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课件普查表填写说明

合集下载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

地址填写示例


云南

普洱
填 写
墨江哈尼族自治
横线上作为现场登记的预填区。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钢筋工
房屋建筑施工
c.行业和职业: 现场登记时直接在下 方栏目的空白处填写 文字
(五)改错方法 1、圈填错误
应将错填序码连同该项文字答案用双横线划去, 然后据情圈填正确的选项 ;
2、数字书写错误
(1)数字框外的数字书写错误,应用双横线划去, 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 (2)数字框内的数字书写错误(发生在非专项编 码阶段),用三横两竖划去,在错误数字框上方 另行填写 。
– 禁止使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
• 注意: – 不得使用橡皮涂擦,严禁使用涂改液或贴条。 签字笔尖要保持圆润、书写流畅,防止晕染、 划破或戳破普查表。
(二)填表顺序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签字勿忘)
注意:
– 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 填写时分为三种情况 :
a.姓名: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 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 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 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 从首格开始书写 。

姓名较长汉字框填不全时, 可在此处续填。
b.民族、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出生地、 五年前常住地:
➢ 第一步:在现场登记时必须先在预填区填写汉字。 ➢ 第二步:非专项编码阶段(复查、快速汇总结
束),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入汉字框中,每个汉 字框只能填写一个字,根据汉字框数目填写同样 数目的前几个汉字。

普查表填写说明二

普查表填写说明二
老王是种地农民, 例:老王是种地农民,同时也开了一个小商店 ,10月25-31日地里活很少,他主要是照顾小 10月25-31日地里活很少 日地里活很少, 店生意。 店生意。
种地 X
卖日用品, √卖日用品,小食品
R19. 职业(1) 职业(
本人从事的具体工作 • 个人就业岗位情况
按本人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性质 按本人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性质的同一 工作性质的同一 性进行分类的, 性进行分类的,同一性是指所需掌握的 技术、知识具有一致性。 技术、知识具有一致性。比如任何单位 的会计都是一个职业。 的会计都是一个职业。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 训讲义
普查表填写说明二
平邑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0年 2010年9月
1
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
• R14.是否识字 (与普查表短表R11项相同 ) R14.是否识字 与普查表短表R11 R11项相同 • R15.受教育程度 (与普查表短表R12项相同) R15.受教育程度 与普查表短表R12项相同) R12项相同 • R16.学业完成情况 R16.学业完成情况 • 注意:R15圈填选项“1”的人,跳至R17。此 注意:R15圈填选项“ 圈填选项 的人,跳至R17。 R17 处短表没有。 处短表没有。
R19. 职业(2) 职业(
• 按主业填写; 主业填写; 填写 • 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 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 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填写 填写; 按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填写; • 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同时担任 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行政负责人的, 行政职务填写 填写; 行政负责人的,按行政职务填写; • 同时担任党和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按主 同时担任党和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 填写; 要职务填写 要职务填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表填表说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表填表说明

第一人
人 记 第二人 录
按人填报的项目
第三人
(三)填写单位
• 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 表可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
• 境外人员普查表,也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境外 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
•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死 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填写方式
以后死亡的人仍要登记普查表短表或普查表长表。 • (二)2010年11月1日零时以后发生迁移的人,仍在原住地登记。
• 普查小区内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
➢ 2010年11月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
管此人户口在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 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1月1日晚未居住在本 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
填写死亡 人口表
2010年 11月1 日零时
本人/户口在本普查小区的人
无论户口 在何处
无论本人 在何处
无论何种身 份、国籍
填写短表、 长表或境 外人员表
•10月31日晚 •住本户
•现有人口
•户口不在
•户口在
•户口在, •10月31日晚 •未住本户
•户籍人口
外籍
现场登记的掌握
• 操作:先问现有人口(普查标准时点居住人口), 再问户籍中外出人口 问清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第一步
全 表 第四步 审 核 !
第三步
• 人记录的填写顺序
– 人记录从上至下顺序填写(第一人、第 二人……)
– 按人填报的项目从左至右顺序填写(R1、 R2……)
• 两个约束条件:

1,跳填项

2,限填项(年龄、性别)
• 例:高中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应填劳动力项目 R17到R23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

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外出人口试点调查表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选中调查小区或自然村内的全部人口。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

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人,(1)户口在本户的人;(2)户口不在本户,但调查时点前一晚(2007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7年11月1日0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7年11月5日至8日。

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

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

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

每本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

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

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

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

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

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

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

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

四、《调查表》指标解释(一)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1、与人口变动调查省级样本重复的小区,使用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已编制好的《户主姓名底册》和《户主姓名底册》的“户编号”。

2、其它调查小区,使用村里提供的花名册或户口底册重新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并对《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顺序进行编号,这个号即“户编号”。

注意,如果一户有两个户口本的,只能作为一户进行登记。

在登记时如果发现某户为空户,即调查标准时间前一天晚上没有人居住在本户,而且也没有户口挂在本户,该户“户编号”作废,本调查小区的其他住户不得再使用这个“户编号”。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培训课件1-8 普查表(短表)(培训版)7.3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培训课件1-8 普查表(短表)(培训版)7.30

注意:与登记对象的户口类型是家庭户还是 注意 与登记对象的户口类型是家庭户还是 集体户无关
14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普查的全部人口 H3_1 标 时 居 (见 户 )
H3_2 标 时 居 户、 户口 户 (见户 )
Hale Waihona Puke 15注意: 注意: H3.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
11
H1.户编号( H1.户编号(续) 户编号
注意: 注意: 如果《户主姓名底册》 (6)如果《户主姓名底册》中该户是非特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死亡户: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死亡户:
作为全户死亡人口进行登记,填写《死亡人 作为全户死亡人口进行登记,填写《 口调查表》 户主姓名底册》 口调查表》。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 全户死亡” 明“全户死亡”,并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其他内 容用横线划去,将该户的“户编号”改为“999” 容用横线划去,将该户的“户编号”改为“ 户编号”作废。 ,原“户编号”作废。
10
H1.户编号( H1.户编号(续) 户编号
注意: 注意: 如果《户主姓名底册》 (5)如果《户主姓名底册》中该户是非特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境外人员: 殊户,登记时发现该户是全户境外人员:
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将该 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 户的“户编号” 600以上 以上” 户的“户编号”按“600以上”的户编号顺序排在 本普查小区最后,原户编号作废。改填《 本普查小区最后,原户编号作废。改填《境外人 员普查表》 员普查表》。
9
H1.户编号( H1.户编号(续) 户编号

第六次人口普查课件普查表填表说明

第六次人口普查课件普查表填表说明

按户填报的项目(短表)

• H1.户编号

• H2.户别

• H3.本户应登记人数

• H4.2009.11.1-

2010.10.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体 户
• H5.本户住房建筑面积

• H6.本户住房间数


H1.户编号
• 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 • 横线上填写数字,应填三位数,如第一户,应填
母体时,有呼吸或心跳,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 等),不久即死亡的婴儿,既要填写出生数,也 要填写死亡数。
• 注意:
本项死亡人口男女合计数大于“0”的户,还应填 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按人填报的项目(短表)
• 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 • 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
的人填报的项目
注意: 每张表可填写5条人记录 人记录的填写顺序按户主→户主的配偶
→子女和其他人
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短表)
• R1.姓名 • R2.与户主关系 • R3.性别 • R4.出生年月 • R5.民族 • R6.普查时点居住地 • R7.户口登记地 • 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 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 • R10.户口性质
R1.姓名
• 直接填写在下方汉字框中,写不全的填写在下方 空白处。
• 普查表长表
– 反映全国10%户的基本情况、国内迁移流动、住户和 家庭、生育和死亡、教育、经济活动、健康状况、住 房状况等方面。
• 境外人员普查表
– 反映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基本情况,关注国际人口迁 移。
• 死亡人口调查表
– 反映普查前一年死亡人口的基本情况。
• 境外人员普查表——名词解释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之 普查表填表说明之----劳动力

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之 普查表填表说明之----劳动力
算:政府为解决下岗再就业困难群体而提 供的公益性岗位。
不算:不是以取得收入为目的,未取得报 酬的。
10
R17.工作情况(10)
D 学生实习、学徒 算: 有书面的或口头的关于报酬的协议 或合同;
不算:以学习为目的,并未取得劳动报酬 (可能单位提供食宿)。 超过100小时的填99小时。不包括:家务 劳动时间
R20.未工作么原因(8)
8.料理家务。指在自己家里从事家务劳动,且 没有劳动收入的人。 离、退休人员、为自家经营的工厂(摊位、商 店、门市部)工作、农村中既料理家务又务农 或从事家庭副业、在别人家干家务活的保姆、 临时工或小时工等等,均属于有工作的人,不 圈填此项。 对于料理家务的人要从严掌握,年龄男在五十 岁以下,女在四十五岁以下者如申报为料理家 务,应仔细询问,认真核对。
12
R17.工作情况(12)
(2)学习: 是指有工作单位,在调查周内正参加脱产
学习或培训。 (3)临时停工:
是指在调查周内,由于机械或电力故障、 原料或燃料短缺、天气灾害或其他灾害等原因 引起的暂时歇业。 (4)季节性歇业:
是指从事季节性工作,在调查周内正值歇 业。如冷饮生产企业工人、特殊地区建筑工人 等等。
33
R20.未工作么原因(1)
本项目设有九个选择项。
1.在校学习。即在校学生,指在各级教 育主管部门承认的各级各类学校学习,并 有正式学籍的人员。 不包括有工作单位,脱产学习的人员。 填写此项(1.在校学习)的,跳填R23 项。
34
R20.未工作么原因(2)
2.丧失劳动能力。指经专门机构鉴定或虽未鉴 定但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认为,其因生理或心 理疾患已丧失了从事劳动的能力,包括年老体 弱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但不包括离休、退休 人员。 离休、退休人员不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年老体弱 生活不能自理,均圈填“7.离退休”。 填写此项(2.丧失劳动能力)的,跳填R23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填写规范 (金盆岭校区居住的学生)请注意:请在填表时,一定在公共部分上方空白处写上寝室长的联系电话,以及寝室所在公寓楼栋及寝室编号。

注:划“○”(如②)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圈填正确项;“√”表示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内容的项目;“╳”表示不由个人填写;椭圆表示根据实情圈填其中一项;“0”则表示因无内容,填“0”。

一、公共部分:二、户记录部分(H1-H6):三、人记录部分(R1-R12):第二栏及以下各栏填写的同室学生,圈“9” 第一个填写的学生为户主,圈“0” 每方框一个字,竖填姓名 R3、R4、R5,R10、R11、R12:按实情圈填和填写R6:在校学生均属于居住在本普查小区,故均圈填“1.本普查小区”。

户口迁入学校的学生(大一、研一新生除外),属户口登记地在本居委会,即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

R7圈填“1.”;R8圈填“1.”;R9不填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派出所,但不在学校内(赤岭路9号或45号)的,R7圈填“2.”;原籍户口在长沙市天心区,但不在金盆岭派出所的,R7圈填“3.”;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户口未迁入学校的学生(含大一、研一新生),属已离开户口登记地。

原籍户口在外地,即长沙市天心区以外的,包括长沙市“芙、开、雨、岳”4区和“长、望、浏、宁”4县均属“其他县(市、区)”,R7圈填“4.”,并在下栏据实填写户口所在的XX 省(区、市)、XX 地(市)、XXX 县(市、区);R8据实圈填“2.”→“9.”,R9圈填“3.”户口已迁入学校的大一、研一新生,因还未正式统一上户,属“户口待定”。

R7圈填“5.”,并直接跳填R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