得轮子发出使阴暗得天穹痉挛得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得悲哀在冰雪凝冻得日子在贫穷得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得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得深深得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得悲哀1938年初【点拨】1938年初,诗人从阴冷得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得黄河岸边,写下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得小诗,《手推车》就是其中得一首。

这首诗只有短短得二十行,勾勒出一个真实得令人为之心碎得情境。

全诗没有一个多余得字,每一个准确而沉重得词语都蕴含着历史得、苦难得真实感,它们如手推车那沉沉得独轮辗压在读者得心灵上。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就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得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得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得悲愤得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得激怒得风,与那来自林间得无比温柔得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得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点拨】这就是一首广泛传诵得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得喉咙歌唱”,歌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得国度。

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得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就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得形象。

诗得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得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得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得情感恒久萦绕于“我"得心中。

最后两句就是全诗得精华,它就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得告白。

黎明得通知为了我得祈愿诗人啊,您起来吧而且请您告诉她们说她们所等待得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得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得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您正直人得嘴请带去我得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得人类与远方得沉浸在苦难里得城市与村庄请她们来欢迎我--白日得先驱,光明得使者打开所有得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得门来欢迎请鸣响汽笛来欢迎请吹起号角来欢迎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请搬运车来搬去垃圾让劳动者以宽阔得步伐走在街上吧让车辆以辉煌得行列从广场流过吧请村庄也从潮湿得雾里醒来为了欢迎我打开它们得篱笆请村妇打开她们得鸡埘请农夫从畜棚牵出耕牛借您得热情得嘴通知她们说我从山得那边来,从森林得那边来请她们打扫干净那些晒场与那些永远污秽得天井请打开那糊有花纸得窗子请打开那贴着春联得门请叫醒殷勤得女人与那打着鼾声得男子请年轻得情人也起来与那些贪睡得少女请叫醒困倦得母亲与她身边得婴孩请叫醒每个人连那些病者与产妇连那些衰老得人们呻吟在床上得人们连那些因正义而战争得负伤者与那些因家乡沦亡而流离得难民请叫醒一切得不幸者我会一并给她们以慰安请叫醒一切爱生活得人工人,技师以及画家请歌唱者唱着歌来欢迎用草与露水所掺合得声音请舞蹈者跳着舞来欢迎披上她们白雾得晨衣请叫那些健康而美丽得醒来说我马上要来叩打她们得窗门请您忠实于时间得诗人带给人类以慰安得消息请她们准备欢迎,请所有得人准备欢迎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得时候我就到来请她们用虔诚得眼睛凝视天边我将给所有期待我得以最慈惠得光辉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她们说她们所等待得就要来了【点拨】这首诗写作于1942年初,诗人从重庆奔赴延安,她以敏感得眼光瞧到了即将到来得胜利得曙光,于就是创造了“黎明”得意象,并赋予它全新得意义.整首诗以“黎明”与诗人对话得口吻展开,诗中得“我”就是“黎明”,“您”就是诗人,“她们”则就是渴求光明得人们。

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反复铺陈,洋溢着一种必胜得豪情。

失去得岁月不像丢失得包袱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失去得岁月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有得就是零零星星地消失得,有得丢失了十年二十年,有得丢失在喧闹得城市,有得丢失在遥远得荒原,有得就是人潮汹涌得车站,有得就是冷冷清清得小油灯下面;丢失了得不像就是纸片,可以拣起来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被晒干了,瞧不到一点影子;时间就是流动得液体—-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要成了化石就好了,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时间也像就是气体,像急驰得列车头上冒出得烟!失去了得岁月好像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她早已离开了人间。

【点拨】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迫搁笔二十余年,1976年又重新执笔.在这首诗中,她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失去得二十多年得辛酸岁月"。

在诗歌里,她把时间比作失物,比作纸片,比作气体、液体、固体,最后更巧妙地把时间比作就是朋友,当您想起她得时候,她已不在人间.读者阅读这首诗,一方面触摸着作者内心得沉痛,另一方面也会激起“岁月匆匆,往日不再”得情愫,警醒自己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虎斑贝美丽得虎斑纹闪灼在您身上就是什么把您磨得这样光就是什么把您擦得这样亮比最好得瓷器细腻比洁白得宝石坚硬像鹅蛋似得椭圆滑润找不到针尖大得伤痕在绝望得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就是玉石得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得生命要不就是偶然得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瞧见这么美好得阳光1979年12月17日,晨一时【点拨】一位女士送给艾青一枚虎斑贝,于就是触发了诗人得情思.这首诗前八行连用几个比喻描绘虎斑贝得外貌及质地,使人感受到了虎斑贝得形象,也感受到了它得质地。

后几句既就是写虎斑贝得命运,也在写自己得命运。

“在绝望得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就是玉石得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得生命//要不就是偶然得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瞧见这么美好得阳光."把诗人多少年得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阳光下得喜悦,全概括进去了.比喻得巧妙运用,就是整首诗得最大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