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诗歌的天真美浅探

合集下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纯洁,毫无雕琢装饰。

出自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纯洁,毫无雕琢装饰。

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自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这是李白集中最长的一首诗。

此诗作于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

赞美了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反对装饰雕琢。

李白的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

后人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李白的作品。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第一篇: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摘要:《静夜思》,寥寥数语,李白写来轻灵曼妙,浑然天成。

没有渲染的情感,也没有雕琢的词藻,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思乡心切,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淡与柔的意境跃然纸上。

本文通过对李白《静夜思》三种英文译文的赏析,从意境的角度探讨了在翻译李白这首诗的过程中,如何力图解读并再现原诗中的意境,达到准确的传译目的。

关键词:《静夜思》;意境;译文赏析一.《静夜思》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抒写乡情的篇章。

李白的《静夜思》,是这类诗歌中最为人熟悉并传诵的一首。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

《静夜思》中的乡情,十分轻淡,给人亲切而真实的感觉。

不但古诗中常见的那种客子思乡怀亲的悲愁与痛苦看不到,就连游子常有的孤寂和凄清之感,都淡得使人觉不出来。

正如沈德潜所评:“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

” 它抒发的乡情,就像诗中那弥漫于天上地下的月光,轻盈似纱,清淡如水。

这种感情,以柔美、温和为特征,具有平凡生活色彩。

只要一读到或听到这首诗,人们并不感到心灵的强烈震撼,只是心弦被轻微地拨动了一下,从而引起一种熨贴的、和谐的美感。

正如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他称《静夜思》为“妙绝古今”。

二.意境关于意境,赵则诚等指出“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根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

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

清水出芙蓉的全诗

清水出芙蓉的全诗

清水出芙蓉全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自唐代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译文:宛如出清水的芙蓉,如大自然中本就存在一般,毫无雕刻打磨的痕迹。

注释:芙蓉:荷花。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后人常用来比喻文学作品像芙蓉出水那般清新自然。

原文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赏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赏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赏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形容一个人自然美丽、不加修饰的诗句。

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纯净、清新、自然的美,一种无需外界装饰和修饰的天然之美。

人们常常追求美,追求外在的完美和艳丽。

然而,真正的美并不在于外表的装饰和修饰,而在于内在的自然和真实。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这种内在美的最好诠释。

清水出芙蓉,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它生长在清澈的水中,没有任何杂质和污染。

这里的清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纯净的心灵,没有外界的烦恼和纷扰。

只有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散发出真正的美丽。

天然去雕饰,指的是一个人不需要任何修饰和装饰就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这种美丽不是靠化妆品和外在的装饰来营造的,而是源自内心的真实和自然。

没有任何修饰的美丽更加纯粹和持久,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也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而改变。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的是一种真实的美丽,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纯净和自然。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不是靠外表来决定的,而是源自内心的真实和自然。

只有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散发出真正的美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人们追求真实和自然之美的一种赞
美和讴歌。

在社会中,人们经常被外界的标准和评价束缚,很难保持自己的真实和纯粹。

然而,只有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才能散发出真正的美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真实和自然之美的目标和信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汪伦赏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汪伦赏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汪伦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汪伦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赠汪伦赏析,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enxue)。

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七言绝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②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③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译文】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赏析】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

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而往。

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

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引得李白大笑。

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

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

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

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

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

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论盛唐人对真态真情之美的追求在中国美学史上,清水芙蓉般的天然之美历来被人推重。

不过,这种美的理想境界,只是到了盛唐才得以实现。

盛唐大诗人李白晚年在评价江夏太守韦良宰的诗作时说:“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李白的这两句诗,用来评价他自己的诗倒是十分恰切的。

其实,李白所处的整个盛唐一代的审美趣味之一,就是对真态真情之美的共同追求。

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对立的,是李白在《古风》其三十五中所说的:“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这就说明,清水芙蓉的生命之源,乃是一派天真。

所谓“天真”其实就是孟子所推崇的“赤子之心”,亦即李贽所倡导的《童心》。

其核心,全在一个“真”字。

庄子指出:“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不严而威,真亲不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在中国历史上,盛唐人比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人都更显得放达不羁,他们的脾气禀性也更显得天真自然。

在这方面,李白又是最突出的一个。

你看他,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谈一笑失颜色”(《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失志时,“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登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兴到时,“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樵郡元参军》),“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苦闷时,“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的一生,始终那么天真,那么无邪,一片纯情,一团烈火,“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这份天真,使李白在政治上吃尽了苦头,但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始料不及的辉煌。

盛唐“饮中八仙”,也是一个天真的群体。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语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语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描述了清澈的水和美丽的芙蓉花自然地盛开而无需额外修饰。

这句诗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在本文中,我将以这句诗为主题,探讨其背后的意涵,分析其在人生道路上的启示,并传达李白所追求的自然和真实的境界。

首先,我们来解读这句诗的文字意义。

清水是指没有被污染或掺杂的纯净水,芙蓉则是一种美丽的水生植物,它们在自然条件下生长,无需人为加工或装饰。

李白用这样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然状态的推崇。

在我看来,这句诗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味着真正的美丽和价值来自内在,而非外在的修饰或虚饰。

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真正魅力和才华应该是天生的,而非靠着华丽的外表或虚假的修饰来获取。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豁达和洒脱,他追求的是那种天然、纯粹的美好。

他不喜欢繁琐的修饰和虚假的外表,而是向往自然和真实。

这种心境和情怀也是李白诗歌创作的基调之一。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可以借鉴这句诗的意义。

很多时候,社会给我们灌输了许多表面的价值观,让我们迷失在物质和功利之中,但是真正的美和真正的价值是内在的,是无法被外在的修饰所取代的。

正如清水出芙蓉,唯有天然去雕饰,我们应该珍惜内心的纯真和真实,追求自己内在的美好,而非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左右。

另外,这句诗也可以给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提供借鉴。

我们应该学会用一颗宽容和豁达的心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不要被外表和表面的修饰所迷惑。

每个人都像是清水出芙蓉,有着自己的美丽和价值,都应该经得起时间和生活的洗礼,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综上所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不仅仅是李白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真实、纯粹的追求和对自然状态的推崇。

它让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会我们珍惜内在的美好,坚守真实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而迷失自我。

正如诗人李白所追求的那样,让我们向往清水出芙蓉的境界,天然去雕饰,做一个真实、纯粹而美丽的人。

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课程:美学与修养班级:11020341X 姓名:纪宏龙学号:21自然美——“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语出自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增江夏韦太守良宰》。

字面意思是说像事物如同刚出水的芙蓉,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欲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

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字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

而我觉得这句话同样可以运用于关于容貌的理解上来。

上了牛老师的美学与修养之后,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女帅哥呢?资质愚钝的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网络上给出的关于帅哥美女的解释:首先,真正的美女她们是独立的,这种独立不是与世隔绝,而是生活上的负担可以自己扛起,不需要别人的资助,因为独立的女人才更自信,感情上给予唉的人无私的奉献,她们忠于公益事业,因为有爱的女人,菜更丰富。

其次她们是智慧的,这种智慧不是尔虞我诈,而是对纷繁的社会,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因为有智慧的女人才永远年轻。

还要有好的相貌和身材。

家庭方面也要相夫教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而帅哥则是对容貌姣好的男子的统称。

又叫美男子、型男、俊男。

就是帅哥。

现代人认为,男子五官清秀,双眼有神,英武高大,且有才华,气质优雅,即为帅哥。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过于在乎容貌了,多少人整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化妆上,又有多少人不惜巨金以及医疗危险通过整容达到自己美丽的目的。

我想这是人的虚荣心或者是太现实。

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是以貌取人,那么有些人就想整容。

但整容有好处也有坏处,它是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但也有可能留下整容后遗症,毕竟不是自己原来的样子,有些人就不太能接受。

想变漂亮的方法不一定就是整容,也不一定就要变漂亮,你对自己有信心就会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不一定做什么事都是靠美貌来完成的。

例如,你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修养来培养一种气质。

于是,在越来越多的整容之下,“自然美”成了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 。无 怪 乎 梦醒 之后 他 依 然不 屈 不挠 , 直抒 胸 臆 :
清 水 出 芙 蓉
心灵深处及周 围人们身上的存在 ,从而引起一种 熨贴 的 和谐 的美 感 ,人 的精 神 得 到 了某 种 满 足 ;
天 然 去 雕

可 有傲 气 , 但 不 可无 傲 骨 !” 早在 李 白之 前 的两个
多 世纪 , 陶渊 明 尚且 不 愿 “ 为 五 斗米 折腰 向乡 里小
儿” , 要 让“ 戏 万乘 若 僚 友 , 视俦列 如草芥” [ 1 l _ 的李
《 月下独酌》 一诗 , 前人评 日: “ 脱 口而 出 , 纯乎天 籁。” [ 1 诗 人 把 月亮 和 影子 当做 朋友 , 而且 描 写 得 那 样 活灵 活现 。他 对 明月 和影子一 往情 深 、 恋恋 不

学 术 探 讨 ・
和 黑 暗现实 形成 了尖 锐 的对立 和矛 盾 。于是 , 诗歌 再 次 成 为 他 宣 泄痛 苦 和愤 懑 的工 具 : “ 行路难 , 行 路难 , 多歧 路 , 今 安在 ? ” [ 8 1 “ 大 道 如青 天 , 我 独 不得 出。” [ 8 ] “ 蜀道之难 , 难 于上青天 ! 使人听此 凋朱颜。” 嘲 诗 中揭示 了诗 人在 坎坷仕 途 上茫 然失 措 、 不知 所往 的迷 惘 与失 望 。他 对 自己追 求 的失 落 和人 生 价值 的无法 实 现 毫不 掩 饰 ,也 懒 得 去用 什 么 隐晦 含 蓄 的 曲笔 , 而是 敞 开胸 襟 , 大 声 呐 喊 。只要 把 初 唐诗 人 陈子 昂 的《 登 幽州 台歌 》 和 李 白的上述 诗 歌 稍加
不 渝 的精神 , 在人 生 的道 路上奋 然 前行 。
李 白离 开 长 安后 , 再 度 开 始 了他 的 漫游 生 活 :
又疑 瑶 台镜 , 飞在 青 云端 。
仙人 垂 两足 , 桂树 何 团 圆?
蟾蜍 蚀 圆影 , 大 明夜 已残 。
羿 昔 落九力相妥协 , 如果他安 于“ 待诏翰林 ” 和 宫廷 御 用 诗 人 的 “ 桂冠” , 他 不 会 如 此 愤 世 嫉 俗 而
又 旷达 超脱 , 也不 必 开辟 出这样 一 块 月下 独 酌 、 自
的人 不会 产生 强 烈 的心 灵震 撼 。但 就 是 这轻 微 的 对心 灵 之 弦 的撩 拨 ,使 人一 瞬 间感 受 到 了 乡情 在

同呼吸 , 与神仙冥灵相往来 。 在《 梦游天姥 吟留别》 诗 中 ,诗 人苦 闷的灵 魂 在 梦 中得 到 了真 正 的解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 “ 人不
我 国古代咏月诗可谓多矣 , 而《 静夜思》 、 《 月下 独酌》 得 以成为人们最熟 悉 、 最喜爱 、 传诵最广泛 的作 品 , 除 去 诗 中所 写 的 内容 、 所 抒发 的情感 能 够 被人 理解 , 容 易 引起 共 鸣之 外 , 与 他 的语 言 明 白晓 畅也 有很 直接 的关 系 。《 静夜 思》 写 乡思之情 , 初 读
古 明月行
比较 , 就不难发现 , 李 白在心情 悲凉郁愤 , 精神无 所 寄 托之 时 ,并 不 像其 他 诗 人那 样 ,发 思 古 之 幽 情 。当然 , 作 为 一个 积 极 的浪 漫 主义 诗 人 , 他 并不
因为暂 时 的挫 折 与 失败 而 放弃 对 理 想 的追 求 : “ 长
阴精 此 沦 惑 , 去去 不足 观 。
忧 来其如 何 ? 凄怆摧 心肝 。
南 游江 浙 , 北 涉燕 赵 , 往 来 齐 鲁 。这 一 时期 他 的生 活 是窘 困 的 , 心情 是 悲 愤 的 , 但他 始 终没 有 丧 失乐 观 和 自信 。他 喜爱 奇峰 绝壑 的大 山 , 天外 飞来 的瀑 布; 喜 爱 白波 九 练 的江 河 , 悠 远 高渺 的 明月 。大 自 然 的一 切 似 乎特 别 契合 他 那 叛逆 不 羁 、天 马行 空 的性 格 , 他 好 像要 登 涉 这些 山川 险峰 , 和 天地 星辰
也写 到酒 ) :
静夜 思
床 前 明月光 , 疑 是 地上 霜 。
举 头望 明 月 , 低 头思故 乡。

月下独 酌 ( 四 首选一 )


花 间一 壶酒 , 独 酌无相 亲 。
举杯 邀 明 月 , 对影 成三人 。 月既不 解饮 , 影徒 随我 身 。
暂伴 月将 影 , 行 乐须及 春 。 我歌 月徘 徊 , 我舞 影零 乱 。 醒 时相 交欢 , 醉后 各分 散 。 永 结无 情游 , 相期 邈 云汉 。
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E 8 ] 虽是推想之
辞 ,但 语 气 坚定 有 力 , “ 会 ”字 充 满 自信 , “ 直” 是 “ 遂” 的意思 , 给人 扬 眉吐气 , 顺 风满 帆之 快感 。“ 人
小时不识 月 , 呼作 白玉盘 。
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Ⅱ 0 ] 我们仿佛看 到 诗 人 挥 动 长剑 , 高擎金樽 , 引吭高歌 , 理 想 的翅 膀 冲破 了现 实 的 阴翳 ,以不 可遏 制 的热 情 和 执着
舍。 这 是 多么 的天 真烂 漫 啊 ! 诗 如其人 。 如 果没 有 冰清 玉 洁 的高 尚品格 ,如果 没 有 与 明月一 样 纯 净 无 暇 的心 地 ,如果 他 愿 意 同那 些 朝野 中的势 利 小
一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白低头哈腰去侍奉朝 中的权 贵而心情不得舒 畅 , 那 是 绝 对 办 不 到 的 !“ 诗言志 ” _ l , 这 爆 发 式 的愤 慨 之 声 ,毫 不 隐 晦地 告 白了诗 人 与庸 俗 势力 、 斜 恶势力 势不相立 、决不妥协 ,也是他的反抗精神 和豪迈气概的一 以贯之 的 自然流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